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露的端子来对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573发布日期:2019-03-13 23:0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使用外露的端子来对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外露的端子来对电池充电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已经开发了可被穿戴在用户的身体上的可穿戴装置。用户可操作该可穿戴装置以执行各种功能。

可穿戴装置可包括用于供应电力的电池。为了对电池充电,可穿戴装置的电极和充电器的电极可彼此连接。

当可穿戴装置正被充电时,可穿戴装置和充电器应当通过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连接以便防止可穿戴装置因短路损坏。为了确保相同极性的电极被连接,会要求可穿戴装置按照某个定向连接到充电器。但是这对用户而言可能是不方便的,因为他或她必须正确地定向可穿戴装置和充电器以便发起充电。

此外,当单独的电极被添加到可穿戴装置和充电器时,各种定向在可穿戴装置连接到充电器时是允许的。然而,在此类情况下,除非可穿戴装置和充电器彼此完全固定,否则可穿戴装置可能因由外部冲击所引起的短路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不管充电器的极性如何,都可将电子装置和充电器连接。也公开了其操作方法。

根据实施例的可穿戴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可穿戴装置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电池,所述电池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连接端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来暴露并且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桥接电路,所述桥接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并且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被配置为获得生物信息;以及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连接端子部件与所述桥接电路或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

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电子装置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电池,所述电池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连接端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来暴露并且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以及桥接电路,所述桥接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可包括:确定接收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还是用于通过使用所述电子装置获得生物信息的请求;当接收到所述用于获得所述生物信息的请求时,控制开关电路以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部件连接到传感器模块;当接收到所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以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部件连接到充电电路;当接收到所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时,通过所述充电电路的桥接电路并且基于施加到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压的极性,将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子电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其中,所述电池被包括在所述电子装置中;以及当接收到所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时,通过所述充电电路的桥接电路并且基于施加到所述连接端子部分的第二端子的第二电压的极性,将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不管充电器的极性如何都可通过连接到充电器来对其电池充电。

此外,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在不必相对于充电器在特定定向上的情况下连接到充电器。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以上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网络环境中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桥接电路的操作的电路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使用桥接电路的充电操作的流程图;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电压感测电路的操作的电路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压感测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a和图11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开关的操作的电路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开关的各种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的表;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使用开关的充电操作的流程图;

图14a至图14d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和充电器的框图;以及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网络环境100中的电子装置101的框图。参考图1,网络环境100中的电子装置101可通过第一网络198(例如短距离无线通信)与电子装置102进行通信或者可通过第二网络199(例如长距离无线通信)与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通过服务器108与电子装置104进行通信。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101可包括处理器120、存储器130、输入装置150、声音输出装置155、显示装置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76、接口177、连接端子178、触觉模块179、相机模块180、电力管理模块188、电池189、通信模块190、用户识别模块196和天线模块197。在实施例中,可从电子装置101中省略这些元件当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显示装置160或相机模块180),或者可将另一元件添加到电子装置101。在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像传感器模块176(例如指纹传感器、虹膜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嵌入在显示装置160(例如显示器)中一样集成地实现一些元件。

例如,处理器120可对软件(例如程序140)进行驱动以控制电子装置101的连接到处理器120的至少一个其它元件(例如硬件或软件元件)并且可不同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处理器120可在易失性存储器132上加载从另一元件(例如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接收的命令或数据并处理已加载的命令或数据,并且可将结果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4中。根据实施例,处理器120可包括主处理器121(例如中央处理单元或应用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123(例如图形处理器单元、图像信号处理器、传感器集线器处理器或通信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123独立于主处理器121进行操作,并且另外地或可选择地,使用比主处理器121更少的功率,或者专用于指定的功能。辅助处理器123可与主处理器121分开地或者在辅助处理器123已被嵌入在主处理器121中的状态下操作。处理器120可包括微处理器或任何适合类型的处理电路,诸如一个或更多个通用处理器(例如,基于arm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图形处理单元(gpu)、视频卡控制器等。此外,应认识到的是,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本文所示的处理的代码时,该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成用于执行本文所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图中提供的某些功能和步骤可用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组合实现,并且可整个地或部分地在计算机的编程指令内被执行。此外,技术人员理解并了解的是,“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可以是所要求保护的公开中的硬件。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辅助处理器123可在主处理器121处于非活动(例如休眠)状态时代表主处理器121或者在主处理器121处于活动(例如执行应用的)状态时与主处理器121一起控制与电子装置101的元件当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例如显示装置160、传感器模块176或通信模块190)有关的状态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根据实施例,辅助处理器123(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器或通信处理器)可作为与其功能上有关的另一元件(例如相机模块180或通信模块190)的部分元件来实现。存储器130可存储由电子装置101的至少一个元件(例如处理器120或传感器模块176)使用的各条数据(例如软件(例如程序140)和关于与软件有关的命令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存储器130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4。

