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静音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511发布日期:2018-06-30 06:44阅读:6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静音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静音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Motors)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通常电动机的作功部分作旋转运动,这种电动机称为转子电动机;也有作直线运动的,称为直线电动机。

电动机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和其它附件组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电枢鼠笼式铝框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

定子(静止部分)

1、定子铁心---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并在其上放置定子绕组。

2、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通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

3、机座---固定定子铁心与前后端盖以支撑转子,并起防护、散热等作用。

转子(旋转部分)

1、转子铁心---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以及在铁心槽内放置转子绕组。

2、转子绕组---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并形成电磁转矩而使电动机旋转。

在室内电器使用时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是现有的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室内的环境,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超静音的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静音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超静音的电机,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有与之对应连接的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与转轴对应连接,在所述电机转子的外侧设有电机定子,在所述外壳与电机定子之间设有消音套,在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内凹进的卡槽和卡环,所述卡槽与前壳盖对应连接,所述卡环与后壳盖对应连接;

所述消音套包括多孔层,所述多孔层与粘合层对应连接,在所述粘合层上设有多个缓冲柱。

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前壳盖,另一端与后壳盖对应连接。

在所述前壳盖的内侧设有前挡音垫,在所述后壳盖的内侧设有后挡音垫。

所述缓冲柱包括若干个柱状的限位块和与之对应连接的缓冲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粘合层对应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块对应连接,所述缓冲块与外壳对应连接。

在所述多孔层上开设有多个上宽下窄的孔洞,所述多孔层的一部分插在粘合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在使用时在转轴的作用力下,电机转子围绕其运动并切割电机定子,使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消音套包裹着电机定子使得电机产生的噪音从多孔层传递并被消减,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中消音套上设有多孔层,多孔层上开设有多个上宽下窄的孔洞,当电机转动产生的噪声时,受到声音压力后产生振动的空气穿过孔洞时,产生的摩擦会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另一方面在孔洞附近的空气,会因气流运动紊乱而产生旋涡,使得压力就会下降,使得声能被吸收,从而降低了噪声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中消音套上设有缓冲柱,缓冲柱由限位块和缓冲块组成,当电机受到挤压时,限位块可以阻拦外界的压力作用到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上,同时缓冲块可以增加消音套与外壳的摩擦力,防止消音套撞击外壳产生噪声。

4.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中设有前挡音垫和后挡音垫,前挡音垫和后挡音垫分别从前面和后面包裹转轴,使得噪声从两侧传递时被分别被前挡音垫和后挡音垫吸收,进一步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详图;

图中:1为外壳,2为电机定子,3为电机转子,4为转轴,5为消音套,51为多孔层,52为粘合层,53为缓冲柱,531为限位块,532为缓冲块,6为卡槽,7为卡环,8为前壳盖,9为后壳盖,10为前挡音垫,11为后挡音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超静音的电机,包括外壳1,在所述外壳1内设有与之对应连接的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所述电机转子3与转轴4对应连接,所述转轴4的一端穿过前壳盖8,另一端与后壳盖9对应连接,在所述电机转子3的外侧设有电机定子2,在所述外壳1与电机定子2之间设有消音套5,在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内凹进的卡槽6和卡环7,所述卡槽6与前壳盖8对应连接,所述卡环7与后壳盖9对应连接;所述消音套5包括多孔层51,所述多孔层51与粘合层52对应连接,在所述粘合层52上设有多个缓冲柱53。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在使用时在转轴4的作用力下,电机转子3围绕其运动并切割电机定子2,使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消音套5包裹着电机定子2使得电机产生的噪音从多孔层51传递并被消减,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在所述前壳盖8的内侧设有前挡音垫10,在所述后壳盖9的内侧设有后挡音垫11。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中设有前挡音垫10和后挡音垫11,前挡音垫10和后挡音垫11分别从前面和后面包裹转轴4,使得噪声从两侧传递时被分别被前挡音垫10和后挡音垫11吸收,进一步降低噪声。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柱53包括若干个柱状的限位块531和与之对应连接的缓冲块532,所述限位块531的一端与粘合层52对应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块532对应连接,所述缓冲块532与外壳1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中消音套上设有缓冲柱53,缓冲柱53由限位块531和缓冲块532组成,当电机受到挤压时,限位块531可以阻拦外界的压力作用到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上,同时缓冲块532可以增加消音套5与外壳1的摩擦力,防止消音套5撞击外壳1产生噪声。

在所述多孔层51上开设有多个上宽下窄的孔洞,所述多孔层51的一部分插在粘合层52中。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静音的电机中消音套5上设有多孔层51,多孔层51上开设有多个上宽下窄的孔洞,当电机转动产生的噪声时,受到声音压力后产生振动的空气穿过孔洞时,产生的摩擦会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另一方面在孔洞附近的空气,会因气流运动紊乱而产生旋涡,使得压力就会下降,使得声能被吸收,从而降低了噪声的产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和转轴4的内部结构、具体使用过程和原理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均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