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765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用于对线缆管道的管口进行封堵保护。



背景技术:

封堵器是适用于各种线缆与管道之间的一种固定密封装置,防止管道渗水、小动物进入管道,而造成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线缆管封堵器采用一种充气式的方式进行封堵,当充气部件被破坏时,无法消除上述隐患,也有产品采用橡胶或硅胶结构的方式,然而橡胶或硅胶结构与管壁接触效果比充气型封堵器要差,因此密封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特别是当管道不规则时,橡胶结构很难与管壁配合。 目前的封堵装置多只考虑线缆与管道壁间的封堵,但在实际环境中,如果管道内的线缆捆扎散乱,也会因线缆的松动而形成较大的空隙影响封堵效果,这些空隙事实上也是需处理的,但狭小管道内很难对线缆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当电缆过重时,会造成底部过度变形而产生间隙,出现封堵不良,需要新型的封堵装置进行封堵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的改进,本发明能在固定电缆与管道位置的同时,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保护管道内线缆的作用;

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安装在电缆管道中,对线缆管道的管口进行封堵保护。所述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包括前端压环、底端压环、距离调节机构、外侧柔性密封圈以及内侧柔性密封圈;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挤压内外侧柔性密封圈时,内外侧柔性密封圈侧向膨胀封堵管道内壁和线缆,达到密封的目的;所述内外侧柔性密封圈在固定电缆与管道位置的同时,对管口进行密封,起到保护管道内线缆的作用;所述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由距离调节机构进行连接; 所述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由距离调节机构进行连接成型后,组成半圆空心形状体;所述内外侧柔性密封圈设置在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之间;所述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挤压内外侧柔性密封圈时,内外侧柔性密封圈向外膨胀压紧管道内壁和线缆;进一步地,所述设置在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之间的内外侧柔性密封圈由多个密封圈组合而成,可根据管道和线缆大小选择单圈或多圈,从而达到不同的密封要求;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之间设置柔性密封圈并由距离调节机构进行连接后,组成半圆空心形状体,将两个半圆空心形状体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空心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通过调节距离调节机构调整前端压环和底端压环之间的距离,使内外侧柔性密封圈与管道和线缆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1、将前端压环(1)和底端压环(2)之间根据管道和电缆大小设置好柔性密封圈(3、4),调整距离调节机构(5)进行连接,组成半圆空心形状体,将两个半圆空心形状体组合后,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空心状装置;作为优选,前端压环(1)和底端压环(2)为两个耐腐蚀的半实心圆环或两个半圆环管组成;距离调节机构(5)由耐腐蚀的螺杆构成,并且穿过前端压环(1)和底端压环(2);柔性密封圈(3、4)由软性耐腐蚀、耐高低温的材料构成,安装时,柔性密封圈(3)靠近电缆,柔性密封圈(4)靠近管道。2、将一种可变形管口封堵装置放入管道中,空心部分穿过电缆,两个半圆装置对齐,并与管道口对齐,调节距离调节机构(5)调整前端压环(1)和底端压环(2)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调节距离调节机构(5)螺杆的长度,使前端压环(1)和底端压环(2)的外侧侧向挤压柔性密封圈(3、4)的外侧,使柔性密封圈(3、4)变型膨胀。3、根据管道的密封要求,使内外侧柔性密封圈(3、4)与管道和线缆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作为优选,柔性密封圈(3、4)变型膨胀后,会填充电缆与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使管道外的杂物(如:水、沙石、灰尘、小动物等)无法进入管道内,另外,由于前端压环(1)和底端压环(2)为两个耐腐蚀的半实心圆环或两个半圆环管组成,可以隔离热源,减缓火情的产生,小动物也法啃咬破坏,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