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66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开关柜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柜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在电力系统中,安全始终摆在首要位置。针对电力系统中的开关柜,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由于误操作或电气机械损坏等原因,引起开关柜的内部发生燃弧故障,使得开关柜内部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同时伴有火光产生。现有的开关柜上通常设置有用于释放燃弧故障产生的热量和火光的泄压通道,开关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包括由柜口框架围成的柜口,柜门包括柜门框架和设置在柜门框架外侧的门板,柜门关闭时,柜口框架和柜门框架对合以封闭开关柜。打开柜门操作人员可以对开关柜内部进行操作、维修,现有的开关柜柜门框架与柜口框架对合封闭开关柜的方式密封不严,留有一定缝隙,热量和火光将会从缝隙中喷出,将对人身和周围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防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关柜发生燃弧故障时,热量和火光从柜体和柜门的缝隙中喷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开关柜防护结构,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包括由柜口框架围成的柜口,柜门包括在关闭时与柜口框架对合的柜门框架和设置在柜门框架外侧的门板,所述柜口处设有一圈向柜口外侧凸出的凸条,所述凸条上设有在柜门关闭时与门板的内侧面密封配合的密封件,或者门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凸条密封配合的密封件。

所述柜口框架的左侧、上侧、右侧、下侧分别固定有首尾连接的左、上、右、下防护板,所述左、上、右、下防护板分别具有用于固定在柜口框架上的固定部和平行于柜口的朝向的连接部,所述凸条由所述连接部形成。

所述密封件包括夹持固定在防护板的连接部上的夹持部和设置在夹持部上用于与门板密封配合的密封部。

所述左、上、右、下各防护板的连接部的外侧顶角处设有用于降低密封件在顶角处的弯曲应力的豁口。

所述左、上、右、下防护板的首尾连接处至少有一个防护板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的防护板搭接连接的搭接耳板。

所述左、上、右、下防护板在搭接耳板处铆接、螺接或焊接。

所述左防护板为平板,平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固定部和连接部。

所述上防护板为横截面呈“Z”字型的板件,上防护板与“Z”字的顶面对应的部分形成用于与柜口框架的上侧的下侧面固定的固定部,上防护板与“Z”字的底面对应的部分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右防护板为横截面呈“Z”字型的板件,右防护板与“Z”字的顶面对应的部分形成用于与柜口框架的右侧的左侧面固定的固定部,右防护板与“Z”字的底面对应的部分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下防护板为横截面呈“L”型的板件,下防护板与“L”的竖直面对应的部分形成用于与柜口框架的下侧的背离柜口朝向的侧面固定的固定部,下防护板与“L”的水平面对应的部分形成所述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柜口处设有一圈向柜口外侧凸出的凸条,凸条上设有在柜门关闭时与门板密封配合的密封件,或者门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凸条密封配合的密封件,在柜门关闭时,密封件与门板的内侧面密封配合,保证柜门关闭后与柜体之间完全密封,当柜体内部发生燃弧故障时能够有效阻止热量和火光向柜体正面喷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左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上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右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下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左防护板,2-上防护板,3-右防护板,4-下防护板,5-铆钉,6-柜门,61-门板,62-柜门框架,7-柜体,71-柜口框架,8-豁口,9-铆钉孔,10-槽板安装孔,11-搭接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柜防护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开关柜防护结构,包括柜体7和柜门6,柜体7包括由柜口框架71围成的柜口,柜门6包括在关闭时与柜口框架71对合的柜门框架62和设置在柜门框架62的外侧的门板61,所述柜口处设有一圈向柜口外侧凸出的凸条,所述凸条上设有在柜门关闭时与门板61的内侧面密封配合的密封件,或者门板61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凸条密封配合的密封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柜口框架71的左侧、上侧、右侧、下侧分别固定有首尾连接的左、上、右、下防护板,所述左、上、右、下防护板分别具有用于固定在柜口框架71上的固定部和平行于柜口的朝向的连接部,所述凸条由所述连接部形成。密封件包括夹持固定在防护板的连接部上的夹持部和设置在夹持部上用于与门板密封配合的密封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与左、上、右、下防护板连接,例如密封件粘接到防护板上。