程序140是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软件并且可包括例如操作系统142、中间件144或应用146。

输入装置150是被配置为从电子装置101的外部(例如用户)接收要在电子装置101的元件(例如处理器120)中使用的命令或数据的装置,并且可包括例如麦克风、鼠标或键盘。

声音输出装置155是被配置为向电子装置101的外部输出声音信号的装置并且可包括例如用于公共用途(诸如多媒体内容再现或记录再现)的扬声器和仅用于电话呼叫接收的听筒。根据实施例,听筒可被与扬声器集成地布置或者与其分开地布置。

显示装置160是被配置为在视觉上给电子装置101的用户提供信息的装置并且可包括例如显示器、全息图装置或投影仪以及被配置为控制对应装置的控制电路。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60可包括触摸电路(触摸电路)或被配置为测量触摸的压力强度的压力传感器。

音频模块170可将声音转换成电子信号或者反之亦然。根据实施例,音频模块170可通过输入装置150来获取声音或者可通过声音输出装置155或通过有线地或以无线方式与电子装置101连接的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例如扬声器或耳机))来输出声音。

传感器模块176可生成与电子装置101的内部操作状态(例如功率或温度)或外部环境状态相对应的电信号或数据值。传感器模块176可包括例如手势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握持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生物计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照度传感器。

接口177可支持允许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进行无线或有线连接的指定协议。根据实施例,接口177可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sd卡接口或音频接口。

连接端子178可包括连接器,例如,hdmi连接器、usb连接器、sd卡连接器或音频连接器(例如耳机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可以以物理方式将电子装置101和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连接。

触觉模块179可将电子信号转换成用户可通过触觉或能动感觉来辨识的电刺激或机械刺激(例如振动或移动)。触觉模块179可包括例如电机、压电元件或电刺激装置。

相机模块180可拍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根据实施例,相机模块180可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图像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或闪光灯。

电力管理模块188是被配置为管理供应给电子装置101的电力的模块,并且例如,可被配置为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至少一部分。

电池189是被配置为向电子装置101的至少一个元件供应电力的装置,并且例如,可包括不可再充电的一次电池、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

通信模块190可支持在电子装置101与外部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或服务器108)之间建立有线或无线通信信道并且通过已建立的通信信道进行通信。通信模块190可包括支持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并且独立于处理器120(例如应用处理器)操作的至少一个通信处理器。根据实施例,通信模块190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92(例如蜂窝通信模块、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194(例如局域网(lan)通信模块或电力线路通信模块)并且可通过使用这些通信模块当中的对应通信模块来通过第一网络198(例如短距离通信网络,诸如蓝牙、wi-fi直连或红外数据协会(irda))或第二网络199(例如长距离通信网络,诸如蜂窝网络、因特网或计算机网络(例如lan或wan))与外部电子装置进行通信。如上所述的各种各样的通信模块190可由单个芯片或相应的单独的芯片来实现。

根据实施例,无线通信模块192可使用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196中的用户信息来对通信网络中的电子装置101进行区分和认证。

天线模块197可包括被配置为从外部接收信号或功率或者向外部发送信号或功率的至少一个天线。根据实施例,通信模块190(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92)可通过适合于通信方案的天线来向外部电子装置发送信号或者从外部电子装置接收信号。

以上元件当中的一些元件通过外围装置间通信方案(例如总线、通用输入/输出(gpio)、串行外围接口(spi)或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彼此连接并且因此可彼此交换信号(例如命令或数据)。

