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设计且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33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设计且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系统集成、金融系统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设计且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金融系统是有关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体系。它是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体。金融系统是家庭、公司和政府为执行其金融决策而使用的一套市场和中介机构,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的市场,还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资金通过金融系统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这些资金通常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发生流动。

金融系统是家庭、公司和政府为执行其金融决策而使用的一套市场和中介机构,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的市场,还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

资金通过金融系统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这些资金通常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发生流动。

系统建设金融系统的建设同其他行业电子化系统的建设一样,主要是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生命周期法”有时也叫做分阶段建设法或分步骤建设法,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按照时间顺序和所采用的工程方法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实现的阶段或任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或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去实现。通常,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基础,后一个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阶段圆满完成后才能正式开始。因此,通过这种系统工程方法,无论多么大的工程或多么复杂的系统,都可以有条不紊的,分步骤分阶段建设成功。

系统建设的周期,通常可划分为项目起动、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投产应用和运行维护等八个阶段。如果将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分布在时间横坐标上,而将工作量、人力需求、计算机资源或资金需求等,以垂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各种曲线表明:系统建设每个阶段任务所需的人力、计算机资源等都可以给出定量化的估计。所以,每个阶段都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从而保证了任何大系统建设任务的高效完成。

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由于其业务特点所致,可以划分成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联行清算业务处理子系统、内部管理子系统和新型服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同样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又可以再次划分为存款、贷款、储蓄、汇兑等多种业务处理系统。而对于每种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的建设,都可以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管理,它是保质保量完成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BSV液晶拼接集成、综合布线、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在金融系统集成中,在金融管理服务系统(金管系统)中,某些设施设备需要实现自动化的管理控制(比如当出现工位处无人或无设备运行时,即便断电也不影响整个金融系统集成的运行),以此来达到安全使用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设计且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金管系统,在金融系统集成建设中,在现有金融管理服务系统上进行改造,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而设计,增加智能断电保护功能的电路系统,利用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及直流供电电路配合实现断电保护的目的,避免由于在出现意外情况下,交流供电系统不能及时断电,而引发后续灾害的情况发生;并可当出现无人或无设备运行时,及时断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传感器电路设计上,采用红外传感器及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相配合的电路架构,对有无人员在工位上工作进行监测,从而为是否进行自动断电提供数据依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设计且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金管系统,设置有交流供电电路、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及传感器电路,所述交流供电电路分别与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和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交流供电电路、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及传感器电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QT及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红外传感器QT连接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第一直流供电电路与红外传感器QT相连接;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内设置有集成电路UI、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所述集成电路UI分别与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相连接,红外传感器QT连接输入电路,输出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电容C18、电阻R18、电阻R27、光敏电阻RT、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3、电容C24,红外传感器QT的电源脚D通过电阻R27连接集成电路UI的9脚,红外传感器QT的信号脚S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一端及集成电路UI的14脚相连接,红外传感器QT的接地脚G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二端、电阻R18的第二端、光敏电阻RT的第二端、电阻R19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相连接且接地,集成电路UI的9脚连接光敏电阻RT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20连接集成电路UI的15脚,电容C20与电阻R21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电路UI的15脚和16脚之间,电阻R22与电容C23相互串联且连接在集成电路UI的13脚与16脚之间,电阻R23和电容C24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电路UI的12脚和13脚之间,电阻R19的第一端连接集成电路UI的10脚,集成电路UI的11脚和8脚与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输出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容C21、电容C22、开关SW1及三极管Q3,所述集成电路UI的6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24和电容C22接地,且电阻R24和电容C22的共接端与集成电路UI的5脚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I的3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25和电容C21接地,且电阻R25和电容C22的共接端与集成电路UI的4脚相连接,集成电路UI的12脚通过电阻R26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集成电路UI的1脚通过开关SW1控制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和地。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3、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放大电路及交流接触器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皆与单片机U3相连接,单片机U3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单片机U3连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连接交流接触器电路,交流接触器电路连接控制交流供电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U3的P1.1脚。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2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D1分别连接单片机U3的VSS脚、二极管D2的正极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的第二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所述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3及晶振X,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集成运放U4,电容C1与电阻R1相互串联,且串联后的电阻C1和电阻R1的共接端连接单片机U3的RST脚,电容C1的非共接端通过电阻R3连接集成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单片机U3的VSS脚分别与电阻R1的非共接端及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2串联电容C3,且串联后的电容C2和电容C3与晶振X相并联并分别与单片机U3的XTAL1脚和XTAL2脚相连接,电容C2和电容C3的共接端连接单片机U3的VSS脚,单片机U3的VCC脚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单片机U3的P1.0脚连接集成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U4的正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供电电路,集成运放U4的负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U3的VSS脚,集成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单片机U3采用51系列单片机,所述集成运放U4采用LF35系列单运放集成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内设置有全桥整流桥U1、电容C4、三端稳压器U5、电容C5,所述全桥整流桥U1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供电电路和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1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4的第一端和三端稳压器U5的输入脚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1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4的第二端、三端稳压器U5的接地脚及电容C5的第二端相连接,三端稳压器U5的输出脚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控制电路及红外传感器QT的电源脚D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容C4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5的输入脚,所述电容C5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5的正极连接三端稳压器U5的输出脚。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内设置有全桥整流桥U2、电容C8、三端稳压器U6、电容C9,所述全桥整流桥U2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供电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2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一端和三端稳压器U6的输入脚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2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二端、三端稳压器U6的接地脚及电容C9的第二端相连接,三端稳压器U6的输出脚分别与电容C9的第一端及控制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交流供电电路内设置有手动开关S1、变压器T1、点触开关S2及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所述点触开关S2及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相互并联,所述手动开关S1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源的一相,手动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点触开关S2和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第一端,并联的点触开关S2和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初级端的第一端,变压器T1初级端的第二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另一相相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端分别与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和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金融系统集成建设中,在现有金融管理服务系统上进行改造,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而设计,增加智能断电保护功能的电路系统,利用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及直流供电电路配合实现断电保护的目的,避免由于在出现意外情况下,交流供电系统不能及时断电,而引发后续灾害的情况发生;并可当出现无人或无设备运行时,及时断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传感器电路设计上,采用红外传感器及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相配合的电路架构,对有无人员在工位上工作进行监测,从而为是否进行自动断电提供数据依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成熟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用集成电路搭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能够做到精确化的判断改为上是否存在人员,从而为自动化的断电提供数据保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端稳压器设计,能够得到两路稳定的直流电源,避免由于直流电源不稳定,而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而设计的控制电路,能够在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保障整个控制电路的平稳运行,并有效实现及时断路保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体红外感应技术和红外摄像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结构,能够在当出现无人,或无物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及时断电,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件程序皆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涉及到软件程序的更改及保护,只是对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而设计的硬件架构的保护。

