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布置;组件;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85420发布日期:2018-11-09 18:4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外壳布置;组件;以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于2017年2月10日提交,并要求2016年2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294,764的权益,所述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本公开一般涉及外壳,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可与各种外壳一起使用的有利特征和方法。这些特征和技术特别适用于电气外壳,例如防爆外壳。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外壳类型。许多外壳类型被配置用于容纳有源电气和电子设备,例如用于危险环境中。当用于此目的时,许多外壳类型都是防爆的。

通常,危险环境的问题是火花或火焰可能点燃操作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或其它成分。防爆壳体的设计和构造符合行业标准,如美国国家电气规范(nationalelectricalcode,nec)中所含的防爆标准。防爆外壳,例如铸造盒,通常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第一壳体部分含有有源电气和电子仪器或装置,第二壳体部分附接到第一壳体部分以完全封闭装置。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被紧固以提供对源自外壳内部的任何内部可燃事件的遏制。

防爆外壳被配置成允许来自外壳内部的气体从外壳的接合部逸出并在气体离开防爆外壳时冷却。接合部也称为火焰路径,存在于两个表面相遇的位置,并提供从防爆外壳内部到防爆外壳外部的路径,一种或多种气体可沿着所述路径行进。接合部可以是任何两个或更多个表面的配合。

常规防爆外壳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包含:(1)防爆外壳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通常用螺栓彼此紧固;这对获取访问权限来说不太方便;(2)防爆外壳包含复杂的组件以用于操作容纳在其中的电气设备,使制造成本更高;(3)防爆外壳一旦安装到位,就可能是大而重的以安全移动或难以打开;以及(4)防爆外壳可能暴露在腐蚀性条件下,使得一段时间后可能难以打开防爆外壳,从而导致打开变得勉强且不安全。

需要改进外壳。这里表征的改进特别适用于防爆外壳,但适用于其它类型的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外壳布置,其包含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罩盖可包含罩盖周边法兰,并且主体可包含主体周边法兰,当处于闭合关系时,主体周边法兰沿接合部接合。夹具布置可以被配置成将罩盖周边法兰和主体周边法兰紧固在一起。夹具布置可包含至少第一夹具构件,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包含夹钳法兰。第一夹具构件可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接合位置时,第一夹具构件可以安装在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一个上,其中夹钳法兰在与罩盖周边法兰与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接合部相对的位置处在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二个的一部分上方延伸以施加闭合压力。当处于缩回位置时,第一夹具构件可以以不妨碍罩盖相对于主体打开的方式保持紧固到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一个。这些特性和技术非常适用于防爆外壳,但也可以与其它类型的外壳一起使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外壳布置,其包含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罩盖可以具有罩盖周边法兰,并且主体可以具有主体周边法兰。外壳布置可包含安装在其上的控制手柄,其可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外壳布置包含闭合布置,可用以选择性地确保所述外壳闭合。外壳布置还可包含安装在控制手柄上的视觉指示器,使得当控制手柄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时,视觉指示器禁止进入闭合布置,并且当控制手柄处于第二旋转位置时,视觉指示器便于打开进入闭合布置。这些特性和技术非常适用于防爆外壳,但也可以与其它类型的外壳一起使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外壳布置,其包含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罩盖可以具有罩盖周边法兰,并且主体可以具有主体周边法兰。罩盖和主体可沿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与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接合部而打开。外壳可以包含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其具有悬垂闭合辅助定向和打开辅助定向。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可包含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包含:第一吊钩构件;且包含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的可拆卸附接布置可定位在罩盖周边法兰中;且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可以定位在主体周边法兰中。第一和第二附接构件可以定位成跨越罩盖与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接合部彼此邻近并且彼此间隔开。当处于悬垂闭合辅助定向时,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可以被配置有第一吊钩构件,通过第一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紧固在接合部上;并且当处于打开辅助定向时,第一吊钩构件已经被去除从而不附接到所述外壳,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可以在罩盖周边法兰中被更换,并且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可以在主体周边法兰中被更换。这些特性和技术非常适用于防爆外壳,但也可以与其它类型的外壳一起使用。

在又一方面中,本公开涉及一种外壳布置,其包含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主体限定空腔且电气组件安装在主体的空腔内。电气组件可以具有旋转开关装置,所述旋转开关装置被配置成在第一操作配置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围绕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第一操作配置可以是通电配置,且第二操作配置可以是断电配置。控制手柄可以安装在外壳主体的外部。控制手柄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第一旋转位置可以是致使旋转开关装置处于通电配置的接通位置,且第二旋转位置可以是致使旋转开关装置处于断电配置的断开位置。这些特性和技术非常适用于防爆外壳,但也可以与其它类型的外壳一起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外壳布置,其包含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界定空腔。电气组件可以安装在主体的空腔内。电子组件可以具有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其被配置成在复位配置与非复位配置之间线性移动。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可以安装在外壳主体的外部。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可以在致动时被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运动弧移动。第一旋转位置致使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处于复位配置且第二旋转位置致使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处于非复位配置。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也可以邻近电气组件定位在主体的空腔内。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可以被布置和配置成将旋转运动从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传递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的线性运动。这些特性和技术非常适用于防爆外壳,但也可以与其它类型的外壳一起使用。

以上在本节中表征的各个方面可以一起或单独地用于外壳布置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选定原理的第一实例外壳的示意性透视图,所述外壳包含操纵辅助布置和夹具布置的特征。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外壳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外壳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外壳的示意性底视图。

图5是图1的外壳的主体的示意图,示出了图1的夹具布置的实例夹具装置和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外壳的控制手柄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夹具布置的夹具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夹具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外壳的一部分的侧面示意性局部视图,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处于阻止进入夹具装置的位置的视觉指示器。

图9是图8中所示的外壳的一部分的侧面示意性局部视图,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处于便于进入夹具装置的位置的视觉指示器。

图10是图1的外壳中图5中描绘的特征的分解示意图。

图10a是描绘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包含处于接通位置的图5的控制手柄的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的侧面示意性局部视图。

图10b是描绘具有处于断开位置的图10a的控制手柄的图10a中所示的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的侧面示意性局部视图。

图10c是图10a中所示的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的顶部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示出复位控制器的第二实例外壳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外壳的主体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外壳的夹具装置和复位控制器的选定特征的分解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图12中所示的复位控制器连同有源电组件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14是第三实例外壳的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复位控制器和控制手柄。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外壳的主体的示意图,示出了外壳的所选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组件的示意性分解图,不具有外壳的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i.实例外壳的一般特征;图1到4

图1到4描绘了包含根据本公开的特征的实例外壳的各种示意图。所描绘的实例外壳是电气设备外壳。所描绘的实例具体地说是防爆外壳10。尽管本文中所论述的实例参考防爆外壳10,但可使用其它类型的非防爆外壳(例如,接线盒、控制面板、照明面板、电机控件中心、开关柜、继电器柜)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外壳(例如,防火外壳)。

防爆外壳10包含罩盖区段或罩盖12和主体区段或主体14。防爆外壳10可用于容纳有源电组件,例如断路器、电机起动器、开关、继电器、端子和仪表。术语“有源”在此上下文中意味着在防爆外壳10内以电子方式操作的电组件。防爆外壳10可包含用于控制容纳于其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旋钮19(例如,指示灯、开关)。各种大小的插塞21可配置于防爆外壳10上以用于收纳电组件的布线或用于在防爆外壳10中塞住不使用的孔。

防爆外壳10还可包含旋拧在内部和外部上以用于减小具有较小导管的电气系统上的螺纹大小的渐缩管23。通气管和/或排放管25可任选地安装在防爆外壳10上以使产品呼吸和/或使冷凝/水离开外壳10以维持防爆系统。

罩盖12和主体14可由例如钢、铸铁等等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可配合在一起以在其间形成接合部或形成火焰路径。防爆外壳10的火焰路径能够防止源于防爆外壳10内的火花或火焰逸出到危险环境中。所述外壳有助于防止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或材料的爆炸或火灾。

防爆外壳10包含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罩盖周边法兰16在防爆外壳10处于闭合位置时与主体周边法兰18配合。例如o形环的任选的密封元件可邻近于罩盖周边法兰16安置在凹槽中以用于在附接时在罩盖12与主体14之间提供不透气且不透水的密封。这有助于确保如果在防爆外壳10内发生爆炸,那么更可能将其限制在防爆外壳10内的空间。因此,火焰将不传递到防爆外壳10的外部以点燃防爆外壳10外部的爆炸性气氛。

一个或多个铰链20可以沿着罩盖12的一侧和主体14的对应一侧定位,但是替代方案是可能的。所描述的这个实例示出两个铰链20,其示出为位于罩盖12和主体14的一侧上。应了解,可能不存在将罩盖12联接到主体14的铰链20。

为了使防爆外壳10满足某些标准和要求,必须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将罩盖12紧固到主体14上。通常,使用许多螺栓将罩盖12紧固到主体14上。通常,这需要在防爆外壳10周围紧固30个或更多个螺栓以将罩盖12紧固到主体14上。因此,当试图将罩盖12紧固到主体14或将其去除时,所有螺栓的联接和分离通常是耗时且繁琐的。优选地,使用替代方法来将罩盖12紧固到主体14上,以更容易地允许用户从主体14去除或附接罩盖12。根据本公开中描述的原理,提供了夹具布置11,用于将罩盖12紧固到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上。

夹具布置11包含至少一个夹具装置22。夹具装置22可提供足够的力以在罩盖12与主体14之间形成间隙或火焰路径,以使系统能承受爆炸。在所描绘的实例中,防爆外壳10包含多个夹具或夹具装置22,其提供围绕罩盖和主体周边法兰16、18的周边布置的夹具布置11。在所描绘的实例中,示出了总共四个实例夹具装置22。夹具装置22用于在内部爆炸的情况下保持罩盖12和主体14关闭。

