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7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执行电路、充电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监测电路和微控制器;

所述充电执行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Q5)和二极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外界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44)、第二分压电阻(R39)、第三分压电阻(R40)和稳压二极管(U6),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44)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界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4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9)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9)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U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40)的第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U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40)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U6)的正极与地线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充电电池连接;

所述监测电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充电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开关、第一三极管(Q3)和第二三极管(Q8),

所述控制开关还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3)还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8)还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放电参数,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Q3)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8)导通,所述充电电池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极管(Q3)还与所述微控制器的温度监测管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池电压采样电阻(R37)和第二电池电压采样电阻(R38),所述第一电池电压采样电阻(R3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压采样电阻(R37)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电阻(R38)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压采样电阻(R38)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电路包括第一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5)和第二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6),所述第一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5)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5)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电流监测端连接,所述第二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放电电流监测电阻(R26)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2)和第二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3),所述第一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2)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界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2)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充电电压监测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压采样电阻(R23)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执行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Q5)、第一充电执行二极管(D7)、第二充电执行二极管(D8)和充电电流采样电阻(R19),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充电执行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执行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充电执行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充电执行二极管(D8)的正极与所述充电电流采样电阻(R1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执行二极管(D8)的负极与所述充电电流采样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充电电流采样电阻(R19)的第二端还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电池用保护监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的光状态控制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