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器的管理电路以及电源供应器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143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电源供应器的管理电路以及电源供应器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系关于电源供应器的启动控制,尤指一种利用多阶段的电路启动时序来致能电源供应操作的管理电路及其相关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源供应器都必须以高压启动的方式来启动内部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及脉宽调变控制芯片,而高压启动前述两个控制芯片的控制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使用具高压启动功能的高压启动芯片,第二种是使用高压启动电路。其中,两种方式都是先提供足够电力,将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的控制电压升到最高电压后,接着再启动脉宽调变控制芯片,如此便可顺利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及脉宽调变控制芯片。然而,无论是采用高压启动芯片或高压启动电路,两者皆需要相当高的电力,也需要复杂的电路设计,不仅造成控制方式复杂,同时也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创新的电路启动机制来简化电路设计、控制方式及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阶段的电路启动时序来致能电源供应操作的管理电路及其相关的管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相位侦测来控制电源供应器之控制器的启动时序,进而简化控制电路的设计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依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其揭示一种电源供应器的管理电路。电源供应器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输出系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之输入。管理电路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一脉宽调变控制器以及一控制电路。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耦接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一功率因数校正操作。脉宽调变控制器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用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之一电源转换操作。控制电路耦接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以及脉宽调变控制器,控制电路依据电源供应器之一输入电源来产生一第一启动讯号以选择性地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其中在脉宽调变控制器启动之后,控制电路依据第一启动讯号来产生一第二启动讯号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

依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其揭示一种电源供应器的管理方法。电源供应器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输出系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之输入。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依据电源供应器之一输入电源来产生一第一启动讯号以选择性地启动一脉宽调变控制器,其中脉宽调变控制器用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之一电源转换操作;以及在脉宽调变控制器启动之后,至少依据第一启动讯号来产生一第二启动讯号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其中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用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一功率因数校正操作。

本发明所提供之电源管理机制可藉由多阶段的启动时序设计,依序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以及依序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电源转换电路,以实现低电力的启动机制,不仅可简化电路及控制方式,更可降低生产成本与所需要的启动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供应器之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之电源供应器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操作于未启动模式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

图4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由未启动模式切换至启动模式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

图5为启动图4所示之脉宽调变控制器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

图6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由启动模式切换至未启动模式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源供应器的管理方法之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200 电源供应器

102、202 电源产生电路

104、204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106、206 电源转换电路

112、212 管理电路

114、214 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

116、216 脉宽调变控制器

118、218 控制电路

208 整流电路

224 启动电路

226 相位侦测电路

Vin 输入电源

Vout 输出电源

Vbc 待校正电源

Vfc 待转换电源

VCP 启动输出

Vaux 辅助电源

SE1 第一启动讯号

SE2 第二启动讯号

R1~R15、R17、R18、R20、R22~R25、 电阻R29~R32

C1~C5、C7~C15 电容

D1~D5、D7、D9~D11、D14、D15 二极管

D6、D12 齐纳二极管

MS1、MS2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Q1 双极性接面晶体管

NL、NN、NV 端点

G3 比流器

V3 直流电源

TX1、TX2 变压器

VS 电压源

Idmag 电流

Iac 输入电流

GD1、CS1、INV、Comp1、GND1、VCC、 接脚ZCD、FF、GD2、CS2、VDD、Dmag、Comp2、GND2

t1~t6、tA、tB 时间点

Vbin、Ibin 启用准位

Vbout、Ibout 关闭准位

Vstt1、Vstp1、Vstt2、Vstp2 预定准位

VD7 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之电源管理机制可藉由控制电源供应器之控制电路的操作时序,以实现多阶段的电路启动设计。上述操作时序可包含:(1)启动控制器(或控制芯片)以使控制器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序,以及(2)已启动之控制器致能其所控制之电路以执行相对应操作的时序。

以功率因数校正为例,当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之启动电压大于一门槛值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会进入工作状态(亦即,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已启动);当处于工作状态(启动状态)之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的输入电压(或检测电压)大于一门槛值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会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使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执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换言之,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之前,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需先启动以进入工作状态。由此可知,本发明所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操作时序可包含:(1)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的时序,以及(2)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时序。

