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748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抑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发电机组和配电网普遍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所构成的非有效接地系统占我国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95%以上。近70%停电事故由该系统故障引发。造成全国停电损失年均上千亿元。非有效接地系统不同于输电系统,接地故障电阻可高达数十千欧姆,感知和保护困难。带故障长时间运行,危及人身、设备安全,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接地故障易引发触电事故,每年死亡人数高达上千人次,仅次于交通事故。接地故障易产生弧光过电压,造成设备烧毁,甚至引发“火烧连营”事故。大型机组接地故障不能及时消弧,电弧电流易造成铁芯和绕组烧损,造成事故扩大,甚至机毁人亡;接地故障跳闸停电将降低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安全运行对电网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现有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处理与运行模式主要包括故障抑制和故障切除两大类。

接地故障抑制主要通过改造或调控电网一次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调控中性点接地阻抗,抑制故障点电压和电流,实现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抑制,但只能短时间1~2h运行,且易产生过电压,存在安全隐患。

接地故障切除主要是在系统发生接地后尽快选出故障线路、切除故障点,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例如,从传统的人工逐条线路“试拉”,到利用故障选线装置和故障指示器选线,再到馈线自动化技术快速隔离故障,但故障切除技术导致停电时间过长、投资成本高,严重降低了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

为此,国内外开始研究抑制故障点电流和电压的有源消弧方法,如2015年瑞典中立公司发表的《接地故障中和器全补偿技术及应用》一文,公开了一种有源电流消弧方法:发生接地故障时,以接地残流为控制目标,通过残流补偿器往中性点注入电流,补偿接地故障全电流(包括无功分量及有功分量残流),同时将故障点电压降至为零,由此达到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目的。由于故障残流无法直接测量且线路零序有功电流分量精确测量困难,该方法难以实际应用。

本发明人曾于2011年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弧和保护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006701.2),该方法通过向配电网注入一定电流,强制故障相电压为零和接地故障电流为零,可实现瞬时故障的100%消弧及永久故障的快速隔离,解决了电流消弧方法消弧效果差,传统保护方法可靠性低的技术难题。但该方法会导致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倍,长时间运行对电气绝缘造成威胁,易导致非故障相绝缘薄弱位置击穿,进而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事故,影响供电可靠性。

总之,现有技术无法兼顾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同时兼顾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方法,通过该方法将故障相电压降低,达到系统能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方法,应用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发电机或配电网的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安全运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的母线与地,或线路与地,或中性点与地,或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的分接抽头与地之间外加可调电流源,调控注入电流的大小和相位,进一步降低故障相电压,使故障相电压的运行范围为:(0,u2),实现主动降压运行,其中u2为外加电流源之前的故障相电压。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可采用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或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降压运行过程中,测量计算零序电压变化量调控注入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使公式成立,即实现故障点电弧熄灭,其中σy0为非有效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对地零序导纳,由公式计算,为主动降压后的零序电压,为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零序电压,为主动降压后的故障相电压,为未发生故障时该相正常运行的电压。

进一步地,降压运行过程中,测量计算非有效接地系统或接地故障线路的阻尼率如果阻尼率d大于整定值,则调控注入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使故障相电压进一步降低,抑制故障电弧,直到d小于或等于整定值,即判断为故障熄弧,实现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其中g为三相对地电导,ω为系统角频率,c为三相对地电容,u0为零序电压;i0r为零序有功电流,i0c为零序电容电流;p0为零序有功功率,q0为零序无功功率,α0为零序导纳角。

进一步地,配电网降压运行过程中,测量接地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如果大于整定值,则调控注入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使故障相电压进一步降低,抑制故障电流,直到接地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小于或等于整定值,实现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为与非有效接地系统连接的z型接地变压器或y/△接线变压器或y/y/△接线变压器。

进一步地,阻尼率d的整定值设定为该系统或该线路正常运行状态下阻尼率的k3倍;系数k3取值范围为(1,5]。

进一步地,零序电流整定值按该线路长时间带单相接地故障安全运行允许的故障电流选取,取值范围为[1a,30a],或者按接地故障电流抑制率选取,取值范围为[0.001i0,i0),其中i0为外加可调电流源之前的接地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

