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6879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电电路、霍尔电流传感器、驱动电路和数字处理单元,充电电路由开关管S1、S2,电感L,二极管VD1、VD2组成。开关管S1与开关管S2工作在同步模式,开关管S1的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正端相连接,开关管S2的源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地GND相连接;开关管S1由驱动电路1驱动,开关管S2由驱动电路2驱动;数字处理单元通过ADC实时采样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每节电池两端电压及其对应的充电电路的电感电流。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改进的Buck-boost变换器作为充电主电路,能够高效快速地为锂电池组并行智能充电,充电控制系统结构简洁,电感等损耗较小,充电效率高。
【专利说明】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移动设备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如何为其提供安全可靠并且快速的充电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利用变换器直接为电池组串行充电,这样刚开始时电流过大,从而严重伤害电池,使得电池组使用寿命减少。并且充电时间较长,不能及时为用电设备充足电能。
[0003]传统的锂电池充电器控制由模拟器件控制,结构拓扑以及充电方法单一,不能按照电池电量状态智能分阶段充电,更不能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监测电池充电状态,实现保护的功能。近年来,数字处理技术更加广泛的使用、成熟,微控制器的性价比不断提高,电池组的充电方式也向着智能化、快速的方向发展。控制方法也由单一的模拟控制变得更加复杂、灵活、方便。在延长电池寿命的同时,更加快速、高效的为电池组充电。
[0004]为了实现锂电池组的快速充电,本专利采用并行充电方式。但是并行充电需要各充电电路之间相互隔离,不能存在导电回路,同时实现分阶段智能恒流充电和恒压浮充。应用反激型开关变换器可以实现并行充电,但充电控制系统相对复杂,变压器等损耗较大,很难提高充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能够为锂电池组的每一节电池并行快速充电。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充电电路、霍尔电流传感器、驱动电路和数字处理单元,充电电路由开关管S1、S2,电感L,二极管VD1、VD2组成;开关管SI与开关管S2工作在同步模式,开关管SI的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正端相连接,开关管S2的源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地GND相连接;开关管SI由驱动电路I驱动,开关管S2由驱动电路2驱动;
[0007]数字处理单元通过ADC实时采样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每节电池两端电压及其对应的充电电路的电感电流;
[0008]电感L与霍尔电流传感器串联,电感L的一端接开关管SI的源极和二极管VDl的阴极,另一端接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输入端口,霍尔传感器的电流输出端口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和二极管VD2的阳极;
[0009]电池的正极接二极管VD2的阴极,电池的负极接二极管VDI的阳极,电池的负极接地 GND ;
[0010]电感电流采样电阻R5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采样输出端连接。
[0011]本专利采用了改进的Buck-boost变换器作为充电主电路,能够高效快速地为锂电池组并行智能充电,充电控制系统结构简洁,电感等损耗较小,充电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改进的Buck-boost DC-DC变换器充电主电路原理图。
[0013]图2是三路并行充电电路原理图。
[0014]图3是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六路并行充电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改进的Buck-boost DC-DC变换器充电电路由开关管S1、S2,电感L,二极管VD1、VD2组成。开关管SI与开关管S2工作在同步模式,开关管SI的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正端相连接,开关管S2的源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地GND相连接。
[0017]电感L与霍尔电流传感器串联。电感L的一端接开关管SI的源极和二极管VDl的阴极,另一端接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输入端口。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输出端口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和二极管VD2的阳极。
[0018]电池的正极接二极管VD2的阴极,负极接二极管VDl的阳极。为了便于电池电压的采样,电池的负极接地GND。
[0019]当开关管S1、S2同步开通时,电感L充电,二极管VD1、VD2反向截止;当S1、S2同步关断时,电感L放电,二极管VD1、VD2续流导通,电池充电。
[0020]采样电阻RpR2接在输入直流电源DC的正端和地GND之间,将输入电压分压后采样。采样电阻R3、R4接在电池的两端,将电池两端电压分压后采样。电阻R5是电感电流采样电阻,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采样输出端连接,将电流值转换成电压值后采样。