基于多阶段的电路启动设计,本发明所提供之电源管理机制可先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再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进而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脉宽调变电路,以实现低电力的电源供应启动机制。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电源供应器之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之电源供应器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电源供应器100可依据一输入电源Vin来提供一输出电源Vout,并可包含一电源产生电路102以及一管理电路112,其中管理电路112可依据输入电源Vin来管理电源产生电路102的电源供应操作。于此实施例中,电源产生电路102可包含(但不限于)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106,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之输出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106之输入。也就是说,输入至电源转换电路106的一待转换电源Vfc(相当于电容C1的跨压)系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所输出之一校正电源。

管理电路112可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一脉宽调变控制器116以及一控制电路118。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系耦接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并可用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之一功率因数校正操作。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则是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106,并可用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106之一电源转换操作。控制电路118系耦接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以及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并可依据输入电源Vin来产生一第一启动讯号SE1以选择性地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其中在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启动之后,控制电路118可依据第一启动讯号SE1来产生一第二启动讯号SE2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

另外,于此实施例中,当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启动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可检测输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之一待校正电源Vbc,来决定是否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当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启动时,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可检测电源转换电路106之一启动输出VCP以决定是否致能电源转换电路1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

举例来说,当第一启动讯号SE1之讯号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时,脉宽调变控制器116会被启动;当第一启动讯号SE1之讯号准位小于预定准位时,脉宽调变控制器116不会被启动。在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116之后,控制电路118会产生第二启动讯号SE2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接下来,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可检测待校正电源Vbc是否大于一第一门槛值(例如,82伏特),其中当待校正电源Vbc大于第一门槛值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会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以输出待转换电源Vfc(校正电源)。另外,当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启动时,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可检测出启动输出VCP是否大于一第二门槛值,其中当启动输出VCP大于第二门槛值时,脉宽调变控制器116便可致能电源转换电路106执行电源转换操作。

透过上述多阶段的电路启动设计,电源供应器100可实现低电力的电源供应启动机制。电源供应器200可包含一电压源VS(于此实施例中,由一交流电源来实作之)、一电源产生电路202以及一管理电路212,其中电压源VS经由复数个端点NL与NN来提供输入电源Vin,而图1所示之电源产生电路102与管理电路112分别可由电源产生电路202与管理电路212来实作之。电源产生电路202可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一电源转换电路206以及一整流电路208。整流电路208可将输入电源Vin进行整流以产生待校正电源Vbc(亦即,一整流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可对待校正电源Vbc进行功率因数校正以产生待转换电源Vfc(亦即,一校正电源),以及电源转换电路206可对待转换电源Vfc进行电源转换以产生输出电源Vout。

于此实施例中,整流电路208可由一桥式整流器来实作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可包含复数个二极管D1~D4以及一电容器C1。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可包含(但不限于)一变压器TX1、复数个电阻R4~R14、复数个二极管D5与D7、一齐纳二极管D6、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1以及复数个电容C2~C5、C7与C8。电源转换电路206可包含(但不限于)一变压器TX2、复数个电阻R15、R20、R22~R25与R29~32、复数个二极管D9~D11、D14与D15、一齐纳二极管D12、一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2、复数个电容C12~C15、一直流电源V3以及一比流器(Current Transformer)G3。

管理电路212可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一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以及一控制电路218,其中图1所示之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脉宽调变控制器116以及控制电路118可分别由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以及控制电路218来实作之。于此实施例中,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可具有复数个接脚GD1、FF、ZCD、VCC、CS1、INV、Comp1及GND1。以下简单说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之各接脚的相关操作。

接脚GD1耦接于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1之闸极,其中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可经由接脚GD1来驱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1。接脚FF耦接于电容C4,其中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可经由接脚FF来检测待校正电源Vbc。接脚ZCD系耦接于电阻R4,并用于零电流检测。接脚VCC用以自控制电路218接收第二启动讯号SE2。举例来说,第二启动讯号SE2可以是一电压讯号,当第二启动讯号SE2之电压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例如,12.5伏特)时(亦即,接脚VCC之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便可启动以进入工作状态。接脚CS1耦接于电阻R10,用以侦测流经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1的电流。接脚INV系为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内部之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未绘示于图2中),并耦接于电阻R12与电阻R11。接脚Comp1系耦接于电阻R14与电容C8,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可经由接脚Comp1来进行频宽补偿。接脚GND1系耦接于接地端。

