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9631发布日期:2020-02-25 11:2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电源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主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主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主板会用到各类型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regulator,ldo)来进行dc-dc转换为+1v8_sys及+3v3_sys等输出电压提供给电子元件供电。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系统电源的输出电压之间的时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主板。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用于为主板上的电子元件供电,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处理芯片,用于在所述主板上电时输出使能信号;

延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使能信号并将所述使能信号延时一预设时间后输出;及

电源转换单元,用于接收经延时后的使能信号,并根据所述延时后的使能信号输出供电电压为所述电子元件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转换单元所输出的供电电压进行滤波。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电源转换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及电感,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连接所述延时单元,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至所述电源并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子元件的电源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三电容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参考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参考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七电容,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七电容接地。

一种主板,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子元件,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用于为电子元件供电,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处理芯片,用于在所述主板上电时输出使能信号;

延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使能信号并将所述使能信号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及

电源转换单元,用于接收经由所述延时单元延时后输出的使能信号,并根据所接收的使能信号输出供电电压为所述电子元件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源转换单元所输出的供电电压进行滤波。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转换单元包括电源转换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及电感,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连接所述延时单元,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至所述电源并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子元件的电源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三电容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参考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参考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七电容,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七电容接地。

上述电源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主板通过所述延时单元将使能信号延时预设时间,进而使得所述电源转换单元可将所述供电电压延时预设时间后才输出至电子元件。如此一来,可保证输出至电子元件的供电电压之间的时序关系,以满足电子元件的供电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主板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2为图1中电源控制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模块图。

图3为图1中电源控制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主板100

电源控制电路10

处理芯片12

延时单元14

电源转换单元16

滤波单元18

电子元件20

电源转换芯片u1

电阻r1、r2

电容c1-c7

电源v1

电感l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中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的主板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及相关说明。

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主板100包括一电源控制电路10及一电子元件20。其中,所述电子元件20可以为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

所述电源控制电路10包括一处理芯片12、一延时单元14及一电源转换单元16。

所述处理芯片12用于在所述主板100上电时输出一使能信号。所述延时单元14连接所述处理芯片12,所述延时单元14用于接收所述使能信号并将所述使能信号延时一预设时间(如100ms)后输出至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在接收到所述使能信号后将会开始工作。

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连接于所述延时单元14,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接收所述电源v1输出的系统电压。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还用于接收经由所述延时单元14延时后输出的使能信号,并根据所接收的使能信号将系统电压转换为第一供电电压为所述电子元件20供电。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供电电压为3.3v的直流电压。

举例而言,所述电子元件20的供电需求为两种电压(如3.3v的第一供电电压及1.8v的第二供电电压)为其供电,并且在时序上要求第二供电电压应在第一供电电压之前先为其供电。如此,在主板上电后,通过所述延时单元14将使能信号延时一预设时间,进而使得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可将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延时预设时间后才输出至电子元件20。如此一来,使得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可在第二电压之后为电子元件20供电。如此一来,可保证输出至电子元件的供电电压之间的时序关系,以满足电子元件的供电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10还可包括一滤波单元18,所述滤波单元18用于对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所输出的供电电压进行滤波。

由于所述滤波单元18具有滤波、抗干扰、清除噪音信号的作用,如此使得经由所述滤波单元18后可输出稳定的第一供电电压至所述电子元件20。

请参考图3,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可进一步地包括一电源转换芯片u1、电容c1-c3、电阻r1及电感l1。

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包括一接地引脚gnd、一使能引脚en、一输入引脚in、一输出引脚out及一参考引脚fb。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引脚en连接所述延时单元14。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引脚in连接至所述电源v1以接收系统电压,并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引脚in还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连接至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子元件20的电源端(图未示),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参考引脚fb。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参考引脚fb。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波单元18还可进一步地包括三个电容c4-c6。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延时单元14还可进一步地包括一电阻r2及一电容c7。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处理芯片12的信号输出引脚ext_en,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引脚en,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

当主板上电后,所述处理芯片12开始输出使能信号,此时所述处理芯片12输出一定的电源以通过所述电阻r2对所述电容c7开始充电,即进行延时操作。所述使能信号经过延时预设时间后输出至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接收到所述使能信号后开始工作。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输出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如3.3v)并经由所述滤波单元18滤波后传输至所述电子元件20。

其中可通过改变电阻r2的电阻值的大小及电容c7的电容值的大小以实现所述第一供电电压比第二供电电压在时序上延时一预设时间。

在上述电源控制电路10及应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10的主板100中,通过所述延时单元14将使能信号延时预设时间,进而使得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6可将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延时预设时间后才输出至电子元件20,如此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可在第二供电电压之后为电子元件20供电。如此一来,可保证输出至电子元件20的供电电压之间的时序关系,以满足电子元件的供电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将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