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582发布日期:2019-03-13 23:0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日用百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cn10820655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宝本体和凹形腔体,凹形腔体设于充电宝本体的一侧,凹形腔体和充电宝本体的相接面上设有若干贯通两者的通气孔,通气孔通过一导管和设于充电宝本体内的微型抽气机相连接,所述充电宝本体的侧壁向外衍生形成容纳槽,容纳槽和充电宝本体经冲压机或注塑机一体制作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多余电线置于容纳槽内,手机也很好的紧贴在充电宝上,很好的解决了usb转各种接口的电线较长成为了累赘以及容易滑落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携带容易、使用方便的优点。

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当用户在户外时,若蓄电池内电量用光,无法进行应急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能够进行手摇发电的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有两个能够相对转动的壳体;一个所述壳体为左壳体,另一个所述壳体为右壳体;各个所述壳体内分别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左壳体内滑动连接有能够与右壳体插接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依次插接的主体管、支撑管以及充电把手;所述支撑管与充电把手能够从主体管两侧相反方向伸出。

所述左壳体靠近右壳体一侧远离把手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右壳体转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右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部传动连接的发电机。

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发电机、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主体管两端固定连接有内壁直径小于主体管内壁直径的定位内凸圈;所述支撑管靠近充电把手一端固定连接有沿支撑管直径向两侧延伸的支撑管凸圈。

所述充电把手靠近支撑管一端成型有能够与支撑管凸圈相抵的把手外凸圈。

所述支撑管远离充电把手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管的旋转轴沿支撑管直径方向设置。

所述充电把手远离支撑管一端成型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内成型有把手杆。

作为优化方案:两个所述壳体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盖体,与左壳体连接的为左盖体,与右壳体连接的为右盖体。

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左盖体与右盖体之间。

所述左壳体远离右壳体的侧壁成型有向左壳体内部延伸与所述主体管滑动套接的左定位套;所述左盖体靠近左壳体一侧成型有与所述主体管滑动套接的右定位套;所述主体管外壁成型有位于左定位套与右定位套之间的定位外凸圈。

所述右盖体靠近右壳体的侧壁成型有与所述主体管同轴设置用于容纳主体管的把手收纳管。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连接部一端成型有与左盖体固定连接的驱动板;所述连接部远离驱动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右盖体转动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发电机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组传动连接。

所述连接部中心成型有连接部通孔;所述连接部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能够导电的导电管;两个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有与所述导电管转动插接的导电插销。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右壳体下端成型有两个充电线转盘安装槽;所述右壳体上安装有绕线组件。

所述绕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线转盘安装槽内的驱动盘,位于壳体内与所述驱动盘同轴固定连接的绕线盘,以及盘绕在绕线盘上的充电线。

所述右壳体侧壁成型有两个充电线插槽;所述充电线远离绕线盘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滑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线插槽内的充电线接头。

一个所述盖体上靠近充电线插槽的位置成型有能够容纳充电线接头的充电线头卡槽。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右壳体上端靠近充电线插槽一侧成型有挡板安装槽;所述挡板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手机支撑板。

所述右壳体靠近挡板安装槽的侧壁成型有与所述挡板安装槽连通的挡板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时,滑动凸条上凸起,取出充电线接头,为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此时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并且主体管插入把手收纳管内,使得两个壳体无法相对转动。

需要进行手摇发电时,拉动把手杆,将充电把手从壳体内拉出,使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一只手握住右壳体,另一只手握住充电把手,并转动左壳体,使得连接部带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充电。

当用户需要手机支架时,转动两个壳体,使得两个壳体之间产生一个锐角,并使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转动支撑柱,使得本发明能够纵向放置在支撑面上,此时,右壳体上端面处于倾斜状态,接着转动手机支撑板,使得手机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支撑板上端,手机上端靠在右壳体上端,使得手机稳定的放置在本发明上;改变两个壳体之间的夹角,进而改变手机的倾斜角度。

将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并使两个壳体分离,将一个充电线抽出,并置于充电线头卡槽内;接着将两个壳体相对固定,使得充电线接头不会脱离充电线头卡槽;用户将充电线抽出,用户可将充电线悬挂在脖子或其他物体上,使得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不必手持本发明。

回收充电线时,用户握住驱动盘凸条,并转动驱动盘,使得充电线重新绕回绕线盘上。

本发明通过使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并插入把手收纳管内,使得两个壳体相对固定;使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使两个壳体能够相对转动,进行应急发电;使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使得本发明稳定的立于支撑面上,作为手机支架使用。

