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线配置板以及配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660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线配置板以及配线单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线配置板以及配线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使用接头端子连接多根电线的技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接头端子是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将各电线的被覆层局部除去使导体露出,将该露出的部分配置于接头端子内,在该露出的导体上压接接头端子,由此使用接头端子连接多根电线。对这样连接的接头部实施如下等绝缘方法:覆盖例如绝缘管并用捆扎带固定,或者罩盖热缩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9533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如上述的绝缘方法中,必须进行罩盖绝缘管的操作和箍紧捆扎带的操作,亦或必须进行罩盖热缩管的操作和加热热缩管使其收缩的操作等,耗费操作工时,因此期望对策。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如下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线配置板以及配线单元:能减少使通过接头端子连接有多根电线的接头部绝缘的操作工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接头部的绝缘结构是通过接头端子连接有多根电线的接头部的绝缘结构,在包围所述接头部使其绝缘的接头收纳部形成有所述接头部能出入的开放部,并且设置有脱离限制部,所述脱离限制部限制收纳于所述接头收纳部的所述接头部从所述开放部脱离。

本发明的线配置板具备:所述接头部的绝缘结构;以及线配置部,其配置包含所述电线的线束。

本发明的配线单元具备包含所述电线的线束和所述线配置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仅仅将接头部收纳于接头收纳部的操作,接头部就保持于接头收纳部内并绝缘,所以与使用管、捆扎带等的情况相比,能减少使接头部绝缘的操作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线配置板,是表示设置于设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配线单元设置于设备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线配置板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3的a-a位置的断面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b-b位置的断面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c-c位置的断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本发明的接头部的绝缘结构也可以为,设置有收纳所述电线的电线收纳部,所述电线收纳部的宽度比所述接头收纳部的宽度形成得窄。根据这样的构成,能限制电线的振动,所以能防止电线在接头端子的基部附近断线。

另外,本发明的接头部的绝缘结构也可以为,在所述电线收纳部设置有被覆层按压部,所述被覆层按压部按压所述电线的被覆层。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电线被被覆层按压部按压,所以能更可靠地防止电线在接头端子的基部附近断线。

另外,本发明的线配置板也可以组装于自动变速器。

<实施例>

以下一边参照图1~图6一边详细地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配线单元u装配到搭载于车辆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为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40上,进行与变速动作关联的控制的一部分。设备40配备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电磁阀41,在各电磁阀41的上部配设有设备侧连接器42。

配线单元u具备线束10和配置线束10的线配置板20。

如图2所示,线束10具备:多根电线11;以及多个电线侧连接器12,其连接到电线11的末端部,并连接到设备侧连接器42。另外,多根电线11通过接头端子13连接。利用接头端子13连接的电线11的末端部的被覆层11h被除去,从相同方向插入到形成筒状的接头端子13中,并与接头端子13压接。

线配置板20通过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为规定的形状,其大部分形成为配置有线束10的线配置部21。

在线配置板20的外缘部立设有线用壁部22,以使得将线束10保持于线配置板20上。线用壁部22形成沿着线配置板20的外缘连续的壁状,在与电磁阀41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开口部23,开口部23用于将电线侧连接器12引出到线配置板20的外侧。

另外,在线配置板20的多个部位贯通形成有螺栓插通孔24,配线单元u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固定于设备40。

并且,在线配置板20上设置有接头保持部25,接头保持部25保持通过接头端子13连接的多根电线11的接头部14(包含接头端子13及所连接的电线11的导体11d的露出部分在内的部分)。

如图2所示,接头保持部25设置于线配置板20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例中为2个部位),均作为线配置板20的一部分设置于死空间。此外,2个接头保持部25以相差大致90度的方向配置。

各接头保持部25配备有接头部14的绝缘结构。如图4及图5所示,各接头保持部25具备底壁26和立设于底壁26的周壁27。周壁27具备在接头端子13的前侧(与电线11延伸侧相反的一侧)立起的前壁部27f、以及在接头端子1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立起的一对侧壁部27s,相对于底壁26大致垂直地立设。如图1所示,周壁27的高度尺寸设为与线用壁部22相等的高度尺寸,线用壁部22的一部分兼作接头保持部25的周壁27的一部分。此外,周壁27的高度尺寸设为比接头端子13的高度尺寸大幅高出(参照图4)。

并且,接头保持部25的上表面侧的大致整体开放,形成为接头部14能出入的开放部28。

如图3所示,接头保持部25形成在一方向(沿着电线11从接头端子13延伸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较长的形状,其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大致一半形成为包围接头部14使其绝缘的接头收纳部29,另一端侧的大致一半形成为收纳电线11的电线收纳部31。

在俯视时,接头收纳部29形成具有能收纳接头端子13的大小的长方形,电线收纳部31通过使一对侧壁部27s的厚度尺寸比接头收纳部29中的一对侧壁部27s的厚度尺寸大,从而宽度比接头收纳部29的宽度形成得窄。电线收纳部31从接头收纳部29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的大致中心沿长边方向直线状地形成。此外,电线收纳部31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与将2根电线11排列时的宽度尺寸相等的尺寸。