另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研发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电弧是否重燃,实际上取决于电流过零后故障相的恢复电压与电弧重燃电压之间的相对大小。所以,通过注入零序电流,强迫故障相电压下降,当下降到低于故障点电弧重燃电压时,电弧无法重燃,故障点电流抑制为零,即故障电流消除;并不要求降低故障相电压到零,这样可以减少非故障相电压的上升幅值,降低非故障相绝缘击穿的风险,延长系统带单相接地故障时相对安全稳定运行的时间。而且,工程上规定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发电机,或接地故障线路的故障电流,或零序电流,或故障相电压,或零序电压只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就可实现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本发明人首创性地提出了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降压运行理论,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本发明首次提出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的母线与地,或线路与地,或中性点与地,或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的分接抽头与地之间外加可调电流源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大大简化了故障抑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首次实现对故障相电压柔性调控,使故障相电压主动降低;(2)减少非故障相电压的上升幅值,降低非故障相绝缘击穿的风险,可有效避免非故障相的绝缘层受到损坏,降低人身设备安全隐患;(3)本发明无需停电切除故障,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防止停电事故的发生;(4)可实现带接地故障的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供电可靠性高,具有深远意义及广阔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z型接地变压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2为发生接地故障时,非有效接地系统零序等值电路图。

图3为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降压消弧运行范围相量图。

图4为非有效接地系统阻尼率或线路阻尼率的测量原理图。

图5为采用y/△接线变压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6为非有效接地发电机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和解释。

如图1所示,在非有效接地配电网中,分别为系统三相电源电动势,c0为系统对地电容,r0为系统对地泄漏电阻,a1、b1、c1、a2、b2、c2为z型接地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s为开关,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的一端引出线直接与非有效接地系统a、b、c三相连接,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做z型连接后的另一端引出中性点n再经阻抗z接地;a1、b1、c1为接地变压器低压侧绕组,低压侧绕组采用星形接线,引出端用a,b,c,n表示。虚线框部分即为可以提供中性点的z型接地变压器。如c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接地电阻用rf表示,为故障相电压,为零序电压。在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c1的分接抽头与地之间,或中性点与地之间,或母线与地之间,或线路与地之间外加可调电流源,调控电流源往系统注入电流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

式(1)中ω为系统角频率。因故障相电压设三相电源对称,代上式得:

故从式(2)可知,调控注入电流可以实现对故障相电压的控制。注入电流强迫故障相电压下降,当下降到低于故障点电弧重燃电压时,实现故障点电弧熄灭,即接地故障电流为零。

总之,只要控制非有效接地系统故障点运行电压低于电弧重燃电压,就可以实现长时间安全运行;并不要求降低故障相电压到零,这样可以减少非故障相电压的上升幅值,降低非故障相绝缘击穿的风险,提升系统带单相接地故障时相对安全稳定运行的时间。

式(2)可以简化为:

式(3)中,配电网对地零序导纳中性点接地导纳三相对地电导三相对地电容c=3c0,故障对地电导

图1所对应的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的零序等值电路,即发生接地故障时非有效接地系统零序等值电路,如图2所示。考虑非有效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三相对地参数不对称产生的零序电压影响,式(3)中的零序电压u0用零序电压变化量代替,即为主动降压后的零序电压,为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零序电压,为主动降压后的故障相电压,为未发生故障时该相正常运行的电压;并考虑故障消弧后,故障点对地导纳yf=0,则式(3)简化为:

以上可知,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并采取外加可调电流源注入电流实现主动降压熄弧,注入电流由故障相降压的目标值唯一确定,且从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的母线,或线路,或中性点,或变压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绕组的分接抽头注入,均可实现该目的。

