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47789阅读:1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



背景技术:

为安全、可靠、经济地向用户供电,电网应具有必备的容量裕度、适当的负荷转移能力、一定的自愈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合理的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

一般而言,引起变电站全停的原因有两种:1、电网部分设备突发情况下引起的变电站全停,例如线路故障、站内故障引起的变电站全停;2、电网正常运维检修情况下,为了保证设备安全及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采取的变电站全停。前一种情况引起的变电站全停是突发性的,尤其是夏季负荷高峰时,更加能考验电网在极端条件下的供电能力、负荷转移能力;后一种情况引起的变电站全停一般都不会处于电网负荷的高峰时期(即夏季的7、8月份),而且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临时供电方案,较为灵活,负荷转移情况好于第一种情况。

目前,对于电网正常运维检修情况下,为了保证设备安全及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采取的变电站全停。意味着,变电站中的某一线路会全停,同时也意味着,这一线路上的负载全部断电,影响到了负载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在变电站的当前线路全停的情况下,可以将当前线路上的负载全部转移至变电站的其他线路上,因此不影响负载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

步骤二:判断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大小;其中,若所述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依次获取当前变电站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并且判断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和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在判断出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之后停止获取当前变电站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若所述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小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不转移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

步骤三:根据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和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大小对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进行转移;其中,若有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所述其他线路;若没有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根据转移方程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各所述其他线路;

所述转移方程为x=β*y/(1+α)n;其中,x为转移至所述其他线路的负荷量,y为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β为调整系数,α为所述其他线路的供电裕度,n为所述其他线路的预留裕度的年限;并且,当y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二分之一时,β=1;当y小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二分之一时,β=μ;μ为所述其他线路的负荷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一中,所述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x=(xn+xm)/2-xs;其中,x为所述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xn为所述当前变电站的额定负荷量,xm为所述当前变电站的最大负荷量,xs为所述当前变电站的实际负荷量;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实际负荷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二中,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y=(yn+ym)/2-ys;其中,y为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yn为所述其他线路的额定负荷量,ym为所述其他线路的最大负荷量,ys为所述其他线路的实际负荷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所述其他线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和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比值;其中,计算公式如下:b=y0/y;b为比值,y0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y为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

步骤二: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比值,调节所述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其中,若b小于30%,则所述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3~5s,若b大于80%,则所述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8~10s。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所述其他线路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获取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率;其中,计算公式如下:ρ=y0s/y0n,y0s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实际负荷量,y0n为所述当前线路的额定负荷量;

步骤四: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负荷率,调节所述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其中,若ρ大于50%,则所述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不小于2s。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各所述其他线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获取到的各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生成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序列信息;

步骤二:根据所述序列信息将各所述其他线路依次接入负载。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所述各其他线路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获取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和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比值;其中,计算公式如下:b=y0/y;b为比值,y0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y为所述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

步骤四: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比值,调节所述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其中,若b小于10%,则所述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2~3s,若b大于10%,则所述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3~4s。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步骤三中,将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所述其他线路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五:获取所述当前线路的负荷率;其中,计算公式如下:ρ=y0s/y0n,y0s为所述当前线路的实际负荷量,y0n为所述当前线路的额定负荷量;

步骤六: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负荷率,调节所述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其中,若ρ大于50%,则所述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不小于2s。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可以通过获取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并且判断两者的大小;在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情况下,即存在全停全转的可能性时,对当前线路的负荷进行转移。可以是全部转移至另一线路上,也可以是全部转移至若干线路上,使负载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流程图;

图2为将当前线路的负荷转移至其他线路的方法的一部分流程图;

图3为将当前线路的负荷转移至其他线路的方法的另一部分流程图;

图4为将当前线路的负荷转移至各其他线路的方法的全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全停全转方法,其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

在步骤s100中,获取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这里,之所以要获取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是因为变电站中存在许多线路,正常状态下,每一条线路上都有一定的负载,相应的,也都有一定的可转移负荷量。而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就是许多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之和。而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是实现变电站全停全转的基础。因此,首先需要获取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

在步骤s200中,判断获取到的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大小;其中,若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依次获取当前变电站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并且判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在判断出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之后停止获取当前变电站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若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小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不转移当前线路的负荷。这里,举出了一种获取当前变电站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方式,使用依次获取的方式,具有的优点是,只要获取到某一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即可不再获取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

