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共箱组合电器用的小型化电缆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63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共箱组合电器用的小型化电缆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三相共箱组合电器用的小型化电缆终端结构。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GIS组合电器)对于电网而言,是重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安全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现在国内日趋发展的城市化建设,对输变电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尤为突出。尤其体现在GIS组合电器上,如上海、江苏等电网公司,由于GIS室面积小,间隔间距普遍要求在1米以内,更有甚要求做到0.8米。这对GIS组合电器来说,要有更小型化的设计,突出的设计要求就是GIS组合电器布置要更合理、尺寸、体积更小。目前GIS组合电器电缆终端,布置于三工位隔离开关下方,但是由于电缆终端外壳高度过高,导致电缆头安装面距离地面尺寸过小,电缆头不能直接从GIS室下方夹层直接插入电缆罐,这对现场的安装、试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改变了电缆终端的连接方式,优化内部连接导体的尺寸以及绝缘距离,同时考虑到现场对电缆头的试验,优化了内部导体连接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三相共箱组合电器用的小型化电缆终端结构,包括三工位隔离开关、三工位连接导体、电缆终端、电缆头,其特征在于:三工位隔离开关的下端连接电缆终端;所述的三工位隔离开关的内部设有三工位连接导体,三工位连接导体的下端采用电缆终端连接导体连接电缆头;所述的电缆头位于电缆终端的内部。

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导体由导电杆及连接板组成,并形成L型结构,三工位连接导体的下端连接导电杆的一端,导电杆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板。

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导体与电缆头之间设有导体垫。

所述的电缆终端连接导体的外侧套设有电缆终端外壳,电缆终端外壳的顶部设有一个出线孔,电缆终端外壳的底部均布设有三个另一出线孔;位于电缆终端外壳的侧面设有两个手孔,并且两个手孔呈145°布置。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三工位隔离开关侧出口连接改为三工位隔离开关下出口连接,减小了GIS组合电器设备的长度。同时对内部连接导体电场进行优化,缩小了外壳尺寸,增加了电缆头安装面与地面的距离,可以保证电缆头安装面距离地面不小于600mm,方便现场电缆头的安装。同时设计的电缆终端连接导体,连接板的4个安装螺丝与2个安装手孔的位置,方便现场试验的拆卸电缆终端连接导体。该小型化电缆终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3,图4为电缆终端外壳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1为三工位隔离开关,2为三工位连接导体,3为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1为导电杆,3-2为连接板,4为导体垫,5为电缆头,6为电缆终端。

参见图3,图4,7为电缆终端外壳,8为手孔,9为出线孔,10为另一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三工位隔离开关1的下端连接电缆终端6;所述的三工位隔离开关1的内部设有三工位连接导体2,三工位连接导体2的下端采用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连接电缆头5;所述的电缆头5位于电缆终端6的内部。

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由导电杆及连接板组成,并形成L型结构,三工位连接导体2的下端连接导电杆3-1的一端,导电杆3-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板3-2。

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与电缆头5之间设有导体垫4。

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的外侧套设有电缆终端外壳7,电缆终端外壳7的顶部设有一个出线孔9,电缆终端外壳7的底部均布设有三个另一出线孔10;位于电缆终端外壳7的侧面设有两个手孔8,并且两个手孔8呈145°布置。

电缆终端厂内安装在GIS组合电器设备上,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装箱运输至现场。现场将电缆头5从GIS室下方电缆夹层送至电缆终端外壳7处进行安装。安装好电缆头5后,通过电缆终端外壳7侧面的两个手孔8分别安装电缆终端连接导体3。

小型化的电缆终端外壳7高度不大于670mm,安装好后,电缆头5的安装面距地面的尺寸不小于6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导体距离,优化布置的措施,有效的减小的GIS设备的长度以及竖直尺寸,大大方便了现场的装配、试验,且有利于缩小厂房的尺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