左、上、右、下防护板的首尾连接处至少有一个防护板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相邻的防护板搭接连接的搭接耳板11,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防护板的端部均设有用于与上、下防护板的端部连接的搭接耳板11,左防护板1的上、下端部的搭接耳板向右弯曲且垂直于左防护板1的长度方向,左防护板1的上、下端的搭接耳板11分别与上、下防护板的下侧面固定,左、上、右、下防护板在搭接耳板11处铆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搭接耳板的延伸方向与左防护板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左防护板的上端的搭接耳板与上防护板的上侧面固定;左防护板的下端的搭接耳板与下防护板的上侧面固定;也可以在上、下防护板的端部设置用于与左、右防护板的端部连接的搭接耳板,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左、上、右、下防护板的首尾连接处至少有一个防护板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相邻防护板搭接连接的搭接耳板;左、上、右、下防护板在搭接耳板处螺栓连接或焊接。

本实施例中,左、上、右、下各防护板的连接部的外侧顶角处设有用于降低密封件在顶角处的弯曲应力的豁口8,本实施例中的豁口8为“L”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豁口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弧形,切角形等。

本实施例中,左防护板1为平板,左防护板1固定在柜口框架71的左边框的右侧面上,所述左防护板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的固定顶部和连接部,柜门关闭时,柜门框架62的左边框的右侧面位于左防护板的左侧,左防护板1上的密封件与门板61密封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左防护板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左防护板呈“L”型,左防护板的一面固定在柜口框架71的左边框的后侧面上,另一面形成所述连接部。

本实施例中,上防护板2为横截面呈“Z”字型的板件,上防护板2与“Z”字的顶面对应的部分形成用于固定在柜口框架71的上边框的下侧面上的固定部,上防护板2与“Z”字的底面对应的部分向下偏离柜口框架71的上边框并朝向柜口的外侧水平延伸凸出以形成所述连接部,上防护板2的向下偏离柜口框架71的部分用于避让柜门6关闭时的柜门框架62的上边框。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防护板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将上防护板固定在柜口框架71上,避让上部的柜门框架62的同时具有向柜口的外侧凸出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右防护板3为横截面呈“Z”字型的板件,右防护板3与“Z”字的顶面对应的部分形成固定在柜口框架71的右边框的左侧面上的固定部,右防护板3与“Z”字的底面对应的部分向左偏离柜口框架71的右边框并朝向柜口的外侧垂直延伸凸出以形成所述连接部,右防护板3的向左偏离的部分用于避让柜门6关闭时的柜门框架62的右边框,同时柜门6与柜体7通过设置在右侧的柜门框架62和柜口框架71上的铰接轴铰接,右防护板3向左偏离同时为柜门6与柜体7之间的铰接转动预留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右防护板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将右防护板固定在柜口框架71上,避让柜门6与柜体7需要的铰接转动空间的同时具有朝向柜口的外侧凸出的形成连接部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下防护板4为横截面呈“L”型的板件,下防护板4与“L”的竖直面对应的部分形成固定在柜口框架71的下边框的背离柜口朝向的侧面上的固定部,下防护板4与“L”的水平面对应的部分向上偏离柜口框架以避让柜门关闭时的柜门框架下边框并朝向柜口的外侧凸出以形成所述连接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下防护板也可以倾斜一定角度朝向柜口的外侧凸出,但是需要保证设置在下防护板的前端面上的密封件与门板贴紧时实现对柜体的密封;下防护板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将下防护板固定在柜口框架上,避让柜门下部的柜门框架的同时具有朝向柜口外侧凸出的形成连接部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左、右防护板之间连接有用于安装电器件的槽板,所述槽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防护板上,所述槽板的横截面呈“U”型,槽板与“U”型的开口方向与柜口朝向相同。槽板连接在左、右防护板之间在固定开关器件的同时也增强了开关柜防护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槽板也可以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左、右防护板上。

在使用时,铆钉5穿过左、上、右、下防护板上的铆钉孔9将左、上、右、下防护板首尾密封连接,同时通过铆钉5固定在柜口框架71上,实现左、上、右、下防护板与柜口之间的密封,然后将槽板通过穿过槽板安装孔10的螺栓固定在左、右防护板上,将密封件插接在左、上、右、下防护板围成的朝向柜口的外侧凸出的前端面上,关闭柜门6时密封件与门板61的内侧面贴紧密封,保证柜门关闭后与柜体之间完全密封,当柜体内部发生燃弧故障时能够有效阻止热量和火光向柜体正面喷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