在步骤s300中,根据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大小对当前线路的负荷进行转移;其中,若有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其他线路;若没有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则根据转移方程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各其他线路;转移方程为x=β*y/(1+α)n;其中,x为转移至其他线路的负荷量,y为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β为调整系数,α为供电裕度,n为预留裕度的年限;并且,当y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二分之一时,β=1;当y小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二分之一时,β=μ;μ为其他线路的负荷率。这里,阐述了两种全停全转的情况。第一种是,变电站中存在某一线路,其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这也意味着,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可以全部转移至这一线路上。第二种是,变电站中不存在某一线路,其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这也意味着,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只能分配到各线路上。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转移方程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各其他线路,可以合理地分配当前线路的负荷至各其他线路上。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x=(xn+xm)/2-xs;其中,x为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xn为当前变电站的额定负荷量,xm为当前变电站的最大负荷量,xs为当前变电站的实际负荷量;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为当前线路的实际负荷量。这里,之所以使用公式x=(xn+xm)/2-xs,是考虑到变电站存在余度,这里体现出来的当前变电站的最大负荷量xm和当前变电站的额定负荷量xn的差值。计算时,考虑到两者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y=(yn+ym)/2-ys;其中,y为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yn为其他线路的额定负荷量,ym为其他线路的最大负荷量,ys为其他线路的实际负荷量。跟前面类似,之所以使用公式y=(yn+ym)/2-ys,是考虑到变电站中的各线路也存在余度,这里体现出来的其他线路的最大负荷量ym和当其他线路的额定负荷量yn的差值。计算时,考虑到两者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

基于此,可以通过获取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和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并且判断两者的大小;在当前变电站的可转移负荷量大于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的情况下,即存在全停全转的可能性时,对当前线路的负荷进行转移。可以是全部转移至另一线路上,也可以是全部转移至若干线路上,使负载正常运行。

在以上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介绍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某一其他线路的方法和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若干其他线路的方法。

首先介绍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某一其他线路的方法,参照图2,该方法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具体是,在步骤s310中,获取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和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比值;其中,计算公式如下:b=y0/y;b为比值,y0为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y为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在步骤s320中,根据获取到的比值,调节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其中,若b小于30%,则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3~5s,若b大于80%,则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8~10s。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出预接入负载的时间这样的概念,指的是线路开始接入负载到线路完全接入负载的这么一个过程。其大致的原理类似于机械中的软连接,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可以提高负载转移的稳定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专门考虑了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和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比值。

除此之外,参照图3,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330和步骤s340。具体是,在步骤s330中,获取当前线路的负荷率;其中,计算公式如下:ρ=y0s/y0n,y0s为当前线路的实际负荷量,y0n为当前线路的额定负荷量。在步骤s340中,根据获取到的负荷率,调节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其中,若ρ大于50%,则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不小于2s。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出预断开负载的时间这样的概念,指的是线路开始断开负载到线路完全断开负载的这么一个过程。与预接入负载类似,可以提高负载转移的稳定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专门考虑了负荷率。

实际上,预接入负载和预断开负载是一个整体的动作,它的作用是将其他线路接入当前线路上的负载。然而,不管是预接入负载还是预断开负载,都可以单独使用。

其次介绍将当前线路的负荷全部转移至若干其他线路的方法,参照图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1、步骤s321、步骤s331、步骤s341、步骤s351以及步骤s361。具体是,在步骤s311中,根据获取到的各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生成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序列信息。在步骤s321中,根据序列信息将各其他线路依次接入负载。在步骤s331中,获取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和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比值;其中,计算公式如下:b=y0/y;b为比值,y0为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y为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在步骤s341中,根据获取到的比值,调节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其中,若b小于10%,则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2~3s,若b大于10%,则其他线路预接入负载的时间为3~4s。在步骤s351中,获取当前线路的负荷率;其中,计算公式如下:ρ=y0s/y0n,y0s为当前线路的实际负荷量,y0n为当前线路的额定负荷量。在步骤s361中,根据获取到的负荷率,调节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其中,若ρ大于50%,则当前线路预断开负载的时间不小于2s。

在这个实施例中,首先提出了序列信息,指的是,将各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序列。根据这个序列信息将各其他线路依次接入负载,可以先分担掉当前线路中较大部分的负载,再分担掉当前线路中较小的负载。有助于后续陆续地分担负载,提高了后续负载转移的稳定性。其次还提出了预接入负载的时间和预断开负载的时间这两个概念。分别指的是线路开始接入负载到线路完全接入负载的这么一个过程,和线路开始接断开负载到线路完全断开负载的这么一个过程。这里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可以提高负载转移的稳定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专门考虑了当前线路的待转移负荷量和其他线路的可转移负荷量的比值,以及负荷率。

实际上,预接入负载和预断开负载是一个整体的动作,它的作用是将其他线路接入当前线路上的负载。然而,不管是预接入负载还是预断开负载,都可以单独使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