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902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磁钢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钢,包括:内表面、外表面,连接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及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多个分区面,每个所述分区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区面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分区面形成为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钢,平面相对于圆弧面加工方便,废料少,并且该结构的磁钢使得气隙正弦化,减小反电势谐波、齿槽转矩额和转矩脉动。
【专利说明】磁钢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钢。

【背景技术】
[0002]永磁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作为动力来源,现有永磁电机磁钢,靠近气隙的表面,大多为一圆面,由此造成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较大,电磁振动和噪音也较大的情况。部分厂家也意识到以上情况,从而将磁钢靠近气隙的圆面改成三段不同圆心或不同半径的圆弧面组成。但是,圆弧面较直线面加工费时,且废料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钢,该磁钢废料少、加工方便。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钢,包括:内表面、夕卜表面,连接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及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多个分区面,每个所述分区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区面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分区面形成为平面。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钢,平面相对于圆弧面加工方便,废料少,并且该结构的磁钢使得气隙正弦化,减小反电势谐波、齿槽转矩额和转矩脉动。
[000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磁钢,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分区面,所述第一分区面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前端与所述前表面相连,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后端与所述后表面相连;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分区面的左侧与所述左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分区面的右侧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分区面的右侧与所述右侧面相连,所述第三分区面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右侧相连。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分区面对称设置。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区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分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区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分别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与所述第一分区面平行且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分区面。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圆滑过渡。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通过平面连接。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区面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分别形成为平面。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区面、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形成为水平高度相同的平面。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表面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形成为向下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磁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磁钢的前视图;
[00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磁钢的前视图;
[00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磁钢的前视图;
[00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磁钢的前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磁钢200 ;
[0026]内表面210 ;第一分区面 211(211a、211b、211c);第二分区面 212 (212a、212b、212c);第三分区面 213(213a、213b、213c);
[0027]外表面220 ;左侧面230 ;右侧面240 ;前表面250 ;后表面2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钢200。
[0032]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钢200包括内表面210、外表面220,连接内表面210和外表面220的左侧面230和右侧面240以及前表面250和后表面260。内表面210包括多个分区面,每个分区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分区面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分区面形成为平面。
[0033]需要说明的是,磁钢200为安装在电机的转子壳体与定子铁芯之间的结构,多个定子铁芯沿周向间隔开绕成一圈,相邻两个定子铁芯之间形成气隙,转子壳体绕设在多个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的环形壳体。磁钢200的内表面210是指朝向气隙的一面,外表面220是指朝向转子壳体的一面,外表面220贴合转子壳体的内表面。外表面220可以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左侧面230和右侧面240可以分别形成为向下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
[0034]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钢200的靠近气隙的内表面210不是单一的圆弧面或者由不同圆心或不同半径的圆弧面组成的结构,而是分成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分区面,每个分区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表面250和后表面260相连,并且多个分区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平面,即朝向相邻两个定子铁芯之间的气隙的内表面21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结构。
[0035]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钢200,通过将内表面210分成多个分区面,并且将其中至少一个分区面设置成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分区面相对于圆弧面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废料少,并且该结构的磁钢200使得气隙正弦化,可以减小反电势谐波、齿槽转矩额以及转矩脉动。另外,将内表面210的至少一个分区面设置成平面结构,可以使得磁钢200两端气隙长度增加,电磁径向力幅值也大大降低,也可达到减小电磁振动和噪音的效果。
[0036]内表面210的分区面的个数可以根据磁钢200使用的不同环境进行合理调节,下面以内表面210包括三个分区面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然,内表面210还可以包括四个、五个或多个分区面,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0037]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内表面210至少包括第一分区面211、第二分区面212和第三分区面213。优选地,第二分区面212和第三分区13面相对于第一分区面211对称设置。
[0038]具体地,第一分区面211位于内表面的中部,第一分区面211的前端与前表面250相连,第一分区面211的后端与后表面260相连。第二分区面212和第三分区面213分别位于第一分区面211的左右两侧,第二分区面212和第三分区面213的前端分别与前表面250相连,第二分区面212和第三分区面213的后端分别与后表面260相连,第二分区面212的左侧与左侧面230相连,第二分区面212的右侧与第一分区面211的左侧相连,第三分区面213的右侧与右侧面240相连,第三分区面213的左侧与第一分区面211的右侧相连。
[0039]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区面211形成为平面,第二分区面212和第三分区面213分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
[0040]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区面211a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第二分区面212a和第三分区面213a分别形成为平面。
[0041]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分区面211b形成为平面,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分别形成为平面,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与第一分区面211b平行且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分区面211b。
[0042]换言之,如图4所示,第一分区面21 lb、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均形成为平面,并且第一分区面211b的平面所在高度高于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的平面所在高度。
[0043]具体地,第一分区面211b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可以通过圆滑过渡。第一分区面211b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通过平面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分区面211b的左右两侧与第二分区面212b和第三分区面213b之间可以通过弧形面相连,也可以通过平面相连。
[0044]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分区面211c、第二分区面212c和第三分区面213c形成为水平高度相同的平面。换言之,内表面210整体形成为一个平面。由此,整个内表面210设置成一个平面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简化加工过程,减少废料,并且可以大幅降低电磁径向力幅值,减小电磁振动和噪音。
[0045]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多个实施例的磁钢200,通过将内表面210分成多个分区面,并且将其中至少一个分区面设置成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分区面相对于圆弧面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废料少,并且该结构的磁钢200使得气隙正弦化,可以减小反电势谐波、齿槽转矩额以及转矩脉动。另外,将内表面210的至少一个分区面设置成平面结构,可以使得磁钢200两端气隙长度增加,电磁径向力幅值也大大降低,也可达到减小电磁振动和噪音的效果。
[00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磁钢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磁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表面、外表面,连接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及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多个分区面,每个所述分区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区面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分区面形成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至少包括: 第一分区面,所述第一分区面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前端与所述前表面相连,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后端与所述后表面相连; 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分区面的左侧与所述左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分区面的右侧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三分区面的右侧与所述右侧面相连,所述第三分区面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右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分区面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分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面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分别形成为平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与所述第一分区面平行且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分区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通过平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面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所述第二分区面和所述第三分区面分别形成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面、第二分区面和第三分区面形成为水平高度相同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折弯的弧形面,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形成为向下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
【文档编号】H02K1/06GK204089354SQ20142042535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龚文胜, 陈金涛, 王飞, 袁榜, 汪旭 申请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