如图5所示,在接头收纳部29上设置有脱离限制部32,脱离限制部32限制收纳于接头收纳部29的接头部14从开放部28脱离。

脱离限制部32位于比收纳于接头收纳部29的接头端子13靠上侧,形成使开放部28局部缩窄的构成。

脱离限制部32具有突出设置于一对侧壁的一对端子按压部33。一对端子按压部33形成为隔着接头收纳部29的短边方向的中心对称的形状。在一对端子按压部33的顶端部设置有引导部(后面称为第1引导部34),该引导部引导接头部14向接头收纳部29收纳的收纳动作。第1引导部34是形成于端子按压部33的顶端部的上表面侧的倾斜面,以朝向顶端(接头收纳部29的短边方向的中心)下降的方式倾斜。如图3所示,一对端子按压部22设置于接头收纳部29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心,并从上方按压将要从开放部28脱离的接头端子13的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心。

如图6所示,在电线收纳部31上设置有按压电线11的被覆层11h的被覆层按压部35。被覆层按压部35呈悬臂状突出设置于一对侧壁部27s中的一方的侧壁部27s。在被覆层按压部35的顶端与另一方的侧壁部27s之间隔开能使通过接头端子13连接的电线11从上侧通过的间隔。此外,该间隔形成得比1根电线11的宽度尺寸(外径)小一些(被覆层11h的厚度程度)。

并且,在被覆层按压部35的顶端部设置有引导部(后面称为第2引导部36),该引导部引导电线11向电线收纳部31收纳的收纳动作。第2引导部36是形成于被覆层按压部35的顶端部的上表面侧的倾斜面,形成朝向被覆层按压部35的顶端下降的倾斜。此外,被覆层按压部35从侧壁部27s突出的突出尺寸比端子按压部33大一些(参照图3)

接着,说明使接头部14绝缘的操作的一例。

根据用于将接头端子13收纳于接头收纳部29、将电线11收纳于电线收纳部31的方向,将接头部14收纳于接头保持部25。此时,接头端子13利用一对端子按压部33的第1引导部34的倾斜比较顺利地在一对端子按压部33之间通过,并收纳于接头收纳部29。另外,电线11利用被覆层按压部35的第2引导部36的倾斜比较顺利地在被覆层按压部35与侧壁部27s之间的间隙通过,并收纳于电线收纳部31。

收纳于接头保持部25的接头部14被底壁26及周壁27包围而绝缘,并被在接头端子13的上侧伸出的一对端子按压部33和在电线11的上侧伸出的被覆层按压部35限制从开放部28脱离。

当对各接头部14进行这样将接头部14收纳于接头保持部25的操作时,使接头部14绝缘的操作完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配线单元u中,从与电磁阀41大致平行的方向的接头保持部25延伸出的2根电线11均在电线收纳部31的后端附近弯曲成大致直角,向相差180度的方向延伸。另外,从与电磁阀41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接头保持部25延伸出的2根电线11中的1根在电线收纳部31的后端的附近弯曲成大致直角,1根沿着线用壁部22直线状延伸。

接着,对构成为上述的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接头部14的绝缘结构在包围接头部14使其绝缘的接头收纳部29形成有接头部14能出入的开放部28,并且设置有脱离限制部32,脱离限制部32限制收纳于接头收纳部29的接头部14从开放部28脱离。

根据该构成,通过仅仅将接头部14收纳于接头收纳部29的操作,接头部14就保持于接头收纳部29内并绝缘,所以与使用管、捆扎带等的情况相比,能减少使接头部14绝缘的操作工时。

另外,在接头部14的绝缘结构上设置有收纳电线11的电线收纳部31,电线收纳部31的宽度比接头收纳部29的宽度形成得窄。根据该构成,因为能限制电线11的振动,所以能防止电线11在接头端子13的基部附近断线。

另外,在电线收纳部31上设置有被覆层按压部35,被覆层按压部35按压电线11的被覆层11h。根据该构成,因为电线11被被覆层按压部35按压,所以能更可靠地防止电线11在接头端子13的基部附近断线。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中,被覆层按压部35仅在一对侧壁部27s中的一方突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被覆层按压部设置于一对侧壁部的两方,另外,也可以在前后方向设置多个。

(2)在上述实施例中,脱离限制部32具有一对端子按压部33,但是不限于此,脱离限制部也可以具有仅1个或者3个以上端子按压部,另外,也可以在前后方向具有多个。

(3)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按压部33设置于侧壁部27s,但是不限于此,端子按压部也可以设置于前壁部。

(4)在上述实施例中,脱离限制部32具有端子按压部33,但是不限于此,脱离限制部只有是能限制接头部从开放部脱离的结构,则无论是什么结构都可以,例如也可以具有用铰链连结于接头收纳部而能开闭开放部的盖部。

(5)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设置接头保持部25的位置、方向以及位置数量等,但是这些能任意变更。

(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设备40是自动变速变速器的控制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安装到其它设备上的配线单元。

(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具备接头部14的绝缘结构的接头保持部25作为线配置板20的一部分而设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具备接头部的绝缘结构的接头保持部形成为独立的部件。

(8)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电线11的末端部压接接头端子1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接头端子连接不是电线的末端部的中间部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是多根电线中的一根电线的末端部和其它电线的中间部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电线收纳部设置于接头收纳部的前后两侧。

附图标记说明

u:配线单元

11:电线

11h:被覆层

13:接头端子

14:接头部

20:线配置板

21:线配置部

28:开放部

29:接头收纳部

31:电线收纳部

32:脱离限制部

35:被覆层按压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