当所有夹具装置22被去除时,罩盖12可以从主体14围绕铰链20向外(即,打开位置)摆动。在没有铰链20的某些实例中,当去除所有夹具装置22时,罩盖12可以与主体14分离。参考图5到7更详细地说明和描述夹具装置22。

防爆外壳的操纵可能存在各种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防爆外壳很重(大约250-300磅;例如,大约113-136千克),且有时需要移动到可操作的位置。通常,移动防爆外壳需要一些方法将防爆外壳附接到起重机或其它类型的辅助设备上。

第二个问题是防爆外壳通常位于腐蚀性环境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在防爆外壳打开的时间之间的腐蚀性环境中可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很难打开防爆外壳。已经开发了一种操纵辅助布置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根据所描述的原理,防爆外壳10包含有利的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以有助于将防爆外壳10移动到一个位置。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可用于在关闭时安全地提升防爆外壳10。提升布置24还可用于竖直地将防爆外壳10安装到外表面或支撑结构(例如,壁,梁,柱等)。

根据所描述的原理,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还可用于安全地打开防爆外壳10。如所描绘,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被示出机械地联接到防爆外壳10,但是替代方案是可能的。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安装到防爆外壳10,包含但不限于紧固装置和配合螺纹。下面参考图1、2和11更详细地说明和描述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

通常,必须在不打开防爆外壳的罩盖的情况下致动断路器或复位定位于防爆外壳的主体内的电机起动器。因此,操作手柄或机构设置在防爆外壳的外部。某些实例常规防爆外壳使用防爆外壳的罩盖上的操作机构来操作电组件,例如断路器或电机起动器。当罩盖处于闭合位置时,这种设计可能存在将操作机构与断路器手柄或电机起动器对准的问题。而且,操作机构可能未经标准化以与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各种组件(断路器,断开器,不同品牌等)一起工作。

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在罩盖处于打开位置时检查断路器、电机起动器等的正确操作的操作机构。

实例防爆外壳10包含安装到防爆外壳10的一侧的控制手柄26。控制手柄26具有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仅包含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内。因此,可以检查系统以确保在罩盖12打开时容纳在防爆外壳10内的电组件的正确操作。此外,控制手柄26的位置允许其与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各种组件(断路器,断开器,不同品牌等)一起工作。参考图5和8更详细地说明和描述控制手柄26。

通常有必要在不打开防爆外壳的罩盖的情况下复位电机起动器。因此,操作手柄或机构设置在防爆外壳的外部。通常,对准钩环型(bailtype)机构以在内部致动电机起动器上的拨动型复位按钮。然而,钩环型机构不是用于操作各种类型的非拨动复位按钮的适合机构。

期望具有复位手柄,所述复位手柄可以从防爆外壳的外部接近并且连接在防爆外壳10的内部以适当地操作容纳在防爆外壳的主体14内的电组件(例如,电机起动器)的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

在某些实例中,控制手柄26和复位手柄28安装在防爆外壳10的同一侧上。在其它实例中,控制手柄26和复位手柄28安装在防爆外壳10的相对侧上。在又其它实例中,防爆外壳10可以不包含复位手柄28。参考图11到13更详细地说明和描述复位手柄28。

没有具体要求防爆外壳、其组件或其特征包含本文所表征的所有特定特征和/或变型,以获得根据本公开的一些优点。

ii.用于紧固实例外壳的外壳夹具布置;图1到7

防爆外壳用于容纳电气设备,这样的气氛使防爆外壳内包含任何火焰或电弧。防爆外壳以管理火焰路径的方式紧固。

紧固防爆外壳的典型方法是使用螺钉或螺栓将罩盖紧固在防爆外壳的底座上。通常,这需要在外壳周围旋拧30个或更多个螺栓以将罩盖紧固到主体上并形成火焰路径。螺栓的数目增加了使用防爆外壳的不便,因为需要安装螺栓然后将其拆下以在安装后在防爆外壳的内部进行检查或工作。

密封外壳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美国专利号8,777,535,9,221,587和8,844,749中表征的类型的闩锁夹具。在这些类型中的某些中,需要螺栓来锁定外壳和凸轮机构来去除夹具。尽管闩锁夹具避免了多个螺栓,但是它具有复杂的组件和难以制造的设计,这增加了成本。

需要优于例如美国专利号8,777,535,9,221,587和8,844,749中所解释的布置的改进的紧固装置。下文描述改进的紧固装置。

参考图1到4,描绘防爆外壳10的实例,其包含罩盖区段或罩盖12以及主体区段或主体14。罩盖12包含围绕罩盖12的周边定位的罩盖周边法兰16。主体14包含围绕主体14的周边定位的主体周边法兰18。当罩盖12和主体14处于闭合关系时,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沿接合部94接合(即,抵靠接合部、与接合部配合)。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各自具有高度或厚度,它们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主体14限定腔室34(例如,空腔),以用于收纳例如断路器、电机起动器、开关、继电器、端子和仪表。防爆外壳10示出为“无螺栓”,使得例如螺栓或螺钉之类的紧固装置不用于将罩盖12直接机械地联接到主体14,如在某些实例常规紧固机构中那样。在所描绘的实例中,防爆外壳10包含夹具布置11,所述夹具布置具有围绕罩盖12和主体14的周边布置的多个夹具或夹具装置22(例如,夹具构件)。在所描绘的实例中,示出了总共四个夹具装置22,但是替代方案是可能的。夹具布置11可用于将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紧固在一起。

夹具装置22能够提供均匀的力,以便在防爆外壳10的罩盖12与主体14之间提供适当的间隙或火焰路径。间隙被配置成允许火焰通过,而防爆外壳10能够承受与内部爆炸相关的任何压力。在某些实例中,间隙约为0.0015英寸,且防爆外壳10可承受约560磅/平方英寸(psi)的静水压力。

在某些实例中,防爆外壳10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铰链20,以用于将罩盖12铰接地联接到主体14。铰链20可具有任何配置、形状和/或大小。铰链20允许罩盖12沿着铰链20摆动远离主体14。其它装置,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其它轻拍系统、一些其它紧固特征或其任何组合,可用于提供铰链。罩盖12可以围绕铰链20旋转到打开位置,以允许进入主体14内。应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铰链20可以定位在防爆外壳布置10的任何一侧上。

应了解,可能没有将罩盖12联接到主体14的铰链20,并且罩盖1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主体14上。例如,一旦夹具布置11从罩盖12去除,罩盖12可以完全分离或从主体14去除。

罩盖12和主体14可以由多种合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包含金属(例如,合金、不锈钢),塑料,一些其它材料或其任何组合。罩盖12和主体14可以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应了解,防爆外壳10可以以不同的大小/切口制造,以适合或符合各种电气组件或装置中的任何一种。

参考图5,夹具布置11包含至少一个夹具装置22,所述夹具装置包含夹钳法兰17。描绘了夹具装置22中的一个的分解图。夹具装置22可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夹具装置22可以由多种合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包含金属(例如,合金、压铸铝、不锈钢和/或挤压钢),一些其它材料或其任何组合。

当处于接合位置时,夹具装置22被布置成并适于安装在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一个上,其中夹钳法兰17在与罩盖周边法兰16与主体周边法兰18之间的接合部94相对的位置处在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二个的一部分上延伸,以施加闭合压力。或者,夹钳法兰17还可以在与罩盖周边法兰16与主体周边法兰18之间的接合部94正对面的位置处在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二个的一部分上延伸。例如,夹钳法兰17可以在接合部94上重叠或延伸。当处于缩回定位时,夹具装置22可以以不妨碍罩盖12相对于主体14打开的方式保持紧固到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一个。

夹具装置22可以是相对的夹钳夹具构件,替代布置是可能的。例如,夹具装置22可以是固定的夹钳夹具构件38,其包含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相对的第二夹钳42以及位于共同限定通道46的第一夹钳40与第二夹钳42之间的中心部分44。在本文中,术语“固定的夹钳夹具构件”及其变型在本文中是指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和第二夹钳42在使用时不相对于彼此移动。也就是说,在夹具操作期间,固定的夹钳夹具构件38的咬合既不打开也不闭合。

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从中心部分44的上端48向外延伸,且第二夹钳42从中心部分44的下端50向外延伸。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第二夹钳42和中心部分44可以整体形成为一个单件,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参考图6到7,描绘了附接到防爆外壳10的夹具装置22的横截面图。在一个实施例中,防爆外壳10包含驱动器系统59,所述驱动器系统具有驱动器布置52(例如,致动器、螺纹连接、螺母、手柄、螺栓、螺钉、机械紧固件)和致动器构件66(例如,螺母、机械紧固件、螺柱、线性构件、轴)。

驱动器布置52可以安装在夹具装置22上并且被配置成使夹具装置22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驱动器布置52可以是可旋转的驱动器布置,其在旋转时被配置成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线性偏置夹具装置22,但是替代方案是可能的。

如本文所使用,在本文中,术语“在……之间”及其变体意味着夹具装置22可以在从第一所述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或第二所述位置朝向第一位置中的任一个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在此上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术语“在……之间”并不意味着必须指示所述动作完全在两个所述位置之间进行。因此,所表征的运动可以沿着两个所述位置之间的路径,使得运动从一个位置的方向朝向另一个位置或者从另一个位置的方向朝向一个位置。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驱动器布置52包含螺栓51,其中螺栓头53邻近夹具装置22的外表面55安装,但是替代方案是可能的。驱动器布置52可以任选地包含干涉构件72(例如,卡环),其定位成与螺栓51接合并且邻近夹具装置22的内表面57。当驱动器布置52缩回时,干涉构件与夹具装置22的内表面之间的干涉使夹具装置22移动。干涉构件72可以由适合于高强度和耐磨性的任何材料制成。合适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不锈钢。

