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2993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自从苹果(Apple)最新款笔记本电脑MacBook改搭USBType-C界面, 并将原有的Thunderbolt界面踢除后,USBType-C顿时成为大众目光焦点,让许多原本根本不甚在意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连接埠设计的消费者,也不得不去认识这个未来会改变你我传输影音资料、充电方式的全新接口──“USB Type-C”。

这个接口不仅仅可以连接手机、平板等其他设备,它还可以直接连上我们的计算机。所以,Type-c接口很有可能即将就会取代我们日常所用的各种手机、U盘、移动电源等设备的接口,所以一款具有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即将成为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单口输出、输入且支持正反插功能和快速充电、放电的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包括有锂电池、Type-c接口、实现电源快速充电和快速放电的主控模块,所述Type-c接口与主控模块之间设置有用于识别Type-c接口与接线的Type-c协议模块,所述Type-c协议模块与所述Type-c接口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Type-c协议模块连接,所述锂电池上设置有锂电池保护模块。

其中,还包括有电量显示电路,所述电量显示电路包括有LED1、LED2、LED3和LED4,所述LED1、LED2、LED3和LED4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其中,主控模块包括有主芯片IP5318,所述主芯片IP5318上设置有管脚VSET、DPO、DMO、LED-G、LED-R、CC2、CC1、L1、L2、L3、PGND1、PGND2、L4、LIGHT、LX1、LX2、LX3、LX4、LX5、SYS1、SYS2、SYS3、SYS4、VSP、VSN、VREG、BAT+、BAT+、AGND、VIN、BING、VBUS、VBUSG、VOUT、VOUTG、KEY、NTC、NC、NC、REST、E-GND,所述管脚VSET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DPO、DMO、LED-G和LED-R均悬空;所述管脚CC2与CC2接线端链接,所述管脚CC1与CC1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L1和管脚L2与所述电量显示电路连接,所述LED3和LED4并联,所述LED2和LED2并联,所述管脚L1与LED3、LED4并联的结点连接,所述管脚L2与LED1、LED2并联的结点连接,所述LED1、LED2并联的另一结点与LED3、LED4并联的另一结点连接,所述管脚L3与电阻R9 的一端连接,所述R9的一端与LED1、LED2并联的另一结点连接;所述管脚PGND1、PGND2均接地,所述管脚L4与VREG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LIGHT悬空;所述管脚LX1、LX2、LX3、LX4、LX5端连接一起,所述管脚LX3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PC1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接线端VBAT+连接,所述电容PC1、PC2、PC3、PC14和CP21相互并联,所述管脚LX3与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所述LX3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与管脚SYS2连接;所述管脚SYS1、SYS2、SYS3、SYS4连接在一起,所述管脚SYS2通过电容C51后接地,所述管脚SYS2通过电容PC17后接地;所述管脚VSN通过电容C3后接地,管脚VSP通过电容C4后接地,所述管脚VSP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管脚VSN连接,所述管脚VSN通过电容C8后接地,所述管脚VSN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PC15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PC15的负极接地;所述管脚VREG通过电容C1后接地,所述管脚VREG与VREG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BAT+与VBAT+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BAT+通过电容C2后接地,所述管脚AGND接地;所述管脚VIN悬空;所述管脚KEY与开关SW连接,所述开关SW接地;所述管脚NTC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VREG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NTC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并联有可调电阻;所述管脚RSET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E-GND接地。

其中,所述Type-c协议模块包括有J1连接器,所述J1连接器上设置有管脚A1GND、A2TX1、A3TX1、A4VBUS、A5CC1、A6D+、A7D-、A8SBU1、A9VBUS、A10RX2、A11RX2、A12GND、GNDB12、RXB11、RXB10、VBUS9、SBUSB8、D-B7、D+B6、CC2、VBUS4、TX2B3、TX2B2、GNDB1,所述管脚A1GND接地;所述管脚A2TX1、A3TX1悬空;所述管脚A4VBUS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P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P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A5CC1与CC1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A6D+与管脚A7D-连接;所述管脚A9VBUS与管脚A4VBUS连接,所述A12GND接地;所述管脚GNDB12接地;所述管脚VBUS9与管脚A4VBUS连接;所述D+B6与管脚D-B7连接,所述管脚CC2B5与CC2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VBUS4与管脚A4VBUS连接,所述管脚GNDB1接地,所述管脚GNDB1的一端与电容P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PC10的另一端与管脚VBUS4连接;所述管脚VBUS9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管脚VSN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与所述管脚VBUSG连接;所述管脚VBUS9与MOS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与管脚VSN连接,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管脚VBUSG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MOS管Q6的栅极连接。

其中,所述锂电池保护模块包括8205A芯片U3、U4、U5和U6,所述8205A芯片U3设置有管脚DO、CSI、CO、DT、VDD和VSS,所述管脚CSI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DT悬空,所述管脚VDD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VBAT+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VDD与管脚VSS之间连接有电容C6;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都设置有管脚G1、G2、3S1、S26、2S1、S27、D1和D2;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G2都与所述管脚DO连接,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G1都与所述管脚CO连接;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2S1、3S1均接地;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S26、S27均与所述管脚VSS连接;所述8205A芯片U4的管脚D1和D2连接,所述8205A芯片U5的管脚D1和D2连接,所述8205A芯片U6的管脚D1和D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通过利用Type-c接口实现让用户方便使用的移动电源,利用Type-c协议模块实现Type-c接口的正反插功能,采用type-c接口的数据线实现单口出入输出,通过主芯片IP5318实现电池的快速充电和快速放电功能,通过锂电池保护模块来保护电池,使用安全,解决了独立Type-c接口的充电和放电功能,便于为数码产品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的主控模块和Type-c协议模块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的主控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的Type-c协议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的主控模块的锂电池保护模块的电路图。

