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78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内安装有多种不同的电器元件,而车载使用的配电箱因为车辆颠簸震动的原因,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容易出现损坏,因此,车载配电箱必须具备一定的减震能力。

CN204967055U公开了一种防震散热配电箱,包括箱体与箱门,所述箱体通过铰链与箱门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部镶嵌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吸热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热片的另一端与散热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箱体的背面与底部均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通过减震弹簧与弹簧座配合固定在壳体的内腔表面。该配电箱采用缓冲垫作为减震装置,会影响配电箱的散热能力,而且该配电箱只在底面和表面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车载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的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该配电箱具有除湿、散热和减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和减震装置,箱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箱体正面,箱体一侧安装有抽气扇,另一侧开设有数排通气孔;减震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箱体的左、右和下侧以及背面的侧减震装置和后减震装置,箱体通过侧减震装置和后减震装置与车厢壁面相连。

进一步,侧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减震柱和减震弹簧,第一底座安装在车厢壁面上,第一减震柱一端安装在底座的凹槽内,另一端与箱体外壁相连,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一减震柱外。

进一步,第一减震柱为一端装有T形块的橡胶棒,箱体侧面设有与T形块形状相应的滑槽,第一减震柱通过T形块安装在滑槽内。

进一步,后减震装置为弓形或者V形弹性片,弓形或者V性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车厢壁面相连。

进一步,箱体侧面设置有电源输入口和数个用电输出口。

进一步,通气孔周围安装有用于除潮的加热丝,配电箱长期不使用,可能会出现因受潮而导致短路的现象,此时同时开启加热丝和抽风扇,可以对配电箱里各器件快速除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箱体侧面和背面设置有两种减震装置,可以在不影响配电箱散热的同时,有效避免配电箱内的电子元件因震动而损坏;

2、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通气孔和抽气扇,可以快速抽出配电箱内的热空气,防止配电箱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

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通气孔附件设置有加热丝,配电箱长期不使用,可能会出现因受潮而导致短路的现象,此时同时开启加热丝和抽风扇,可以对配电箱里各器件快速除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的安装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的安装结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的安装结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1中标注A的局部发大示意意图。

图中:1—箱体,2—箱门,3—侧减震装置,4—滑槽,5—抽气扇,6—车厢壁面,7—后减震装置,8—通气孔,9—加热丝,31—第一底座,32—第一减震柱,33—减震弹簧,34—T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车载壁挂式减震配电箱,包括箱体1、箱门2和减震装置,箱门2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箱体1正面,箱体1一侧安装有抽气扇5,另一侧开设有数排通气孔8;减震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箱体1的左、右和下侧以及背面的侧减震装置3和后减震装置7,箱体1通过侧减震装置3和后减震装置7与车厢壁面6相连。

侧减震装置3包括第一底座31、第一减震柱32和减震弹簧,第一底座31安装在车厢壁面6上;第一减震柱32一端安装在底座的凹槽内,另一端与箱体1外壁相连;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一减震柱32外。在减震装置里同时设置减震柱和减震弹簧可以明显提高减震能力,并有效避免弹簧的多余振动。

第一减震柱32为一端装有弹性块34的橡胶棒,箱体1侧面设有与弹性块34形状相应的滑槽4,第一减震柱32通过弹性块34安装在滑槽4内。可以对配电箱进行轻松的拆装固定,便于日常的维修固定。

后减震装置7为V形弹性片, V性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车厢壁面6相连,V性弹性片在保证减震能力的同时,使箱体1与车厢壁面6有一点的间隙,可以明显提高配电箱的散热能力。

箱体1侧面设置有电源输入口和数个用电输出口,可以方便外部设备快速的接电使用。

通气孔8周围安装有用于除潮的加热丝9,配电箱长期不使用,可能会出现因受潮而导致短路的现象,此时同时开启加热丝9和抽风扇,可以对配电箱里各器件快速除湿。

上述所有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