驱动器布置52适于收纳在限定在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中心部分44中的开口60中。驱动器布置52可以由适合于高强度和耐磨性的任何材料制成。合适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不锈钢。驱动器布置52可旋转地联接到防爆外壳10的主体周边法兰18。

在某些实例中,安装凸台62可以与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第二夹钳42一体地形成。安装凸台62可以在其中成形有驱动器收纳器43,当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驱动器收纳器收纳驱动器布置52。安装凸台62也可以是与第二夹钳42分开的元件。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凸台62设置在主体14的每一侧,此处示出了夹具装置22。应了解,尽管提供了四个凸台62,但是本公开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四个,因为凸台62的数目可以大于或小于四个。凸台62有两个主要目的。首先,它们为主体14提供结构支撑和加固。其次,凸台62容纳夹具装置22并允许主体周边法兰18更薄。

每个凸台62可包含用于收纳致动器构件66的螺纹开口64。致动器构件66可以是固定的致动器螺柱,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例如,致动器螺柱66可以不固定。

致动器构件66可包含机械紧固件,例如但不限于翼形螺钉,机械螺钉或螺栓,其可联接到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或安装成与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介接。致动器构件66包含可更换的磨损表面,允许一旦磨损就将其更换。致动器构件66可由适于高强度和耐磨性的任何材料制成。合适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不锈钢。

在所示的实例中,致动器构件66包含螺纹延伸部61,驱动器布置5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螺纹延伸部上,使得驱动器布置52沿致动器构件66旋转,以使夹具装置22在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夹具装置22的移动可以是线性运动。在其它实例中,夹具装置22可以在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非线性地移动。

致动器构件66可以是非螺纹螺母、轴或其它机械构件。在这样的实例中,驱动器布置52线性地安装,使得驱动器布置52沿致动器构件66移动,以使夹具装置22在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线性移动。

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具有远离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中心部分44的边缘41。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包含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所述锥形法兰接合表面在朝向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边缘41延伸时远离第二夹钳42逐渐变窄。当夹具装置22从缩回位置线性移动到接合位置时,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可被配置成沿着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延行并与所述相关锥形部分接合。

当处于接合位置时,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不完全覆盖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例如,当处于接合位置时,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可以覆盖罩盖周边法兰16的整个相关锥形部分68。

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继续在其上移动直到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防止夹具装置22进一步线性运动为止。当夹具装置22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线性移动时,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和第二夹钳42保持相对于彼此固定。

在一个实例中,当驱动器布置52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移动时,驱动器布置52将夹具装置22从缩回位置朝向接合位置线性偏置,使得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通道46收纳防爆外壳10的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使得罩盖12和主体14处于闭合关系。

相反,当可旋转的驱动器布置52沿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可旋转的驱动器布置52提供拉力以从接合位置线性朝向缩回位置去除夹具装置22,使得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与罩盖周边法兰16分离,但仍保持附接到主体周边法兰18。

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可以具有至少5度的角度,但是可以进行变化。通常,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具有不大于10度的角度,但可以进行变化。通常,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具有3度到8度范围内的角度,包含端值。

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具有第一锥形长度l1;术语“第一锥形长度”指的是从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中远离中心部分44的边缘41朝向中心部分44逐渐变窄的区域。

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具有第二锥形长度l2;术语“第二锥形长度”是指从尖端80向后朝向罩盖12逐渐变窄的区域。

长度l1的变化是可能的。通常,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的长度l1是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的长度l2的至少40%。通常,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的长度l1不大于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的长度l2的至少75%。通常,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的长度l1不大于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的长度l2的50%。第一罩盖接合夹钳40的锥形法兰接合表面70的长度l1相对于罩盖周边法兰16的相关锥形部分68的长度l2的替代比率是可能的。

再次转向图4到5,实例防爆外壳10可包含导引系统71,所述导引系统包含与夹具装置22相关联的导引布置73。导引布置73可包含导引构件74(例如,第一和第二导引构件)。尽管描绘了两个导引构件74,但是可以使用任何数目的导引构件74。导引构件74被描绘为螺柱,但是替代方案是可能的,例如但不限于轴。

导引构件74可以安装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上,并且此时夹具装置22在接合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每个导引构件74延伸穿过限定在固定夹钳夹具构件38的第二夹钳42中的导引通道76(例如,槽通道),并且可以机械地附接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上。在一个实例中,导引构件74可以螺纹安装到主体14,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在另一个实例中,导引构件74可以焊接到主体14,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在其它实例中,导引构件74可以粘附地紧固到主体14,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导引构件74分别位于由夹具装置22限定的开口60的相对侧上。导引构件74可各自包含端部缩回止动布置78,其在处于缩回位置时防止夹具装置22与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分离。在一个实例中,夹具装置22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引构件74上,使得当夹具装置22沿着导引构件74移动朝向和远离接合部94时,夹具装置22不旋转,而是保持适当地与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对准。应了解,夹具装置22也可以在其沿着导引构件74移动朝向和远离接合部94时旋转,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在某些实例中,导引构件74可用于允许用户容易地将罩盖12与主体14夹紧,而不必手动地抵靠主体14固持罩盖12。例如,导引构件74允许夹具装置22从罩盖周边法兰16去除并且提供进入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内的通路,而不必将夹具装置22与主体周边法兰18分开。当夹具装置22与罩盖周边法兰16分离时,罩盖12可围绕铰链20枢转,以允许进入防爆外壳布置10内。

本公开还涉及操作防爆外壳10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含以下步骤:在处于接合位置时使夹具布置11的夹具装置22在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一个上移动,其中夹钳法兰17在与罩盖周边法兰16与主体周边法兰18之间的接合部94相对的位置处在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二个的一部分上延伸,以施加闭合压力。移动夹具装置22的步骤包含将夹具装置22从接合位置移向缩回位置。夹具装置22以不妨碍罩盖12相对于主体打开的方式保持紧固到罩盖12和主体14中的第一个。

移动夹具装置22的步骤可以包含线性移动夹具装置22,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例如,移动夹具装置22的步骤可包含安装在夹具装置22上的驱动器布置52使夹具装置22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步骤。移动夹具装置22的步骤可包含线性移动驱动器布置52以使夹具装置22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可包含使在与夹具装置22相关联的导引构件74上的夹具装置22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步骤,以及利用端部缩回止动布置78以在处于缩回位置时防止夹具装置22与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分离的步骤。在其它实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含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多个夹具装置22的步骤。

根据前述详细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iii.用于实例外壳的实例视觉指示器;图8和9

需要小心打开危险的防爆外壳。具体地说,当位于其中的电气设备仍然具有电子活动时,不应打开防爆外壳,因为火花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确保在打开外壳之前关闭电气设备以避免爆炸或火灾是很重要的。

通常,开/关控制手柄安装在防爆外壳的外部以实现此目的。当电气设备“开启”或“关闭”时,需要视觉指示器来通知操作员。优选地,视觉指示器定位成使得当电气设备“打开”时,禁止打开防爆外壳,直到控制手柄使电气设备“关闭”。

参考图8到9,示出了实例防爆外壳10的一部分。如前所述,防爆外壳10包含罩盖12和主体14。所描绘的防爆外壳10包含具有杠杆臂112的控制手柄26,所述杠杆臂具有远端114和近端116。控制手柄示出为安装在防爆外壳10上,并且可以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移动。

示出的闭合布置22a安装在防爆外壳10上。夹具布置11是闭合布置22a的实例。闭合布置22a的其它实例可包含现有技术的螺栓和其它夹具系统。闭合布置22a可用于确保防爆外壳布置10闭合,或者规定防爆外壳可以打开。

实例防爆外壳10还包含实例视觉指示器188,其示出为通过例如机械紧固件110安装在控制手柄26的近端116处。应了解,视觉指示器188可以用在其它防爆外壳上。在其它实例中,视觉指示器188可以使用替代方法安装,例如但不限于粘合剂。当控制手柄26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时(参见图8),视觉指示器188禁止进入闭合布置22a。当控制手柄26处于第二旋转位置时(参见图9),视觉指示器188便于进入闭合布置22a。

视觉指示器188是用户的外部视觉,以示出电气组件何时通电或断电。因此,视觉指示器188在电气组件开启时禁止进入闭合布置22a,从而保护操作者免受防爆外壳10内的带电元件的影响。与内部锁定方法不同,视觉指示器188具有明显的视觉方面,其提醒并向操作员示出防爆外壳10内部是通电的。这种设计有助于消除对于内部锁定是否经接合或罩盖是否卡住的困惑。

例如,当控制手柄26旋转地定位在第一旋转位置时,电气组件处于第一操作配置,通常是“通电”的。当控制手柄26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时,视觉指示器188可以覆盖闭合布置22a的一部分,以阻止操作者将闭合布置22a从接合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当控制手柄26旋转地定位在第二旋转位置时,电气组件处于第二操作配置,通常是“断开”的。当控制手柄朝向第二旋转位置移动时,视觉指示器从闭合布置22a的所述部分去除,以便于接近并允许操作者将外壳布置22a从接合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

视觉指示器188可以与先前表征的夹具装置22一起使用。视觉指示器188可以覆盖驱动器布置52以物理地阻止进入夹具装置22。视觉指示器188向操作员提供警告:电气组件是通电的并且夹具装置22的去除可能不安全。应了解,视觉指示器188可以具有足以覆盖夹具装置22的至少一拐角的长度。

在某些实例中,视觉指示器188是安装成与防爆外壳10的控制手柄26一起旋转的条带,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视觉指示器188可以由多种合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包含金属(例如,合金、不锈钢),塑料,一些其它材料或其任何组合。

实例视觉指示器188具有延伸一段距离以覆盖驱动器布置52的长度l3,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应了解,视觉指示器188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例如,视觉指示器188的长度l3可以更短。

