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684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工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



背景技术:

剥线钳为内线电工,电动机修理、仪器仪表电工常用的工具之一。专供电工剥除电线头部的表面绝缘层用。利用杠杆原理,当剥线时,先握紧钳柄,使钳头的一侧夹紧导线的另一侧,通过刀片的不同刃孔可剥除不同导线的绝缘层,但是现有的剥线钳可以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但仍存在无法测量具体长度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包括钳柄,所述钳柄一端设置有钳头,所述钳头一侧设置有金属旋转按钮,所述金属旋转按钮上方设置有贴片,所述贴片一侧设置有旋转铁片,所述钳头一侧设置有钳口,所述钳柄一端设置有橡胶套,所述钳柄一侧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内部设置有转轴。

上述结构中,操作者通过所述金属旋转按钮、所述贴片、所述旋转铁片形成一个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固定长度的3cm的裸导线,通过所述橡胶套可以增加摩擦,并且可以保护操作者手。

为了进一步提高剥线钳的使用性能,所述钳头成型在所述钳柄一端,所述金属旋转按钮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所述钳头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剥线钳的使用性能,所述贴片贴片通过轴孔配合在所述金属旋转按钮上方,所述旋转铁片通过轴孔配合在所述金属旋转按钮上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剥线钳的使用性能,所述钳口成型在所述钳头一侧,所述橡胶套通过轴孔配合在所述钳柄一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剥线钳的使用性能,所述夹紧块通过轴连接在所述钳柄一侧,所述转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在所述夹紧块内部。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你不仅结构紧凑合理,而且通过所述金属旋转按钮、所述贴片、所述旋转铁片形成一个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固定长度的3cm的裸导线,此次改进方便新员工快速掌握实际装表接线的技术,剥电压线的时候可以让铁片恢复于原状,不影响剥线钳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不测量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测量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贴片;2、金属旋转按钮;3、钳头;4、旋转铁片;5、钳口;6、转轴;7、夹紧块;8、钳柄;9、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包括钳柄8,钳柄8一端设置有钳头3,钳头3一侧设置有金属旋转按钮2,金属旋转按钮2用于固定和安装贴片1、旋转铁片4,金属旋转按钮2上方设置有贴片1,贴片1一侧设置有旋转铁片4,旋转铁片4通过杠杆原理用于测量剥线长度,钳头3一侧设置有钳口5,钳口5用于剥线用的刀片,钳柄8一端设置有橡胶套9,橡胶套9可以增加摩擦,并且可以保护操作者手,钳柄8一侧设置有夹紧块7,夹紧块7用于固定夹紧钳柄8,夹紧块7内部设置有转轴6。

上述结构中,操作者通过金属旋转按钮2、贴片1、旋转铁片4形成一个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固定长度的3cm的裸导线,通过橡胶套9可以增加摩擦,并且可以保护操作者手。

为了进一步提高剥线钳的使用性能,钳头3成型在钳柄8一端,金属旋转按钮2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钳头3一侧,贴片1贴片1通过轴孔配合在金属旋转按钮2上方,旋转铁片4通过轴孔配合在金属旋转按钮2上方,钳口5成型在钳头3一侧,橡胶套9通过轴孔配合在钳柄8一端,夹紧块7通过轴连接在钳柄8一侧,转轴6通过轴孔间隙配合在夹紧块7内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剥线钳,包括钳柄,所述钳柄一端设置有钳头,所述钳头一侧设置有金属旋转按钮,所述金属旋转按钮上方设置有贴片,所述贴片一侧设置有旋转铁片,所述钳头一侧设置有钳口,所述钳柄一端设置有橡胶套,所述钳柄一侧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内部设置有转轴。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你不仅结构紧凑合理,而且通过所述金属旋转按钮、所述贴片、所述旋转铁片形成一个测量装置,可以测量固定长度的3cm的裸导线,此次改进方便新员工快速掌握实际装表接线的技术,剥电压线的时候可以让铁片恢复于原状,不影响剥线钳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明;滕丽丽;王越;陈亮;孙磊;李欣洁;路颖颖;徐颖超;戴俊新;王永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