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657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压能力强、防止变形和角度可调的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目前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目前光伏支架的安装支架多为铝制框架,通过螺栓或卡槽将封装好的光伏组件和支撑框架连接起来,这种支架或卡槽式连接大多适用于屋顶倾斜放置,建筑立面安装光伏组件需要克服光伏组件的自重,且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其掉落造成危害巨大,为此光伏企业也很少将光伏板安装在建筑立面;然而,大型都市土地资源紧张,用电需求量大,合理利用高层超高层结构面积最大的外立面进行发电将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另外,结构构件在特定水平载荷(如地震载荷和风载荷)下是允许变形的,但光板板式一种脆性材料,结构变形过大会造成光伏板的突然碎裂,使光伏板发电功能失效,甚至造成次生灾害;此外,有些多、高层住宅的北立面的辐射面积比较小,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太阳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固定安装在墙壁上,光伏板不能充分地吸收太阳能,对太阳能的利用不到位。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压能力强、防止变形和角度可调的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包括光伏板、固定件和旋转机构,所述光伏板包括铝合金边框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铝合金边框两端各有一个铝合金圆柱体作为旋转轴,所述固定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质垫板固定,所述弹性件的中心轴穿过所述钢质垫板的中心,所述钢质垫板设有一个以上的螺纹通孔供螺栓穿过,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角钢三角架、带孔支撑梁、旋转插杆和固定拉杆,所述角钢三角架通过螺栓与立面墙的预埋件螺纹连接,所述带孔支撑梁与角钢三角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穿过带孔支撑梁,所述旋转插杆与旋转轴通过旋转轴上旋转插杆孔连接,所述固定拉杆与旋转插杆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轴和套设与弹性轴的弹簧,所述弹性轴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的数目、位置相对的盲孔,供穿过所述钢质垫板的螺栓穿入,所述螺栓与所述弹性轴之间设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通过胶粘材料与所述弹性轴的盲孔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无缝钢管内设有螺纹,所述无缝钢管与所示钢质垫板一体化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弹性轴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对应端的所述钢质垫板相接触。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钢质垫板设有一个所述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穿过所述钢质垫板的中心。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钢质垫板设有多个所述螺纹通孔,所有所述螺纹通孔在以所述钢质垫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铝合金边框背面还设置有加固条。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防滑插销孔和旋转插杆孔,所述防滑插销孔插入有防滑插销,所述旋转插杆通过所述旋转插杆孔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角钢三角架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角钢三角架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角钢三角架通过螺栓与立面墙的预埋件螺纹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带孔支撑梁设置有一个与铝合金边框上有与旋转轴大小相适配的通孔,所述两端的旋转轴插入到上下部的带孔支撑梁的通孔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实用新型,所述光伏板两侧设置有导流板。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为弹性件,穿过钢质垫板螺栓的一端将角钢三角架个固定连接,已将角钢三角架与立面墙固定连接,角钢三角架与光伏板连接,弹性件能够承担光伏板竖向重力,且在振动的情况下能够承担振动带来的结构变形,并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防止光伏板损坏并造成次生灾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机构,可以根据最佳辐射方位来调整光伏板的角度,上午,通过固定拉杆调节转动,可以将光伏板朝向东南方向;中午,通过固定拉杆光伏板朝向正南;下午,将之朝向西南方向,起到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作用,使光伏板的转化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板,导流板设置在光伏板的两侧,整体利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在光伏板的两侧均有导流板,可对空气进行导流,降低了整个设备所受的风力,以免发生掉落,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延迟光伏板的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伏板安装设置在立面墙上,不占用土地资源,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型都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安装设置在立面墙上,还具有遮阳板的功效,可以在光伏发电的同时阻止太阳队建筑物墙面暴晒,能够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中固定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中角钢三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中光伏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中光伏板的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太阳能光伏墙壁连接件包括光伏板1、固定件2、调节机构3和导流板4,其中:

光伏板1包括太阳能电池片11和铝合金边框12,太阳能电池片11与现有太阳能电池片11的加工方法相同,首先将钢化玻璃、EVA、36片光伏电池片背板层压成为的长方形光伏电池板,铝合金边框12与长方形光伏电池板的大小形状相同,铝合金边框12两端各有一个铝合金圆柱体作为旋转轴121,上旋转轴与下旋转轴形状大小相同,旋转轴121上还设置有防滑插销孔1211和旋转插杆孔1212,铝合金边框12以冲压或铸造的方式成型,铝合金边框12背面还设置有加固条122,用于加固铝合金边框12,可以起到加固防风的作用。

