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54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通Quick Charge3.0、高通Quick Charge2.0和USB3.1PD等快充协议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数码终端设备,兼容此协议的充电器、车充、移动电源等充电设备也屡出不穷。人们在追求快充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趋向于数码终端设备的超薄便携化。

USB Type-C接口的出现将电源充电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整合到同一标准接口上。同时由于Type-C的界面尺寸小,更是实现了数码产品的轻薄化。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开始采用Type-C作为同时可以充电和数据传输的接口,虽然由此界面变得简洁和美观了,但是整个电脑只有一个Type-C接口,却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多不方便。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充电器给该类笔记本电脑充电时就不能进行数据传输,如果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则就没办法进行充电。并且,对连接器的来回插拔替换也增加了使用麻烦,也降低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数据传输和快充功能的充电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端既能支持快充,又能相互传输数据的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包括壳体、控制电路、电插头及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电插头呈凸伸的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出端包括至少一个USB Type-A输出端及至少一个USBType-C输出端,所述USB Type-A输出端及所述USB Type-C输出端均相互独立的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USB Type-A输出端与至少一个所述USB Type-C输出端呈可相互传输数据的数据连通结构。

较佳地,所述USB Type-C输出端呈USB3.1PD快充协议结构。

较佳地,所述USB Type-A输出端呈Quick Charge3.0或Quick Charge2.0快充协议结构。

较佳地,还包括切换数据传输模式和快充模式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并凸伸出所述壳体。

较佳地,所述控制开关为拨动开关,所述数据传输模式和所述快充模式的切换藉由所述控制开关的拨动进行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的输出端包括至少一个USB Type-A输出端及至少一个USB Type-C输出端,且至少一个所述USB Type-A输出端与至少一个所述USB Type-C输出端呈可相互传输数据的数据连通结构,在需要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时,在电插头接通市电的情况下,USB Type-A输出端及USB Type-C输出端均为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且USB Type-C输出端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USB Type-A输出端还能为具有快充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当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在电插头接通市电的情况下,选择能相互进行数据传输的USB Type-A输出端与USB Type-C输出端,将一个终端设备与USB Type-A输出端连接,另一终端设备与USB Type-C输出端连接,即可实现两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USB Type-C输出端还能为具有快充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在快充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在数据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100包括壳体101、控制电路(图中未示)、电插头102及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101内且与电插头102电性连接,藉由壳体101对控制电路的封闭,使得控制电路不易被外力损坏,同时也避免了外界杂质等附着于控制电路上,影响控制电路的电气性;所述电插头102呈凸伸的连接于所述壳体101上,该电插头102用于插接在与市电接通的插座上,所述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包括至少一个USB Type-C输出端104及至少一个USB Type-A输出端105,USB Type-C输出端104及USB Type-A输出端105均相互独立的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各个USB Type-C输出端104及USB Type-A输出端105能独立的工作且工作时各自不干扰,并且至少一个USB Type-C输出端104与至少一个USB Type-A输出端105呈可相互传输数据的数据连通结构;在需要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时,在电插头102接通市电的情况下,USB Type-A输出端105及USB Type-C输出端104均为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且USB Type-C输出端104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USB Type-A输出端105还能为具有快充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当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在电插头102接通市电的情况下,选择能相互进行数据传输的USB Type-A输出端105与USB Type-C输出端104,将一个终端设备与USB Type-A输出端105连接,另一终端设备与USB Type-C输出端104连接,即可实现两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USB Type-C输出端104还能为具有快充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以下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100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个事实是:USB Type-C输出端104是一种支持快充的输出端。

如图1-图3所示,仅给出了具有两个USB Type-A输出端105和一个USBType-C输出端104的实施例,当然也可设置为具有一个USB Type-A输出端105和两个USB Type-C输出端104、也可设置为具有三个USB Type-A输出端105和三个USB Type-C输出端104、也可设置为具有两个USB Type-A输出端105和三个USB Type-C输出端104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对于USB Type-A输出端105及USB Type-C输出端104的数量的选择,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故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区分图2及图3中的两个USB Type-A输出端,因此在图2及图3中的两个USB Type-A输出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号,即USB Type-A输出端105a、105b;

