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49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熔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



背景技术:

35kV熔管是常用的电力设备组件,如图1所示,熔管的组成主要包括:熔管外套、管内熔芯、两侧的管盖14、内部弹簧等部分,熔管外套上设有多个瓷群9。熔管内的内部弹簧作用是为降低熔芯的接触电阻,因此在熔芯与管盖之间必须设一内部弹簧,且弹力较大。现有部分技术提出了针对熔管的安装,如专利号为200820063189.9、名称为熔管拆装操作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再如专利号为201310608320.0、名称为熔管更换专用操作杆的专利申请文件,其均是提供了如何将熔管从线路上拆装下来的装置或方法。而在日常使用时在进行熔芯更换时,需要打开管盖14,将熔芯取出换下。但大弹力的内部弹簧使得熔管的拆装非常不便,当需要拆下管盖14时,先对管盖14与熔管外套安装处的螺钉17取下,但由于内部弹簧的弹性力非常大,使得螺钉17的旋出过程非常费力。而熔芯更换后,管盖14的安装则更加麻烦,需要一人大力将管盖14下压,另一人配合安装螺钉17,且对力量要求较高,安装非常不便。

并且这些熔管拆装方式都必须先将熔管从电力线路上取下,再打开熔管更换熔芯,更换完成后再将熔管安装在电力线路上。熔管从电力线路上取下、安装的过程耽误了大量的停电时间,特别是电力线路在线鼻连接块16的安装则更加费时、费力。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不需要将熔管从线路上取下即可进行熔管自身拆装的工具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熔芯更换必须要将熔管从线路上取下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包括熔管外套,熔管外套上设有瓷群,熔管外套的端部安装有管盖,管盖上设有线鼻连接块,

还包括左抱箍和右抱箍,左抱箍可拆卸地安装在右抱箍上,左抱箍与右抱箍安装在一起所组成的圆形直径小于熔管外套的瓷群直径,左抱箍上垂直固定安装有左螺纹杆,右抱箍上垂直固定安装有右螺纹杆;

下压条和上压条均为弧形,下压条的两端和上压条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上,下压条位于上压条下方且下压条和上压条组合在一起形成椭圆形,下压条和上压条所组成椭圆形的短轴长度小于管盖的直径,左螺纹杆上位于上压条上方安装有左螺帽,右螺纹杆上位于上压条上方安装有右螺帽,左抱箍和右抱箍夹在瓷群的下方,下压条和上压条通过左螺帽和右螺帽限位在管盖上。

所述下压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左下孔和右下孔,上压条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凹口和右凹口,左凹口、右凹口的高度均等于下压条的高度,上压条上位于左凹口上方处设有左上孔,上压条上位于右凹口上方处设有右上孔,下压条的左下孔插在左螺纹杆上,下压条的右下孔插在右螺纹杆上,上压条的左上孔插在左螺纹杆上,上压条的右上孔插在右螺纹杆上。

所述的左抱箍和右抱箍为嵌入式抱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将熔管从线路上取下即可完成熔管的拆装,简化了熔管的拆装难度,通过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整个熔管的拆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为现有技术中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压条、2-上压条、3-左螺纹杆、4-右螺纹杆、5-左螺帽、6-左抱箍、7-右抱箍、8-熔管外套、9-瓷群、11-左下孔、12-右下孔、14-管盖、15-右螺帽、16-线鼻连接块、17-螺钉、21-左凹口、22-右凹口、23-左上孔、24-右上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熔管外套8上设有瓷群9,熔管外套8的端部安装有管盖14,管盖14上设有线鼻连接块16,线鼻连接块16用于连接电力线路。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35kV熔管的在线拆分工具,包括左抱箍6和右抱箍7,左抱箍6和右抱箍7两者配合使用。其中,左抱箍6和右抱箍7可以为嵌入式抱箍,即由左抱箍6和右抱箍7对合后联接而成,左抱箍6和右抱箍7均呈半圆环状,半圆环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左抱箍6一端的安装耳上开有嵌槽,相应的,与其相配合的右抱箍7相应端的安装耳上设置有销轴,右抱箍7一端安装耳上的销轴嵌入左抱箍6一端安装耳上的嵌槽,左抱箍6可拆卸地安装在右抱箍7上。左抱箍6与右抱箍7的作用是对熔管外套8进行限定,而若针对瓷群9进行抱夹,则非常不稳定,因此对左抱箍6与右抱箍7安装在一起所组成的圆形直径小于熔管外套8的瓷群9直径,左抱箍6与右抱箍7对熔管外套8抱夹的部位在瓷群9之间或瓷群9的下方。

