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134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桥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架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地下室机电安装时,电缆的铺设常常需要分流。实现电缆的分流的过程中,各组平行的主桥架与相邻分支桥架需要进行避让;如图5所示,常规的避让方式是采用主桥架通过三通、四通10等连接件连接弯头20的方式来实现分流,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对平行主桥架的间距要求高;

第二:主桥架连接三通或者四通等连接件再连接弯头,空间占用率大;

第三:分支桥架难以统一布置,施工后影响美观;

第四:电缆等施工难度大。

为了降低平行主桥架的设计难度、减小空间的占用率,提高电缆等设备的施工效率,使得桥架施工过程能更美观更好的布置,设计出一种可解决平行主桥架和分支桥架碰撞的新型桥架连接件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平行主桥架和分支桥架碰撞且能够有效降低电缆施工难度的桥架连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架连接件,包括主连接部、设置在主连接部一侧的第一分支连接部和设置在主连接部另一侧的第二分支连接部;主连接部水平设置,两侧均设置有开口,中心位置设置有可转动的挡板,挡板与一设置在主连接部底部的控制手柄连接;第一分支连接部一端设置在开口处并与主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第一分支连接部与主连接部的两连接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一滚柱;第二分支连接部和第一分支连接部以主连接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一副连接部;第一倾斜部一端设置在开口处,并与主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倾斜部由靠近主连接部一侧向另一侧向上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部的宽度由靠近主连接部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第一副连接部水平设置且与第一倾斜部另一端固定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侧边与主连接部的侧边的两夹角均为135度。

其中,所述第一副连接部与第一倾斜部的两连接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二滚柱。

其中,所述主连接部、第一分支连接部和第二分支连接部上均匀设置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桥架连接件成功地解决了平行主桥架和分支桥架碰撞避让困难、施工困难、平行主桥架间距要求高、美观施工等各种问题及要求,在采用该桥架连接件后,平行主桥架的间距只需达到250mm以上就能满足桥架避让空间的要求,经过设计展示整体安装效果较传统方式更美观,且更易操作,施工难度大大降低。

2、本实用新型的桥架连接件可大批量预制,成本较原工艺节约了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也提高了施工进度。

3、本实用新型的桥架连接可避免电缆直接接触连接拐角处的尖锐表面,通过滚柱的滚动减少牵引电缆的阻力,便于电缆的牵引;防止连接拐角处的尖锐表面损伤电缆。

4、本实用新型的桥架连接件便于电缆的散热,可有效保护电缆。

5、本实用新型的桥架连接件便于电缆向第一分支桥架、第二分支桥架分流,同时又不影响电缆的直铺,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桥架连接件与主桥架和分支桥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桥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转动后的桥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四通和弯头连接与主桥架和分支桥架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连接部、11-主底板、12-主侧壁、13-散热孔、2-第一分支连接部、21-第一倾斜部、211-第一倾斜底板、212-第一倾斜侧壁、213-第一滚柱、22-第一副连接部、221-第一副底板、222-第一副侧壁、223-第二滚柱、3-第二分支连接部、31-第二倾斜部、311-第二倾斜底板、312-第二倾斜侧壁、313-第三滚柱、32-第二副连接部、321-第二副底板、322-第二副侧壁、323-第四滚柱、41-转轴、42-挡板、43-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桥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主桥架的主连接部1、设置在主连接部1一侧的连接外部第一分支桥架的第一分支连接部2和设置在主连接部1另一侧的连接外部第二分支桥架的第二分支连接部3;

所述主连接部1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底板11和竖直固定连接在主底板11两侧边的主侧壁12,两主侧壁12均设置有开口;所述主底板11和主侧壁12均匀设置有若干椭圆形的散热孔13,散热孔13的周边低于主底板11和主侧壁12的平面,防止散热孔13的刃口损伤电缆;

如图3所示,所述主连接部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41,转轴41上套设有挡板42,挡板42通过转轴41与一设置在主底板11底部的控制手柄43连接,通过转动控制手柄43,可转动挡板42,调整挡板42与主底板11的相对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分支连接部2包括第一倾斜部21和第一副连接部22;

所述第一倾斜部21包括第一倾斜底板211和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一倾斜底板211两侧边的第一倾斜侧壁212;第一倾斜底板211一端设置在主侧壁12的开口处,并与主底板11固定连接;第一倾斜底板211由靠近主底板11一侧往另一侧向上倾斜设置,第一倾斜底板211的宽度由靠近主底板11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形成一梯形,最优为一等腰梯形;第一倾斜侧壁212一端与主侧壁12固定连接;第一倾斜侧壁212与主侧壁12的两夹角θ均为钝角,两夹角θ最好都为135度;在第一倾斜侧壁212和主侧壁12的两连接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一滚柱213,一方面,避免了电缆直接接触第一倾斜侧壁212和主侧壁12连接拐角处的尖锐表面,通过滚柱的滚动减少牵引电缆的阻力,便于电缆的牵引;另一方面,防止第一倾斜侧壁212和主侧壁12连接拐角处的尖锐表面损伤电缆;