实施例1:

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设计且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金管系统,在金融系统集成建设中,在现有金融管理服务系统上进行改造,基于红外传感技术而设计,增加智能断电保护功能的电路系统,利用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及直流供电电路配合实现断电保护的目的,避免由于在出现意外情况下,交流供电系统不能及时断电,而引发后续灾害的情况发生;并可当出现无人或无设备运行时,及时断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传感器电路设计上,采用红外传感器及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相配合的电路架构,对有无人员在工位上工作进行监测,从而为是否进行自动断电提供数据依据,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设置有交流供电电路、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及传感器电路,所述交流供电电路分别与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和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交流供电电路、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及传感器电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电路包括红外传感器QT及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红外传感器QT连接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第一直流供电电路与红外传感器QT相连接;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内设置有集成电路UI、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所述集成电路UI分别与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相连接,红外传感器QT连接输入电路,输出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电容C18、电阻R18、电阻R27、光敏电阻RT、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3、电容C24,红外传感器QT的电源脚D通过电阻R27连接集成电路UI的9脚,红外传感器QT的信号脚S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一端及集成电路UI的14脚相连接,红外传感器QT的接地脚G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二端、电阻R18的第二端、光敏电阻RT的第二端、电阻R19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相连接且接地,集成电路UI的9脚连接光敏电阻RT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20连接集成电路UI的15脚,电容C20与电阻R21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电路UI的15脚和16脚之间,电阻R22与电容C23相互串联且连接在集成电路UI的13脚与16脚之间,电阻R23和电容C24相互并联且连接在集成电路UI的12脚和13脚之间,电阻R19的第一端连接集成电路UI的10脚,集成电路UI的11脚和8脚与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

在设置时,优选的电阻R20与集成电路UI的15脚相连接,电阻R22与集成电路UI的13脚相连接。

所述交流供电电路,与交流市电相接,并设置被控制电路所控制的控制组件,实现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进行自动断电的目的,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的第一种直流电压(优选设置为+5v),并经过稳压处理为控制电路进行直流供电,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的第二种直流电压(优选设置为+15v),并经过稳压处理为控制电路进行直流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交流供电电路向待供电的金融管理服务系统的供电通断管控,从而起到节约能源,并避免出现事故灾害情况发生的目的;所述传感器电路,有效的对现有金融管理服务系统安装位处的人员或系统本身是否需要持续工作进行监测,从而为控制电路提供控制依据;具体的所述红外传感器QT优选采用LHI878 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QT对设置该传感器电路内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的情况进行监测,而后将检测信号通过输入电路传输到集成电路UI(优选的集成电路UI采用SNS9201)内进行信号处理,而后利用输出电路传输至控制电路内,为控制电路智能化的控制交流供电电路的通断提供数据依据,从而实现金管系统内的自动化单元的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输出电路内设置有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容C21、电容C22、开关SW1及三极管Q3,所述集成电路UI的6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24和电容C22接地,且电阻R24和电容C22的共接端与集成电路UI的5脚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I的3脚通过相互串联的电阻R25和电容C21接地,且电阻R25和电容C22的共接端与集成电路UI的4脚相连接,集成电路UI的12脚通过电阻R26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集成电路UI的1脚通过开关SW1控制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和地;设置时,优选的开关SW1采用单刀双联开关,能够实现集成电路UI的1脚可以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或同地相接,优选的在设置时电阻R25连接集成电路UI的3脚,电阻R24连接集成电路UI的6脚,三极管Q3优选采用NPN型三极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3、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放大电路及交流接触器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皆与单片机U3相连接,单片机U3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单片机U3连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连接交流接触器电路,交流接触器电路连接控制交流供电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单片机U3的P1.1脚。