另外,于此实施例中,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可具有复数个接脚GD1、VDD、CS2、Dmag、Comp2及GND2。以下简单说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之各接脚的相关操作。

接脚GD2耦接于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2之闸极,其中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可经由接脚GD2来驱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2。接脚VDD系经由控制电路218之端点NV接收第一启动讯号SE1。举例来说,第一启动讯号SE1可以是一电压讯号,当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电压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例如,14.5伏特)时(亦即,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便可启动以进入工作状态。接脚CS2耦接于电阻R15,用以侦测流经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S2的电流。接脚Comp2系耦接于二极管D10,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可经由接脚Comp2来进行回路补偿。接脚GND2系耦接于接地端。接脚Dmag耦接于电阻R30与R31,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可经由接脚Dmag来检测电源转换电路206所产生之一启动输出VCP或检测电容C10的电压,来决定是否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

控制电路218可包含一启动电路224以及一相位侦测电路226。启动电路224可接收电压源VS所提供之输入电源Vin,进而产生一辅助电源Vaux。于此实施例中,启动电路224可包含复数个电阻R1与R2。在电压源VS由一交流电压源来实作的情形下,电阻R1与电阻R2可分别于输入电源Vin(亦即,交流电压)之第一半周期与第二半周期将输入电源Vin提供予相位侦测电路218,并据以产生第一启动讯号SE1。

相位侦测电路226耦接于启动电路224,并可依据辅助电源Vaux来产生第一启动讯号SE1,以及侦测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值得注意的是,藉由侦测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控制电路218可确保在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之后成功地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举例来说,当第一启动讯号SE1之讯号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且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大于一预定值时,相位侦测电路218可依据第一启动讯号SE1来产生第二启动讯号SE2。实作上,相位侦测电路226可包含一能量储存元件(于此实施例中,由电容C10来实作之),其可用来储存辅助电源Vaux之能量以产生一储存结果(亦即,电容C10之电压)。当第一启动讯号SE1之讯号准位大于预定准位且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大于预定值时,相位侦测电路226可输出储存结果以产生第二启动讯号SE2。

相位侦测电路226另可包含一电容C9、一开关元件(于此实施例中,由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来实作之)以及复数个电阻R17与R18,其中电阻R18耦接于电阻R3与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之射极之间,电阻R17耦接于电阻R3与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之基极(或端点NV)之间,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之集极耦接于接脚VCC与电容C11。由图2可知,由于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之射极另耦接于电容C10与启动输出VCP,因此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系依据启动输出VCP之电压(或电容C10之电压)及第一启动讯号SE1(或端点NV之电压)来选择性地导通。

为了进一步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图3~图6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200操作于未启动模式及启动模式的讯号时序图。首先,请连同图2来参阅图3。图3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200操作于未启动模式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由图3可知,由于电源供应器200未被启动(亦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与电源转换电路206均未被致能),因此待转换电源Vfc之电压准位系为将输入电源Vin进行整流后的峰值准位。另外,在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启动之前,电压源VS可经由电阻R3与R17来提供一电流(如0.5微安培)予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以及经由电阻R3与R18来对电容C10充电。

于图3所示之时间点t1,由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侦测出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Vstt2(例如14.5伏特),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会启动并自电阻R17汲取较大的电流(例如,大于1毫安),进而导通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当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导通时,电容C10所储存的能量便可经由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传送至接脚VCC。由于电压源VS系持续对电容C10充电,因此电容C10之电压会大于预定准位Vstt1(例如12.5伏特),进而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

另外,当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启动时,接脚GD2会输出高电压准位,而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便可依据接脚Dmag侦测启动输出VCP(或电容C10)的电压准位来判断是否要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由于当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启动时启动输出VCP之电压准位未大于一预定准位,因此,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不会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

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启动之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经由接脚FF侦测待校正电源Vbc,以决定是否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由图3可知,由于接脚FF之电压准位系低于开启准位(brown-in level)Vbin(例如,1.1伏特),因此,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不会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而接脚GD1的电压会处于低准位。