防爆外壳10还可以包含用于在第一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的所需位置的控制手柄26的暂时附接的实例锁定板170。实例锁定板170包括主体172,所述主体限定适于紧固控制手柄26的多个孔口174。

控制手柄26通常可在第一与第二行程末端之间枢转。在一个实例中,控制手柄26的枢轴凹入主体14内。传统上,当控制手柄26处于行程的一个末端时(参见图8),在防爆外壳10内部与有源电气设备进行电连接。控制手柄26可以通过紧固件(现在示出)锁定在此末端位置。紧固件可以通过限定在控制手柄的杠杆臂112中的开口180和锁定板170的一个孔口174两者插入以紧固在其中。

当控制手柄26朝向其另一行程末端移动时,相同的电连接断开。同样,通过将紧固件穿过杠杆臂112的开口180与锁定板170的一个孔口174对准,控制手柄26可以锁定在此末端位置。应了解,控制手柄26可以根据需要锁定在沿着锁定板170的任何位置,以控制各种类型的有源电气组件。在所描绘的实例中,防爆外壳10包含通过紧固件184安装到其主体14上的标签182(参见图5),指示“接通”和“断开”位置。控制手柄26在“接通”与“断开”位置之间行进,用于将电气组件拨动到对应“通电”和“断电”配置。

锁定板170包含位于末端位置的相对端的端部止动件186。端部止动件186防止控制手柄26的过度行进。端部止动件186可以由多种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这些材料的实例可包含但不限于钢、橡胶和铝。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锁定板170包含法兰板176,以通过紧固件178将锁定板170紧固到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法兰板176是l形法兰。法兰板176和锁定板170的主体172可以是一体或整体形成的元件,或者是单独形成的连接在一起的元件。锁定板170可以由多种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这些材料的实例可包含但不限于钢、橡胶和铝。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打开防爆外壳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1)观察防爆外壳布置的视觉指示器188的步骤,当防爆外壳10的控制手柄26位于第一旋转位置时,视觉指示器可定位成阻止进入闭合布置22a;2)将控制手柄26从第一旋转位置位移到第二旋转位置的步骤,以使视觉指示器188远离闭合布置22a移动,以便于在打开之前进入闭合布置;以及3)打开防爆外壳10的步骤。

在一个实例中,在第一旋转位置观察视觉指示器188的步骤是观察接通位置的步骤,并且在第二旋转位置观察视觉指示器188的步骤是观察断开位置的步骤。如前所述,阻止进入的步骤包含防止闭合布置22a在防爆外壳10上的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此外,便于进入的步骤包含允许闭合布置22a在防爆外壳10上的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前述详细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iv.用于外壳的实例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图1到3

在包含罩盖和主体的某些常规危险外壳中,并且封闭的设备对于转移或提升来说可能是大而重的,例如,它们通常可以是250到300磅。因此,移动外壳需要安全的转移和/或提升机构。通常,常规危险外壳包含中心定位在外壳主体上的单个支架以用于提升或移动外壳。这种设计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支架没有完全紧固到外壳,那么在外壳转移期间可能会出现故障。此外,如果在提升外壳时支架发生故障,外壳的罩盖可能会打开并在没有紧固到外壳主体时造成损坏。

另一个问题是,有时在防爆外壳已经处于危险环境中后,打开防爆外壳可能会很困难。

需要改进危险外壳的转移/提升和打开。

再次转向图1到3,描绘了实例防爆外壳10。防爆外壳10之前已经被表征为包含具有罩盖周边法兰16的罩盖12和具有主体周边法兰18的主体14。罩盖和主体可以沿着罩盖周边法兰16与主体周边法兰18之间的接合部94打开。防爆外壳10可以任选地包含实例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应了解,操纵辅助布置24可以与其它防爆外壳布置一起使用。实例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具有悬垂闭合辅助定向和打开辅助定向。

实例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包含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82;但任何数目的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都是可能的。在所描绘的实例中,两个吊架和紧固布置82示出在防爆外壳10的顶部的相对侧上。这样的配置会产生冗余,其在提升防爆外壳10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吊钩和紧固布置82中的每一个包含吊钩构件84和可拆卸附接布置85。在悬垂闭合辅助定向上,吊钩和紧固布置82可用于将防爆外壳10安装到多个表面和/或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包含但不限于墙壁、控制柜、水泥块、工字梁和u型支架。吊钩构件84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安装,包含但不限于焊接、紧固装置和配合螺纹。

可拆卸附接布置85包含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可定位在罩盖周边法兰16上,且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可定位在主体周边法兰18上。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可以定位成跨越位于罩盖周边法兰16与主体周边法兰18之间的接合部94彼此邻近并且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形成防爆接合部。

吊钩构件84紧固到防爆外壳10的两个半部,以帮助确保在防爆外壳10的提升或移动期间罩盖12不会打开或脱落。

在悬垂闭合辅助定向上,吊钩和紧固布置82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成具有通过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紧固在接合部94上的吊钩构件84,并且吊钩构件84跨越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定位。防爆外壳10的罩盖12和主体14可以可铰接地附接。

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可以螺纹连接到罩盖周边法兰16,并且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可以螺纹连接到主体周边法兰18,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紧密地螺纹联接到吊架构件84。因此,尽管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通过吊钩构件84被驱动到相应的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但是没有应力施加在其上以引起吊钩构件84的弯曲或扭曲。

在打开辅助定向上,吊钩构件84已经从与防爆外壳10的附接中去除。在打开辅助定向上,第一紧固件(例如,机械紧固件)可以在罩盖周边法兰16中被更换,并且第二紧固件(例如,机械紧固件)可以在主体周边法兰18中被更换。第一紧固件可以是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且第二紧固件可以是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可定位成使得可通过将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撬开而将罩盖12和主体14撬开。例如,第一附接构件86和第二附接构件88各自包含头部96,所述头部在连接到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时从所述罩盖周边法兰和主体周边法兰向上延伸。应了解,可以使用其它机械紧固件来撬动罩盖12和主体14。

在第一附接构件86和第二附接构件88的头部96之间的防爆外壳10的顶部上,安全地在火焰路径外部形成撬点。撬点很容易进入并且可以安全地撬开。在某些实例中,第一附接构件86和第二附接构件88的头部96可以通过用户用作杠杆作用,以安全地撬入防爆外壳10以打开卡住的外壳。这样,用户不必对罩盖12进行猛拉,从而引起猛烈的运动并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用户也不需要拉动未设计成用作防爆外壳10上的拉点的东西。如果第一附接构件86和第二附接构件88随着时间推移而弯曲或损坏,那么可由用户更换。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吊架构件84是成角度的支架,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吊钩构件84通常为l形,具有竖直区段90和水平区段92,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吊钩构件84通常由金属切割,例如但不限于铝或标准钢,并且具有足以支撑相当大负荷的尺寸。

吊架构件84包含在吊架构件84的水平区段92中钻出或切割的两个孔,用于分别收纳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被布置和配置成分别将吊钩构件84紧固到罩盖周边法兰16和主体周边法兰18。

头部96可以是螺母。第一附接构件86和第二附接构件88的头部96可以成形和/或被配置成容纳多个工具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些工具可用于使头部96保持在适当位置和/或移动(例如,旋转)。例如,当从上方观察时,头部96可以成形为六边形(如用于收纳插座或扳手),但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作为另一实例,头部96可以具有槽(如用于收纳螺丝刀),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作为另一实例,头部96可以包含突出部,两个带槽的翼形件在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突出部横向延伸,如同翼形螺母一样,但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吊钩构件84的竖直区段90各自限定开口98,用于收纳可用于移动防爆外壳10的结构元件(例如,起重机等)。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定位防爆外壳10的实例方法。所述方法包含:1)通过操纵辅助布置24提升防爆外壳10的步骤。操纵辅助布置24具有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82。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82包含第一吊钩构件84和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2)去除至少一个吊架和紧固布置82的第一吊架构件84的步骤;以及3)更换至少一个吊架和紧固布置82的第一可拆卸连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连接构件88的步骤。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通过将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彼此远离撬开来撬开防爆外壳10的步骤。

另一种方法包含:1)通过操纵辅助布置24提升防爆外壳10的步骤。操纵辅助布置24具有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82。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82包含第一吊钩构件84和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2)去除至少一个吊架和紧固布置82的第一吊架构件84的步骤;以及3)放置第一和第二紧固件的步骤。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通过将第一和第二紧固件彼此远离地撬开来撬开防爆外壳10的步骤。第一和第二紧固件可分别是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82的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例方法包含:1)通过撬动附接到罩盖12的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附接到主体14的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来撬开防爆外壳10的步骤。撬动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的步骤包含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是螺纹螺栓。应了解,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86和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88可用于撬动罩盖12和主体14的其它机械紧固件。

根据前述详细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v.用于外壳的实例控制手柄;图5和10

如前所述,防爆外壳10包含罩盖12和主体14。主体14限定腔室34,用于收纳例如断路器、电机起动器、开关、继电器、端子和/或仪表。电气组件36可以安装在主体14的腔室34内。电气组件可以具有旋转开关装置106,所述旋转开关装置被配置成在第一操作配置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围绕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在所描绘的实例中,第一操作配置可以是通电配置,且第二操作配置可以是断电配置,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如本文所使用,在此上下文中,术语“在……之间”及其变体意味着旋转开关装置106可以在从第一所述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或第二所述位置朝向第一位置中的任一个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在此上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术语“在……之间”并不意味着必须指示所述运动完全在两个所述位置之间。因此,所表征的运动可以沿着两个所述位置之间的路径,使得运动从一个位置的方向朝向另一个位置或者从另一个位置的方向朝向一个位置。

