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6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便携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可充电电池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但现有技术中,由于移动电源采用的是电池,一旦负载过高的话,就会导致电池的寿命急剧缩短,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便携式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稳压调节电路、放大调节电路和控制输出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压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源电路由电池、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组成;所述稳压调节电路由第二电容、电位器和稳压管组成;所述放大调节电路由电阻和三极管组成;所述控制输出电路由双向可控硅和USB插头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便携式移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稳定移动电源输出的电压,而且在移动电源负载过高的时候,如短路或连接大功率灯泡等用电器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电源,从而达到保护电池的目的,提高使用寿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中:1-电源电路、2-稳压调节电路、3-放大调节电路、4-控制输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1、稳压调节电路2、放大调节电路3和控制输出电路4,电源电路1的输出端与稳压调节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调节电路2的输出端与放大调节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放大调节电路3的输出端与控制输出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电源电路1由电池E、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VD1和第二二极管VD2组成;稳压调节电路2由第二电容C2、电位器RP和稳压管DW组成;放大调节电路3由电阻R和三极管VT组成;控制输出电路4由双向可控硅VS和USB插头USB组成。

第一电容C1将电池E降压限流后,由第一二极管VD1和第二二极管VD2整流,电解电容C2担任滤波,得到初步恒定的直流电压。当负载正常时,稳压二极管DW不能被击穿导通,此时晶体三极管VT处于截止状态,双向可控硅VS受到电压触发面导通,插在USB插头上的用电器通电工作。如果用电器超负载,此时在电位器RP滑动端的电压就导致稳压二极管DW击穿导通,稳压二极管DW导通后,又使得晶体三极管VT导通,晶体三极管VT导通后,其集电极到发射极的压降很小,不足以触发双向可控硅VS,又导致双向可控硅VS截止,因此USB插座断电停止工作,因而起到了保护的目的。一旦负载电压下降,三极管VT又截止,三极管VT的集电极电位升高,又触发双向可控硅VS导通,用电器得电继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参数选择如下:

电阻R为2kΩ、第一电容C1为300uf、第二电容C2为470uf、第一二极管VD1和第二二极管VD2的型号均为IN4001、稳压管DW的型号为2CW1、三极管VT为PNP型三极管、电池E为6V;双向可控硅型号为MCR100-6/0.8A/400V、电位器为0-10k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