根据实施例,可通过连接到第二网络199的服务器108来在电子装置101与外部电子装置104之间发送或者接收命令或数据。电子装置102和104中的每一个均可以是具有与电子装置101的类型相同或不同的类型的装置。根据实施例,在电子装置101中执行的操作中的全部或一些可由另一外部电子装置或多个外部电子装置执行。根据实施例,当电子装置101应当自动地或者应请求执行功能或服务时,电子装置101可请求外部电子装置执行与其相关联的至少一些功能,而不是本身执行该功能或该服务,或者除了本身执行该功能或该服务之外,电子装置101还可请求外部电子装置执行与其相关联的至少一些功能。已接收到请求的外部电子装置可执行所请求的功能或附加功能,并且将结果从其传送到电子装置101。电子装置101可通过照原样或另外地处理所接收到的结果来提供所请求的功能或服务。为此,例如,可使用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或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技术。

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装置。电子装置可例如包括便携式通信装置(例如智能电话)、计算机装置、便携式多媒体装置、便携式医疗装置、相机、可穿戴装置和家用电器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公开中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不限于上述装置。

本公开中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和在其中使用的术语不旨在将本文公开的技术限于具体形式,并且应当被理解为包括对于对应实施例的各种修改、等同形式和/或替代方案。在描述附图时,类似的附图标记可用于标明类似的元件。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表述可包括所对应的复数表述。在本公开中,术语“a或b”、“a和/或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a、b或c”或“a、b和/或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包括a、b和/或c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表述“第一”、“第二”、“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可指代对应部件而不暗示重要性的次序,并且仅仅用于区分每个部件和其它部件,而不过度地限制这些部件。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功能上或通信地连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该元件可通过又一元件(例如第三元件)连接到另一元件。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直接地耦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则该元件可在没有中间元件(例如第三元件)的情况下直接地连接到另一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包括由硬件、软件或固件构成的单元,并且例如,可与术语“逻辑”、“逻辑块”、“部件”、“电路”等互换地使用。“模块”可以是用于执行所规定的功能的集成部件或其一部分。例如,模块可由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

如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可通过包括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内部存储器136或外部存储器138)中的指令的软件(例如程序140)来实现。机器是从存储介质调用所存储的指令并且可根据所调用的指令来操作的装置,并且可包括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1)。当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20)执行命令时,该命令可使该处理器直接执行与命令相对应的功能或者使其它元件在该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功能。命令可包括由编译器做出的代码或可由解释器执行的代码。可以以非暂时性存储介质的形式提供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这里,术语“非暂时性”仅意味着存储介质是有形的,即不是信号,而不管数据被半永久地还是暂时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根据实施例,可在方法被包括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状态下提供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是可在卖方与买方之间交易的商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分布在一种类型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中,或者可通过应用商店(例如playstoretm)分发到在线。在线上分发的情况下,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临时产生的,或者至少暂时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中间服务器、应用商店的服务器或制造商的服务器的存储器)中。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元件(例如模块或程序)中的每一个可由单个或多个实体来配置,并且可省略上述子元件当中的一些子元件,或者可在各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其它子元件。可选择地或另外地,一些元件(例如模块或程序)可被集成到单个实体中并且可相同地或类似地执行在被集成之前由相应的对应元件所执行的功能。可顺序地、并行地、重复地或者以启发式方式执行由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模块、程序或其它元件执行的操作。至少一些操作可根据与本文公开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被执行,可被省略,或者可进一步包括其它操作。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2,电子装置201(例如图1中的电子装置101)可包括壳体205、连接端子部件210和显示器280(例如图1中的显示装置160)。

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201可以是可穿戴装置。

壳体205可构成电子装置201的外部。例如,壳体205可被实现为保护包括在其中的电子组件免受外力。电子装置201例如可由用户穿戴(例如穿戴在用户的腕部上)。

电子装置201可在壳体205中包括主板、处理器(例如图1中的处理器120)、电池(例如图1中的电池189)和其它电子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05可包括处理器、电源管理电路(pmic,例如图1中的电力管理模块188)、存储器(例如图1中的存储器130)、通信模块(例如图1中的通信模块190)、主板、充电电路、传感器模块(例如图1中的传感器模块176)和电池。另外,电子装置201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控制电子装置201的至少一个按钮(例如图1中的输入装置150)。可通过壳体205来使按钮暴露。

连接端子部件210可包括被配置为将外部端子连接到壳体205中的电子组件的端子。例如,可通过壳体205来使连接端子部件210的一部分暴露。

根据实施例,连接端子部件210可包括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例如,可用导电材料实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端子也可抵抗外部冲击。

