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757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保护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涌和峰值电压(脉冲)是指“常规”电压的增加,通常由剧烈变动或电力需求的增加而引起。打开大 浪涌功率电器、吸尘器、空调、洗衣机都可以引发电涌和峰值电压。任何一种类型的干扰都能够损坏电子设备。超出实际维修范围。另外,恶劣天气(闪电)和电力公司的日常拉关闸及维修工作都会给电源线带来破坏性的电涌。电涌保护器像自动的电力泄洪闸一样,能够将危险的额外电压和脉冲大电流泄放入大地,防止大多数这样的危险电压损坏您的敏感设备。现有电涌保护器的上导电引脚和下导电引脚通常直接连接,这样就需要较大的壳体来容纳各个电器元件,造成电涌保护器的体积大,给后期安装带来一些不便。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涌保护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涌保护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壁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上导电引脚和下导电引脚,上导电引脚一端与壳体的上端侧壁相固定连接后伸出壳体外,下导电引脚一端与壳体的下端侧壁相固定连接后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的内腔还设置有中间连接柱和弹簧,所述上导电引脚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引脚孔,所述下导电引脚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引脚孔;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上引脚孔的内底面上;所述弹簧另一端与中间连接柱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柱另一端通过焊接部与下引脚孔的开口端边缘处相焊接;

所述中间连接柱的侧壁还固定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端设置有与观察口相匹配的指示板,中间连接柱的外圆直径小于下引脚孔的内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引脚孔还嵌设有绝缘套,中间连接柱的外圆直径小于绝缘套的内圆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为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腔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观察口相匹配的隔离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弹簧嵌设在上引脚孔,当电涌保护器正常工作时,中间连接柱一端嵌设在上引脚孔中;当电涌保护器熔断时,中间连接柱一端嵌设在下引脚孔中;进而缩小了整个电涌保护器体积,给后期安装带来极大地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熔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观察口;

2、上导电引脚; 2-1、上引脚孔;

3、下导电引脚; 3-1、下引脚孔;

4、中间连接柱; 5、焊接部; 6、绝缘套; 7、连接架;

8、指示板; 9、隔离板; 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2 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一侧壁设置有观察口1-1,所述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上导电引脚2和下导电引脚3,上导电引脚2一端与壳体1的上端侧壁相固定连接后伸出壳体1外,下导电引脚3一端与壳体1的下端侧壁相固定连接后伸出壳体1外。

所述壳体1的内腔还设置有中间连接柱4和弹簧10,所述上导电引脚2的下端面设置有上引脚孔2-1,所述下导电引脚3的上端面设置有下引脚孔3-1。

所述弹簧10一端固定在上引脚孔2-1的内底面上;所述弹簧10另一端与中间连接柱4一端相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柱4另一端通过焊接部5与下引脚孔3-1的开口端边缘处相焊接。

通过将弹簧10嵌设在上引脚孔2-1,当电涌保护器正常工作时,中间连接柱4一端嵌设在上引脚孔2-1中;当电涌保护器熔断时,中间连接柱4一端嵌设在下引脚孔3-1中;进而缩小了整个电涌保护器体积。

所述中间连接柱4的侧壁还固定设置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一端设置有与观察口1-1相匹配的指示板8,通常指示板8的表面积会比观察口1-1的表面积大,使得指示板8能够覆盖整个观察口1-1,这样设置会更加美观和直观。为了避免中间连接柱4在下引脚孔3-1中会与下引脚孔3-1内壁相接触,中间连接柱4的外圆直径小于下引脚孔3-1的内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引脚孔3-1还嵌设有绝缘套6,中间连接柱4的外圆直径小于绝缘套6的内圆直径;从而杜绝了中间连接柱4与下引脚孔3-1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绝缘套6具有耐高温和良好的绝缘性能,使得绝缘套6在高短路电流通过的瞬间不会发生变形,不粘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绝缘套6为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观察口1-1相匹配的隔离板9;隔离板9主要是为了将下导电引脚3和观察口1-1相隔离,所以,隔离板9的表面积大于观察口1-1的表面积;当电涌保护器熔断时,指示板8位于隔离板9和观察口1-1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弹簧嵌设在上引脚孔,当电涌保护器正常工作时,中间连接柱一端嵌设在上引脚孔中;当电涌保护器熔断时,中间连接柱一端嵌设在下引脚孔中;进而缩小了整个电涌保护器体积,给后期安装带来极大地便利。另外,隔离板的设置,让电涌保护器更加安全可靠,避免通过观察口发生触电事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