左抱箍6上垂直固定安装有左螺纹杆3,右抱箍7上垂直固定安装有右螺纹杆4,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分别用于下压条1和上压条2的安装。下压条1和上压条2均为弧形,下压条1安装在上压条2下方且下压条1和上压条2组合在一起形成椭圆形。下压条1的两端和上压条2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上,下压条1和上压条2配合安装在一起用于对管盖14施加下压力。

由于管盖14上有线鼻连接块16的设计,正是因为此设计,现有技术中当需要进行熔管更换时,则需要先将线鼻连接块16从线路上拆下,然后将熔管从设备构架上取下,再拆开熔管、更换熔芯。为了实现能够在线(挂线)状态下进行熔管的拆装(熔芯更换),在此下压条1和上压条2所组成椭圆形的短轴长度小于管盖14的直径,下压条1和上压条2通过其所组成的椭圆形避免了对线鼻连接块16的下压,并且还能对管盖14形成位置限定。左螺纹杆3上位于上压条2上方安装有左螺帽5,右螺纹杆4上位于上压条2上方安装有右螺帽15,旋转左螺帽5和右螺帽15,则使得上压条2联同下压条1一起对管盖14形成下压力。如图4所示,在使用时,左抱箍6和右抱箍7夹在瓷群9的下方,下压条1和上压条2通过左螺帽5和右螺帽15限位在管盖14上,下压条1和上压条2通过左抱箍6和右抱箍7的限位,将管盖14下压,从而克服内部弹簧的作用力,便于螺钉17的拆装。

下压条1和上压条2两者既通过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进行下压,也通过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形成椭圆形结构。如图3所示,下压条1的两端分别设有左下孔11和右下孔12,左下孔11和右下孔12分别用于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的穿过。上压条2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凹口21和右凹口22,左凹口21和右凹口22用于与下压条1的安装连接,使得下压条1和上压条2安装在一起时下压条1和上压条2的底面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左凹口21、右凹口22的高度均等于下压条1的高度。上压条2上位于左凹口21上方处设有左上孔23,上压条2上位于右凹口22上方处设有右上孔24,左上孔23和右上孔24分别用于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的穿过。下压条1的左下孔11插在左螺纹杆3上,下压条1的右下孔12插在右螺纹杆4上,上压条2的左上孔23插在左螺纹杆3上,上压条2的右上孔24插在右螺纹杆4上,下压条1和上压条2通过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组合在一起。

在实际使用时,如图4所示,先将左抱箍6与右抱箍7安装在熔管外套8的瓷群9之间或瓷群9的下方,再将下压条1和上压条2通过左螺纹杆3和右螺纹杆4安装在管盖14上方。由于左抱箍6与右抱箍7已固定卡在瓷群9之间或瓷群9的下方,此时下旋左螺帽5和右螺帽15,在左螺帽5和右螺帽15的下旋过程中,带动下压条1和上压条2下压管盖14,致使下压条1和上压条2向左抱箍6与右抱箍7方向运动。然后工作人员取下螺钉17,再将左螺帽5和右螺帽15上旋,打开左抱箍6与右抱箍7、取下下压条1和上压条2,进行管盖14的取下和熔芯的更换。同理,当组装熔管外套8时,同样先安装左抱箍6与右抱箍7、下压条1和上压条2,再下旋左螺帽5和右螺帽15,下压条1和上压条2压着管盖14克服熔管外套8内部的弹簧力下压,当压到一定位置时,使用螺钉17将管盖14安装在熔管外套8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