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产生多路电压的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05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产生多路电压的电源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系统的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产生多路电压的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往往包括多个功能电路,每个功能电路都需要电源电路进行供电,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为每个功能电路分别配有电源电路,造成电路连接复杂,不便于操作,容易造成电路接线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多路电压的电源电路,同时为电路系统中的功能电路分别提供电源电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别产生+5V,+3.3V、+5V(Vcc)、-5V四路电压的第一电压产生电路、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第三电压产生电路和第四电压产生电路;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路、耗能元件R2和稳压芯片U1,第一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并消除共模干扰,耗能元件R2在系统断电时及时消耗储能元件的电能来防止震荡,稳压芯片U1产生5V电压,所述第二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第二滤波电路和指示电路,稳压芯片U2产生3.3V电压,所述第三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电压可调的功率放大电路和第三滤波电路,所述电压可调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5,产生5V控制电压,所述第四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第四滤波电路、消谐电感L4、储能电感L8、二极管D7和放大扩流电路,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包括负压产生芯片U8,产生-5V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3~C11、滤波电感L3和第一二阶LC滤波电路,第一二阶LC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和L2、电容C1和C2,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电阻R2、电感线圈L1,电感线圈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感线圈L2,电感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10、电容C3和稳压芯片U1的IN管脚,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10、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稳压芯片U1的GND管脚均接地,稳压芯片U1的OUT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4和电感线圈L3,电感线圈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C8、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4~C8、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1的一端输出+5V电压。

优选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2~C14,所述指示电路包括耗能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电感线圈L3的另一端还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2、4管脚,稳压芯片的1管脚接地,3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12~C14和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2~C1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1接地,所述电容C14的一端输出3.3V控制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7~C20,所述电压可调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5和电阻R7、R9,还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5,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连接8V输入电压,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7、C18的一端以及第三稳压芯片U5的3管脚,电容C17、C18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芯片U5的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19、C20、电阻R7的一端,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电容C19、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一端输出+5V控制电压。

优选地,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还包括电阻R14、R15和R12、电容C36,所述第四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22~C24和第二二阶LC滤波电路,第二二阶LC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7、C28和电感线圈L5、L6,所述扩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五滤波电路、稳压芯片U7和电阻R16、R17;所述第五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29~C35、电感线圈L7;所述芯片U8的第5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4、R15的一端,电阻R14、R15的另一端接地,U8的第4管脚接地,U8的第6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2、电容C22~C24、消谐电感L4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U8的第1、7和8管脚,电容C22~C24的另一端接地,消谐电感的另一端接8V输入电源,U8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7和储能电感L8的一端,二极管D7和储能电感L8的另一端均接地,U8的第3管脚通过电容C36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电感线圈L5和电容C27的一端,电感线圈L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线圈L6和电容C28的一端,电感线圈L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9、C30、C34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7的2管脚,电容C27~C30、C34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芯片U7的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6和R17思维一端,3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电感线圈L7和电容C31的一端,电感线圈L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2、C33和C35,电阻R17、电容C31~C33、C3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35的一端输出-5V的控制电压。