所述复位电路为单片机U3提供断电复位功能(当单片机程序跑偏等情况发生时,亦可实现复位功能);所述晶振电路,为单片机U3提供起振信号,所述放大电路将单片机U3所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信号放大后传输到交流接触器电路内控制交流接触器电路的通断,从而进一步控制交流供电电路的通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2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D1分别连接单片机U3的VSS脚、二极管D2的正极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的第二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及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的第一端相连接,优选的三极管Q1采用PNP三极管,三极管Q2采用NPN三极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所述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3及晶振X,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集成运放U4,电容C1与电阻R1相互串联,且串联后的电阻C1和电阻R1的共接端连接单片机U3的RST脚,电容C1的非共接端通过电阻R3连接集成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单片机U3的VSS脚分别与电阻R1的非共接端及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集成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2串联电容C3,且串联后的电容C2和电容C3与晶振X相并联并分别与单片机U3的XTAL1脚和XTAL2脚相连接,电容C2和电容C3的共接端连接单片机U3的VSS脚,单片机U3的VCC脚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单片机U3的P1.0脚连接集成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集成运放U4的正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供电电路,集成运放U4的负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U3的VSS脚,集成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优选的电容C1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1的正极与电阻R3相连接,单片机U3的电源VCC脚连接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集成运放U4的正电源输入端(7脚)连接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单片机U3采用51系列单片机,所述集成运放U4采用LF35系列单运放集成电路,在设计使用时,优选的单片机U3采用STC89C51系列单片机,集成运放U4优选采用LF356单运放芯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内设置有全桥整流桥U1、电容C4、三端稳压器U5、电容C5,所述全桥整流桥U1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供电电路和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1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4的第一端和三端稳压器U5的输入脚(VIN脚)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1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4的第二端、三端稳压器U5的接地脚(GND脚)及电容C5的第二端相连接,三端稳压器U5的输出脚(VOUT脚)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控制电路(单片机U3的电源VCC脚)及红外传感器QT的电源脚D相连接,在设计使用时,全桥整流桥U1优选采用圆桥或扁桥或方桥封装的整流全桥;三端稳压器U5采用型号为7805的三端稳压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容C4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三端稳压器U5的输入脚,所述电容C5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5的正极连接三端稳压器U5的输出脚。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路内设置有全桥整流桥U2、电容C8、三端稳压器U6、电容C9,所述全桥整流桥U2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供电电路和第一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2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一端和三端稳压器U6的输入脚(VIN脚)相连接,全桥整流桥U2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8的第二端、三端稳压器U6的接地脚(GND脚)及电容C9的第二端相连接,三端稳压器U6的输出脚(VOUT脚)分别与电容C9的第一端及控制电路(集成运放U4的7脚)相连接,在设计使用时,全桥整流桥U2优选采用圆桥或扁桥或方桥封装的整流全桥;三端稳压器U6采用型号为7815的三端稳压器。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交流供电电路内设置有手动开关S1、变压器T1、点触开关S2及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所述点触开关S2及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相互并联,所述手动开关S1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源的一相,手动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点触开关S2和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第一端,并联的点触开关S2和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1初级端的第一端,变压器T1初级端的第二端与~220V交流电源的另一相相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端分别与第一直流供电电路和第二直流供电电路相连接,在设置时,变压器T1的次级端分别连接在全桥整流桥U1和全桥整流桥U2的交流输入端上,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初级端的第二端形成~220V输出,为现有的金融管理服务系统提供交流电,所述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的通断控制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的通断。

在使用时,手动开关S1为手动电源开关,点触开关S2按下闭合,放手断开,按下点触开关S2,单片机U3启动运行,经过一定时间后(优选设置2 s左右),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闭合,交流220 V可为现有的金融管理服务系统的设施设备持续供电,优选设置为供电8min后,单片机U3根据传感器电路检测到的信息控制交流供电电路的供电通断;当检测到信息使单片机U3的P1.1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U3的P1.0输出5 V高电平至集成运放U4的3脚(同相输入端),而集成运放U4的2脚(反相输入端)只有1.5 V,这样集成运放U4的6脚(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2导通,进一步使三极管Q1导通,使15V的直流电源可以为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供电,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闭合,使交流220 V可为现有的金融管理服务系统的设施设备正常供电。当检测到信息使单片机U3的P1.1为低电平时,优选设置为延时1.5min后,再次检测单片机U3的P1.1,若连续8min(优选设置)单片机U3的 P1.1为低电平,使单片机U3的P1.0输出低电平至集成运放U4的3脚(同相输入端),使集成运放U4的6脚(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截止,进一步的三极管Q1截止,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断电,控制电路的被控端KM1断开,切断交流220 V供电,D2为交流接触器线圈端KM的保护二极管,D1是为了抬高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位;三极管Q1优选采用功率较大的三极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