第一倾斜底板211和第一倾斜侧壁212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椭圆形的散热孔13,散热孔13的周边低于第一倾斜底板211和第一倾斜侧壁212的平面。

所述第一副连接部2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副底板221和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一副底板221两侧边的第一副侧壁222;第一副底板221一端与第一倾斜底板21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副底板221另一端与外部第一分支桥架的底板连接;第一副侧壁222一端与第一倾斜侧壁212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副侧壁222另一端与外部第一分支桥架的侧壁连接;在第一副侧壁222和第一倾斜侧壁212的两连接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二滚柱223,第二滚柱223的作用与第一滚柱213的作用相同。

第一副底板221和第一副侧壁222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椭圆形的散热孔13,散热孔13的周边低于第一副底板221和第一副侧壁222的平面。

第二分支连接部3和第一分支连接部2以主连接部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具体的,所述第二分支连接部3包括第二倾斜部31和第二副连接部32;

所述第二倾斜部31包括第二倾斜底板311和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倾斜底板311两侧边的第二倾斜侧壁312;第二倾斜底板311一端设置在主侧壁12的开口处,并与主底板11固定连接;第二倾斜底板311由靠近主底板11一侧向另一侧向上倾斜设置,第二倾斜底板311的宽度由靠近主底板11一侧往另一侧逐渐缩小,形成一梯形,最优为一等腰梯形;第二倾斜侧壁312一端与主侧壁12固定连接;第二倾斜侧壁312与主侧壁12的两夹角均为钝角,两夹角最好都为135度;在第二倾斜侧壁312和主侧壁12的两连接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三滚柱313,一方面,避免了电缆直接接触第二倾斜侧壁312和主侧壁12连接拐角处的尖锐表面,通过滚柱的滚动减少牵引电缆的阻力,便于电缆的牵引;另一方面,防止第二倾斜侧壁312和主侧壁12连接拐角处的尖锐表面损伤电缆;

第二倾斜底板311和第二倾斜侧壁312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椭圆形的散热孔13,散热孔13的周边低于第二倾斜底板311和第二倾斜侧壁312的平面。

所述第二副连接部3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副底板321和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副底板321两侧边的第二副侧壁322;第二副底板321一端与第二倾斜底板31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副底板321另一端与外部第二分支桥架的底板连接;第二副侧壁322一端与第二倾斜侧壁312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副侧壁322另一端与外部第二分支桥架的侧壁连接;在第二副侧壁322和第二倾斜侧壁312的两连接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圆柱状的第四滚柱323,第四滚柱323的作用与第三滚柱313的作用相同;

第二副底板321和第二副侧壁322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椭圆形的散热孔13,散热孔13的周边低于第二副底板321和第二副侧壁322的平面。

上述桥架连接件的使用方法:

在地下室的机电施工时,先在主桥架一端向另一端铺设电缆,根据施工图纸遇到电缆向主桥架两侧的分支桥架分流时,在主桥架和两侧的分支桥架中安装上述桥架连接件,将上述桥架连接件的主连接部1套设在主桥架内,然后将第一副连接部22与外部第一分支桥架可拆卸连接,将第二副连接部32与外部第二分支桥架可拆卸连接;

当电缆需向第一分支桥架分流时,通过转动控制手柄43,调整挡板42的位置,使挡板42挡住主桥架的另一端和第二分支连接部3,将电缆推到挡板42前,由于受到挡板42的阻扰,电缆弯曲自动进入第一分支连接部2,然后在第一分支连接部2拉电缆,通过第一滚柱213和第二滚柱223的滚动即可轻松地牵引电缆,完成电缆向第一分支桥架分流;

当电缆需向第二分支桥架分流时,通过转动控制手柄43,重新调整挡板42的位置使挡板42挡住主桥架的另一端和第一分支连接部2,将电缆推到挡板42前,由于受到挡板42的阻扰,电缆弯曲自动进入第二分支连接部3,然后在第二分支连接部3拉电缆,通过第三滚柱313和第四滚柱323的滚动即可轻松地牵引电缆,完成电缆向第二分支桥架分流;

当当电缆需要直行时,通过转动控制手柄43,调整挡板42处在主连接部1的中心线上,将电缆推到挡板42前,不会阻扰电缆,电缆即可直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