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预想故障下切负荷的负荷转供策略搜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599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预想故障下切负荷的负荷转供策略搜索方法。



背景技术:

紧急切负荷是我国电网安全稳定防御技术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在电网紧急状态下实施切负荷可以解决功角、电压、频率及过载等稳定问题。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稳控系统切负荷等同于故障损失负荷,当稳控切负荷导致局部电网损失负荷达到一定比例时同样会触发《条例》。因此,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一方面应加强稳控系统管理和优化配置、识别配置稳控系统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一些控制时间要求不高的紧急状态、积极探寻替代措施,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负荷损失。

对于早已实现分层分区运行的电网,分区间的负荷转供移无疑是电网处于警戒/紧急状态下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快速、有效手段之一。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减少负荷损失。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220kV分区间设有一个或多个解环点及备用联络通道,在某一个分区内发生事故时,不至于影响其它分区,且不同分区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同时也就为分区之间的负荷转移提供了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减少电网发生故障后切负荷量,降低或消除通过切负荷解决过载和电压越限等问题时带来的电力安全事故责任,给出一种减少预想故障下切负荷的负荷转供策略搜索方法。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在线方式数据确认可执行的负荷转供方案,记可执行的负荷转供方案的总数为M,如M=0,则转向步骤10),否则转向步骤2);

2)针对预想故障表进行仿真分析,并判断所有故障下是否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若没有出现,则转向步骤10),若出现,则转向步骤3);

3)记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的总数为K,并针对这些预想故障,依次计算为解决每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下存在的紧急状态所需的切负荷措施量,计其中第k个预想故障所需的切负荷量为;

4)针对可执行的M个负荷转供方案,依次计算执行每个负荷转供方案后,解决每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事故下存在的紧急状态所需的切负荷措施量,计其中第k个预想故障在采取第m个负荷转供方案下所需的切负荷量为;

5)按公式(1)依次计算各个负荷转供方案对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

(1)

其中,为第m个负荷转供方案对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

6)将M个负荷转供方案按照对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记为第1负荷转供方案、第2负荷转供方案、…、第M负荷转供方案;设循环变量H的初值为1,将在线方式数据记为运行方式0;

7)在运行方式H-1基础上,按照第H负荷转供方案进行方式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方式,并记为运行方式H,并基于该方式,对K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场景进行仿真分析;

8)判断所有K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下是否存在过载或电压越限制问题,若没有出现,则转向步骤10),若出现,则令H=H+1,转向步骤9);

9)判断第H负荷转供方案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是否大于零且是否同时满足H<M+1,若两者同时满足,则转向步骤7);否则,转向步骤10);

10)结束本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国务院第599号令明确了稳控系统切负荷等同于故障损失负荷,区域切负荷比例过高或负荷量分配的不合理均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等级评级和事后追责。而本发明根据负荷转供方案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减少预想故障下切负荷量。从而减少故障下切负荷量,降低电力安全事故责任风险,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中步骤1描述的是,基于在线方式数据确认可执行的负荷转供方案,记可执行的负荷转供方案的总数为M,若负荷转供方案为零,则转向步骤10,结束计算。否则转向步骤2。

图1中步2描述的是,根据预先设置的预想故障表,进行仿真计算,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判断系统是否存在预想故障导致系统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若无,转向步骤10,结束计算;若有,表明存在进行负荷转供的需求,转向步骤3。

图1中步骤3描述的是,针对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K个预想故障,依次计算为解决每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下存在的紧急状态所需的切负荷措施量,计其中第k个预想故障所需的切负荷量为。

图1中步骤4描述的是,针对可执行的M个负荷转供方案,依次计算执行每个负荷转供方案后,解决每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事故下存在的紧急状态所需的切负荷措施量,计其中第k个预想故障在采取第m个负荷转供方案下所需的切负荷量为。

图1中步骤5描述的是,按公式(1)依次计算各个负荷转供方案对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

(1)

其中,为第m个负荷转供方案对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

图1中步骤6描述的是,将M个负荷转供方案按照对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记为第1负荷转供方案、第2负荷转供方案、…、第M负荷转供方案;设循环变量H的初值为1,将在线方式数据记为运行方式0。

图1中步骤7描述的是,在运行方式H-1基础上,按照第H负荷转供方案进行方式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方式,并记为运行方式H,并基于该方式,对K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场景进行仿真分析。

图1中步骤8描述的是,判断所有K个导致电网出现过载或电压越限问题的预想故障下是否存在过载或电压越限制问题,如否,转向步骤10,结束搜索。如是,令H=H+1,转向步骤9。

图1中步骤9描述的是,判断第H负荷转供方案减少切负荷的性能指标是否大于零且是否同时满足H<M+1,若两者同时满足,表明还存在其它可减少切负荷的转供方案,转向步骤7;否则,转向步骤10。

图1中步骤10描述的是,当系统在预想故障下无需切负荷或者通过负荷转供措施无需切负荷或者起到减少切负荷作用的负荷转供方案用完后,结束搜索。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可为电网中在预想故障下发生设备过载和电压越限紧急状态提供减少切负荷的负荷转供策略,从而减少切负荷措施量,降低电力安全事故责任风险,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