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1238发布日期:2019-07-03 03:4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



背景技术:

吊扇是一种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具有较好的消暑效果的风扇,吊扇一般包括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与固定于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上的三扇风叶,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作为动力源带动风叶转动并产生较大的风,以达到消暑的作用,因此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是吊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依然存在一些缺点,1、电机结构复杂,拆装不方便,电机内部整体空间松散,导致电机的体积较大,不紧凑;2、由于电机整体体积较大,电机的重量也相对较大,因此电机在运行时的能耗较高,使用成本增加;3、由于结构复杂,导致电机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整体生产效率也较低;4、电机结构、生产工艺复杂,导致原材料损耗、生产能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生产和使用成本较低的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包括端盖、电机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定子、转子,所述端盖中部垂直设置有贯穿端盖的轴筒,所述轴筒两端分别向端盖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外延伸,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分别固定设置于轴筒内的上下端,所述电机轴贯穿轴筒且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分别套设于电机轴上,所述定子固定套设于电机轴上,转子固定设置于端盖下表面并位于定子外围,转子内侧壁与定子外侧壁之间分隔开,转子在定子外围转动并使端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同步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电机由传统的上下盖改为一个端盖,转子端盖固定连接,其结构更加简单,整体拆装更加方便,由于去掉了底盖,双轴承均位于端盖上,使得电机整体体积变小,电机内部整体空间利用更加充分,架构较传统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顶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底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顶面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底面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端盖;110、圆形顶盖;111、第一散热孔;120、环形连接部;130、环形周缘部;131、安装孔;140、容纳腔;150、轴筒;151、弧形支撑块;152、支撑条;160、转子;200、电机轴;210、第一轴承;211、第一卡口;212、第一卡簧;220、第二轴承;221、第二卡口;222、第二卡簧;230、定子;240、连接轴;241、分隔块;300、底盖;310、第二散热孔;400、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包括端盖100、电机轴200、底盖300,该端盖100大体为圆形,该端盖100主要由圆形顶盖110、环形连接部120、环形周缘部130组成且三者一体成型,该圆形顶盖110水平设置,该环形连接部120位于圆形顶盖110周缘并由圆形顶盖110周缘向下垂直延伸,该环形周缘部130同样为水平设置,且环形周缘部130内圆部分上表面与环形连接部120的下端相连,圆形顶盖110与环形连接部120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40,圆形顶盖110与环形周缘部130形成台阶状,该电机轴200分别贯穿圆形顶盖110中部与底盖300中部,端盖100、底盖300分别与电机轴200活动连接且端盖100在电机轴200上以电机轴200为圆心周向转动。

如图1所示,在圆形顶盖110上均匀开设有4组贯穿端盖100的第一散热孔111,每组第一散热孔111均由三个分孔组成,三个分孔由圆形顶盖110中央向圆形顶盖110边缘逐渐扩大;由于转子160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不断切割磁力线,转子160与定子230之间会产生大量热量,此时,一部分热量会散发到容纳腔140内,而转子160与定子230之间的间隔较小,容纳腔140内的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若热量不及时排出,则会导致转子160与定子230受热过久而失效或损坏,大大影响转子160与定子230的使用寿命以及电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圆形顶盖110上开设第一散热孔111能加强容纳腔140内热量的散发效果,有效保护电机的正常运行,而转子160与定子230之间的间隔部位离圆形顶盖110边缘的分孔最近,因此每组第一散热孔111中位于圆形顶盖110边缘的分孔最大,可使热量的散发速度更快,散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在环形周缘部130上均匀开始有三组安装孔131,每组安装孔131分别有两个安装孔131,所有安装孔131呈圆形状分布于端盖100周缘;通过安装孔131可将风扇叶片固定安装于端盖100上,并由端盖100带动其转动以达到解暑的目的,此安装孔131使得风扇叶片方便拆装。

如图3所示,在圆形顶盖110中部垂直设置有贯穿圆形顶盖110的轴筒150,当然,为了保证端盖100的整体性、强度以及制作工艺的简单,该轴筒150与圆形顶盖110可以一体成型,该轴筒150内部为中空,该轴筒150上下两端分别伸出圆形顶盖110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外,该轴筒150下端位于上述的容纳腔140内,轴筒150下端外表面与环形连接部120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三个支撑条152,每个支撑条152上端均与圆形顶盖110下表面相连,三个支撑条152呈环形设置且每个支撑条152的一端均与轴筒150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支撑条152的数量可以增加,该支撑条152可与端盖100整体一体成型,也可后期安装,该支撑条152可加强轴筒150与端盖100之间的稳固程度,防止端盖100因长期转动而导致轴筒150的中心与轴心发生偏移,保证轴筒150的精度,在轴筒150内上下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210与第二轴承220,该电机轴200穿过轴筒150且第一轴承210与第二轴承220分别套装于电机轴200上且与电机轴200过盈配合,轴筒150内壁的中间部分对称设置有弧形支撑块151,该弧形支撑块151可与轴筒150一体成型,也可以以任何公知的形式安装于轴筒150内壁上,该弧形支撑块151位于第一轴承210与第二轴承220之间,弧形支撑块151上下端分别抵在第一轴承210下表面与第二轴承220上表面,该电机轴200上由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卡口211与第二卡口221,该第一卡口211内安装有第一卡簧212,第一卡簧212下表面与第一轴承210上表面贴紧,该第二卡口221内安装有第二卡簧222,第二卡簧222上表面与第二轴承220上表面贴紧,此处,弧形支撑块151、第一卡簧212、第二卡簧222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轴承210与第二轴承220在电机轴200上垂直窜动,若无弧形支撑块151、第一卡簧212、第二卡簧222的限位作用,第一轴承210或第二轴承220会窜出轴筒150内壁范围以外,导致端盖100转动时发生较强烈的晃动,如此会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电机严重受损,大大影响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200上套设有定子230,该定子230通过外力安装至电机轴200的合适位置并使定子230与电机轴200过盈配合,此处,为了保证电机轴200与定子230的整体性与强度,或者为了防止定子230与电机轴200发生相对转动,电机轴200与定子230也可为一体成型,在端盖100的环形周缘部130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子160,该转子160可通过任何公知的方式固定于该环形周缘部130的下表面,也可与端盖100整体一体成型,转子160位于定子230外周缘并将定子230包围在其内部,转子160内侧壁与定子230外侧壁之间隔开,通电后,转子160与定子230产生电磁感应使得转子160在定子230外围转动并使端盖100整体转动,而端盖100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轴承210、第二轴承220围绕电机轴200同步转动。

