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721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路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构成低压配电箱,现已的配电箱常常需要在室外运用,但是目前的低压配电箱存在以下不足:1、低压配电箱多为固定结构,为了进行方便地携带,目前已经有体积较小的配电箱,但是配电箱的重量仍然使它难以搬运;2、目前便携式低压配电箱只采用风扇进行风冷,冷却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冷却管,箱体的侧面栓接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销与转轴固定,且转轴上栓接固定有扇叶,箱体的顶端竖直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内插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内插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限位凹槽,第二连杆的顶端通过铰链与限位凸块连接,且限位凸块靠近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有钢丝,钢丝远离限位凸块的一端与预紧弹簧的一端焊接固定,预紧弹簧远离钢丝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中部焊接固定,连接杆的中部通过铰链与转轴连接,且转轴的一端与第四连杆内壁焊接固定,连接杆远离钢丝的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三连杆连接,第四连杆的两端均开设有孔,且孔内插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弹簧焊接固定,且弹簧的一端与第四连杆的内壁焊接固定,第三连杆远离第四连杆的一端焊接固定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设置有限制块,且限制块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杆的顶端开口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块的横截面为矩形,且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的形状一致。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内设置有冷却剂,且冷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

优选的,所述箱体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且箱体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且排风口与进风口的一端均栓接固定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杆可以在第二连杆内移动,并通过限位凸块和限位凹槽进行固定,从而调整第四连杆的高度,在对配电箱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一连杆拉出,配合箱体底端的万向轮,方便携带和移动。

2、本实用新型在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内设置有冷却剂,且冷却剂通过循环水泵不断循环,与传统便携式配电箱只采用风冷相比,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的连接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万向轮、2限位凹槽、3箱体、4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6扶手、7第三连杆、8弹簧、9连接杆、10钢丝、11第四连杆、12伺服电机、13扇叶、14冷却管、15预紧弹簧、16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携式散热低压配电箱,包括箱体3,箱体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箱体3的底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冷却管14,箱体3的侧面栓接固定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键销与转轴固定,且转轴上栓接固定有扇叶13,箱体3的顶端竖直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内插设有第二连杆4,第二连杆4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内插设有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限位凹槽2,第二连杆4的顶端通过铰链与限位凸块16连接,且限位凸块16靠近第二连杆4的一端固定有钢丝10,钢丝10远离限位凸块16的一端与预紧弹簧15的一端焊接固定,预紧弹簧15远离钢丝10的一端与连接杆9的中部焊接固定,预紧弹簧15可以使得钢丝10始终保持张紧,且钢丝10的长度可以调整,连接杆9的中部通过铰链与转轴连接,且转轴的一端与第四连杆11内壁焊接固定,连接杆9远离钢丝10的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三连杆7连接,第四连杆11的两端均开设有孔,且孔内插设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的一端与弹簧8焊接固定,且弹簧8的一端与第四连杆11的内壁焊接固定,第三连杆7远离第四连杆11的一端焊接固定有扶手6,第二连杆4的底端设置有限制块,且限制块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杆4的顶端开口的面积,防止第一连杆5从第二连杆4中抽出,限位凸块16的横截面为矩形,且限位凸块16与限位凹槽2的形状一致,限位凸块16与限位凹槽2相匹配,可以防止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4相对移动,冷却管14内设置有冷却剂,且冷却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将冷却剂再冷却管内循环流动,方便将箱体3内的热量传递至冷却剂中,箱体3靠近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且箱体3远离伺服电机12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且排风口与进风口的一端均栓接固定有防尘网,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箱体3内,对电子器件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在对箱体3进行移动时,将两端的扶手6向内挤压,第三连杆7靠近第四连杆11,使得连接杆9靠近钢丝10的一端向上提升,钢丝10将限位凸块16从限位凹槽2中移出,此时第一连杆5可以在第二连杆4中移动,将第二连杆5向上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第四连杆11,配合万向轮1将箱体3移动,在箱体5内的电器工作时,伺服电机12转动带动扇叶13将箱体3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冷却管14内的冷却剂循环流动,对箱体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