再次转向图5,示出了在防爆外壳10外部的实例控制手柄26的分解图。控制手柄26可以安装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的外部。所描绘的控制手柄26不需要在罩盖12上或内部加工或联接有任何部件。由于控制手柄26安装在外部,因此在防爆外壳10中提供了更多的开放空间以供布线和装配。这种设计允许使用旋转断开器代替拨动操作的断开器。

控制手柄26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第一旋转位置可以是导致旋转开关装置106(参见图10)处于通电配置的接通位置,并且第二旋转位置可以是致使旋转开关装置106处于断电配置的断开位置。

如本文所使用,在此上下文中,术语“在……之间”及其变体意味着控制手柄26可以在从第一所述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或第二所述位置朝向第一位置中的任一个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在此上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术语“在……之间”并不意味着必须指示所述运动完全在两个所述位置之间。因此,所表征的运动可以沿着两个所述位置之间的路径,使得运动从一个位置的方向朝向另一个位置或者从另一个位置的方向朝向一个位置。

防爆外壳布置10可包含偏移端轴连杆布置130,其将控制手柄26连接到旋转开关装置106。

第一旋转运动弧可以大于第二旋转运动弧,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第一旋转运动弧可以小于第二旋转运动弧,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例如,第一旋转运动弧可以等于第二旋转运动弧,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参考图10、10a、10b、10c,描绘了实例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实例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130可以邻近电气组件36定位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的空腔34内。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被定义为当在第一安装座处的第一端处通过某物(例如控制手柄或杆26)旋转时的布置,在相对的第二端,它使与其接合的任何东西(例如旋转开关装置106)旋转更大的第二量。

虽然本文描述了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但是可以使用其它机械连杆布置,其可以在一端提供小于或等于另一端的旋转的旋转。

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连接到控制手柄26和旋转开关装置106,以将围绕第二旋转运动弧向外的角度运动转变为围绕第一旋转运动弧向内的角度运动。

控制手柄26通过机械紧固件110机械地联接到可旋转的细长轴布置108,所述机械紧固件包含但不限于螺栓(可以与螺母联接)或螺钉(可以与螺母联接)。细长轴布置108可以如控制手柄26那样通过第二旋转运动弧旋转。

实例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包含手柄连杆132、开关连杆136和位于手柄连杆32与开关连杆136之间的平移连杆134。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被配置成使得当控制手柄26处于断开位置时,开关连杆136在朝向手柄连杆132延伸时从平移连杆134的一部分引导并与平移连杆134形成锐角,但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在接通位置,开关连杆136远离手柄连杆132向外斜移,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图10c示出了单个平面中的手柄连杆132、开关连杆136和平移连杆134。

在一个实例中,当控制手柄26处于断开的第二旋转位置时,手柄连杆132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1大于90度,且开关连杆136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2小于90度。在其它实例中,当控制手柄26处于断开的第二旋转位置时,手柄连杆132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1为钝角,并且开关连杆136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2是锐角。

当控制手柄26处于接通的第一旋转位置时,手柄连杆132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1小于90度,并且开关连杆136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2大于90度。在其它实例中,当控制手柄26处于接通的第一旋转位置时,手柄连杆132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1为锐角,且开关连杆136与平移连杆134之间的角度θ2是钝角。

手柄连杆132安装在细长轴布置108上,以在控制手柄26移动时,如细长轴布置108和控制手柄26那样通过第二旋转运动弧旋转。开关连杆136安装在旋转开关装置106上,以通过第一旋转运动弧旋转,从而在控制手柄26旋转时使旋转开关装置106在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移动。在所描绘的实例中,由于开关连杆136具有比手柄连杆132短的长度,所以相应的开关连杆136和手柄连杆132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运动弧是不同的。在一个实例中,开关连杆136的长度不超过手柄连杆132的60%并且不超过平移连杆134的40%,但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手柄连杆132具有第一端138和第二端140。平移连杆134具有第一端142和第二端144。开关连杆136具有第一端146和第二端148。手柄连杆132的第一端138通过限定在手柄连杆132的第一端138处的开口150不可枢转地附接到轴108。紧固件152定位在细长轴108上,以将手柄连杆132在主体14的腔室34内部紧固在其上。手柄连杆132的第二端140在其第一端142处通过紧固件154(例如,枢轴销等)可枢转地附接到平移连杆134,所述紧固件示出为与螺母156联接。平移连杆134的第二端144通过紧固件154和螺母156在其第二端148处可枢转地附接到开关连杆136。平移连杆134的第二端144与开关连杆136的第二端148的枢轴附接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随不同类型的设备而变化。例如,平移连杆134限定多个开口135,用于与开关连杆136连接。

通常,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不超过60度的角度。通常,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不超过50度的角度。通常,第二旋转运动弧不超过第一旋转运动弧的60%。通常,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至少70度的角度。通常,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至少90度的角度。

控制手柄26包含管状构件118。控制手柄26的杠杆臂112的近端116附接到管状构件118。杠杆臂112和管状构件118可以是一体或整体形成的元件,或者是单独形成的连接在一起的元件。

细长轴108可包含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4,所述第一部分可限定形成在其周边中的凹口122,所述第二部分可邻近第一部分120,且第二部分124可具有相对平坦的大致矩形头部。管状构件118限定插入开口126,用于收纳细长轴108的第一部分120。

细长轴108的第二部分124收纳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的通孔(未示出)内,并且可以在其中自由旋转。示出的螺纹轴承128安装在轴108的第二部分124上,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控制手柄26和细长轴108。将螺纹轴承128拧入主体14的开口内,以将细长轴108紧固在防爆外壳10的主体14上。

防爆外壳10可包含可枢转地附接到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的驱动螺柱158。驱动螺柱158可与旋转开关装置106接合,以在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可旋转地枢转。

驱动螺柱158包含远端160和近端162。驱动螺柱158的远端160包含平坦的矩形头部,并且驱动螺柱158的近端162包含大致正方形的头部。应了解,驱动螺柱158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有其它几何形状,以与各种类型的电气组件一起工作。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开关连杆136的第一端146可枢转地与驱动螺柱158联接。驱动螺柱158的远端160被配置成收纳在开口164内,所述开口在开关连杆136的第一端146处限定在所述开关连杆中,使得驱动螺柱158可枢转地连接到开关连杆136。驱动螺柱158的近端162被布置和配置成与旋转断开器36的旋转开关装置106接合,以将驱动螺柱158与旋转断开器36可枢转地联接。

驱动螺柱止动件166(参见图5)可以邻近电气组件36定位在旋转断开器36的板100上,以防止驱动螺柱158与旋转开关装置106脱离接合。驱动螺柱止动件166可有助于确保旋转断开器36的适当且一致的操作。间隔件168位于断开连杆136与驱动螺柱止动件166之间,以保持它们之间的紧密配合。

在使用中,控制手柄26和致动连杆130连接到细长轴108,使得它们都保持相对彼此的运动。控制手柄26的杠杆臂112可以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通常,第一旋转位置是“接通位置”且第二旋转位置是“断开位置”,但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控制手柄26的杠杆臂112围绕第二旋转运动弧在第一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通常,第二旋转运动弧行进至少20°。通常,第一运动角度不超过60°。通常,第二旋转运动弧在10°到50°的范围内,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控制手柄26的旋转量允许控制手柄26在外部安装在靠近主体14的位置,而不会干扰位于控制手柄26附近的夹具装置22。

通常,第一旋转运动弧在10度到80度的范围内,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通常,第一旋转运动弧至少为60度。通常,第一旋转运动弧不超过大约90度。应了解,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角度。

防爆外壳10可包含围绕第一旋转轴131(参见图10)在第一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枢转的偏移端轴连杆布置130。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偏移端轴连杆布置”意味着一端的第一旋转轴与另一端的第二旋转轴偏移或非共线。旋转开关装置106可围绕第二旋转轴133(参见图10)在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枢转。第一旋转轴线偏离第二旋转轴线。

本公开还涉及在防爆外壳10内操作电气组件36的实例方法。电气组件36包含可旋转的开关装置106。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通过第一旋转运动弧旋转防爆外壳10外部的控制手柄26,同时通过第二旋转运动弧使可旋转开关装置106旋转;第一旋转运动弧小于第二旋转运动弧。

根据前述详细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vi.在外壳上位于外部的复位控制器;图11到13

在某些实例常规防爆外壳中,用于定位在防爆外壳内的电气组件的复位开关是拨动开关。拨动开关是一种开关,它使用带有弹簧的拨动接合部来断开或闭合电路,因为附接杆被推过一个小弧。钩环型连杆机构已被用于将复位按钮的运动从外部传递到拨动开关的移动。

其它类型的设备具有竖直按压的复位开关,以引起有源电气组件的复位。已经与拨动开关一起使用的钩环型连杆机构不适用于这种布置。

需要改进在外壳内部操作复位按钮。

参考图11,描绘了防爆外壳10a的第二实施例。防爆外壳10a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与图1到4中所示的防爆外壳10的第一实施例类似的设计或结构。因此,为了简洁起见,将仅详细描述上文讨论的此实施例中与图1到4中所说明的实施例不同的那些部分。

防爆外壳10a包含罩盖12和主体14。主体14限定腔室34,用于收纳例如断路器、电机起动器、开关、继电器、端子和仪表。有源电气组件36可以安装在主体14的腔室34内。在所描绘的实例中,示出了安装在其中的电机起动器192。应了解,可以使用其它有源电气组件。电机起动器192具有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开关按钮222,其被配置成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线性移动。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开关按钮被定义为可在两个或更多个位置之间枢转的非枢轴杆。在下文描述的实例中,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开关按钮被描述为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其被配置成在复位配置与非复位配置之间线性移动。应了解,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开关按钮可以是用于其它目的的按钮。例如,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开关按钮可用于操作,例如“开”和“关”配置,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实例防爆外壳10a包含旋转操作的开关致动器布置,其安装在防爆外壳10a的主体14的外部。在下文描述的实例中,旋转操作的开关致动器布置被描述为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例如,旋转操作的开关致动器布置可以是用于其它目的的布置,例如操作“接通”和“断开”开关,但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可以在致动时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运动弧移动。第一旋转位置使得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处于复位配置,并且第二旋转位置使得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处于非复位配置。

