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781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模块,包括有面板、面盖、壳体、收线器以及电路板;该面板上具有一通槽,该面盖嵌装于该通槽内,该面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壳体与面盖连接,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腔,该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一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贯通;该收线器以及电路板均设于该壳体之容置腔内,该收线器内设置有可内外伸缩的连接线,该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电路板,连接线的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有一插头,该插头依次穿过第三通孔以及第一通孔而伸出该面盖外;使用时,用手握住插头往外拉伸至所需长度即可自动定位,不使用时,可以轻拉插头即可自动将连接线卷回复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避免了因忘记携带数据线而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困境。
【专利说明】—种充电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模块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伸缩卷线的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小型用电设备,例如手机、照相机和移动娱乐设备等产品都需要及时进行充电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而一般的电子产品都需要外接转换器或特殊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如若遗忘充电设备则会造成无法充电的困境,造成不便。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在墙壁面板上安装充电模块,目前的充电模块仅设置有充电插座,如USB插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使用不便等问题,例如忘记携带数据线,便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此外,现有的充电模块各部件大多是采用螺丝的方式组装,组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伸缩卷线的充电模块,其能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将连接线拉伸到一定长度而自动定位,当用户不需要使用充电模块时,只需要轻轻拉动插头即可自动卷线复位,不占用多余空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充电模块,包括有面板、面盖、壳体、收线器以及电路板;该面板上具有一通槽,该面盖嵌装于该通槽内,该面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壳体与面盖连接,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腔,该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一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贯通;该收线器以及电路板均设于该壳体之容置腔内,该收线器内设置有可内外伸缩的连接线,该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电路板,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一插头,该插头依次穿过第三通孔以及第一通孔而伸出该面盖外。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相贯通,该收线器上设置有开关按钮,该开关按钮依次穿过第四通孔以及第二通孔而伸出面盖外。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以及后壳,该前壳与后壳围构形成前述容置腔。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固定在一起。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的两侧缘向后延伸形成一延伸臂,该延伸臂的后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扣孔,该后壳的两侧向外凸设有第二扣点,该第二扣点与前述第二扣孔彼此扣合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盖与壳体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固定在一起。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盖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扣孔,该壳体的上下表面的前端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扣点,该第一扣点与前述第一扣孔彼此扣合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孔的数量为两个,对应地,该第一扣点的数量亦为两个。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有一止挡部,壳体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扣点,该第三扣点扣合抵于前述止挡部上。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6]一、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有一收线器,该收线器内设置有可内外伸缩的连接线,使用时,用手握住插头往外拉伸至所需长度即可自动定位,再与其他插接口对接,实现充电功能;不使用时,可以轻拉插头即可自动将连接线卷回复位,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合理利用空间,且避免了因忘记携带数据线而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困境。
[0017]二、该前壳与后壳以及壳体与面盖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固定,改变了传统技术上各部件之间通过螺丝组装的方式,组装更方便、快捷。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步组装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步组装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识说明。
[0025]10、面板11、通槽
[0026]12、止挡部
[0027]20、面盖21、第一通孔
[0028]22、第二通孔23、第一扣孔
[0029]30、壳体301、第三通孔
[0030]302、第四通孔303、第一扣点
[0031]304、第三扣点
[0032]31、容置腔32、前壳
