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永磁磁铁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073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新型永磁磁铁转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包括永磁磁芯、转子轴及注塑胶件,所述永磁磁芯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转子轴的圆形转子轴通孔;所述注塑胶件在永磁磁芯的上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上端面的上端面粘结裙边,且注塑胶件在永磁磁芯的下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下端面的下端面粘结裙边;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上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上端的上粘结套,且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下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下端的下粘结套。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磁芯设置圆形转子轴通孔,且在注塑胶件增加上下端面粘结裙边和上下上粘结套,其在提高永磁磁铁转子扭力的同时能保持永磁磁铁转子转动平衡,消除横向振动,保证永磁磁铁转子的正常运转。
【专利说明】新型永磁磁铁转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具体涉及一种永磁磁铁转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永磁式微型排水泵所使用的转子为永磁磁铁转子,见图1和2所示,现有的永磁磁铁转子由永磁磁芯1、转子轴2及连接永磁磁芯I与转子轴2之间的注塑胶件3组成,所述永磁磁芯I为圆柱形,其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转子轴的转子轴通孔。现有的永磁磁铁转子制造时,一般把转子轴2穿过永磁磁芯I的转子轴通孔,通过注塑加工在永磁磁芯I与转子轴2之间形成注塑胶件3,从而实现粘结组成一体转子。为提高注塑后永磁磁芯I与转子轴2间的扭力,传统的工艺是将永磁磁芯I的转子轴通孔设计为椭圆形转子轴通孔11',但当椭圆形转子轴通孔11'注塑填充注塑胶件3与转子轴2结合成一体后,会增加永磁磁铁转子转动时的跳动量,跳动量会引起转子的横向振动,并使转子受到不必要的动载荷,这不利于转子正常运转。同时由于注塑胶件3与转子轴2之间仅依靠注塑时的粘结力结合,在转动负荷大多情况下,容易脱离而产生转动打滑,导致转子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的永磁磁铁转子,其在提高永磁磁铁转子扭力的同时能保持永磁磁铁转子转动平衡,消除跳动量及横向振动,保证永磁磁铁转子的正常运转。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包括永磁磁芯、转子轴及连接永磁磁芯与转子轴之间的注塑胶件,所述永磁磁芯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转子轴的圆形转子轴通孔;所述注塑胶件在永磁磁芯的上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上端面的上端面粘结裙边,且注塑胶件在永磁磁芯的下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下端面的下端面粘结裙边;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上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上端的上粘结套,且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下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下端的下粘结套。
[0006]具体地,所述圆形转子轴通孔的半径比转子轴的半径大I?3mm。
[0007]具体地,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的厚度为I?3_。
[0008]具体地,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的厚度为I?3_。
[0009]具体地,所述上粘结套的高度为5?20mm。
[0010]进一步具体,所述下粘结套的高度为5?20mm。
[0011]为了防止永磁磁芯与注塑胶件出现转动打滑,所述永磁磁芯的上端面均布至少三个端面凹坑,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设有与端面凹坑相适配的裙边端面凸起;且所述永磁磁芯的下端面均布至少三个端面凹坑,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设有与端面凹坑相适配的裙边端面凸起。
[0012]为了防止转子轴与注塑胶件出现转动打滑,所述转子轴上在对应上下端面粘结裙边的位置上周向均布至少三个转子轴凹坑;所述上下端面粘结裙边设有与转子轴凹坑相适配的裙边转子轴凸起。
[0013]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磁芯设置圆形转子轴通孔,且在注塑胶件增加上下端面粘结裙边和上下上粘结套,其在提高永磁磁铁转子扭力的同时能保持永磁磁铁转子转动平衡,消除横向振动,保证永磁磁铁转子的正常运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永磁磁铁转子的俯视图。
[0015]图2为现有永磁磁铁转子的A-A剖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永磁磁芯的俯视图。
[0017]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永磁磁芯的立体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永磁磁铁转子剖视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永磁磁铁转子立体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永磁磁芯的俯视图。
[0022]图9为图8的C-C剖视图。
[00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永磁磁铁转子剖视图。
