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1840发布日期:2018-07-04 07:5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车一体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车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电桩是集合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调控和电动汽车充电功能一体化的智能新能源综合应用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高速增长。在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各种出行服务应运而生,特别是共享汽车(小车及大中巴士,可自驾或代驾) 获得了快速发展。电动车充电的功率需求较高,最高如特斯拉的直流快充可高达60kW,对区域的配电网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白天的用电高峰期,在电价高昂,同时面临限电的情况,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存在的上述问题,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储能电池组和智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力网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器与所述储能电池组连接;当太阳能充足时,通过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给系统供电;当太阳能不足时,则接入电力网给系统供电;当太阳能充足或者夜间电价较低时间段,系统通过电力网或者太阳能余电给储能电池组充电。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逆变装置;所述智能控制通过所述逆变装置与交流负载连接,用于将所述储能电池组中的存电通过所述逆变装置输送给交流负载;和/或所述智能控制通过所述逆变装置电力网连接,用于当所述储能电池组存电满且太阳能电池板还在发电时,通过所述逆变装置向电力网反向供电。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整流装置;所述电力网通过所述整流装置接入所述智能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在太阳能旺盛或者用电需求较弱的夜间凌晨,储能蓄电池存电,需求旺盛时对外放电,并以市电作为补充。不干扰电网工作和充电作业。同时该系统的光伏、储能、电桩都是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复制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特点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

共享电动车的使用时间多为早上9点到晚上10点,使用者在还车后需要对其进行充电,还车时间较为随机,但是大数量的情况下(如10辆以上)会有明显统计规律,一般1/3概率需要在夜间(9点后)到凌晨充电,无限电和高电价问题。另外2/3的充电需求会在白天、下午和晚上(9点前),需要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来解决。

市面上最常见的共享电动车电池容量平均为30kwh,一次充电通常需要 20kwh度电,平均每车每天需充电1次,30辆车一天总计需要660度电(充电效率约为90%)。装置每天需供应440度电。共享汽车多处于沿海地带,属于以国家太阳能三类资源地区,平均每年等效日照长度为2600小时,平均每天7小时。因此供应440度电需要60kW(可根据场地限制调整)的光伏装置。考虑光伏装置的不稳定,目前尚无明确的备电时间要求,行业习惯为两小时备电时间,因此需配置60kW功率120kWh能量的储能系统。根据共享汽车行业数据,平均每桩功率为3kW,充电时间为6-8小时,每桩通常可供应2.5-3 辆车使用,考虑车辆的充电需求的随机性。因此30辆车需配套2快充(14kW) 和8慢充桩(3kW)。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包括:光伏阵列(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储能电池组和智能控制器(例如,充电桩);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力网通过智能控制器与储能电池组连接;当太阳能充足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给系统供电;当太阳能不足时,则接入电力网给系统供电;当太阳能充足或者夜间电价较低时间段,系统通过电力网或者太阳能余电给储能电池组充电。

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逆变装置;智能控制通过逆变装置与交流负载连接,用于将储能电池组中的存电通过逆变装置输送给交流负载(例如,共享电动车);和/或智能控制通过逆变装置电力网连接,用于当储能电池组存电满且太阳能电池板还在发电时,通过逆变装置向电力网反向供电。

共享出行电动车充电用光储充车一体化系统还包括:整流装置;电力网可通过整流装置接入智能控制器,当太阳能不足时,则接入电力网给系统供电;当太阳能充足或者夜间电价较低时间段,通过电力网给储能电池组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太阳能旺盛或者用电需求较弱的夜间凌晨,储能蓄电池存电,需求旺盛时对外放电,并以市电作为补充。不干扰电网工作和充电作业。同时该系统的光伏、储能、电桩都是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复制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工作效果,而并不用作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思路及结构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调整或优化,仍应视作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