[0021]数字处理单元通过实时采样输入电压V1、输出电压V。、电感电流L给定电池所需要的充电电流I。,运用数字电流滞环控制策略产生脉冲序列,驱动电路控制同步开关S1、S2的开通和关断。在电池充满后,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恒压浮充,这时只需实时采样输出电压。
[0022]对于锂电池组,需要为串联的各个电池快速并行充电。每单个电池各用一个改进的Buck-boost DC-DC变换器充电电路,每个充电电路独立工作。下面以三路并行充电电路为例,结合附图2说明技术方案。
[0023]如图2所示,对于锂电池组而言,每单个电池各用一个改进的Buck-boost DC-DC变换器充电电路。电阻R1、R2是输入电压的采样电阻。电阻R3、R4是电池I的正极对地GND的采样电阻,R6> R7是电池2的正极对地GND的采样电阻,R9> R10是电池3的正极对地GND的采样电阻。R5、R8> R11是电感L1、L2、L3的电流采样电阻,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采样输出端连接,将电流值转换成电压值后采样。
[0024]开关管S1、S2,电感LI,二极管VD1、VD2共同组成了电池I的充电主电路;开关管S3、S4,电感L2,二极管VD3、VD4共同组成了电池2的充电主电路;开关管S5、S6,电感L3,二极管VD5、VD6共同组成了电池3的充电主电路。各个充电主电路与改进的Buck-boostDC-DC变换器充电电路连接方式相同,控制策略也相同,其中电池I的负极接地GND,电池2、电池3的负极则不接地GND。
[0025]是各个锂电池的正极对地GND的采样电压,处理器对采样电压计算得到每一节电池两端电压。
[0026]以上是三个串联锂电池组并行充电电路,如果要实现更多路电池组并行充电,则加入相应数量的充电主电路,就可以形成不同需要的并行充电电路。
[0027]为锂电池组充电,我们以容量为5A.h的锂电池组来做说明,其为六个锂电池串联,单个锂电池充满电时的电压为4.2V,整个锂电池组充满电时电压为25.2V。
[0028]首先以电流I1给每节锂电池并行充电5分钟预热,预热结束后用电流I2并行充电。当其中一节锂电池充电电压为4.2V时,为了保证关断时较小的充电电流,用电流I3再对其充10分钟,然后结束这节电池的充电。当锂电池组中所有单个电池都结束充电时,则整个充电系统转为恒压浮充,采用PID控制算法,保证了电池的满容量。
[0029]每组数字处理单元通过ADC实时采样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每节电池两端电压及其对应的充电电路的电感电流,在充电的每个阶段给定充电电流值,分别为12、I3,采用滞环电流控制策略产生脉冲序列,驱动各个同步开关管的状态。当锂电池组中所有单个电池都结束充电时,则整个充电系统转为恒压浮充,实时采样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采用PID算法产生驱动脉冲,驱动各个同步开关管。
[0030]按照以上的设计方法,用六个IF电容串联代替锂电池组,充电电路的电感值均为600 μ H,输入电压为28V,电流滞环宽度为100mA。当每单个电容都充满时,控制采取PID算法,电压基准设为4.2V,实现恒压浮充。充电波形如图3所示,初始阶段300mA电流充电预热时间为0.42秒,当充电电压达到25.2V时,时间为1.79秒,加上10mA的末尾充电小电流时间0.84秒,充电的总共时间为2.63秒。与5A.h锂电池容量相当的电容为714.28F,所以一组5A *h锂电池的并行充电时间为2.63X714.28 ^ 1879秒,即约32分钟。这些都和计算数据相吻合,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可实现给锂电池快速并行充电。
[0031]本设计采用内部集成ADC的ARM-STM32微处理器,具有价格便宜、开发周期短的优势。首先配置好处理器的各个外设,初始化之后通过ADC实时采样输入电压、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及其对应的充电电路的电感电流,应用滞环电流控制策略产生每路驱动脉冲。在充电的初始阶段采用300mA的充电电流预热5分钟,然后用3A的电流并行充电。当其中一节电池的电压达到4.2V时,用10mA电流给其充电10分钟,然后结束此节电池的充电。当锂电池组中所有单个电池都结束充电时,整个充电系统转为恒压浮充,采用PID控制算法,保证了电池的满容量。
[0032]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并行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充电电路、霍尔电流传感器、驱动电路和数字处理单元,充电电路由开关管S1、S2,电感L,二极管VD1、VD2组成;开关管SI与开关管S2工作在同步模式,开关管SI的漏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正端相连接,开关管S2的源极与输入直流电源DC的地GND相连接;开关管SI由驱动电路I驱动,开关管S2由驱动电路2驱动; 数字处理单元通过ADC实时采样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每节电池两端电压及其对应的充电电路的电感电流; 电感L与霍尔电流传感器串联,电感L的一端接开关管SI的源极和二极管VDl的阴极,另一端接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输入端口,霍尔传感器的电流输出端口连接开关管S2的漏极和二极管VD2的阳极; 电池的正极接二极管VD2的阴极,电池的负极接二极管VDl的阳极,电池的负极接地GND ; 电感电流采样电阻R5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采样输出端连接。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933123SQ20142036292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程红丽, 贾龙飞, 吴军营, 夏军, 张婷, 田华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