由于改变了传统电机的结构,将传统电机的上下盖改为一个端盖100,并且将传统电机内的第二轴承220与第一轴承210同时安装到端盖100上,因此在只有端盖100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传统电机本身具有的功能,而且定子230与端盖100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因此电机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拆装更加方便,去掉了底盖300,双轴承均位于端盖100上,使得电机整体体积变小,结构较传统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更加紧凑,两轴承间的距离减短,使得两轴承与轴心间的精度提高,运行更稳定,电机的重量也相对减小,电机整体对房屋屋顶的垂直拉力也较小,减少了电机使用对房屋屋顶的损坏,电机在启动或运行时的电量能耗较少,用户使用成本相对降低,由于结构更加简单,使得电机的生产工艺流程也相对简单,整个生产过程时间缩短,企业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由于电机结构、生产工艺都得到简化,使得原材料的使用与损耗减少,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减少。

如图1至图3所示,电机轴200下端设置有连接轴240,连接轴240上端设置有细螺纹,连接轴240下端设置有粗螺纹,连接轴240中部横向设置有分隔块241,电机轴200下端内部设置有与细螺纹相匹配的细螺纹槽,连接轴240上端与电机轴200下端螺纹连接,该分隔块241上表面与电机轴200下端面贴紧,连接轴240下端穿过底盖300中部并伸出底盖300下表面以外,连接轴240下端设置有装饰盖400,装饰盒内设置有与粗螺纹相匹配的粗螺纹槽,该装饰盖400与连接轴240活动连接;由于本电机的结构简化,只需有端盖100就能实现传统电机的功能,因此底盖300在此处只作为辅助部件,底盖300与电机轴200活动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可更换不同颜色的底盖300,以起到美化电机外观的作用,也给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如图1与图2所示,底盖30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底盖300的第二散热孔310,散热孔靠近底盖300边缘,每个第二散热孔310形状均为条状且所有第二散热孔310呈圆环状分布于底盖300上;由于转子160与定子230之间产生的热量一部分会散发到定子230下方,而底盖300的存在会阻挡热量散发,因此开设第二散热孔310可将电机运转过程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底盖300以外,加强了散热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在安装时,通过外力将定子230套装于电机轴200上,使定子230与电机轴200过盈配合,或者使定子230与电机轴200一体成型,将第二卡簧222安装于第二卡口221内,随后将第二轴承220由电机轴200上端套装于电机轴200上,在外力下使第二轴承220与电机轴200过盈配合,并使第二轴承220的下表面边缘抵在第二卡簧222上表面上;将电机轴200上端由端盖100下端依次穿过轴筒150、第二轴承220并伸出轴筒150以外,使轴筒150内的弧形支撑块151下端抵在第二轴承220的上表面,并同时使转子160罩设于定子230的外围,转子160内侧壁与定子230外侧壁之间分隔开,此时端盖100与第二轴承220相对位置固定;将端盖100与第二轴承220的位置稍作校准,使轴筒150与电机轴200同轴,随后将第一轴承210由电机轴200上端套装于电机轴200上,同时在外力下是第一轴承210与电机轴200过盈配合,使第一轴承210的下表面边缘抵在弧形支撑块151的上端面,第一轴承210安装完毕后,使第一卡口211露出,然后将第一卡簧212安装于第一卡口211内,此时,端盖100安装完毕且与电机轴200的相对位置固定;将连接轴240的细螺纹一端伸入电机轴200下端内部并与电机轴200下端螺纹连接,分隔块241的上表面与电机轴200下表面紧紧贴合,然后将连接轴240下端由底盖300中部的中心孔穿过,使分隔块241的底盖300上表面与分隔块241的下表面贴合,将装饰盖400下端面与连接轴240的下端螺纹连接并拧紧,使装饰盖400、底盖300、分隔块241之间压紧;将风叶分别固定安装于端盖100上表面周缘的三组安装孔131上,此时,完成整个吊扇的安装。

本发明一种用于风扇的电动机构在初始状态下,端盖100与底盖300为相对静止的状态,电机轴200与定子230是固定的,端盖100可以电机轴200为中心转动,此时,开启电源,通电后电流在定子230与转子160之间产生电磁感应,转子160以电机轴200为轴心在定子230外围转动并不断切割磁力线,此时,电能转化为动能,转子160在转动情况下带动整个端盖100转动,同时,第一轴承210与第二轴与端盖100同步转动并带动风叶转动,进而产生风流,达到消暑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