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23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设备的充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背景技术:

人们对充电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安全、高效、稳定等必要条件外,人们也追求体积小巧、简便易携。很多时候,用户在外出的情况下急需为通信设备充电,而体积过大或者构件复杂的充电器无疑会带来不便。

为了迎合市场的流行趋势,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本发明克服上述的弱点,提供一种可方便随身可携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不但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性能,还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占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随身便携式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保护带、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可充电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无线充电盘、与所述可充电电池通信连接的PCB板、连接在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PCB板之间的连接导线;所述PCB板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设有一充电输入口,用于为可充电电池充电;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无线充电盘,所述驱动模块带有一充电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盘是否对外充电;所述保护带可被弯曲使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整体都呈扁平状,所述第一壳体由两个半壳构成,所述第二壳体分别由另外两个半壳、扣合而成。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保护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扣合带,所述第一扣合带上具有连接扣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在远离保护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扣合带,所述第二扣合带上具有连接扣件,所述连接扣件与所述连接扣孔相匹配,用于与所述连接扣孔相扣。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保护带由两个半边保护带构成,且为弹性结构,可弯曲绕折;所述保护带的第一端包括第一缺口、分别位于第一缺口两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保护带的第二端包括第二缺口、分别位于第二缺口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保护带的内部设有线槽位,用于收纳所述连接导线。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PCB板包括两块,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PCB板全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或全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PCB板为可弯曲绕折的软性PCB,所述PCB安装在所述保护带内部。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充电开关为机械式开关,或为触摸式开关。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充电器体积轻巧,可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充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充电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充电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充电器构成圆环带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案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充电器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充电器包括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以及连接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的保护带40。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内部分别安装可充电电池22、无线充电模块。

图2为图1所示充电器的分解示意图。参考图2,保护带40由两个半片保护带410、420相扣而成,保护带40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45a、45b,第二连接部47a、47b,分别用来与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连接。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分别通过螺钉的方式与保护带40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整体呈扁平状,第一壳体由两个半壳210、220扣合而成,第二壳体可由两个半壳310、320扣合而成,所述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30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用于收纳本充电器的必要零部件。

参考图3,优选地,在第一壳体20远离保护带4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扣合带,该第一扣合带设有连接扣孔51,相对应的,在第二壳体30远离保护带4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扣合带,第二扣合带设有与所述连接扣孔51相匹配的连接扣件53。在本发明中,连接在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保护带40具有灵活的弹性,在受力的情况下,可弯曲绕折;在外力释放之后可恢复原状。通过把连接扣孔51和连接扣件53连接在一起之后,充电器能够弯折并锁定成一个不易变形的圆环带,该圆环带的体积相当于一只普通手表大小。

参考图4,可充电电池22通过连接导线42与PCB板35通信连接,PCB板上设有充电管理模块,可充电电池22的充电过程受到该充电管理模块的控制。并且PCB板35与充电开关39连接,用于控制充电器是否进行充电、放电。充电开关设置在充电器的外表面上,可为机械式开关,或者为触摸式开关。

充电管理模块对外设有一充电输入口37,用于连接数据充电线,在充电器处在低电量状态时,启动充电开关39进入充电状态,通过充电输入口37为可充电电池22进行充电。在本实施案例中,充电输入口37被设置在第二壳体30的连接扣合带的外侧。

PCB板35还设置了驱动模块用于处理充电器的对外放电过程。驱动模块连接着无线充电盘32,用于驱动无线充电盘对外供电。启动充电开关39进入放电状态,可充电电池22在受到驱动模块的驱动下,将内部存储的电能转移到PCB板35上,经电路转化成符合通信设备上适配的电流规格。最终再将电流输送到无线充电盘32上。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可理解的,本发明中的PCB板位置设定不受任何限制,可做多种不同方案。PCB板35可全部设定在第一壳体20内部,或者全部设定在第二壳体30的内部。PCB板被设置成两块情况下,PCB板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内。PCB板35还可采纳另一种实施方案:当PCB板为软性PCB时,该PCB还能安装在保护带的线槽位49之中。在本实施案例中,PCB板35被单独设定在第二壳体30内部。

参考图5,为了延长该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保护带40采用了软硅胶材质,以减轻连接导线42频繁弯折所产生的磨损,对连接导线42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优化,可在保护带40的外部带面上加装一个软挂带50,用于穿入挂环、锁匙扣、活动扣等物件,用于将充电器悬挂至身上或者背包锁扣上,不仅便于携带,还减少充电器的占用空间。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