本发明通过将充电线接头置于充电线接头插槽内,将充电线抽出,使本发明悬挂在某处,便于本发明的存放。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左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是本发明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右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把手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绕线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进行手摇发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把手组件处于发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作为手机支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处于悬挂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盖体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盖体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1a、左壳体;1b、右壳体;10、蓄电池;11、左定位套;12、充电线转盘安装槽;13、充电线插槽;131、充电线滑口;14、无线充电线圈;15、挡板安装槽;151、挡板定位槽;152、挡板转动头;2a、左盖体;2b、右盖体;21、盖体连接孔;22、右定位套;23、充电线头卡槽;231、充电线通槽;24、把手收纳管;25、壳体固定槽;26、壳体固定头;3、把手组件;31、主体管;311、定位外凸圈;312、定位内凸圈;32、充电把手;321、把手槽;322、把手杆;323、把手外凸圈;33、支撑管;331、支撑管凸圈;34、支撑柱;4、连接部;41、驱动齿轮;42、驱动板;43、连接部通孔;51、发电机;52、减速齿轮组;53、控制器;54、手机支撑板;6、绕线组件;61、驱动盘;611、驱动盘凸条;612、驱动盘连接柱;62、充电线;621、充电线接头;6211、接头凸条;6212、凸条上凸起;63、绕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有两个能够相对转动的壳体;一个所述壳体为左壳体1a,另一个所述壳体为右壳体1b;各个所述壳体内分别安装有蓄电池10;所述左壳体的宽度小于右壳体的宽度。

所述左壳体内滑动连接有能够与右壳体插接的把手组件3;所述把手组件包括依次插接的主体管31、支撑管33以及充电把手32;所述支撑管与充电把手能够从主体管两侧相反方向伸出。

所述左壳体靠近右壳体一侧远离把手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右壳体转动连接的连接部4;所述右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部传动连接的发电机51。

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53;所述发电机、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主体管两端固定连接有内壁直径小于主体管内壁直径的定位内凸圈312;所述支撑管靠近充电把手一端固定连接有沿支撑管直径向两侧延伸的支撑管凸圈331,使得支撑管不会脱离主体管。

所述充电把手靠近支撑管一端成型有能够与支撑管凸圈相抵的把手外凸圈323,使得充电把手不会脱离支撑管。

所述支撑管远离充电把手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34,支撑柱与支撑管的旋转轴沿支撑管直径方向设置。

所述充电把手远离支撑管一端成型有把手槽321;所述把手槽内成型有把手杆322,方便用户将充电把手抽出。

当所述支撑管与充电把手位于主体管内时,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

用户拉动把手杆,将充电把手抽出,把手外凸圈与支撑管凸圈相抵使得充电把手与支撑管同步运动;当支撑管凸圈与远离右壳体的定位内凸圈相抵时,充电把手位于远离右壳体方向的极限位置,此时支撑柱位于主体管内部,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

用户拉动支撑柱,将支撑管抽出,支撑管凸圈与把手外凸圈相抵使得充电把手与支撑管同步运动;当支撑管凸圈与靠近右壳体的定位内凸圈相抵时,支撑柱处于右壳体方向极限位置,此时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

当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时,转动两个壳体,使得两个壳体之间产生一个锐角,转动支撑柱,使得支撑柱轴线与支撑管轴线垂直,并将本发明竖直放置,使得两个壳体的一条边与支撑面(底面、桌面等)相抵,此时支撑柱也与支撑面相抵,使得本发明在无外力作用下能够竖直放置在支撑面上。

两个所述壳体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盖体,与左壳体连接的为左盖体2a,与右壳体连接的为右盖体2b。

所述连接部安装在所述左盖体与右盖体之间。

所述左壳体远离右壳体的侧壁成型有向左壳体内部延伸与所述主体管滑动套接的左定位套11;所述左盖体靠近左壳体一侧成型有与所述主体管滑动套接的右定位套22;所述主体管外壁成型有位于左定位套与右定位套之间的定位外凸圈311,使得主体管不会脱离左壳体。

所述右盖体靠近右壳体的侧壁成型有与所述主体管同轴设置用于容纳主体管的把手收纳管24;当两个壳体正对且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主体管插接在把手收纳管内,使得两个壳体相对固定。

所述连接部一端成型有与左盖体固定连接的驱动板42;所述连接部远离驱动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右盖体转动连接的驱动齿轮41;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发电机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组52传动连接。

所述盖体上远离把手组件一侧成型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盖体连接孔21。

所述连接部中心成型有连接部通孔43;所述连接部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能够导电的导电管;两个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有与所述导电管转动插接的导电插销,使得两个壳体相对转动时,两个蓄电池能够相互连通。

所述右壳体下端成型有两个充电线转盘安装槽12;所述右壳体上安装有绕线组件6。

所述绕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线转盘安装槽内的驱动盘61,位于壳体内与所述驱动盘同轴固定连接的绕线盘63,以及盘绕在绕线盘上的充电线62。

所述驱动盘上端成型有驱动盘凸条611,便于用户转动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下端中心成型有与所述绕线盘固定连接的驱动盘连接柱612。