实例防爆外壳10a还包含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其定位在主体14的腔室34内,邻近电气组件36或电机起动器192。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被布置和配置成将旋转运动从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传递到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的线性运动。应了解,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通常可以与线性开关一起使用,其中复位按钮是一种类型,但是可以与替代开关和各种有源电气组件一起使用。

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可机械地联接到细长轴布置194,使得细长轴布置194通过旋转运动弧旋转,如同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一样。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包含安装在细长轴布置194上的内部偏置构件210,以在细长轴布置194和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围绕旋转运动弧旋转移动时线性地枢转。

内部偏置构件210还包含接触构件220,所述接触构件被配置成在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时按压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以复位配置。接触构件220的大小可以设计成具有各种尺寸,以提供覆盖防爆外壳10a的腔室34内的不同大小的复位按钮或不同位置的复位按钮的灵活性。

实例防爆外壳10a可包含弹簧偏置致动器复位到非复位返回布置。实例弹簧偏置致动器复位到非复位返回布置是弹簧偏置构件212,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在使用中,一旦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被释放到第一旋转位置,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通过弹簧作用自动返回到非复位配置。

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可以安装在夹具装置22下方,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通过根据本公开的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连接到防爆外壳10a的内部,以克服钩环型机构的缺点。在一个实例中,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延伸穿过主体14的壁并且定位在其腔室34内。

参考图12到13,示出了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的分解图。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包含细长轴布置194,其具有第一端196和第二端198。细长轴布置194穿过防爆外壳10a的主体14的一侧延伸到其腔室34中。细长轴布置194的第一端196具有比细长轴布置194小的直径,并且被配置成与在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中限定的开口200接合。因此,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可以连接到细长轴布置194。第一端196限定穿过其中的孔口202,所述孔口适于收纳紧固件204(例如,销,螺栓,螺钉等)以将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紧固到细长轴布置194。

细长轴布置194的第二端198包含凹口206,所述凹口为第二端198提供大致矩形的端部,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螺纹套管208安装在细长轴布置194上并且拧入防爆外壳10a的主体14的所述侧。螺纹套管208固定在主体14中,从而允许细长轴布置194绕其枢转。

弹簧偏置构件212通过连接点211定位在内部偏置构件210与板100之间。在其它实例中,弹簧偏置构件212可以定位在内部偏置构件210与一些其它邻近连接之间,例如但不限于支架、弹簧锚等。弹簧偏置构件212通过紧固件213紧固到板100。紧固件213可以是螺纹螺栓,但是替代方案也是可能的。

所描绘的内部偏置构件210包含用于收纳细长轴194的第二端198的孔口214、216。内部偏置构件210的孔口214、216具有大致矩形的开口,其对应于细长轴布置194的第二端198的大致矩形形状。紧固件152定位在细长轴布置194上,以在主体14的腔室34内部将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紧固在其上。细长轴布置194可根据需要收纳在孔口214、216中,以控制定位于防爆外壳10a内部的各种有源电气组件。因此,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190具有操作灵活性,以与防爆外壳10a内部的各种组件一起工作。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在防爆外壳布置内操作有源电气组件的方法。有源电气组件可包含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使防爆外壳10a外部的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运动弧旋转,同时允许将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线性致动为复位配置。将旋转复位致动器布置28旋转到第一旋转位置的步骤允许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处于复位配置。将复位致动器布置28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的步骤允许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处于非复位配置。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接线盒224被示出为通过包含垫圈228的紧固件226(螺钉,螺栓等)安装在板100上,邻近起动器192。接线盒可以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通过注塑工艺制造。接线盒的典型用途是在可编程控制器与待控制的设备之间。另一个用途是用于接地故障设备。接线盒中所需的螺柱数量可根据应用而有很大不同。例如,某些应用需要具有多达20个单独端接点的接线盒。接头导线块230也通过紧固件226安装到板100。

根据前述详细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vii.替代外壳;图14到16

参考图14到16,描绘了替代的实例防爆外壳10b。防爆外壳10b指示前述实例防爆外壳10的控制手柄26b的特征如何可以用在组合件上,所述组合件还包含前述实例防爆外壳10的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b。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与先前描述的部件类似的部件。

实例防爆外壳10b包含夹具布置11,所述夹具布置具有围绕防爆外壳10b的罩盖12和主体14的周边布置的多个夹具或夹具装置22(例如,夹具构件)。夹具装置22的特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特征,并且相同的数字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

实例防爆外壳10b包含一个或多个铰链20,用于将罩盖12b铰接地联接到主体14b。罩盖12b包含围绕罩盖12b的周边定位的罩盖法兰16b。罩盖12b配合(即,抵靠)围绕主体14b的周边定位的主体法兰18b。罩盖12b和罩盖周边法兰12b以及主体14b和主体周边法兰18b的特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特征,并且相同的数字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

所描绘的防爆外壳10b包含安装在其外部的控制手柄26b。控制手柄26b被配置成从外部移动到防爆外壳10b,以控制位于主体14b的腔室34内的有源电气组件36b。控制手柄26b可以围绕细长轴108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应了解,视觉指示器(未示出)可以安装在控制手柄26b上。控制手柄26b和视觉指示器的特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特征,并且相同的数字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

实例防爆外壳10b可包含外壳操纵辅助布置24b。操纵辅助布置24b包含吊钩和紧固布置82b。操纵辅助布置24b的特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特征,并且相同的数字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

实例防爆外壳10b可包含实例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b和偏移端轴连杆布置130b,其被布置和配置成与控制手柄26b连接以旋转位于主体14b的腔室34内的有源电气组件36b的旋转开关装置106。增大旋转的机械连杆布置130b和偏移端轴连杆布置130b的特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特征,并且相同的数字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

实例防爆外壳10b可包含安装在其中的有源电气组件,其具有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所述按钮被配置成在复位配置与非复位配置之间线性移动。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b可以安装在防爆外壳10b的外部。非拨动线性致动的复位按钮222和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28b的特征类似于先前描述的特征,并且相同的数字用于指示类似的部件。

在所描绘的实例中,接线盒224示出为通过包含垫圈228的紧固件226(螺钉、螺栓等)安装在板100b上。接线盒224可以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通过注塑工艺制造。接线盒的典型用途是在可编程控制器与待控制的设备之间。另一个用途是用于接地故障设备。接线盒中所需的螺柱数量可根据应用而有很大不同。例如,某些应用需要具有多达20个单独端接点的接线盒。还示出了通过紧固件226安装到板100b的接头导线块230。

根据前述详细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viii.一些一般性观察

本公开的方面和技术通常涉及外壳,但是特别适合于防爆外壳。应了解,本公开的方面和技术可以应用于其它应用中。

本公开涉及可以各自关联在一起的各种概念。有利的外壳夹具布置可以用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施:视觉指示器、外壳操纵辅助布置;控制手柄;以及复位控制器,或者它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实施。

有利的视觉指示器可以用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施:外壳夹具布置、外壳操纵辅助布置;控制手柄;以及复位控制器,或者它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实施。

有利的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可以用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施:外壳夹具布置;视觉指示器、控制手柄;以及复位控制器,或者它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实施。

有利的控制手柄可以用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施:外壳夹具布置、视觉指示器、外壳操纵辅助布置;以及复位控制器,或者它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实施。

有利的复位控制器可以用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施:外壳夹具布置;外壳操纵辅助布置;视觉指示器以及控制手柄,或者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实施。

在此,在以下标题为“权利要求书”的部分中的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上下文中,短语“根据……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可以使用任何所选择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并且不必必须使用所有权利要求的全部细节。