如图3所示,由于在时间点t1判断出电源供应器200尚未进入启动模式(亦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与电源转换电路206均未被致能),因此,在侦测出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Vstt2的下一时间点t2之前,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处于关闭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于图3中同时绘示电源供应器200于时间点t1与t2附近的讯号时序,时间区间Pacc1与Pacc2内的时间长度是经过压缩之后而绘制。也就是说,时间区间Pacc1/Pacc2的时间长度实际上大于图3所示的时间长度。

另外,在考虑磁滞效应的情形下,图3另绘示了用于判断是否要禁能电源转换电路206之关闭准位(brown-out level)Ibout、用于判断是否要禁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之关闭准位Vbout、用于判断是否要停止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之预定准位Vstp1,以及用于判断是否要停止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之预定准位Vstp2。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关闭准位Ibout、关闭准位Vbout、预定准位Vstp1及预定准位Vstp2的意义及适用场合,相关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请连同图2来参阅图4。图4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200由未启动模式切换至启动模式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于时间点t3,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Vstt2,因而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另外,由于当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启动时电流Idmag的大小小于开启准位Ibin的大小,因此,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于时间点t3不会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

当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启动时,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会自电阻R17汲取较大的电流以导通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进而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由图4可知,接脚FF之电压准位系高于开启准位Vbin(例如,1.1伏特)。因此,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以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接脚GD1之电压准位会于高准位与低准位之间持续切换,以及输入电流Iac会具有弦波波形。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之后,由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的运作,待转换电源Vfc之电压准位会持续升高,并且利用变压器TX1产生一感应电压,将感应电压经由电阻R5、电容C2、二极管D5提供至电容C10,以维持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的作动。

于时间点t4,由于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200处于无负载状态,因此待转换电源Vfc之电压准位会持续上升到大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的稳压准位(例如,400伏特),致使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关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关闭之后,由于电容C10无法持续提供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所需之能量,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因而关闭。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包含时间区间Pacc3,其时间长度是经过压缩之后而绘制),于时间点t5,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及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再次依序启动(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Vstt2及接脚VCC之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Vstt1)。当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启动后,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会从接脚Dmag侦测启动输出VCP(或电容C10)的电压准位,当启动输出VCP的电压准位大于预定准位时,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会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输出电源Vout之电压准位会开始上升)。此外,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启动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侦测接脚FF之电压准位,当接脚FF之电压准位高于开启准位Vbin(例如,1.1伏特)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以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

由上可知,于时间点t3,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依序启动,接着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于时间点t5,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再次依序会启动,接着,脉宽调变控制器216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因此,可将时间点t3视为电源供应器200之第一启动时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开始作动),以及将时间点t5视为电源供应器200之第二启动时点(电源转换电路206开始作动)。

当脉宽调变控制器216致能电源转换电路206进行电源转换操作时(例如,时间点t5),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在待转换电源Vfc小于稳压准位的情况下,依据第二启动讯号SE2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于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待转换电源Vfc之能量准位大于稳压准位时(待转换电源Vfc过大),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禁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之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于另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待转换电源Vfc之能量准位小于稳压准位时,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依据第二启动讯号SE2来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举例来说,于此实施例中,由于待转换电源Vfc之电压准位于时间点t5仍大于稳压准位(400伏特),因此在时间点t6(待转换电源Vfc之电压准位小于稳压准位)之前,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不会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另外,于时间点t5与时间t6之间,由于电源转换电路206处于工作状态,电容C10之一部分能量可由启动输出VCP之电压来提供(接脚VCC之电压准位可持续上升)。

另外,由图4可知,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启动之后,接脚VCC之电压准位会减少(如时间点t3所示)。因此,为了确保接脚VCC之电压准位不会低于预定准位Vstp1而导致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关闭,相位侦测电路226可于启动讯号SE1之讯号准位大于预定准位Vstt2且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大于一预定值时(例如,接近90度的相位),依据第一启动讯号SE1来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216,进而依据第二启动讯号SE2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请参阅图5,其为图4所示之电源供应器200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由图5可知,由于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包含输入电源Vin所提供的交流成份,因此当接脚VDD之电压准位到达预定准位Vstt2(例如,14.5V)时,其意味着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大于一预定值(例如,接近90度;交流成份之峰值所对应的相位)。由于第二启动讯号SE2是在第一启动讯号SE1之讯号准位大于预定准位Vstt2且第一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大于预定值的情形下所产生(亦即,导通双极性接面晶体管Q1),第二启动讯号SE2可具有足够的能量以提升接脚VDD之电压准位,故可确保接脚VCC之电压准位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启动之后不会低于预定准位Vstp1。

