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永磁无刷电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441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用永磁无刷电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自行车的电机系统,尤其涉及被安装于自行车的车轮轴上的永磁无刷电机系统。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日常交通工具,以其节能环保、运动健身等优势正成为人们节能环保低碳出行的首选。相应地,自行车用导航仪、行程记录仪、运动监测设备、音响、装饰灯、定位装置等各种需要以电为驱动源的自行车周边设备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自行车本身并不具有发动机或发电机等动力装置,这些自行车周边设备只能以自带的电池进行供电,过多的电池使用不仅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还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等,这与低碳环保出行的初衷相悖。现有技术中有存在安装在车轮轴上的电机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系统车轮轴与电机轴之间的传递不稳定,且电机安装在电机壳内,发热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发电效果以及电机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轴与电机轴之间机械能传递稳定且能够有效散热的自行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

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用永磁无刷电机系统,包括定子、磁钢、转子以及散热盒;所述电机系统安装在所述自行车的车轮轴上,所述车轮轴贯穿所述电机系统;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车轮轴上,并随着所述车轮轴转动;所述磁钢固定在所述转子上,并围绕在所述定子旋转;所述定子上缠绕多个线圈,在所述定子相对所述转子旋转时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散热盒安装在所述一侧,在所述散热盒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车轮轴上,并随着所述车轮轴转动。

所述电机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轮毂和盖板;所述轮毂形成为碗状,内侧空间用于容纳上述各部件;所述轮毂的碗状的开口部通过所述盖板密封。

所述盖板与所述轮毂的碗状开口密封通过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密封;所述散热盒安装在所述盖板外侧。

在所述盖板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在所述散热盒外侧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6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子固定在车轮轴上,即车轮轴与电机轴为一体,实现了车轮轴与电机轴之间机械能传递的稳定性。同时在电机上设置了散热装置,实现散热,优化电机的工作环境,延长电机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盒背面示意图。

其中,1为盖板,2为定子,3为转子,4为磁钢,5为轮毂,6为车轮轴,7为散热盒,8为散热风扇,9为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方式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以下简称电机)包括:磁钢3、转子4、定子2、轮毂5以及散热盒7;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系统安装在所述自行车的车轮轴6上,所述转子4固定在所述车轮轴6上,当自行车行进时,车轮转动,所述车轮轴6带动转子4转动。所述定子2上缠绕多个线圈,各线圈之间以预定相位分布。所述磁钢3固定在所述转子4上,并围绕在所述定子2旋转。从而,该电机工作时,所述定子2相对于所述转子4相对运动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为所述电机连接的电池充电。

所述电机还包括外壳,例如由树脂材料制成,以能封闭并保护上述各部件为准。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优选包括轮毂5和盖板1。所述轮毂5形成为近似碗状,内侧空间用于容纳上述各部件,从而形成紧凑的电机整体。轮毂5的碗状的开口部由所述盖板1例如以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密封,从而使得所述外壳形成封闭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盖板1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自然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盒7安装在所述盖板1外侧,在所述散热盒7内侧安装有散热风扇8,所述车轮轴6贯穿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所述散热风扇8固定套在所述车轮轴6上,并随着所述车轮轴6转动,用于对所述电机进行散热。另外,在所述散热盒7外侧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散热孔9(如图2所示),一般为圆周上均匀分布的6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当使用者骑行自行车时,车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子4转动,所述转子4相对于所述定子2相对运动,电机发电。同时,车轮轴带动所述散热风扇8转动,散热风扇8转动形成风力为所述电机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