如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100的输出端,具有一个支持快充的USB Type-C输出端104、一个支持快充的USB Type-A输出端105a及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的USB Type-A输出端105b,所述USB Type-A输出端105a、105b及所述USB Type-C输出端104均相互独立的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USB Type-C输出端104与所述USB Type-A输出端105b呈可相互传输数据的数据连通结构。如图2所示,当需要对终端200、300、400进行充电时,电插头102与市电接通,在快充模式下,终端2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C输出端104连接,在终端200具备快充的功能下,实现对终端200的快充,终端200不具有快充的功能时,实现对终端200的普通充电(即:5伏特的电压输入);终端3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A输出端105a连接,在终端300具备快充的功能下,实现对终端300的快充,终端300不具有快充的功能时,实现对终端300的普通充电(即:5伏特的电压输入);终端400通过线缆与USBType-A输出端105b连接,实现对终端400的普通充电(即:5伏特的电压输入)。如图3所示,当终端200`及终端400`需要传输数据时,电插头102与市电接通,在数据传输模式下,终端2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C输出端104连接,终端4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A输出端105b连接,从而可实现终端200`与终端400`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在终端200`具备快充的功能下,同时对终端200`进行快充,终端200`不具有快充的功能时,对终端200`进行普通充电,与此同时终端400`也进行普通充电,另,终端300`在通过线缆与USB Type-A输出端105a连接的情况下,可进行普通充电。

较佳者,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终端的快充,所述USB Type-C输出端104呈USB3.1PD快充协议结构,该USB Type-C输出端104可以对兼容USB3.1PD快充协议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所述USB Type-A输出端105呈Quick Charge3.0或Quick Charge2.0快充协议结构,其中USB Type-A输出端105a可以对兼容Quick Charge3.0或Quick Charge2.0快充协议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

结合图1-图3所示,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100还包括切换数据传输模式和快充模式的控制开关103,所述控制开关103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03连接于所述壳体101上并凸伸出所述壳体101,由于控制开关103凸伸出壳体101,使得操作者可直接对其进行数据传输模式和快充模式的切换。该控制开关103为拨动开关,具有快充模式档位和数据传输模式档位,所述数据传输模式和所述快充模式的切换藉由该控制开关103的拨动进行切换。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需要对终端200、300、400进行充电时,电插头102与市电接通,拨动控制开关103的拨杆(图中未标)至快充模式,终端2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C输出端104连接,在终端200具备快充的功能下,实现对终端200的快充,终端200不具有快充的功能时,实现对终端200的普通充电(即:5伏特的电压输入);终端300通过线缆与USBType-A输出端105a连接,在终端300具备快充的功能下,实现对终端300的快充,终端300不具有快充的功能时,实现对终端300的普通充电(即:5伏特的电压输入);终端4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A输出端105b连接,实现对终端400的普通充电(即:5伏特的电压输入)。如图3所示,当终端200`及终端400`需要传输数据时,电插头102与市电接通,拨动控制开关103的拨杆(图中未标)至数据传输模式,终端2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C输出端104连接,终端400`通过线缆与USB Type-A输出端105b连接,从而可实现终端200`与终端400`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在终端200`具备快充的功能下,同时对终端200`进行快充,终端200`不具有快充的功能时,同时对终端200`进行普通充电,与此同时终端400`也进行普通充电。

结合图1-图3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兼具数据传输和快充的壁插式充电器的输出端包括至少一个USB Type-A输出端105及至少一个USB Type-C输出端104,且至少一个所述USB Type-A输出端105与至少一个所述USB Type-C输出端105呈可相互传输数据的数据连通结构,在需要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时,在电插头102接通市电的情况下,USB Type-A输出端105及USB Type-C输出端104均为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且USB Type-C输出端104和不用于数据传输的USBType-A输出端105还能为具有快充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当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在电插头102接通市电的情况下,选择能相互进行数据传输的USB Type-A输出端105与USB Type-C输出端104,将一个终端设备与USBType-A输出端105连接,另一终端设备与USB Type-C输出端104连接,即可实现两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USB Type-C输出端104还能为具有快充功能的终端设备进行快充。

另,本实用新型涉及的USB Type-A输出端及USB Type-C输出端的具体结构及功能,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