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启动双保护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13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软启动双保护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电源启动时对用电器的冲击较大,不利于保护用电器,同时也会对供电电路的各个元器件造成较大的负荷。而如今抑制这种瞬间的电流冲击的主要方式是设置浪涌保护电路,该方式是通过浪涌抑制直接对进入输入电容的电流进行限制,其对各个元器件的要求较大,元器件在使用时的使用寿命也较短,很容易在电流的冲击下损坏。为了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电源电路对用电设备的保护,如何设计一款更好的电源电路也逐步成为了企业的研究核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软启动双保护电源电路,在供电时能够逐步的提高对用电器的供电电量,不仅很好的降低了启动时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冲击,还很好的降低了电路内部各元器件受到的冲击,很好的达到了保护电路与用电器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软启动双保护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的变压器t1,与输入端均与变压器t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d1,与二极管桥式整流d1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与过压保护电路相连接的软启动电路,以及与软启动电路相连接的过流保护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单向晶闸管q5,正极经熔断器f1、负极与单向晶闸管q5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与单向晶闸管q5的控制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单向晶闸管q5的p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以及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5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其中,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d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d1负输出端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软启动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4,三极管q9,三极管q6,三极管q7,正极经二极管d4后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串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p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p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6,一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3后与稳压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接的可变电阻r9,以及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组成;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同时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和单向晶闸管q5的p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3与单向晶闸管q5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且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由复合管q2,单向晶闸管q8,三极管q3,n极与复合管q2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5后与复合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2,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串接在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控制极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4组成;其中,复合管q2的基极与单向晶闸管q8的p极相连接,复合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复合管q2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单向晶闸管q8的n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单向晶闸管q8的n极组成该过流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出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过压保护电路可以在电路过压时及时的烧断熔断器,以达到保护后续电路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电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了电压过高时对后续元器件的损坏,进而降低了电路的使用与维护成本。

(2)本发明设置有软启动电路,可以在正常供电后逐步加大对后续用电器的供电量,达到了保护后续用电器的目的,降低了瞬时电流对用电器以及电路元器件的冲击,极大的提高了电路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可以在供电电流过流时及时的自行切断供电,进一步保护了后续用电器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软启动双保护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的变压器t1,与输入端均与变压器t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d1,与二极管桥式整流d1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与过压保护电路相连接的软启动电路,以及与软启动电路相连接的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单向晶闸管q5,熔断器f1,极性电容c2,稳压二极管d3,电阻r7,以及电阻r12。

连接时,极性电容c2的正极经熔断器f1、负极与单向晶闸管q5的n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p极与单向晶闸管q5的控制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单向晶闸管q5的p极相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5的n极相连接。

其中,极性电容c2的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d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d1负输出端相连接。

当输出电压过高时,电阻r7和电阻r12分压后的电压也增加,稳压二极管d3被击穿短路,进而触发单向晶闸管q5导通,从而使得短路输出电压烧坏熔断器以达保护后级的目的。

所述软启动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4,三极管q9,三极管q6,三极管q7,二极管d4,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极性电容c3,电容c1,急性电容c4,电阻r11,电阻r8,电阻r1,电阻r3,电阻r4,电阻r13,以及可变电阻r9。

连接时,极性电容c3的正极经二极管d4后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q9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p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6的p极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可变电阻r9的一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3后与稳压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滑动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

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同时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和单向晶闸管q5的p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3与单向晶闸管q5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9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且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

通过电阻r1和电容c1值,可得到软启动延时时间。当通电时,电路通过电阻r1和二极管d5对电容c1进行充电,充电时间常数t=r*c,当充满电时,使得三极管q6导通,从而使三极管q9导通,最后使得三极管q1和三极管q4导通,从而达到软启动的目的。

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由复合管q2,单向晶闸管q8,三极管q3,电容c5,电阻r5,电阻r2,电阻r10,电阻r14,以及发光二极管d2。

连接时,发光二极管d2的n极与复合管q2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5后与复合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n极相连接,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q8的n极相连接。

其中,复合管q2的基极与单向晶闸管q8的p极相连接,复合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复合管q2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单向晶闸管q8的n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单向晶闸管q8的n极组成该过流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出端。

当输出电流过流时,通过检测电阻r2的电流将增加,进而使得三极管q3导通,从而触发单向晶闸管q8导通,并最终使q2工作于截止状态以使得电路对后供电截断,达到断路保护后级负载的目的。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