ix.一些选定的特征

以下特征指示根据本公开的特征和技术,其涉及:外壳紧固布置;视觉指示器;外壳操纵辅助布置;控制手柄;以及复位控制器。在此总结,提供本文中的教示的一些选定的概要特征。特征列表并不是详尽无遗的。1.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罩盖具有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周边法兰:所述罩盖周边法兰和主体周边法兰在所述罩盖和主体呈闭合关系时沿着接合部接合;以及被配置成将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与所述主体周边法兰紧固在一起的夹具布置;所述夹具布置至少包括:包含夹钳法兰的第一夹具构件,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可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在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安装在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一个上,其中所述夹钳法兰在与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与所述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所述接合部相对的位置处在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二个的一部分上方延伸以施加闭合压力;且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在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以并不防止所述罩盖相对于所述主体打开的方式保持紧固到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所述第一个。2.根据特征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夹钳法兰在与所述罩盖与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所述接合部正对面的位置处在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所述第二个的一部分上方延伸。3.根据特征1到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4.根据特征1到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防爆外壳。5.根据特征1至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夹具构件为相对的颌式夹具构件。6.根据特征1到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夹具构件为固定的颌式夹具构件。7.根据特征1到6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可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8.根据特征1到7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第一可旋转驱动器布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上且在旋转时被配置成在所述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线性地偏置所述第一夹具构件。9.根据特征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器布置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外表面安装的致动器;以及定位成与所述致动器接合的干涉构件,所述干涉构件邻近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内表面定位使得当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器布置缩回时,所述干涉构件与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干涉致使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移动。10.根据特征1到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夹具构件包含第一罩盖接合夹钳、相对的第二夹钳和定位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夹钳之间的中心部分。11.根据特征1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具有远离所述夹具构件的所述中心部分的边缘,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具有锥形法兰接合表面,所述锥形法兰接合表面在朝向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的所述边缘延伸时远离所述第二夹钳逐渐变窄;且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时沿着所述罩盖周边法兰的第一相关锥形部分延行且与所述第一相关锥形部分接合。12.根据特征1到1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含:包含第一导引布置的导引系统,所述第一导引布置与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相关联,所述导引系统包括:第一与第二导引构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此时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在所述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防止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在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与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分隔开的端部缩回止动布置。13.根据特征1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导引构件上使得当所述第一夹具构件沿着所述第一与第二导引构件朝向和远离所述接合部移动时,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并不旋转。14.根据特征12到1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导引构件中的每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夹钳,且安装到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15.根据特征1到1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夹具构件的所述第二夹钳一体地形成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在其中成形有在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收纳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器布置的驱动器收纳器。16.根据特征1到1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上的第一致动器构件;所述第一致动器构件具有延伸部,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器布置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使得所述第一可旋转驱动器布置沿着所述致动器构件移动以在所述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17.根据特征10到1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罩盖周边法兰的相关锥形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在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并不完全覆盖所述罩盖周边法兰的所述相关锥形部分。18.根据特征1到17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夹具布置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和第二夹具构件,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和所述第二夹具构件中的每一个可分别在接合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19.根据特征1到1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中的每一个上且被配置成分别在所述接合与缩回位置之间偏置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的驱动器布置。20.根据特征1到1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每个驱动器布置包括:邻近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安装的致动器;以及定位成与每个致动器接合的干涉构件,所述干涉构件邻近相应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的内表面定位使得当每个驱动器布置缩回时,所述干涉构件与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干涉致使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移动。21.根据特征1到2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每个夹具构件包含第一罩盖接合夹钳、相对的第二夹钳和定位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夹钳之间的中心部分。22.根据特征2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每个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具有远离所述夹具构件的所述中心部分的边缘,每个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具有锥形法兰接合表面,所述锥形法兰接合表面在朝向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的所述边缘延伸时远离所述第二夹钳逐渐变窄;且每个第一罩盖接合夹钳被配置成在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时沿着所述罩盖周边法兰的相关锥形部分延行且与所述相关锥形部分接合。23.根据特征1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导引系统包含所述第一导引布置和第二导引布置,所述第一与第二导引布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相关联,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包括:第一导引部件和第二导引部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且此时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分别在所述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一与第二端部缩回止动布置,分别防止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在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与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分隔开。24.根据特征2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每个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导引构件上使得当每个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沿着所述第一与第二导引构件朝向和远离所述接合部移动时,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并不旋转。25.根据特征18到2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相关联且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上的致动器构件;所述致动器构件具有延伸部,每个驱动器布置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使得每个驱动器布置沿着所述致动器构件移动,从而分别在所述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具构件。26.根据特征21到2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罩盖周边法兰的所述相关锥形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在处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每个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并不完全覆盖所述罩盖周边法兰的所述相关锥形部分。27.一种操作防爆外壳布置的方法,所述防爆外壳布置的特征在于:罩盖和主体,所述罩盖具有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周边法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一个上方移动夹具布置的第一夹具构件,其中夹钳法兰在与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与所述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接合部相对的位置处在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第二个的一部分上方延伸以在处于接合位置时施加闭合压力的步骤。28.根据特征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步骤包含将所述第一夹具构件从所述接合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以并不防止所述罩盖相对于所述主体打开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夹具构件保持紧固到所述罩盖和主体中的所述第一个。29.根据特征27到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步骤包含在所述接合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30.根据特征27到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夹具布置包括多个独立的第一夹具构件,且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接合位置与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每个第一夹具构件的步骤。31.根据特征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步骤包括:使安装在至少一个第一夹具构件上的第一驱动器布置旋转以在所述接合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夹具构件。32.一种根据特征27到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第一夹具构件的步骤包括:根据特征1到26中的至少一个在外壳布置中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步骤。33.一种可用于包括罩盖和主体的外壳布置上以用于闭合或打开所述外壳的外壳夹具布置,所述外壳夹具布置的特征在于:夹具构件包括:夹钳法兰;驱动器系统,包含驱动器布置和致动器构件,所述驱动器布置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所述外壳布置的所述主体上,且在安装时被配置成在缩回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构件;所述致动器构件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上;所述致动器构件具有延伸部,所述驱动器布置在使用时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使得所述驱动器布置沿着所述致动器构件移动以在所述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构件;导引布置,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所述外壳布置的所述主体上,此时所述夹具构件在所述缩回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使得通过所述导引构件将所述夹具构件紧固到所述主体;以及所述导引布置上防止所述夹具构件在所述夹具构件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从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脱落的止动布置。34.根据特征33所述的外壳夹具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35.根据特征33到34所述的外壳夹具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防爆外壳。36.根据特征33到35所述的外壳夹具布置,其中所述驱动器布置包括:邻近所述夹具构件的外表面安装的致动器;以及定位成与所述致动器接合的干涉构件,所述干涉构件邻近所述夹具构件的内表面定位使得当所述驱动器布置缩回时,所述干涉构件与所述夹具构件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干涉致使所述夹具构件移动。37.根据特征33到36所述的外壳夹具布置,其中:所述夹具构件包含第一罩盖接合夹钳、相对的第二夹钳和定位于所述第一与第二夹钳之间的中心部分;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具有远离所述夹具构件的所述中心部分的边缘,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具有锥形法兰接合表面,所述锥形法兰接合表面在朝向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的所述边缘延伸时远离所述第二夹钳逐渐变窄;且所述第一罩盖接合夹钳被配置成在所述夹具构件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时沿着所述罩盖的相关锥形部分延行且与所述相关锥形部分接合。38.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罩盖具有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周边法兰,所述外壳包含可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控制手柄;闭合布置,可用以选择性地确保所述外壳闭合;以及视觉指示器,安装在所述控制手柄上使得在所述控制手柄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所述视觉指示器禁止进入所述闭合布置,且在所述控制手柄处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所述视觉指示器便于打开进入所述闭合布置。39.根据特征3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40.根据特征38到3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防爆外壳。41.根据特征38到4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视觉指示器为经安装以随所述外壳的所述控制手柄旋转的条带。42.根据特征38到4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1;且所述视觉指示器具有足以覆盖所述第一夹具构件的至少一拐角的长度。43.根据特征38到4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1到26中的至少一个。44.一种打开外壳布置的方法,所述外壳布置包含可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旋转的控制手柄,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观测所述外壳布置的视觉指示器的步骤,所述视觉指示器定位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控制手柄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时禁止进入闭合布置;将所述控制手柄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位移到第二旋转位置以致使所述视觉指示器远离所述闭合布置移动从而在打开之前便于进入闭合布置的步骤;以及在所述将所述控制手柄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位移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步骤之后打开所述外壳布置的步骤。45.根据特征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中观测所述视觉指示器的步骤为观测接通位置的步骤且所述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中观测所述视觉指示器的步骤为观测断开位置的步骤。46.根据特征44到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禁止进入的步骤包含防止所述闭合布置在所述外壳布置上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47.根据特征44到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便于进入的步骤包含允许所述闭合布置在所述外壳布置上在接合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48.一种根据特征44到4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观测视觉指示器的步骤包括:根据特征1到26;特征38到43中的至少一个在组合件中观测所述视觉指示器的步骤。49.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罩盖具有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周边法兰,所述罩盖和主体可沿着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与所述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接合部打开;以及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具有悬垂闭合辅助定向和打开辅助定向,所述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包括: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包含:第一吊钩构件;以及可拆卸附接布置,所述可拆卸附接布置包含;定位于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上的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以及定位于所述主体周边法兰上的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所述第一与第二附接构件定位成跨越所述罩盖与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所述接合部彼此邻近且彼此间隔开;在呈所述悬垂闭合辅助定向时,所述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配置有通过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跨越所述接合部紧固的所述第一吊钩构件;且在呈所述打开辅助定向时,所述第一吊钩构件已被去除从而不附接到所述外壳,且第一紧固件在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中已被替代且第二紧固件在所述主体周边法兰中已被替代。50.根据特征4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51.根据特征49到5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防爆外壳。52.根据特征4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以可螺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以可螺接方式连接到所述主体周边法兰。53.根据特征49到5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在所述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呈所述悬垂闭合辅助定向时,所述第一吊钩构件跨越所述接合部和所述罩盖与主体周边法兰定位。54.根据特征49到5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罩盖和主体可铰接地附接。55.根据特征49到5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吊钩构件为成角度托架。56.根据特征49到5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与所述第一吊钩和紧固布置相对的第二吊钩和紧固布置。57.根据特征49到56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1到26;特征38到43中的至少一个。58.一种定位外壳布置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操纵辅助布置提升所述外壳布置的步骤,所述操纵辅助布置具有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所述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包含第一吊钩构件和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去除所述至少一个吊钩和紧固布置的所述第一吊钩构件的步骤;以及附接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的步骤。59.根据特征5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通过远离彼此撬动所述第一与第二紧固件而敲开所述外壳布置的步骤;所述第一与第二紧固件为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60.一种外壳组合件,其特征在于:罩盖和主体,所述罩盖具有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主体具有主体周边法兰;以及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具有打开辅助定向,所述外壳操纵辅助布置包括:可拆卸附接布置,所述可拆卸附接布置包含:定位在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中的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以及定位在所述主体周边法兰中的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定位成邻近于彼此且跨越所述罩盖与主体周边法兰之间的接合部定位;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经定位使得可通过撬开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而撬开所述罩盖和主体。61.根据特征60所述的外壳组合件,其中:所述外壳组合件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组合件。62.