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柜及其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3256发布日期:2018-07-04 09:0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柜及其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柜这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柜,如开关柜。



背景技术:

电力柜,如开关柜、配电柜等经常需要搬运,常规的方式是在柜体的底部安装多个滚动轮,然后通过把手推动。而在固定时,一般通过刹车装置来固定。然后,刹车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操作每个轮的刹车。这种使用方式,在轮子的个数较少时,简单方便;但是在轮子的个数较多时,就会出现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柜,便于固定电力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柜的固定方法,能够方便电力柜的固定。

一种电力柜,包括:柜体、底座支座(4)、以及移动轮、转动轴支撑架、以及滚动转轴(14),底座支座(4)的下侧设置多排移动轮,转动轴支撑架均固定在底座支座(4)的下部,转动轴支撑架与滚动转轴之间活动连接;

每排移动轮固定有滚动转轴(14);

所述多个滚动转轴(14)的表面均设置有至少1组连接套筒组件(16);所述连接套筒组件由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组成,且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呈口字形分布在滚动转轴(14)上;所述每个连接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还包括有:刚性限位杆,刚性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在固定移动轮时,与连接套筒组件的连接套筒配合使用。

进一步,滚动转轴(14)的表面设置螺纹,每组连接套筒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五套筒,第五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能够沿着滚动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均固定在第五套筒(17)的表面、且呈口字形分布。

进一步,包括:上支座(3)、下支座(1)、底部支座(4);所述上支座(3)设置在下支座(1)上,下支座(1)设置在底部支座(4)上,底座支座(4)的下部设置有移动轮;电力柜的柜体(5)设置在上支座(1)上;

上支座(3)的底部设置有球形凹槽,下支座(1)设置有与所述球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一球形凸起,在球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摩擦板;

在下支座(1)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在底座支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凹部;

在上支座(3)和下支座(1)之间设置有耗能件,耗能件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耗能件与上支座(3)和下支座(1)均通过螺栓连接,耗能件沿着上支座(3)和下支座(1)的周边排列设置。

进一步,耗能件采用直线型耗能金属件。

进一步,耗能件采用u形耗能件金属件。

进一步,耗能件采用s形耗能件金属件。

进一步,耗能件的材质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或低屈服点钢材。

进一步,所述摩擦板采用橡胶或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还包括:移动轮,移动轮设置在底部支座(4)的下侧。

进一步,在底座支座(4)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支撑架(6),电力柜为两竖向支撑架(6)之间,在竖向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杆(9),在电力柜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0),在支撑柱(10)的顶部设置有挡水板(7),在挡水板(7)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2);

还包括有:两倾斜板(8)、第二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1)与升降杆(9)、倾斜板(8)均铰接连接,两倾斜板(8)设置在挡水板(7)的两侧、且分别与挡水板(7)两侧第一支撑板(12)铰接连接;

第一支撑板(12)与排水板(7)构成了排水通道;

通过调节升降杆(9)的升降,能调整倾斜板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竖向支撑架(6)固定在底部支座(4)上,下支座(1)、以及上支座(3)的边部采用条状设置,且突出于竖向支撑架(6),竖向支撑架(6)在相应的部位开设有洞口,所述下支座与竖向支撑架(6)之间还设置有竖向加劲肋(13)。

进一步,倾斜板(8)的上表面安装波浪形排水板或者光伏板。

一种电力柜的固定方法,首先调节每个转动转轴上的第五连接套筒的位置,然后采用多根限位杆依次穿过相邻转动转轴上上方和/或下方的连接套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在采用了“球形支座+耗能件”的方式,特别的,耗能件采用了u形和s形耗能件,在耗能时以弯曲变形为主,相比较弹簧而言,u形和s形耗能件的刚度要大,在小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较佳的耗能表现;相比较直线棒(类似于支撑阻尼构件),u形和s形耗能件的刚度要小,给予一定的弹性性能,使得电力柜在撞击时,能够变形,不至于使得电力柜的被撞击处发生严重的应力集中。

(2)本申请提出了“倾斜板”能够调整角度的设计,能够在倾斜板上设置防雨盖板或者光伏板。

(3)本申请对电力柜的移动固定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连接套筒呈口字形分布”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呈口字形分布的连接套筒固定在第五连接套筒的设计”,以便电力柜位置的精准限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实施例一的电力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电力柜的耗能件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中电力柜的耗能件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中电力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中的竖向支撑架与底部支座的关系示意图(俯视)。

图6是实施例五的移动轮与滚动转轴的设计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五的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与刚性限位杆的设计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六的移动轮与滚动转轴的设计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六的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与刚性限位杆的设计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六的滚动转轴、连接套筒组件以及刚性限位杆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七提及的“限位杆无法穿过不同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七的连接套筒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柜,包括:上支座(3)、下支座(1)、底部支座(4)、移动轮;所述上支座(3)设置在下支座(1)上,下支座(1)设置在底部支座(4)上,底座支座(4)的下部设置有移动轮;电力柜的柜体(5)设置在上支座(1)上;

