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直流和AISG信号透传通路功能的高性能防雷击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370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直流和AISG信号透传通路功能的高性能防雷击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基站射频前端技术领域,防雷电路作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位于FU天线端口,其主要作用是:在天线遭受雷击情况下,释放大电流,抑制高电压,保护下一级电路及部件不损坏,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同时保证AISG信号在进入调制解调芯片之前,具有低插损,高抑制,滤除其他频段信号干扰,保证AISG信号透传通路功能稳定通畅;即提供一条塔顶通讯控制的通道,用于基站与塔顶设备收发数据;当前雷击保护电路,残压指标及残压指标稳定性,都不太理想;AISG通路上,2M-12插损也有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直流和AISG信号透传通路功能的高性能防雷击保护电路,能够保证AISG通路在2-12M带内具有更低插损,在122M-12.75G具有更高抑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直流和AISG信号透传通路功能的高性能防雷电路,与天线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路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级防雷电路、第二级防雷电路和第三级防雷电路,以及与第二级防雷电路连接的调制解调电路;第三级防雷电路的输出端与直流偏置电路连接;其中,

第一级防雷电路包括并联在主路上的气体放电管B1,气体放电管B1并联后接地;

第二级防雷电路包括串联在主路上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感L2,以及并联在主路上的TVS管B2,TVS管B2并联后接地;

第三级防雷电路包括并联在主路上的快恢复二极管B5,快恢复二极管B5并联后接地;

其中在第一电阻R1前端的主路上设有并联在主路上的无磁电容,无磁电容并联后接地;

所述的调制解调电路串联在第二级防雷电路的第二电感L2前端,调制解调电路包括与第二级防雷电路并联的高压电容C5,高压电容C5的输出端连接有50欧姆微带匹配电路,再连接调制解调芯片;所述的50欧姆微带匹配电路包括50欧姆微带线和50欧姆微带线上的LC低通滤波电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级防雷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气体放电管B1前、串联在主路上的第一电感L1。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LC低通滤波电路包括与高压电容C5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的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高压电容C5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感L3的输入端之间,并联对地第六电容C6;在第三电感L3输出端与第四电感L4的输入端之间,分别并联对地第八电容C8和第十电容C10;所述的50欧姆微带匹配电路还包括在第四电感L4的输出端并联的对地第十一电容C11、对地第一低电容放电管B3、对地第二低电容放电管B4。

按上述方案,在第一级防雷电路的前端主路上、第一级防雷电路和第二级防雷电路之间的主路上、第二级防雷电路与第三级防雷电路之间的主路上、第三级防雷电路与直流偏置电路之间,分别并联2个对地无磁电容。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三级防雷电路还包括串联在主路上的第二电阻R2。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四电感L4的输出端并联有对地第十四电容C14。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电感L1为漆包线线圈电感。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电阻R1为绕线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三级防雷,应对10/350us电流冲击,对后端部件提供稳定可靠的保护作用;在调制解调电路中用50欧姆微带线、LC低通滤波器电路,使调制解调电路在2-12M带内,具有更低的插损,在122M以外,具有更高的抑制;电路性能更稳定可靠。

2、通过采用漆包线线圈电感和绕线电阻这种高Q值集总参数元件匹配电路,提高了电路指标的稳定性,减小了电路尺寸,因此该防雷电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小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级防雷电路,2-第二级防雷电路,3-第三级防雷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直流和AISG信号透传通路功能的高性能防雷击保护电路,满足AISG3.0协议,如图1所示,与天线连接,它包括主路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级防雷电路1、第二级防雷电路2和第三级防雷电路3,以及与第二级防雷电路2连接的调制解调电路;第三级防雷电路3的输出端与直流偏置电路连接;其中,第一级防雷电路1包括串联在主路上的第一电感L1和并联在主路上的气体放电管B1,气体放电管B1并联后接地,其中第一电感L1根据产品的指标和排版空间可以选择要或者不要;第二级防雷电路2包括串联在主路上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感L2,以及并联在主路上的TVS管B2,TVS管B2并联后接地;第三级防雷电路3包括并联在主路上的快恢复二极管B5,快恢复二极管B5并联后接地;其中在第一电阻R1前端的主路上设有并联在主路上的无磁电容,无磁电容并联后接地;所述的调制解调电路串联在第二级防雷电路的第二电感L2前端,即可以串联在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口,也可以串联在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口,根据产品的指标进行调整;调制解调电路包括与第二级防雷电路2并联的高压电容C5,高压电容C5的输出端连接有50欧姆微带匹配电路,再连接调制解调芯片;所述的50欧姆微带匹配电路包括50欧姆微带线和50欧姆微带线上的LC低通滤波电路。

所述的LC低通滤波电路包括与高压电容C5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的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高压电容C5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感L3的输入端之间,并联对地第六电容C6;在第三电感L3输出端与第四电感L4的输入端之间,分别并联对地第八电容C8和第十电容C10;所述的50欧姆微带匹配电路还包括在第四电感L4的输出端并联的对地第十一电容C11、对地第一低电容放电管B3、对地第二低电容放电管B4。

在第一级防雷电路1的前端主路上、第一级防雷电路1和第二级防雷电路2之间的主路上、第二级防雷电路2与第三级防雷电路3之间的主路上、第三级防雷电路与直流偏置电路之间,分别并联2个对地无磁电容。如图1所示,在第一级防雷电路1的前端主路上并联有第一无磁电容C1和第二无磁电容C2,第一级防雷电路1和第二级防雷电路2之间的主路上并联有第三无磁电容C3和第四无磁电容C4,第二级防雷电路2与第三级防雷电路3之间的主路上并联有第七无磁电容C7和第九无磁电容C9,第三级防雷电路3与直流偏置电路之间并联有第十二无磁电容C12和第十三无磁电容C13。

所述的第三级防雷电路还包括串联在主路上的第二电阻R2。所述的第四电感L4的输出端并联有对地第十四电容C14。

所述的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为漆包线线圈电感。第一电阻R1为绕线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关键器件型号分别是:气体放电管B1为A80-C90XSMD,第一电阻R1为贴片绕线电阻RSC4524-2W-0.25R-J-C1,TVS管B2为5.0SMDJ33A,第二电阻R2为贴片电阻PT2512FK-7W0R33L,快恢复二极管B5为ER3D-TP;根据具体产品指标要求,可以调整器件规格,改变电路压降,输出残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无磁电容C1,第二无磁电容C2,第三无磁电容C3,第四无磁电容C4,型号均为CH1206N330J202T,但均可以被其他型号的无磁电容替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七电容C7型号为CC1206 X7R474K-50,第九电容C9型号为CC0603 X7R103K-50,第十二电容C12型号为CC0603 C0G8R2C-50;作为滤波器和调谐使用,均可以被其他器件型号替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高压电容C5的型号为CC1812 X7R103K-2000,根据排版要求,规格可以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三电感L3型号为FSLM2520-R56J,第四电感L4型号为CLH1608T-10NJ-S,第六电容C6型号为CC0603 C0G101J-50,第八电容C8型号为CC0603 C0G121J-50,第十电容C10型号为CC0603 C0G8R2C-50,第十一电容C11型号为CC0603 C0G8R2C-50;作为LC电路,器件均可以被其他型号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防雷电路,可以承受10/350us,+/-5000A电流冲击;保证电路输出DC_BAIS残压在+60V/-6V;MODEM残压在+60V/-60V;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的电路性能,更低的构造成本,更小的体积,从而更加实用,应用也更加广泛。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