所述绕线盘下端中心成型有充电线连接孔;所述充电线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与充电线电连接的充电线导电管;所述充电线导电管内转动连接有充电线连接柱;所述充电线连接柱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驱动盘带动绕线盘转动时,充电线能够正常的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右壳体侧壁成型有两个充电线插槽13;所述充电线远离绕线盘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滑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线插槽内的充电线接头621。

一个所述盖体上靠近充电线插槽的位置成型有能够容纳充电线接头的充电线头卡槽23;所述盖体上成型有将充电线头卡槽与外界连通的充电线通槽231,当充电线接头位于充电线头卡槽内时,所述充电线位于充电线通槽内。

所述充电线接头一端成型有接头凸起6211;所述壳体下端位于充电线插槽正下方成型充电线滑口131;所述接头凸起滑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线滑口内;所述接头凸起上成型有突出壳体下端的凸条上凸起6212;用户使用时向外滑动凸条上凸起即可将充电线接头从充电线插槽内取出。

所述右壳体上端靠近充电线插槽一侧成型有挡板安装槽15;所述挡板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手机支撑板54。

所述右壳体靠近挡板安装槽的侧壁成型有与所述挡板安装槽连通的挡板定位槽151;所述挡板安装槽两短边侧壁与挡板定位槽侧壁相交的位置成型有挡板转动头152;所述手机支撑板两侧壁成型有与所述挡板转动头转动连接的挡板转动槽54。

所述右壳体上端安装有用于为手机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14。

当手机支撑板位于挡板安装槽内时,手机支撑板处于收起状态;转动手机支撑板,使手机支撑板与右壳体上端垂直,此时手机支撑板与挡板定位槽内底部相抵,使得手机支撑板无法继续转动,此时手机支撑板处于伸展状态。

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充电口;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电源按钮;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电量指示灯;所述照明灯、充电口、电源按钮、电量指示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一次按下电源按钮,控制器为充电线供电;控制器检测到长时间(1-2min)无电量输出,控制器停止为充电线供电。

当充电线向外输出电能时,控制器控制电量指示灯工作,显示当前剩余电量的百分比;当充电线停止向外输出电能时,控制器控制电量指示灯停止工作。

1s内连续两次按下电源按钮,控制器控制照明灯工作;再次按下电源按钮,控制器控制照明灯停止工作。

用户可将充电线与充电口电连接为蓄电池充电。

本发明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时,滑动凸条上凸起,取出充电线接头,为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此时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并且主体管插入把手收纳管内,使得两个壳体无法相对转动。

需要进行手摇发电时,拉动把手杆,将充电把手从壳体内拉出,使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一只手握住右壳体,另一只手握住充电把手,并转动左壳体,使得连接部带动发电机转动,为蓄电池充电。

当用户需要手机支架时,转动两个壳体,使得两个壳体之间产生一个锐角,并使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转动支撑柱,使得本发明能够纵向放置在支撑面上,此时,右壳体上端面处于倾斜状态,接着转动手机支撑板,使得手机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将手机放置在手机支撑板上端,手机上端靠在右壳体上端,使得手机稳定的放置在本发明上;改变两个壳体之间的夹角,进而改变手机的倾斜角度。

将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并使两个壳体分离,将一个充电线抽出,并置于充电线头卡槽内;接着将两个壳体相对固定,使得充电线接头不会脱离充电线头卡槽;用户将充电线抽出,用户可将充电线悬挂在脖子或其他物体上,使得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不必手持本发明。

回收充电线时,用户握住驱动盘凸条,并转动驱动盘,使得充电线重新绕回绕线盘上。

本发明通过使把手组件处于收缩状态并插入把手收纳管内,使得两个壳体相对固定;使把手组件处于充电状态,使两个壳体能够相对转动,进行应急发电;使把手组件处于支撑状态,使得本发明稳定的立于支撑面上,作为手机支架使用。

本发明通过将充电线接头置于充电线接头插槽内,将充电线抽出,使本发明悬挂在某处,便于本发明的存放。

实施例2

根据图19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左盖体与右盖体厚度之和;所述驱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左壳体内,所述驱动板上下两端分别与左壳体内顶部和内底部相抵,使得连接部能够相对左壳体沿连接部轴向滑动,周向同步转动。

一个所述盖体上位于盖体连接孔外周成型有多个壳体固定槽25;另一个所述盖体上位于盖体连接孔外周成型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固定槽插接的壳体固定头26。

当两个盖体之间的距离最大时,壳体固定槽与壳体固定头分离,两个壳体能够相对转动。

当两个盖体相抵时,壳体固定槽与壳体固定头相互插接,两个壳体相对固定。

当壳体固定头与不同的壳体固定槽相对时,两个壳体的夹角不同。

当本发明作为手机支架使用时,用户拉动两个壳体,使得壳体固定槽与壳体固定头分离,转动壳体,使两个壳体之间的夹角达到所需的角度,并推动两个壳体,壳体固定槽与壳体固定头相互插接,使得本发明立在支撑面上时,两个壳体的角度固定,不会由于自身重力影响从而导致两个壳体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