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1659发布日期:2018-07-04 07:4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面临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目前,我国已出台许多政策,扶持和引导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意欲加速提高国内电动车产业的竞争力,缩短成熟期,实现对国外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电动汽车的发展步入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充电桩系统建设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其中充电桩系统管理是维护充电桩系统运行的重中之重,通常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定期对充电桩信息逐个现场采集,工作量较大,且信息更新不及时,难以及时采取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微处理器、RS232总线控制器、RS232接口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输出端均连接至微处理器引脚,微处理器还与RS232总线控制器连接,所述RS232总线控制器与RS232接口电连,RS232接口上连接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入互联网并与充电桩管理后台互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检测电路采用测温元件型号为AD590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采用线性光耦HCNR201为模拟信号隔离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优选为STC89系列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RS232接口优选为DB-25型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压检测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分别采集充电桩充电线路电压和温度,并反馈至微处理器,通过RS232通讯模块将信号发送到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将信息传输至管理后台,这样便可在线实时获知充电桩运行信息,无需人工现场采集,也能及时发现温度预警、电压不稳定等故障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中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3为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中温度检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备RS-232通讯功能的充电桩控制器,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温度检测电路2、微处理器3、RS232总线控制器4、RS232接口5和无线通讯模块6,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和温度检测电路2输出端均连接至微处理器3引脚,微处理器3还与RS232总线控制器4连接,所述RS232总线控制器4与RS232接口5电连,RS232接口5上连接无线通讯模块6,无线通讯模块6用于接入互联网并与充电桩管理后台互联,电压检测电路1和温度检测电路2分别用于采集充电桩充电线路电压和温度,并反馈至微处理器3,通过RS232通讯模块将信号发送到无线通讯模块6,无线通讯模块6将信息传输至管理后台,这样便可在线实时获知充电桩运行信息,无需人工现场采集,也能及时发现温度预警、电压不稳定等故障信息。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2采用测温元件型号为AD590传感器。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采用线性光耦HCNR201为模拟信号隔离元件,将噪声信号与微处理器系统隔离开来。

所述微处理器3优选为STC89系列单片机。

所述RS232接口5优选为DB-25型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