优选地,所述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AZ1117D-5.0,稳压芯片U2的型号为HT7533,稳压芯片U5的型号为LM317,负压产生芯片U8的型号为MC34063,稳压芯片U7的型号为LM33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产生+5V、-5V、+3.3V、+5V稳定的四路电压,电压之间无干扰,分别为多个功能电路同时供电;多处LC滤波结构,消除电源的干扰,滤波电容包括电解电容和非电解电容,增强滤波效果,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负压产生电路,产生系统所需的负压;放大扩流电路形成高精度的稳压放大电路,产生小温漂的稳定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第一路电压产生电路、第二路电压产生电路、第三路电压产生电路和第四路电压产生电路,分别产生+5V,+3.3V、+5V(Vcc)、-5V四路电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电路的电路图,所述第一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路、耗能元件R2和稳压芯片U1,第一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并消除共模干扰,耗能元件R2在系统断电时,及时消耗储能元件的电能,防止震荡,稳压芯片U1产生5V电压,所述第二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2、第二滤波电路和指示电路,稳压芯片U2产生3.3V电压,所述第三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电压可调的功率放大电路和第三滤波电路,所述电压可调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5,产生5V控制电压,所述第四路电压产生电路包括负压产生电路、第四滤波电路、消谐电感L4、储能电感L8、二极管D7和放大扩流电路,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包括负压产生芯片U8,产生-5V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3~C11、滤波电感L3和第一二阶LC滤波电路,第一二阶LC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和L2、电容C1和C2,所述电容C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电阻R2、电感线圈L1,电感线圈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电感线圈L2,电感线圈L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10、电容C3和稳压芯片U1的IN管脚,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10、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稳压芯片U1的GND管脚均接地,稳压芯片U1的OUT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4和电感线圈L3,电感线圈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C8、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4~C8、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1的一端输出+5V电压。其中外部电源输入首先经过电解电容C9对输入信号进行粗调滤波,电解电容C9的规格为470μF/16V,电阻R2主要为系统断电时及时消耗储能元件的电能,防止震荡,R2的阻值为1kΩ,L1,C1,L2,C2构成的二阶LC滤波电路,消除共模干扰,且C1的电容值10μF,C2的电容值0.1μF,电感线圈L1,L2规格均为FB30R13A。电容C10、C3为滤波电容,将信号进一步滤波,C3的电容值10μF,C10的电容值100μF。U1为稳压芯片,型号为AZ1117D-5.0。C4为滤波电容,电容值10μF,L3为滤波电感,规格FB30R13A,电容C5~C8、C11进一步滤波,其中C5为10μF,C6μF,C7规格220μF/16V,C8规格10μF/16V,C11为100μF。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2~C14,所述指示电路包括耗能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电感线圈L3的另一端还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2、4管脚,稳压芯片的1管脚接地,3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12~C14和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2~C1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1接地,所述电容C14的一端输出3.3V控制电压。其中,稳压芯片U2和滤波电容C12~C14产生3.3V电压,为单片机等芯片提供电源,稳压芯片U2的型号为HT7533,电容C12~C14的规格均为10μF/16V。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1的作用是指示系统是否有电,R1为330Ω。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7~C20,所述电压可调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5和电阻R7、R9,还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5,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一端连接8V输入电压,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7、C18的一端以及第三稳压芯片U5的3管脚,电容C17、C18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芯片U5的2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19、C20、电阻R7的一端,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电容C19、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一端输出+5V控制电压。其中,肖特基二极管D5利用小压降特性放置电源反接造成的影响,稳压芯片U5的型号为LM317,与U7共同构成电压可调功率放大电路的电阻R7、R9的阻值分别为390Ω、12KΩ,滤波电容C17~C20的电容值分别为10μF、0.01μF.10μF和0.1μF。

优选地,所述负压产生电路还包括电阻R14、R15和R12、电容C36,所述第四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22~C24和第二二阶LC滤波电路,第二二阶LC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7、C28和电感线圈L5、L6,所述扩流放大电路包括第五滤波电路、稳压芯片U7和电阻R16、R17;所述第五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29~C35、电感线圈L7;所述芯片U8的第5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4、R15的一端,电阻R14、R15的另一端接地,U8的第4管脚接地,U8的第6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2、电容C22~C24、消谐电感L4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U8的第1、7和8管脚,电容C22~C24的另一端接地,消谐电感的另一端接8V输入电源,U8的第2管脚分别连接二极管D7和储能电感L8的一端,二极管D7和储能电感L8的另一端均接地,U8的第3管脚通过电容C36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电感线圈L5和电容C27的一端,电感线圈L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线圈L6和电容C28的一端,电感线圈L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9、C30、C34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7的2管脚,电容C27~C30、C34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芯片U7的1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6和R17思维一端,3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电感线圈L7和电容C31的一端,电感线圈L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2、C33和C35,电阻R17、电容C31~C33、C3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35的一端输出-5V的控制电压。其中L4为消谐电感,规格为FB30R13A,电容C22~C24为电源滤波,电容值分别为100μF.10μF和0.1μF,负压产生芯片U8的型号为MC34063,U8与电阻R12、R14和R15组成负压产生电路,电阻R12、R14和R15的阻值分别为0.18Ω、12KΩ和6.8KΩ,电容C36为390PF,电感L8为储能电感,值为100μH,L5、C27、L6、C28构成的第二二阶LC滤波电路,消除共模干扰,电容L5,L6均为FB30R13A,电容C27、C28均为10μF,滤波电容C29~C35的电容值分别为0.1μF、10μF、10μF、10μF、0.1μF、100μF、100μF,电感L7为FB30R13A,电阻R16、R17的阻值分别为390Ω、12KΩ。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容有电解电容C7~C14、C17~C20、C22、C34和C35,非电解电容C1~C6、C27~C33、C23、C24和C36,这样设计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滤波效果,使产生的电压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