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2358发布日期:2018-07-11 04:4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物资运输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投资建设速度的要求,高压电缆的应用范围将日趋扩大,高压电缆工程业务量必将不断增长。同时,受限于环境因素的制约和运维安全管理的要求,高压电缆隧道已成为输电线路的优良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在高压电缆隧道进行施工过程时,受制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斜坡路径长、高度差大的环境下,并无专门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可用来运输施工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物资。而现有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搬抬的原始方式进行物资转运,工作效率低,且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转运时间长、影响工程进度;通过人力的方式在隧道陡坡环境下进行物资转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同时当现场工作缺失工具和材料时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安全风险小,工作效率高,花费时间短,能够使得现场工作缺失的工具和材料能够及时得到补充,从而保证施工进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包括顺次通过牵引绳连接的运输车、滑轮、为运输车行驶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固定牵引绳自由端的固定桩,所述滑轮设于所述陡坡的顶部;所述固定桩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设有拉力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驱动装置为运输车的行驶提供动力,固定桩为驱动装置提供固定支持,滑轮的设置避免牵引绳直接与地面的摩擦;当固定桩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牵引绳承受的拉力达到设定值时,拉力报警装置受触发发出报警信号以防止牵引绳的断裂导致的传输装置的损坏甚至是人身的意外伤害。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效率高、转运时间短,且能够保证工程进度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以及车盖,所述车盖与所述车体的连接处设有锁扣,所述车体底部设有滚轮。滚轮安装在车体底部的四角,减小车体与地面的摩擦力;车盖与车体之间设置锁扣,可防止运输车在颠簸过程中导致颠簸物品掉落。

进一步地,车体的四周环绕设有刚性构架;所述牵引绳连接于所述刚性构架上,所述牵引绳与所述刚性构架的连接处设有卸扣。刚性构架优选为尺寸为60mm×6mm的扁铁,均匀地焊接在运输车的四周,使运输车车体均匀地承受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卸扣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的设置便于钢丝绳与卸扣的连接于拆卸,操作简便,连接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侧面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运输车可拆卸连接。根据现场需要将导向轮安装在运输车的两侧,有效减轻两侧墙体对运输车外侧的摩擦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为预埋在地底的钢结构,所述钢结构的直径为20mm~40mm。固定桩为驱动装置提供固定支持,防止驱动装置工作受损导致的运输车沿陡坡下滑导致的运输车的损坏甚至是人身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还可以为槽钢结构,所述槽钢结构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4~8个,直径为15mm~20mm。通过拉爆螺丝穿过固定孔将固定桩固定在地面,操作简便,能够随时装卸。

进一步地,所述拉力报警装置包括顺次通讯连接的拉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声光报警模块,所述拉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牵引绳上。拉力传感器检测驱动装置与固定桩之间的牵引绳所承受的拉力,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析处理接收的拉力数据,当检测得到的拉力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拉力阈值时,控制模块向声光报警模块发出信号;声光报警模块接收来自控制模块的信号,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或灯光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10mm~20mm。采用钢丝绳作为受力牵引器具,较传统的麻绳传递安全系数更高,所能承受的拉力值更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驱动装置为运输车的行驶提供充足的动力,较传统的人工搬抬更加省力,效率更高,转运时间短,且能够保证工程进度的进行。

(2)拉力传感器检测驱动装置与固定桩之间的牵引绳所承受的拉力,当检测得到的拉力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拉力阈值时,控制模块向声光报警模块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或灯光报警信号。

(3)车盖与车体之间设置锁扣防止运输车在颠簸过程中导致颠簸物品掉落;根据现场的需要在车体的侧面安装导向轮,减轻两侧墙体对运输车外侧的摩擦影响;采用钢丝绳作为受力牵引器具,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顺次通过牵引绳1连接的运输车2、滑轮3、为运输车行驶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4以及用于固定牵引绳自由端的固定桩5,滑轮3设于陡坡的顶部;固定桩5与驱动装置4之间设有拉力报警装置6。本实施例的牵引绳1为钢丝绳,钢丝绳的直径为10mm~20mm,较传统的麻绳传递安全系数更高,所能承受的拉力值更大;另外,本实施例采用绞磨作为驱动装置4,为运输车2的行驶提供充足的动力;固定桩为预埋在地底的钢结构,所述钢结构的直径为20mm~40mm。

其中,运输车2包括车体21以及车盖22,车盖22与车体21的连接处设有锁扣11,防止运输车2在颠簸过程中导致车陂物品掉落;车体21底部设有滚轮24,滚轮24安装在车体21底部的四角,减小车体21与地面的摩擦力;车体21的四周环绕设有刚性构架25;牵引绳1连接于刚性构架25上,牵引绳1与刚性构架25的连接处设有卸扣26,牵引绳1与运输车2的连接端设有与卸扣26配合的卡扣结构11,本实施例的刚性构架25优选为尺寸为60mm×6mm的扁铁,均匀地焊接在运输车2的四周,使运输车2车体21均匀地承受拉力,卡扣结构11的设置便于钢丝绳与卸扣26的连接于拆卸,操作简便,连接稳定可靠;根据现场需要,可在车体21的侧面设置导向轮27,导向轮27与运输车2可拆卸连接,有效减轻两侧墙体对运输车车体的摩擦影响。

另外,拉力报警装置6包括顺次通讯连接的拉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声光报警模块,拉力传感器设于牵引绳上。拉力传感器检测驱动装置与固定桩之间的牵引绳所承受的拉力,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析处理接收的拉力数据,当检测得到的拉力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拉力阈值时,控制模块向声光报警模块发出信号;声光报警模块接收来自控制模块的信号,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或灯光报警信号。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适于陡坡地形的隧道物资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桩5采用10#以上槽钢结构,槽钢结构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的数量为4~8个,直径为15mm~20mm。通过拉爆螺丝穿过固定孔将固定桩固定在地面,操作简便,能够随时装卸。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