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33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清洁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完成清洁工作;一般家庭的清洁状况为灰尘、毛发、颗粒状垃圾等小微体积垃圾居多,清洁机器人多采用边刷滚动清扫加吸尘电机吸进脏物的方式进行工作。现有的家用清洁机器人一般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座,机器人本体则设有、动力系统、清扫系统和感应系统,动力系统为机器人提供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动作的动力,清扫系统可通过喷洒清洁剂、滚刷或滚动抹布的方式进行清洁,感应系统为机器人提供位置信息;机器人本体还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上的受电端子与充电座上的充电端子适应,在机器人本体定位于充电座上时可进行充电。充电座一般通过市电获得电能,如果能将太阳能应用于清洁机器人中,则将大大节约能源,利于节能环保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可采用太阳能技术供电,利于节能环保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充电座,所述机器人本体中设有用于为其用电部件供电的蓄电池Ⅰ,所述蓄电池Ⅰ连接一取电端子;所述充电座设有蓄电池Ⅱ,所述蓄电池Ⅱ的电输出端连接一用于与取电端子配合的充电端子;所述蓄电池Ⅱ的电力输入端与一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并储存由太阳能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MPPT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MPPT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PPT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Ⅱ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回充信号接收器,所述回充信号接收器与机器人本体的控制部相连,所述充电座上设有用于与回充信号接收器配合的回充信号发射器。

进一步,所述回充信号接收器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机器人本体上,各回充信号接收器分别与控制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电座的底部设有用于吸附于地面的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Ⅱ中,通过充电端子与取电端子的配合作用,这部分电能再储存到蓄电池Ⅰ中以供机器人本体进行清洁使用,从而采用太阳能技术供电,利于节能环保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和充电座2,所述机器人本体1中设有用于为其用电部件供电的蓄电池Ⅰ3,所述蓄电池Ⅰ3连接一取电端子4;所述充电座2设有蓄电池Ⅱ5,所述蓄电池Ⅱ5的电输出端连接一用于与取电端子4配合的充电端子6;所述蓄电池Ⅱ5的电力输入端与一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并储存由太阳能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机器人本体1具有圆盘状的壳体,壳体底部连接有行走轮或者行走脚,壳体内则安装各实现清洁作用的部件;太阳能发电装置可采用现有的装置,只要能实现能量转换即可;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Ⅱ5中,通过充电端子6与取电端子4的配合作用,这部分电能再储存到蓄电池Ⅰ3中以供机器人本体1进行清洁使用,从而采用太阳能技术供电,利于节能环保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1及MPPT控制器7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1的输出端与MPPT控制器7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MPPT控制器7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Ⅱ5的输入端相连;MPPT控制器72可对光伏阵列中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获取最大功率点的方案,使发电装置始终输出最大功率,从而提高装置的太阳能利用率;使用时,可将太阳能电池板71及MPPT控制器72安装在室外,充电座2放置在室内以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回充信号接收器8,所述回充信号接收器8与机器人本体1的控制部相连,所述充电座2上设有用于与回充信号接收器8配合的回充信号发射器9;回充信号接收器8、回充信号发射器9可通过红外信号通信;充电座2上可设置计时器,当机器人本体1离开充电座2时间较长后,回充信号发射器9发出回充信号,回充信号接收器8接收后,控制部即发出指令,使得机器人本体1回到充电座2进行充电;为了提高回充信号接收器8接收信号的可靠性,所述回充信号接收器8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机器人本体1上,各回充信号接收器8分别与控制部连接,该结构可有效增大信号接收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2的底部设有用于吸附于地面的吸盘,使用时充电座2通过吸盘牢固吸附于地面,其稳定性强,保证清洁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