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443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市电充电器统一采用的是整体式的外壳11,以整块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13来放置输入的高压元器件52和低压元器件51及连接电路的铜簿,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充电插头61引入,进行整流滤波、用振荡控制芯片与晶体管等元器件以一定频率的开关的方式将整流以后的高压脉冲直流电,再通过一体式高频变压器12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耦合实现降压稳压转换,由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62和电缆线输出给移动设备充电。现有充电器由于高压元器件52和低压元器件51都安装在一个紧凑的外壳11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容易将市电的高压泄露给低压侧。其中容易漏电的是pcb13,pcb13的铜箔要分别连接高压侧的高压元器件52与低压侧的低压元器件51,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绝缘是以增加无铜箔的宽度进行隔离的,线路之间的绝缘宽度有限,高低压元器件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当在环境湿度较大的时候,空气中的水份经过外壳11的散热孔或者缝隙进入外壳内部,并附着在高压元器件52、低压元器件51及pcb13上面,从而大大降低了pcb13的绝缘强度。这时候如果使用充电器,输入端的高电压会通过潮湿的高压元器件52及pcb13上的水份泄露到低压侧的金属端造成漏电,另外高压元器件52和低压元器件51中的部分功率元器件引脚如果有焊接部分的松动也会造成局部高温使pcb13碳化,而且碳化面积会慢慢的扩大,碳化后的pcb13会导电,高电压通过碳化的pcb13会直接漏电给低压侧。开关电源方式的充电器在电路的设计上,高压端的地端与输出端的低压侧的地端要跨接一个电容器,这个电容在电路设计中是考虑电磁兼容的需要,称为Y电容或安全电容,电容值不能超过4700pf,耐压值需要达到DC5000v才安全,当低压侧的金属部分没有接入保护地线时,低压侧会带有远高于36v的安全电压,此电容的质量不良和损坏,就会造成次级直接带有高电压,特别是现在的移动设备的外壳大部分都使用金属外壳,而且不能接入保护地线,这样只要有上述的一个环节漏电,就会给使用者造成触电的感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在低压侧的金属部分不能接入保护地线时还不能解决Y电容的漏电,和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的漏电问题,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的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器易漏电、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和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相连的第二绝缘壳体,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壳体上设置有电力输出接口或者电力输出电缆线,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印制电路板,所述第一印制电路板上装设有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以及低压元器件;所述第二绝缘壳体上设置有市电输入端,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印制电路板,所述第二印制电路板上装设有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以及高压元器件,所述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与所述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耦合。优选地,所述电力输出接口连接有充电线。优选地,所述电力输出接口为USB接口。优选地,所述USB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USB接口在所述绝缘壳体上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可盖合所述USB接口的盖板。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壳体上位于所述USB接口处设置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设置,所述盖板相对的两侧边缘安装于所述滑槽中,且所述盖板沿所述滑槽滑动以盖合或打开所述USB接口。优选地,所述市电输入端设置有充电插头、插座或者具有充电插头的输入电缆线。优选地,所述市电输入端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设置有插头容纳槽,所述充电插头与拨杆相连,所述拨杆伸出所述第二绝缘壳体,所述拨杆带动所述充电插头沿所述插头容纳槽移动以伸出或缩回所述插头容纳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均为立方体形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器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中,将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放在两个独立的壳体(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中,电路与元器件通过两个印制电路板(第一印制电路板和第二印制电路板)来分别完成各自的电路连接,电压与电流的传递是以分体式的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和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耦合而成,高频变压器为平面耦合式的变压器,通过调整直流高压部分的振荡频率和平面耦合线圈的面积以及耦合间隙达到最大的转换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中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处于两个相互绝缘的空间中,因此,在任何环境(包括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和任何工作状态下,都不会引起高压侧对低压侧漏电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充电器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充电器具有两个壳体(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因此,可以让使用者直接的观察到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之间为封闭式隔离,从而不会担心充电器会有漏电的现象,消除使用者的心理障碍,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时更为安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外壳;12-一体式高频变压器;13-PCB;21-第一绝缘壳体;22-第二绝缘壳体;31-第一印制电路板;32-第二印制电路板;41-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2-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51-低压元器件;52-高压元器件;61-充电插头;62-USB接口;63-市电输入端;64-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例一提供的充电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21和与第一绝缘壳体21相连的第二绝缘壳体22,其中,第一绝缘壳体21上设置有电力输出接口或者电力输出电缆线,第一绝缘壳体21内设置有第一印制电路板31,第一印制电路板31上装设有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以及低压元器件51;第二绝缘壳体22上设置有市电输入端63,第二绝缘壳体22内设置有第二印制电路板32,第二印制电路板32上装设有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以及高压元器件52,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与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耦合。