固定件2为弹性件,固定件2包括弹性轴21、钢制垫板22和弹簧23,弹性轴21为天然橡胶轴,也可以采用合成橡胶轴或具备弹性的其他材料的弹性轴,弹性轴21的两端分别与钢质垫板22固定连接,弹性轴21的中心轴过钢质垫板22的中心轴穿过钢质垫板22的中心,钢质垫板22设有一个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穿过钢质垫板22的中心,供螺栓穿过,弹性轴21上要设有弹簧23,弹性轴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盲孔211,该盲孔211穿过弹性轴21的中心轴,在弹性轴21的两端分别设有钢质垫板22,弹性轴21的两端与位于对应端的钢质垫板22相接触;弹簧的两端也分别与对应端的钢质垫板22相接触,钢质垫板22的中心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该螺纹孔与钢质垫板22螺纹连接,然后再穿入盲孔211,为了提高螺栓与弹性轴21的接触力,盲孔211内设有无缝钢管212,无缝钢管212处于螺栓与弹性轴21之间,无缝钢管212与盲孔211紧密接触,无缝钢管212通过胶粘材料与弹性轴21的盲孔211内表面相连接,能够增强接触效果,无缝钢管212内设有螺纹,深入盲孔211的螺栓穿入无缝钢管212内并与之螺纹连接,无缝钢管212与钢质垫板22一体化固定连接,弹性轴2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钢质垫板22接触连接,弹簧23也与对应端的钢质垫板22接触连接,钢质垫板22对弹性轴21、弹簧23均起到固定位置,防止扭动的作用,而弹性轴21又对弹簧2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弹簧23在其他方向上扭动,另外,弹性轴21和弹簧23均起到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因此具备缓解、稳定的作用。

旋转机构3包括角钢三角架31、带孔支撑梁32、旋转插杆33和固定拉杆34,角钢三角架31设置有两个,两个角钢三角架31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带孔支撑梁32与角钢三角架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带孔支撑梁32设置有一个与铝合金边框12上有与旋转轴121大小相适配的通孔,两端的旋转轴121插入到上下部的带孔支撑梁32的通孔内,使得铝合金边框12能够通过旋转轴121旋转,旋转轴121上的防滑插销孔和旋转插杆孔分别分别插上防滑插销和旋转插杆33,防滑插销的设立能够有效地保证铝合金边框12的稳定性,避免其滑落,旋转插杆33插入旋转轴121上的旋转插杆孔内,能够通过旋转插杆33带动旋转轴121旋转,固定拉杆34与旋转插杆33固定连接,固定拉杆34底部设置有固定钩341,固定拉杆34的长度可以根据从光伏板1安装外墙的位置到用户窗户的长度来进行设置,使得用户可以直接站在窗边来控制固定拉杆34带动旋转插杆33转动,从而带动铝合金边框12转动,同时,为了方便固定,还需在窗台上设置有与固定钩341相适配的勾孔,以此来达到固定光伏板1角度的目的,当我们将光伏板1旋转到太阳辐射最强的角度时,将固定拉杆34上的固定钩341钩入勾孔内。

使用时,该固定件2通过一端的螺栓可以将该固定件2分别与立面墙的预埋件(比如槽钢、角钢等)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将固定件2与阳台固定连接,通过另一端的螺栓可以将该固定件3与角钢三角架31固定连接,进而将角钢三角架31固定在阳台上;弹性件能够承担角钢三角架31上的光伏组件的竖向重力,且在振动的情况下能够承担振动带来的结构变形,并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防止光伏板损坏并造成次生灾害,光伏板对钢质垫板22及无缝钢管212施加拉压力,钢质垫板22和无缝钢管212会将该拉压力传递给弹性轴21,由弹性轴21产生形变,进而起到缓冲作用。

导流板4设置有两块,两块导流板4设置在光伏板1的两侧,整体利用空气动力学设计,在光伏板1的两侧均有导流板,可对空气进行导流,降低了整个设备所受的风力,以免发生掉落,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延迟光伏板1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