[0024]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3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包括永磁磁芯1、转子轴2及连接永磁磁芯I与转子轴2之间的注塑胶件3,所述永磁磁芯I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转子轴2的圆形转子轴通孔11,所述圆形转子轴通孔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方便注胶的导向喇叭状开口 111 ;所述注塑胶件3在永磁磁芯I的上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I上端面的上端面粘结裙边31,且注塑胶件3在永磁磁芯I的下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I下端面的下端面粘结裙边32,所述上、下端面粘结裙边(31、32)分别完全覆盖永磁磁芯I的上、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31上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2上端的上粘结套33,且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32下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2下端的下粘结套34。所述上、下端面粘结裙边(31、32)的作用是增大注塑胶件3与永磁磁芯I的接触面积,提高粘结面积和粘结力,增加传动扭力;而上、下粘结套(33、34)的作用是增大注塑胶件3与转子轴2的的接触面积,提闻粘结面积和粘结力,增加传动扭力。
[0027]具体地,所述圆形转子轴通孔11的半径比转子轴2的半径大I?3mm ;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的厚度Dl为I?3mm ;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的厚度D2为I?3mm ;所述上粘结套的高度Hl为5?20mm ;所述下粘结套的高度H2为5?20mm。上、下粘结套(33、34)的高度只能是包裹转子轴2露出永磁磁芯I的部分,而不是包裹转子轴2露出永磁磁芯I的全部。
[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永磁磁铁转子制造时,根据注塑胶件3的结构形状预先设计模具,注塑加工时,将永磁磁芯I放入模具内,转子轴2通过圆形转子轴通孔11放入永磁磁芯I内,然后注塑即可,冷却后即形成一体的永磁磁铁转子(见图6和7)。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7至10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永磁磁芯I与注塑胶件3出现转动打滑及防止转子轴2与注塑胶件3出现转动打滑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传动扭力,具体结构如下:
[0031]为了防止永磁磁芯I与注塑胶件3出现转动打滑,所述永磁磁芯I的上端面均布至少三个端面凹坑12,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31设有与端面凹坑12相适配的裙边端面凸起35 ;且所述永磁磁芯I的下端面均布至少三个端面凹坑13,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32设有与端面凹坑12相适配的裙边端面凸起35。通过端面凹坑12与裙边端面凸起35的配合作用,有效防止永磁磁芯I与注塑胶件3出现转动打滑,进一步增加传动扭力。
[0032]为了防止转子轴2与注塑胶件3出现转动打滑,所述转子轴2上在对应上下端面粘结裙边(31、32)的位置上周向均布至少三个转子轴凹坑21 ;所述上下端面粘结裙边(31、32)设有与转子轴凹坑21相适配的裙边转子轴凸起36。通过转子轴凹坑21与裙边转子轴凸起36的配合作用,有效防止转子轴2与注塑胶件3出现转动打滑,进一步增加传动扭力。
[0033]本实施例其他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赘说。
[0034]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磁芯设置圆形转子轴通孔,且在注塑胶件增加上下端面粘结裙边和上下上粘结套,实现注塑胶件与永磁磁芯及转子轴的粘结面积,其在提高永磁磁铁转子扭力的同时能保持永磁磁铁转子转动平衡,消除横向振动,保证永磁磁铁转子的正常运转。同时增加均布的端面凹坑与裙边端面凸起结构及转子轴凹坑与裙边转子轴凸起结构,有效防止注塑胶件与永磁磁芯及转子轴的转动打滑,进一步增加传动扭力。
【权利要求】
1.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包括永磁磁芯、转子轴及连接永磁磁芯与转子轴之间的注塑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磁芯中心设有用于安装转子轴的圆形转子轴通孔;所述注塑胶件在永磁磁芯的上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上端面的上端面粘结裙边,且注塑胶件在永磁磁芯的下端面一体延伸形成覆盖永磁磁芯下端面的下端面粘结裙边;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上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上端的上粘结套,且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下方设有用于粘结转子轴下端的下粘结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子轴通孔的半径比转子轴的半径大I?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的厚度为I?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的厚度为I?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粘结套的高度为5?20mm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粘结套的高度为5?20mmo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磁芯的上端面均布至少三个端面凹坑,所述上端面粘结裙边设有与端面凹坑相适配的裙边端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磁芯的下端面均布至少三个端面凹坑,所述下端面粘结裙边设有与端面凹坑相适配的裙边端面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在对应上下端面粘结裙边的位置上周向均布至少三个转子轴凹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永磁磁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端面粘结裙边设有与转子轴凹坑相适配的裙边转子轴凸起。
【文档编号】H02K1/28GK204089388SQ20142047814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梁中成, 梁中凯, 郑奎永 申请人:江门市中磁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