在图1中,第一绝缘壳体21安装于第二绝缘壳体22的上方,第一绝缘壳体21的底面与第二绝缘壳体22的顶面接触,第一印制电路板31安装于第一绝缘壳体21的底面内侧,低压元器件51和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均装设于第一印制电路板31上,第二印制电路板32安装于第二绝缘壳体22的顶面内侧,高压元器件52和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均装设于第二印制电路板32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中,将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放在两个独立的壳体(第一绝缘壳体21和第二绝缘壳体22)中,电路与元器件通过两个印制电路板(第一印制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制电路板32)来分别完成各自的电路连接,电压与电流的传递是以分体式的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和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耦合而成,高频变压器为平面耦合式的变压器,通过调整直流高压部分的振荡频率和平面耦合线圈的面积以及耦合间隙达到最大的转换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中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处于两个相互绝缘的空间中,因此,在任何环境(包括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和任何工作状态下,都不会引起高压侧对低压侧漏电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充电器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本充电器具有两个可以方便拆开的壳体(第一绝缘壳体21和第二绝缘壳体22),因此,可以让使用者直接的观察到第一绝缘壳体21和第二绝缘壳体22之间为封闭式隔离,从而不会担心充电器会有漏电的现象,消除使用者的心理障碍,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时更为安心。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电力输出接口可以直接固定连接有充电线,充电线的另一端为充电接口,使用充电接口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但是,由于上述充电线不可拆卸,因此,只能为具有相应充电插口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且充电线若损坏无法更换。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壳体21上设置有电力输出接口,电力输出接口为USB接口62。充电时,可使用具有USB插头的充电线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当为具有不同充电插口的设备进行充电时,可更换相应的充电线,在充电线损坏时,也可更换充电线来继续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图1中,USB接口62的数量为一个,但是USB接口62的数量不限于此,为了同时为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USB接口6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USB接口62在绝缘壳体上间隔设置。在不使用充电器时,需要将充电器收起来,为了避免充电器的USB接口62中落入灰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器还包括可盖合USB接口62的盖板64。在使用充电器之前,将盖板64打开,将USB接口62露出,从而便于插入充电线;在使用充电器之后,将盖板64盖合,将USB接口62露出,从而避免灰尘落入USB接口62中。盖板64与第一绝缘壳体21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举例来说,盖板64与第一绝缘壳体21铰接,具体地,盖板64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第一绝缘壳体21铰接。在使用过程中,使得盖板64绕转动轴转动,从而打开或盖合USB接口62。为了便于打开盖板64,盖板64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开口。除上述铰接方式外,盖板64与第一绝缘壳体21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第一绝缘壳体21上位于USB接口62处设置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相对设置,盖板64相对的两侧边缘安装于滑槽中,且盖板64沿滑槽滑动以盖合或打开USB接口62。本实施例中,市电输入端63设置有充电插头61、插座或者具有充电插头的输入电缆线。当市电输入端63设置有充电插头61时,充电插头61可以与第二绝缘壳体22固定,或者,为了更好地保护充电插头61,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插头61与第二绝缘壳体22之间可以产生相对移动,具体地,第二绝缘壳体22内设置有插头容纳槽,充电插头61与拨杆相连,拨杆伸出第二绝缘壳体22,拨杆带动充电插头61沿插头容纳槽移动以伸出或缩回插头容纳槽。如此设计,在不使用充电器的时候,可以拨动拨杆将充电插头61收回到插头容纳槽中,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插头,且将插头收回到插头容纳槽中使得充电器占用空间变小,更容易携带。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壳体21和第二绝缘壳体22均为立方体形状,但是第一绝缘壳体21和第二绝缘壳体22的形状不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产品设计需要设计为任何几何形状。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可为便携式充电器或者在室内墙壁安装的充电器使用,当将上述充电器作为在室内墙壁安装的充电器使用时,如图2所示,图二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充电器包括:第一绝缘壳体21和与第一绝缘壳体21相连的第二绝缘壳体22,其中,第一绝缘壳体21位于第二绝缘壳体22内部,第一绝缘壳体21上设置有电力输出接口,第一绝缘壳体21内设置有第一印制电路板31,第一印制电路板31上装设有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以及低压元器件51;第二绝缘壳体22上设置有市电输入端63,第二绝缘壳体22内设置有第二印制电路板32,第二印制电路板32上装设有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以及高压元器件52,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与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耦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器中,将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放在两个独立的壳体(第一绝缘壳体21和第二绝缘壳体22)中,电路与元器件通过两个印制电路板(第一印制电路板31和第二印制电路板32)来分别完成各自的电路连接,电压与电流的传递是以分体式的高频变压器低压部分41和高频变压器高压部分42耦合而成,高频变压器为平面耦合式的变压器,通过调整直流高压部分的振荡频率和平面耦合线圈的面积以及耦合间隙达到最大的转换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器中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处于两个相互绝缘的空间中,因此,在任何环境(包括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和任何工作状态下,都不会引起高压侧对低压侧漏电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充电器的安全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