上支座(3)的底部设置有球形凹槽,下支座(1)设置有与所述球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一球形凸起,在球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摩擦板,摩擦板采用橡胶、聚四氟乙烯等材质,在下支座(1)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在底座支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凹部。

在上支座(3)和下支座(1)之间设置有耗能件,耗能件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耗能件与上支座(3)和下支座(1)均通过螺栓连接,耗能件的材质可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低屈服点钢材等,其中,实施例1中的耗能件采用直杆耗能件。耗能件沿着上支座(3)和下支座(1)的周边排列设置。

上支座(3)和下支座(1)均采用金属板,如钢板。

实施例二,耗能件的目的在于:电力柜在地震或者被撞击的作用下,能够通过耗能件来进行耗能。然而,实施例一中的耗能件采用直线杆,其缺点在于:1)是杆件以拉压变形为主,易会造成压杆屈曲破坏;2)是电力柜在撞击作用下,耗能件必须要有一定的弹性,直杆的弹性相对较差。

基于上述两点,实施例2将直杆耗能件,换为了:u形耗能件(2-2),电力柜在遭遇撞击时,上支座沿着下支座滑动,此时,通过u形耗能件中的u形开口变形来实现耗能。而u形开口变形时,实质上是利用杆件的抗弯性能来实现耗能。同时,也改善了弹性性能。

实施例三,将实施例2的u形耗能件(2-2)换为s形耗能件(2-3),s形耗能件相对于u形耗能件而言,其弹性性能更优,也是通过杆件的抗弯性能来实现耗能。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考虑了电力柜的防水以及发电需求。

在底座支座(4)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支撑架(6),电力柜为两竖向支撑架(6)之间,在竖向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杆(9),在电力柜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10),在支撑柱(10)的顶部设置有挡水板(7),在挡水板(7)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2);

还包括有:两倾斜板(8)、第二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1)与升降杆(9)、倾斜板(8)均铰接连接,两倾斜板(8)设置在挡水板(7)的两侧、且分别与挡水板(7)两侧第一支撑板(12)铰接连接;

第一支撑板(12)与排水板(7)构成了排水通道;

通过调节升降杆(9)的升降,可以调整倾斜板的倾斜角度。

倾斜板的表面用作排水时,可在倾斜板的表面安装波浪状板,雨水一是可通过排水板与第一支撑板构成的通道排出,二是可沿着波浪状板的波谷排到柜体的两侧,通过调节倾斜板的角度,可调节波浪状板的防雨范围。

倾斜板的表面用作发电时,可在其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调节升降杆(9)的高度,可调节倾斜板的倾斜角度,以便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太阳光的角度。

如图5所示,竖向支撑架(6)固定在底部支座(4)上,而下支座(1)也设置在底部支座(4)上;为了便于安装,下支座(1)、以及上支座(3)的边部采用条状设置,且突出于竖向支撑架(6),竖向支撑架(6)在相应的部位,即下支座(1)、以及上支座(3)突出竖向支撑架的条状部分处开设有洞口,所述下支座与竖向支撑架(6)之间还设置有竖向加劲肋(13)。

实施例五,电力柜的搬运工作也是重要的一项需求。一般均是在其底部安装4个移动轮来完成,其固定一般是通过各个轮子上安装的刹车装置来完成。但是,一般的轮子的刹车装置如果直接运用在电力柜上效果欠佳。所以还需要针对电力柜的防滑进行必要的改进。

底座支座(4)的下侧设置2排移动轮,转动轴支撑架均固定在底座支座(4)的下部,转动轴支撑架与滚动转轴之间活动连接,具体而言,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

其中,每排移动轮包括2个移动轮,所述其每排移动轮的移动轮间固接有滚动转轴(14),移动轮与滚动转轴之间固接有若干加强辐条筋;所述2个滚动转轴(14)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2个滚动转轴(14)的表面均设置有至少1组连接套筒组件(16);所述连接套筒组件由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组成,且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呈口字形分布在滚动转轴(14)上;所述每个连接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

还包括有:刚性限位杆,刚性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需要固定电力柜时,只需要将刚性限位杆旋转插入2个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

实施例六,如图8-10所示,滚轮支座板(4)下设置有3个滚动转轴,每个滚动转轴上设置有3组连接套筒组件。

实施例七,实施例五的限位杆在固定时,必须要滚动转轴(14)上的连接套筒能够在同一直线上,才能保持限位杆同时穿过2个滚动转轴14上的连接套筒,进而限定电力柜的位置。但是,在连接套筒组件焊接在滚动转轴上时,如图11所示,有可能出现:电力柜固定的位置,限位杆无法穿过不同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的情形,此时,可通过前进或者倒退电力柜的方式,来进行适当调整。

实施例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杆与连接套筒”的便利性。滚动转轴(14)的表面设置螺纹,每组连接套筒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五套筒,第五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沿着滚动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均固定在第五套筒(17)的表面、且呈口字形分布。

此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其能够精准固定电力柜的位置。当出现“限位杆无法穿过不同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的情形时,可以通过旋转相邻滚动转轴的第五套筒的方式,使得限位杆穿过不同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相邻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组件在安装时保持平行关系)。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