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825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一般要求在关机时产品的开关电源能够快速的放电。而现有技术的做法通常是通过在电源输出端并联一些电阻与开关电源的输出滤波电容形成并联RC网络来实现放电的,但此种电路结构具有放电速度慢,待机功耗高的缺点,其不利于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其设置于开关电源电路的前端,且其与市电相接,其包括:

第一三极管和光耦合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接地端相接,其集电极通过相互并联的第七、第八电阻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相接,且其基极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相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三电容;

所述光耦合器中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接地端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五电阻与市电的火线相接,其负极与市电的零线相连接;

在市电的火线上按电流的方向依次串联有第一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电阻相连接,在市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接有第一二极管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第一电容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相并联。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上并联有电容放电电路,所述电容放电电路为由四个电阻组成的桥式电路。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为无极性薄膜电容,所述第二、第三电容均为电解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放电电路大大降低了电子产品的待机功耗,以及缩短了其关机时间,利于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其设置于显示器上,包括:

其设置于开关电源电路的前端,且其与市电AC相接,其包括:

第一三极管Q1和光耦合器N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接地端相接,其集电极通过相互并联的第七、第八电阻R7、R8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ut相接,第七、第八电阻R7、R8用于为第三电容C3进行放电,且其基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ut,第六电阻R6为第一三极管Q1的偏置电阻;此处的第一三极管Q1起到开关作用;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out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第三电容C3;该第三电容C3为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滤波电容;

所述光耦合器N1中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接地端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市电AC的火线相接,第五电阻R5为光耦合器N1的发光二极管的偏置电阻;其负极与市电AC的零线相连接;其中,光耦合器N1的作用为初次级电气隔离及信号传输;

在市电AC的火线上按电流的方向依次串联有第一电容C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五电阻R5相连接,在市电AC的火线与零线之间接有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第一电容C1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相并联。其中,第一电容C1为AC电进行降压,而第二电容C2起滤波作用,第一、第二二极管D1、D2其均起整流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C1上并联有电容放电电路,所述电容放电电路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组成的桥式电路。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C1为无极性薄膜电容,所述第二、第三C2、C3电容均为电解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在市电AC的正半周时,电流沿第一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第五电阻R5,光耦合器N1的发光二极管流通,此时,光耦合器N1的光敏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的状态,第一三极管Q1因基极低电平而截止,其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此时开关电源的输出滤波电容C3和放电电阻之间形成断路,不会给此滤波电容放电;

在市电AC电负半周时,电流沿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流通,由于第二电容C2的存在,光耦合器N1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均处于导通的状态,第一三极管Q1因基极低电平而截止,其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此时开关电源的输出滤波电容C3和放电电阻之间形成断路,不会给此滤波电容放电;

在市电AC掉电时,光耦合器N1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截止,第一三极管Q1基极电压升高,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电压为低电平,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接入开关电源的滤波电容两端,由于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阻值很小,其与开关电源的滤波电容C3组成的时间常数很小,该电容内存储的电荷很快就会放完,满足快速放电的要求;

在开关电源输出端,以第一三极管Q1为开关,串联两个小阻值的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构成一个时间常数较小的放电回路,在关机瞬间通过检测市电AC掉电信号,驱动第一三极管Q1,使其迅速达到饱和状态,相当于掉电瞬间,将小阻值的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3上使其迅速放电,从而达到关机快速放电的目的。而开关电源正常运行时,市电AC电经过阻容降压电路驱动光耦合器N1,使第一三极管Q1处于完全截止状态,此时输出滤波电容C3和放电电阻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之间形成断路,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