以下进一步讨论故障电弧熄灭的故障相降压运行范围,如图3所示,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电压为零,a相电压向量为b相电压向量为c相电压向量为以c相发生接地故障为例,设能确保故障相电弧熄灭的故障相最大运行电压幅值为cc”,则故障相熄弧的条件为:零电位点在以c为圆心cc”为半径的圆内;另外,为防止非故障相电压过高发生绝缘击穿,要求非故障相电压小于线电压,即:零电位点应在以a点为圆心ac为半径的圆内,和以b点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内。因此,为确保非有效接地系统故障相降压后长时间安全运行,本发明的故障相降压后的零电位点的范围为:上述三个圆的交集内。

以下进一步讨论通过测量阻尼率判断故障熄弧的方法,如图4所示,在通过注入电流对故障相电压降压运行过程中,通过测量系统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计算系统的阻尼率,或测量故障线路m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计算故障线路m的阻尼率。非有效接地系统的阻尼率或线路的阻尼率的计算公式为:并设定阻尼率d的整定值为该系统或该线路正常运行状态下阻尼率的k3倍;系数k3取值范围为(1,5];如果阻尼率d大于整定值,则调控注入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使故障相电压进一步降低,抑制故障电弧,直到d小于或等于整定值,即判断为故障熄弧,实现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运行;其中为三相对地电导,ω为系统角频率,c=3c0为三相对地电容,u0为零序电压;i0r为零序有功电流,i0c为零序电容电流;p0为零序有功功率,q0为零序无功功率,α0为零序导纳角。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z型接地变压器可用y/△接线变压器进行替换。同理,本实施例中的z型接地变压器也可用y/y/△接线变压器进行替换。

以上详细介绍了本发明应用于配电网时的技术原理,该技术原理同样适用于发电机;以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分别应用于配电网和发电机时的具体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10kv配电网中,三相电源分别为线路对地泄漏电阻r0=4.7kω、线路对地电容值c0=8.36uf,设定接地故障配电网或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整定值为1a,中性点n接地阻抗z=j121ω,在该配电网中c相发生接地故障,接地故障电阻rf=1kω,发生故障后,未加外加电流源之前,测得故障相电压uc=2.60kv,设维持接地电弧持续燃烧的临界电压为1.90kv,此时,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的母线与地之间外加可调电流源将故障相电压降低,根据式(3)和可得:

调控外加电流源输出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使故障相电压uc降低到低于接地电弧持续燃烧的电压,即:uc<1.90kv,实现接地故障熄弧。本例中设要使故障相电压uc降压消弧运行在1.82kv,则根据式(5)可知需要注入的电流为:即电流源输出幅值为2.0a,相位为37.5°时,可将故障相电压降低到1.82kv,满足故障相电压运行范围(0,2.60kv),此时,非故障相电压为8.51kv,小于线电压10kv,既实现了接地故障相消弧,同时非故障相电压未升高至线电压,实现主动降压安全运行。

降压运行过程中,测量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如果大于整定值10a,则继续调控注入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使故障相电压进一步降低,抑制故障电流,直到接地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小于或等于整定值10a,实现接地故障相降压消弧安全运行。

第二种情况,如图6所示,在20kv发电机中,三相电源分别为线路对地泄漏电阻r0=20kω、线路对地电容值c0=1.81uf,中性点n接地阻抗z=j600ω,在该发电机中c相发生接地故障,接地故障电阻rf=2kω,发生故障后,未加外加电流源之前,测得故障相电压uc0=2.76kv,设维持接地电弧持续燃烧的临界电压为2.20kv,此时,在非有效接地系统侧的母线与地之间外加可调电流源调控外加电流源输出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使故障相电压uc降低到低于接地电弧持续燃烧的电压,即:uc<2.20kv,实现接地故障熄弧。本例中设要使故障相电压uc降压消弧运行在2.13kv,则根据式(5)可知需要注入的电流为:即电流源输出幅值调控为5.6a,相位调控为-176.4°时,可将故障相电压降低到2.13kv,满足故障相电压运行范围(0,2.76kv),此时,非故障相电压为18.27kv,小于线电压20kv,既实现了接地故障相消弧,同时非故障相电压未升高至线电压,实现主动降压安全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