简言之,相位侦测电路226可利用电容C10来储存控制芯片所需的启动能量,并可于启动讯号SE1之相位大于一预定值时启动控制芯片,以实现低启动电流的启动机制。

请连同图2来参阅图6。图6绘示了图2所示之电源供应器200由启动模式切换至未启动模式之一实施例的讯号时序图。于时间点tA,由于FF接脚之电压准位小于关闭准位Vbout,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会关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二极管D7之阳极的电压VD7会减少,使待转换电源Vfc之电压准位逐渐下降。于时间点tB,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之接脚Dmag侦测出启动输出VCP(或电容C10)的电压准位小于预定准位,因此,脉宽调变控制器216会关闭电源转换电路206。

经由上述多阶段的电路启动设计,电源供应器200仅需低电力即可完成启动程序。然而,以上所述系仅供说明之需,并非用来做为本发明的限制。于一设计变化中,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214可由其它型式之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来实作之,及/或脉宽调变控制器216可由其它型式之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来实作之。于另一设计变化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4及/或电源转换电路206可采用不同的电路拓朴来实作之。于又一设计变化中,控制电路218可采用不同的电路拓朴来实作之。举例来说,省略电阻R3也是可行的。于另一范例中,启动电路及/或相位侦测电路218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电路拓朴来实作之。

由上可知,本发明所提供之电源供应器的管理方法可简单归纳于图7。图7为本发明电源供应器的管理方法之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电源供应器包含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输出系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之输入。为了方便说明,图7所示之管理方法系搭配图1所示之电源供应器100来说明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了解这并非用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图7所示之管理方法可简单归纳如下。

步骤700:开始。

步骤710:依据电源供应器之一输入电源来产生第一启动讯号以选择性地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其中脉宽调变控制器用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之电源转换操作。举例来说,依据电源供应器100之输入电源Vin来产生第一启动讯号SE1以选择性地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116,而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可用来控制电源转换电路106之电源转换操作。

步骤720:在该脉宽调变控制器启动之后,至少依据该第一启动讯号来产生第二启动讯号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其中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用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举例来说,在脉宽调变控制器116启动之后,至少依据第一启动讯号SE1来产生第二启动讯号SE2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而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114用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04之功率因数校正操作。

于步骤710中,当第一启动讯号之讯号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例如,14.5伏特,或图3所示之预定准位Vstt2)时,脉宽调变控制器会被启动,以及当第一启动讯号之讯号准位小于预定准位时,脉宽调变控制器不会被启动。于一实施例中,在脉宽调变控制器启动后,可检测电源转换电路所产生之一启动输出(例如,图2所示之启动输出VCP),以决定是否致能电源转换电路进行电源转换操作。

于步骤720中,可藉由侦测第一启动讯号之相位来产生第二启动讯号以启动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举例来说,当第一启动讯号之讯号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且第一启动讯号之相位大于一预定值时,可依据第一启动讯号来产生第二启动讯号。

于此实施例中,当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启动时,可检测输入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一待校正电源(例如,图1所示之待校正电源Vbc),以决定是否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于一实施例中,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之后,可检测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入至电源转换电路之一待转换电源(例如,图1所示之待转换电源Vfc),并依据待转换电源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举例来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依据待转换电源来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步骤可包含:当待转换电源之能量准位大于一预定准位(例如,一稳压准位诸如400伏特)时,禁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功率因数校正操作;以及当待转换电源之能量准位小于预定准位时,依据第二启动讯号来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值得注意的是,假若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则步骤不一定要依照图7所示之顺序来执行之。举例来说,可将其它步骤安插于图7所示之流程中。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经由阅读图1~图6的相关说明之后,应可了解图7所示之管理方法中每一步骤的操作细节,故进一步的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之电源管理机制可藉由多阶段的启动时序设计,依序启动脉宽调变控制器与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以及依序致能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电源转换电路,以实现低电力的启动机制,不仅可简化电路及控制方法,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与所需要的启动能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之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