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节点式实时电力管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746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负荷调节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节点式实时电力管理配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十一五”期间,上海共关停178.5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十二五”期间,闸北电厂也关停。由于上海特殊的地位,市内电厂将逐步从中心黄浦江沿岸调整到杭州湾地区,加之上海土资源异常紧缺本新建火电发机组几无可能。

杨行地区供电缺口最为严重,以上海东北部的杨行分区为例,500千伏杨行站供电区域覆盖面积达296平方公里,主要为虹口、宝山杨浦等三区供电……

随着这一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用电需求也迅猛加。然而网建设严重滞后,极大地制约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加之杨行分东部为长江入海口电力只能依靠西面送来,无法更好地获得其他分区的支援……因此,仍然需要对部分生产企业实行停限电措施来保障整体的电力供应。

此外,目前的电力负荷不足时仅采用简单的一二三级负荷方式,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同时也有违商业精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节点式实时电力管理配置方法和系统,在不增加社会整体电力供给的情况下,通过经济科学的方式合理分配社会电力使用来保障居民及生产的正常电力需求。

一种无节点式实时电力管理配置方法,包括步骤:

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配置为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

配置第一用电门限,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并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时缩减对可调节用电的供应。

所述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配置为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具体为:与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用电用户以合约方式约定其用电中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

所述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配置为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具体包括:

确定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用电用户的重要系数;

供电单位与每一用电用户以合约方式约定其用电中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

将每一用电用户的的用电根据其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分为其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

所述配置方法还包括:

配置电力系统的第二用电门限和调整时间门限,

根据监测情况预测电力系统负荷到达第二用电门限的时间,

当所预测达到第二用电门限的时间小于调整时间门限,告警提示电力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并通知用电用户。

所述配置第一用电门限,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并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时缩减对可调节用电的供应,包括:

配置第一用电门限;

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

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后按照重要系数从小到大依次缩减对各用电用户的可调节用电的供应。

一种无节点式实时电力管理配置系统,包括步骤:

第一装置,用于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配置为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

第二装置,与第一装置连接,用于配置第一用电门限,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并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时缩减对可调节用电的供应。

所述第一装置具体为:用于与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用电用户以合约方式约定其用电中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的装置。

所述第一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确定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用电用户的重要系数;

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连接,用于供电单位与每一用电用户以合约方式约定其用电中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

第三模块,与第二模块连接,用于将每一用电用户的的用电根据其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分为其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

所述配置系统还包括:

第三装置,与第一装置连接,用于配置电力系统的第二用电门限和调整时间门限,根据监测情况预测电力系统负荷到达第二用电门限的时间,当所预测达到第二用电门限的时间小于调整时间门限,告警提示电力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并通知用电用户。

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第四模块,用于配置第一用电门限;

第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

第六模块,分别与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连接,用于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后按照重要系数从小到大依次缩减对各用电用户的可调节用电的供应。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用电中的一部分作为可调节用电,因此电力系统的容量可以缩小,从而节省电厂投资、节省燃煤消耗、节省居民用电浪费、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增加电厂收入。

2)不可调节用电采用合约方式确定,从而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减少用电企业的腐败,也可以为电厂带来更高的收入。

3)为每一用电用户配置了重要系数,同样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增加电厂收入,减少用电浪费。

4)根据用电负荷预测进行预判性调节,避免临时缩减电力供应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无节点式实时电力管理配置方法,在不增加社会整体电力供给的情况下,通过经济科学的方式合理分配社会电力使用来保障居民及生产的正常电力需求,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与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用电用户以合约方式约定其用电中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具体的:

首先,确定电力系统中的每一用电用户的重要系数;

然后,供电单位与每一用电用户以合约方式约定其用电中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

最后,将每一用电用户的的用电根据其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的比例,分为其可调节用电和不可调节用电。

“可调节用电”是指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到生产活的用电,如居民家电待机用等;“不可调节用电”是指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活的用电,如工厂设备运行用电等。供电企业可以和用户合约方式通过经济手段在特定时间内获得“可实调整用电”的调整权,并将后力资源来保障其他用电需求。

配置第一用电门限,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并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时缩减对可调节用电的供应,具体的:

首先,配置第一用电门限;

其次,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荷;

然后,在负荷达到第一用电门限后按照重要系数从小到大依次缩减对各用电用户的可调节用电的供应。

此外,本申请解决方案还包括预测相应,根据用电负荷预测进行预判性调节,避免临时缩减电力供应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包括:

配置电力系统的第二用电门限和调整时间门限,

根据监测情况预测电力系统负荷到达第二用电门限的时间,

当所预测达到第二用电门限的时间小于调整时间门限,告警提示电力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并通知用电用户,具体为:通知用电量大的用电单位自行安排调整用电量进行整改,若超过指定时间未整改调整的,再有电力管理人员进行切换供电安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