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uck-Boost变换器及其自由切换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50497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Buck-Boost变换器及其自由切换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buck-boost变换器及其自由切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buck-boost降升压变换器拓扑电路,该变换器特点是uin宽压输入全范围变化,给定参考输出电压值uout_ref恒定,要求控制器控制输出电压uout稳定,为达到该变换器的功能,传统的pwm控制模拟芯片控制q1、q2同时工作(导通或者关断)达到目的,但是该控制方法存在开关损耗大导致变换器效率低、buck-boost控制器传递函数复杂、环路参数整定困难、很难避免buck-boost切换时电感电流、输出电压震荡现象等缺点

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buck-boost变换器及其自由切换控制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buck-boost变换器,所述buck-boost变换器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阻rs1、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

输入电压uin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s1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电阻r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均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电压vout的一端均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buck-boost变换器包括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所述buck工作模式和所述boost工作模式通过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的控制编程可单独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buck工作模式下的电路结构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输入电压uin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s1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电阻r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一端均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boost工作模式下的电路结构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输入电压uin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s1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电阻rs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均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一端均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输出电压vout的另一端相连。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的buck-boost变换器的自由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001: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初始化,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

步骤s002: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采集输入电压uin;

步骤s003: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编程,将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与输入电压uin两者的电压大小进行比较;

步骤s004:根据比较结果进入控制模式,进行自由切换。

进一步地,在步骤s004中,当输入电压uin大于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时,此时buck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保持不变,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工作模式,buck环路控制器控制buck-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电路稳定,boost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减去一个正值常数,boost环路控制器为负饱和输出,自动关闭boost变换器的pwm驱动。

进一步地,在步骤s004中,当输入电压uin等于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时,包括:

buck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加上一个正值常数,buck环路控制器为正饱和输出,输出占空比为100%的pwm信号驱动buck变换器mosfet管;

boost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减去一个正值常数,boost环路控制器为负饱和输出,输出占空比为0%的pwm信号自动关闭boost变换器mosfet管。

进一步地,在步骤s004中,当输入电压uin小于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时,boost环路控制器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保持不变,buck-boost变换器在boost工作模式,其boost环路控制器控制buck-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电路稳定,buck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加上一个正值常数,buck环路控制器为正饱和输出,占空比为100%输出buck变换器pwm驱动。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uck-boost变换器,将buck-boost变换器拓扑工作模式解耦为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采用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编程控制策略,控制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变换器工作,具有在单位时间内buck-boost变换器总的开关次数少,开关损耗低、效率高、环路控制参数整定简单,简化了buck-boost变换器的传递函数,降低了buck-boost变换器控制难度,解决了buck-boost切换时电感电流、输出电压震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控制可靠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buck工作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boost工作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buck工作模式环路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boost工作模式环路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buck-boost自由切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buck-boost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阻rs1、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

输入电压uin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阻rs1的一端均相连,电阻rs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均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电压vout的一端均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电压vout的另一端相连;

buck-boost变换器包括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通过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的控制编程可单独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buck-boost变换器拓扑工作模式解耦为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通过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的控制编程,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可单独工作,进而实现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变换器在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uck-boost变换器的有益效果为:将buck-boost变换器拓扑工作模式解耦为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采用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编程控制策略,控制buck工作模式和boost工作模式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变换器工作,具有在单位时间内buck-boost变换器总的开关次数少,开关损耗低、效率高、环路控制参数整定简单,简化了buck-boost变换器的传递函数,降低了buck-boost变换器控制难度,解决了buck-boost切换时电感电流、输出电压震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控制可靠性、稳定性。

请参阅图2,优选地,buck工作模式下的电路结构连接方式如下:

输入电压uin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阻rs1的一端均相连,电阻rs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电压vout的一端均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电压vout的另一端相连。

这样设置的工作原理为:当buck-boost变换器切换为buck工作模式时,buck变换器高频pwm工作,boost变换器一直关断。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的控制编程,将buck-boost变换器切换为buck工作模式时,只有buck变换器来工作,实现了buck工作模式与boost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在单位时间内buck-boost变换器总开关次数少,降低了开关的损耗、提高了效率。

请参阅图3,优选地,boost工作模式下的电路结构连接方式如下:

输入电压uin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阻rs1的一端均相连,电阻rs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均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均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电压vout的一端均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电压vout的另一端相连。

这样设置的工作原理为:当buck-boost变换器切换为boost工作模式时,buck变换器一直导通,boost变换器高频pwm工作。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的控制编程控制,将buck-boost变换器切换为boost工作模式时,只有boost变换器来工作,实现了buck工作模式与boost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在单位时间内buck-boost变换器总开关次数少,降低了开关的损耗、提高了效率。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buck-boost变换器的自由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001: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初始化,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

步骤s002: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采集输入电压uin;

步骤s003: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编程,将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与输入电压uin两者的电压大小进行比较;

步骤s004:根据比较结果进入控制模式,进行自由切换。

在步骤s004中,当输入电压uin大于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时,此时buck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保持不变,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工作模式,buck环路控制器控制buck-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电路稳定,boost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减去一个正值常数,boost环路控制器为负饱和输出,自动关闭boost变换器的pwm驱动。

优选地,在步骤s004中,当输入电压uin等于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时,包括:

buck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加上一个正值常数,buck环路控制器为正饱和输出,输出占空比为100%的pwm信号驱动buck变换器mosfet管;

boost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减去一个正值常数,boost环路控制器为负饱和输出,输出占空比为0%的pwm信号自动关闭boost变换器mosfet管。

优选地,在步骤s004中,当输入电压uin小于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时,boost环路控制器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保持不变,buck-boost变换器在boost工作模式,其boost环路控制器控制buck-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电路稳定,buck环路控制器中的给定参考输出目标电压uout-ref加上一个正值常数,buck环路控制器为正饱和输出,占空比为100%输出buck变换器pwm驱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uck-boost变换器的自由切换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编程数字控制芯片的编程控制,合理优化控制参数,实现了buck工模式、boost工作模式无缝自由切换,解决了传统buck-boost控制器的控制buck工作模式、boost工作模式切换时的电感电流、输出电压震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控制可靠性、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