在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主控模块 2—Type-c协议模块 3—电量显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的移动电源,包括有锂电池、Type-c接口、实现电源快速充电和快速放电的主控模块1,所述Type-c接口与主控模块1之间设置有用于识别Type-c接口与接线的Type-c协议模块2,所述Type-c协议模块2与所述Type-c接口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与所述Type-c协议模块2连接,所述锂电池上设置有锂电池保护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Type-c接口实现让用户方便使用的移动电源,利用Type-c协议模块2实现Type-c接口的正反插功能,采用type-c接口的数据线实现单口出入输出,通过主芯片IP5318实现电池的快速充电和快速放电功能,通过锂电池保护模块来保护电池,使用安全,解决了独立Type-c接口的充电和放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有电量显示电路3,所述电量显示电路3包括有LED1、LED2、LED3和LED4,所述LED1、LED2、LED3和LED4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1连接。根据主芯片IP5318预设的阔值,当电池电量为100%时,所述LED4亮,所述LED1、LED2、LED3不亮;当电池电量为75%时,所述LED3亮,所述LED1、LED2、LED4不亮;当电池电量为50%时,所述LED2亮,所述LED1、LED3、LED4不亮;当电池电量为25%时,所述LED1亮,所述LED2、LED3、LED4不亮;当电池电量没电时,所述LED1、LED2、LED3、LED4都不亮。

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模块1包括有主芯片IP5318,所述主芯片IP5318上设置有管脚VSET、DPO、DMO、LED-G、LED-R、CC2、CC1、L1、L2、L3、PGND1、PGND2、L4、LIGHT、LX1、LX2、LX3、LX4、LX5、SYS1、SYS2、SYS3、SYS4、VSP、VSN、VREG、BAT+、BAT+、AGND、VIN、BING、VBUS、VBUSG、VOUT、VOUTG、KEY、NTC、NC、NC、REST、E-GND,所述管脚VSET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DPO、DMO、LED-G和LED-R均悬空;所述管脚CC2与CC2接线端链接,所述管脚CC1与CC1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L1和管脚L2与所述电量显示电路3连接,所述LED3和LED4并联,所述LED2和LED2并联,所述管脚L1与LED3、LED4并联的结点连接,所述管脚L2与LED1、LED2并联的结点连接,所述LED1、LED2并联的另一结点与LED3、LED4并联的另一结点连接,所述管脚L3与电阻R9 的一端连接,所述R9的一端与LED1、LED2并联的另一结点连接;所述管脚PGND1、PGND2均接地,所述管脚L4与VREG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LIGHT悬空;所述管脚LX1、LX2、LX3、LX4、LX5端连接一起,所述管脚LX3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PC1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接线端VBAT+连接,所述电容PC1、PC2、PC3、PC14和CP21相互并联,所述管脚LX3与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所述LX3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与管脚SYS2连接;所述管脚SYS1、SYS2、SYS3、SYS4连接在一起,所述管脚SYS2通过电容C51后接地,所述管脚SYS2通过电容PC17后接地;所述管脚VSN通过电容C3后接地,管脚VSP通过电容C4后接地,所述管脚VSP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管脚VSN连接,所述管脚VSN通过电容C8后接地,所述管脚VSN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PC15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PC15的负极接地;所述管脚VREG通过电容C1后接地,所述管脚VREG与VREG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BAT+与VBAT+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BAT+通过电容C2后接地,所述管脚AGND接地;所述管脚VIN悬空;所述管脚KEY与开关SW连接,所述开关SW接地;所述管脚NTC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VREG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NTC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并联有可调电阻;所述管脚RSET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E-GND接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Type-c协议模块2包括有J1连接器,所述J1连接器上设置有管脚A1GND、A2TX1、A3TX1、A4VBUS、A5CC1、A6D+、A7D-、A8SBU1、A9VBUS、A10RX2、A11RX2、A12GND、GNDB12、RXB11、RXB10、VBUS9、SBUSB8、D-B7、D+B6、CC2、VBUS4、TX2B3、TX2B2、GNDB1,所述管脚A1GND接地;所述管脚A2TX1、A3TX1悬空;所述管脚A4VBUS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P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P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A5CC1与CC1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A6D+与管脚A7D-连接;所述管脚A9VBUS与管脚A4VBUS连接,所述A12GND接地;所述管脚GNDB12接地;所述管脚VBUS9与管脚A4VBUS连接;所述D+B6与管脚D-B7连接,所述管脚CC2B5与CC2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VBUS4与管脚A4VBUS连接,所述管脚GNDB1接地,所述管脚GNDB1的一端与电容P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PC10的另一端与管脚VBUS4连接;所述管脚VBUS9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管脚VSN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与所述管脚VBUSG连接;所述管脚VBUS9与MOS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与管脚VSN连接,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管脚VBUSG连接,所述MOS管Q6的源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MOS管Q6的栅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锂电池保护模块包括8205A芯片U3、U4、U5和U6,所述8205A芯片U3设置有管脚DO、CSI、CO、DT、VDD和VSS,所述管脚CSI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管脚DT悬空,所述管脚VDD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VBAT+接线端连接,所述管脚VDD与管脚VSS之间连接有电容C6;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都设置有管脚G1、G2、3S1、S26、2S1、S27、D1和D2;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G2都与所述管脚DO连接,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G1都与所述管脚CO连接;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2S1、3S1均接地;所述8205A芯片U4、U5和U6的管脚S26、S27均与所述管脚VSS连接;所述8205A芯片U4的管脚D1和D2连接,所述8205A芯片U5的管脚D1和D2连接,所述8205A芯片U6的管脚D1和D2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