根据特征60到61所述的外壳组合件,其中:所述外壳组合件为防爆外壳组合件。63.根据特征60到62所述的外壳组合件,其中:所述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以可螺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罩盖周边法兰且所述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以可螺接方式连接到所述主体周边法兰。64.一种打开包括罩盖和主体的外壳布置的方法,所述罩盖相对于所述主体打开,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撬动附接到所述罩盖的第一可拆卸附接构件和附接到所述主体的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而撬开所述外壳布置。65.根据特征6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撬动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为螺纹螺栓。66.根据特征64到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撬动步骤包括:根据特征1到26;特征38到43;特征49到57中的至少一个在外壳布置中撬动所述第一与第二可拆卸附接构件的步骤。67.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界定空腔;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电组件,所述电组件具有被配置成在第一操作配置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围绕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的旋转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操作配置为通电配置且所述第二操作配置为断电配置;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外部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被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是致使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呈所述通电配置的接通位置,且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是致使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呈所述断电配置的断开位置。68.根据特征67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69.根据特征67到6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防爆外壳。70.根据特征67到6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不同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71.根据特征67到7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大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72.根据特征67到7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小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73.根据特征67到7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等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74.根据特征67到7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不超过60度的角度。75.根据特征67到7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不超过50度的角度。76.根据特征67到7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至少90度的角度。77.根据特征67到76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不超过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的60%。78.根据特征67到77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至少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的60%到90%内,且包含端值。79.根据特征67到7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控制手柄以机械方式联接到细长轴布置使得所述细长轴布置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旋转,所述控制手柄也是如此。80.根据特征67到7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定位在邻近所述电组件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所述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连接到所述控制手柄和所述旋转开关装置以将在外部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的角度运动转变为在内部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的角度运动;且所述外壳布置包含将所述控制手柄连接到所述旋转开关装置的偏移的端轴连杆布置。81.根据特征8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包含:手柄连杆,安装在所述细长轴布置上以在所述控制手柄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而旋转,所述细长轴布置和所述控制手柄也是如此;开关连杆,安装在所述旋转开关装置上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旋转,从而在旋转所述控制手柄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移动所述旋转开关装置;以及平移连杆,定位于所述手柄连杆与所述开关连杆之间。82.根据特征80到8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控制手柄处于接通位置时,所述开关连杆以锐角从所述平移连杆的一部分朝向所述手柄连杆引导。83.根据特征80到8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的驱动螺柱,所述驱动螺柱与所述旋转开关装置接合以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可旋转地枢转。84.根据特征8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邻近所述电组件定位以防止所述驱动螺柱与所述旋转开关装置脱离的驱动螺柱止动器。85.根据特征67到8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偏移的端轴连杆布置,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枢转;以及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围绕第二旋转轴线枢转;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偏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线。86.根据特征67到8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包括多个孔口以视需要选择性地锁定所述控制手柄的锁定板。87.根据特征67到86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至少根据特征1到26;特征38到43;特征49到57。88.根据特征67到87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1;且所述第一夹具构件在处于所述缩回位置时禁止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运动大于60度。89.根据特征67到8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38;所述视觉指示器在所述控制手柄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覆盖所述驱动器布置以禁止进入所述闭合布置,且所述视觉指示器在所述控制手柄处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时并不罩盖所述驱动器布置以便于进入闭合布置。90.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界定空腔;偏移的端轴连杆布置,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外部以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枢转;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电组件,所述电组件具有在第一操作配置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围绕第二旋转轴线枢转的旋转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操作配置为通电配置且所述第二操作配置为断电配置;且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偏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线。91.根据特征9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92.根据特征90到9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防爆外壳。93.根据特征90到9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旋转开关装置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操作配置之间围绕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且所述偏移的端轴连杆布置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是致使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呈所述通电配置的接通位置,且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是致使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呈所述断电配置的断开位置;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大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94.根据特征90到9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1到26;特征38到43;特征49到57;特征67到89中的至少一个。95.一种操作防爆外壳布置内的有源电组件的方法,所述有源电组件包含可旋转开关装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旋转运动弧旋转所述外壳外部的控制手柄,同时通过第二旋转运动弧引起所述可旋转开关装置的旋转。96.根据特征9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控制手柄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不同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97.根据特征95到9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控制手柄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大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98.根据特征95到9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控制手柄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等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99.根据特征95到9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控制手柄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小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100.根据特征95到9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控制手柄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不超过60度的角度。101.根据特征95到10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所述可旋转开关装置的步骤包含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移动通过至少95度的角度。102.一种用于外壳布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外壳布置包含罩盖和主体,所述主体界定用于收纳有源电组件的空腔,所述有源电组件具有旋转开关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控制手柄,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所述外壳布置的所述主体外部,所述控制手柄在使用时被配置成通过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同时通过第二旋转运动弧引起所述旋转开关装置的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小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103.根据特征10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布置。104.根据特征102到10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防爆外壳布置。105.根据特征102到10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大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106.根据特征102到10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等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107.根据特征102到10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定位在邻近所述电组件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所述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连接到所述控制手柄和所述旋转开关装置以将在外部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的角度运动转变为在内部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的角度运动。108.根据特征102到10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偏移端轴连杆布置,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枢转所述控制手柄;且围绕第二旋转轴线枢转所述旋转开关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偏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线。109.一种用于外壳布置的控制装置,所述外壳布置包含罩盖和主体,所述主体界定用于收纳有源电组件的空腔,所述有源电组件具有旋转开关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控制手柄,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所述外壳布置的所述主体外部,所述控制手柄在使用时被配置成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枢转,同时允许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围绕第二旋转轴线枢转;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偏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线。110.根据特征10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布置。111.根据特征109到1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防爆外壳布置。112.根据特征109到1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定位在邻近所述电组件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偏移端轴连杆布置,所述偏移端轴连杆布置连接到所述控制手柄和所述旋转开关装置以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枢转所述控制手柄;且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枢转所述旋转开关装置。113.根据特征109到1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增大旋转机械连杆布置,在使用时被配置成通过第一旋转运动弧移动所述控制手柄,同时通过第二旋转运动弧引起所述旋转开关装置的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运动弧小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弧。114.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界定空腔;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电组件,所述电组件具有被配置成在复位配置与非复位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的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外部,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在致动时被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运动弧移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致使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呈所述复位配置,且所述第二旋转位置致使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呈所述非复位配置;以及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定位在邻近所述电组件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所述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将旋转运动从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传递到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的线性运动。115.根据特征114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116.根据特征114到115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为防爆外壳。117.根据特征114到116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以机械方式联接到细长轴布置使得所述细长轴布置通过所述旋转运动弧旋转,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也是如此。118.根据特征114到117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包含:内部偏置构件,安装在所述细长轴布置上以在所述细长轴布置和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围绕所述旋转运动弧旋转移动时线性地枢转。119.根据特征118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内部偏置构件包含接触构件以在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处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时将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按压到所述复位配置。120.根据特征114到119所述的外壳布置,其进一步包括:弹簧偏置致动器复位-非复位返回布置。121.根据特征114到120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一旦将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释放到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通过弹簧作用自动返回到所述非复位配置。122.根据特征119到121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内部偏置构件包含弯曲点使得所述接触构件垂直于所述内部偏置构件远离所述弯曲点延伸。123.根据特征119到122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内部偏置构件包含各自被配置成用于收纳所述细长轴布置的第一与第二孔口。124.根据特征114到123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还根据特征1到26;特征38到43;特征49到57;特征67到89;特征90到94中的至少一个。125.一种操作防爆外壳布置内的有源电组件的方法,所述有源电组件包含非拨动线性致动的线性致动复位按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运动弧旋转所述外壳外部的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同时允许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线性致动为复位配置。126.根据特征1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旋转旋转复位的致动器布置旋转到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的步骤使得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处于所述复位配置;且所述将所述复位致动器布置旋转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的步骤使得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处于非复位配置。127.一种用于外壳布置的复位装置,所述外壳布置包含罩盖和主体,所述主体界定用于收纳有源电组件的空腔,所述有源电组件具有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所述复位装置的特征在于:复位手柄,在使用时可安装在所述外壳布置的所述主体外部,所述复位手柄在使用时被配置成通过旋转运动弧移动,同时引起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的线性运动。128.根据特征127所述的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封闭操作电气设备的电气外壳布置。129.根据特征127到128所述的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布置为防爆外壳布置。130.根据特征127到129所述的复位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定位在邻近所述电组件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所述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将旋转运动从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传递到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的线性运动。131.根据特征127到130所述的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复位手柄以机械方式联接到细长轴布置使得所述细长轴布置通过所述旋转运动弧旋转,所述复位手柄也是如此。132.根据特征127到131所述的复位装置,其中:所述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包含:内部偏置构件,安装在所述细长轴布置上以在所述细长轴布置和所述复位手柄围绕所述旋转运动弧旋转移动时线性地枢转。133.根据特征132所述的复位装置,其中:所述内部偏置构件包含在所述复位手柄处于第一旋转位置时将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按压到复位配置的接触构件。134.根据特征127到133所述的复位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弹簧偏置致动器复位-非复位返回布置。135.根据特征127到134所述的复位装置,其中:一旦将所述旋转操作的复位致动器布置释放到所述第一旋转位置,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复位按钮通过弹簧作用自动返回到所述非复位配置。136.一种外壳布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罩盖和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界定空腔;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的电组件,所述电组件具有被配置成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的非拨动线性致动开关按钮;旋转操作的致动器布置,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主体外部,所述旋转操作的致动器布置在致动时被配置成在第一旋转位置与第二旋转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运动弧移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致使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开关按钮呈所述第一配置,且所述第二旋转位置致使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开关按钮呈所述第二配置;以及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定位在邻近所述电组件的所述主体的所述空腔内,所述旋转-线性运动机械连杆布置将旋转运动从所述旋转操作的开关致动器布置传递到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开关按钮的线性运动。137.根据特征136所述的外壳布置,其中:所述非拨动线性致动开关按钮为被配置成在复位配置与非复位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的复位按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