[0033]321、延伸臂322、第二扣孔
[0034]33、后壳331、第二扣点
[0035]40、收线器41、连接线
[0036]42、开关按钮43、插头
[0037]5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面板10、面盖20、壳体30、收线器40以及电路板50。
[0039]其中,该面板10上具有一通槽11,该面板10的内侧设置有一止挡部12。
[0040]该面盖20嵌装于该通槽11内,该面盖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以及第二通孔22。该面盖20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扣孔23。该第一扣孔23至少包括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孔23的数量为两个。
[0041]该壳体30与该面盖20连接,该壳体30内具有一容置腔31,该壳体3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01以及第四通孔302,该第三通孔301与第一通孔21相贯通,该第四通孔302与第二通孔22相贯通。该壳体30与面盖20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30的上下表面的前端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扣点303,该第一扣点303与前述第一扣孔23彼此扣合连接,使得该壳体30与面盖20卡扣固定。对应地,该第一扣点303的数量为两个。该壳体30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扣点304,该第三扣点304扣合抵于前述止挡部12上。具体而言,该壳体包括有前壳32以及后壳33,该前壳32以及后壳33围构形成前述容置腔31。该第三通孔301以及第四通孔302设于前壳32上。该前壳32与后壳33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该前壳32的两侧缘向后延伸形成一延伸臂321,该延伸臂321的后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扣孔322,该后壳33的两侧向外凸设有第二扣点331,该第二扣点331与前述第二扣孔322彼此扣合连接,使得该前壳32与后壳33卡扣固定。
[0042]该收线器40以及电路板50均设于该壳体30之容置腔31内。该收线器40上设置有连接线41以及开关按钮42,该连接线41可内外伸缩,该连接线41的一端与电路板50连接,该连接线4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插头43,该连接线41可拉伸至所需要长度而自动定位,当不使用插头43时,可轻拉该插头43,则该连接线41自动卷回复位。开关按钮42可以控制充电模块的通电与否,该开关按钮42依次穿过第四通孔302以及第二通孔22而伸出面盖20外;该插头43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01以及第一通孔21而伸出该面盖20外。
[0043]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该收线器40以及电路板50设置于该后壳33内,再将该前壳32与该后壳33卡扣固定形成壳体30,使得该插头43以及开关按钮42分别穿过第三通孔301以及第四通孔302 ;接着,将该面盖20组装固定在该壳体30的前端面形成一组件,使得该第一通孔21正对前述第三通孔301,该第二通孔22正对前述第四通孔302,该插头43以及开关按钮42分别穿过该第一通孔21以及第二通孔43而伸出该面盖20外;最后,将该组件由前往后置于该面板10之通槽11内固定。
[0044]使用时,只需要用手握住插头43往外拉伸至所需长度即可自动定位,将插头43与插接口对接即可;不使用时,将插头43拔出插接口,再轻拉该插头43而自动将连接线41卷回复位。
[00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有一收线器,该收线器内设置有可内外伸缩的连接线,使用时,用手握住插头往外拉伸至所需长度即可自动定位,再与其他插接口对接,实现充电功能;不使用时,可以轻拉插头即可自动将连接线卷回复位,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合理利用空间,且避免了因忘记携带数据线而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困境;其次,该前壳与后壳以及壳体与面盖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固定,改变了传统技术上各部件之间通过螺丝组装的方式,组装更方便、快捷。
[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面板、面盖、壳体、收线器以及电路板;该面板上具有一通槽,该面盖嵌装于该通槽内,该面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壳体与面盖连接,该壳体内具有一容置腔,该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一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贯通;该收线器以及电路板均设于该壳体之容置腔内,该收线器内设置有可内外伸缩的连接线,该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电路板,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一插头,该插头依次穿过第三通孔以及第一通孔而伸出该面盖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该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相贯通,该收线器上设置有开关按钮,该开关按钮依次穿过第四通孔以及第二通孔而伸出面盖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以及后壳,该前壳与后壳围构形成前述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后壳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两侧缘向后延伸形成一延伸臂,该延伸臂的后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扣孔,该后壳的两侧向外凸设有第二扣点,该第二扣点与前述第二扣孔彼此扣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与壳体通过卡扣的方式扣合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扣孔,该壳体的上下表面的前端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扣点,该第一扣点与前述第一扣孔彼此扣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孔的数量为两个,对应地,该第一扣点的数量亦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侧设置有一止挡部,壳体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扣点,该第三扣点扣合抵于前述止挡部上。
【文档编号】H02J7/00GK204046215SQ20142039135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谢桂洲, 陈沛棠 申请人: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