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201可通过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连接到充电器290。例如,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可接收通过连接到其的充电器290(例如充电器的电极291和292)应用的电力。

根据实施例,电子装置201可通过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与用户身体295接触。例如,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可通过与其接触的用户身体295获得与用户的生物信息相对应的生物信号。例如,生物信息可包括与用户的身体阻抗分析(bia)、光电容积描记图(ppg)、心电图(ecg)和皮肤电反应(gsr)有关的信息。

显示器280可显示与电子装置201的操作有关的信息。例如,显示器280可显示与电子装置201的特定功能有关的信息。

显示器280被示出为与壳体205分离的元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显示器280可被包括在壳体205中。另外,电子装置201可不包括显示器280。

充电器290可用电力对电子装置201充电。例如,充电器290可不以无线方式(即,通过正电极291和负电极292)向电子装置201发送电力。

根据实施例,充电器290可包括正电极291和负电极292。充电器290可将正电极291和负电极292分别连接到电子装置201的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以发送电力。

根据实施例,充电器290可将正电极291和负电极292分别连接到电子装置201的第二端子212和第一端子211,以发送电力。也就是说,充电器290可不管正电极291和负电极292相对于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的定向都对电子装置201充电。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3,电子装置201可包括连接端子部件210、处理器220(例如图1中的处理器120)、开关电路230、传感器模块240、充电电路250和电池270。

连接端子部件210可连接到充电器290或者连接到用户身体295。

连接端子部件210可包括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可经由开关电路230连接到传感器模块240或充电电路250。

处理器220可控制电子装置201的整体操作。

根据实施例,处理器220可控制开关电路230。例如,处理器220可控制开关电路230以将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连接到传感器模块240或充电电路250。

根据实施例,当输入了请求获取生物信息的命令(感测需求(sd))时,处理器220可控制开关电路230以便允许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连接到传感器模块240。sd可以是用于获得生物信息的用户输入的结果或者可由用于获得生物信息的应用生成。

根据实施例,当输入了请求对电子装置201充电的命令(充电需求(cd))时,处理器220可控制开关电路230以便允许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连接到充电电路250。cd可由充电器的电极291和292连接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的状态产生,并且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

开关电路230可将连接端子部件210与传感器模块240或充电电路250连接。开关电路230可被布置在连接端子部件210与传感器模块240或充电电路250之间。

当请求获取生物信息时,开关电路230可连接到传感器模块240。当请求对电子装置201充电时,开关电路230可连接到充电电路250。

传感器模块240可测量或者获得用户的生物信息。例如,传感器模块240可包括被配置为获得用户的生物信息的各种传感器模块,诸如被配置为测量用户的身体阻抗分析(bia)、光电容积描记图(ppg)、心电图(ecg)和皮肤电反应(gsr)的传感器模块。此外,这些传感器模块中的每一个均可通过开关电路230连接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

充电电路250可包括被配置为对电池270充电的电路。充电电路250可连接到电池270。电池270可存储电力。另外,电池270可向电子装置201供应存储的电力。例如,充电电路250和电池270可通过开关电路230连接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4,电子装置201可识别是否存在用于对电子装置201充电的请求或使用电子装置201来获得生物信息的请求(操作401)。

当存在用于对电子装置201充电的请求(在操作403中“是”的情况)时,电子装置201可执行充电(操作405)。例如,处理器220可控制开关电路230以便允许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连接到充电电路250(或者通过充电电路250连接到电池270)。电子装置201可用通过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获得的电力对电池270充电。

当不存在用于对电子装置201充电的请求(在操作403中“否”的情况)时,电子装置201可获得生物信息(操作407)。例如,处理器220可控制开关电路230以便允许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与传感器模块240连接。电子装置201可通过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来获得生物信息。

图5a和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图。

参考图5a和图5b,充电电路250可包括第一充电电路550和第二充电电路560。例如,第一充电电路550可以是与第一端子(例如图2中的第一端子211)相对应的充电电路,并且第二充电电路560可以是与第二端子(例如图2中的第二端子212)相对应的充电电路。也就是说,第一端子211可通过第一充电电路550连接到电池(例如图3中的电池270),并且第二端子212可通过第二充电电路560连接到电池270。

根据实施例,桥接电路可包括第一二极管552、第二二极管553、第三二极管562和第四二极管563。例如,第一二极管552和第二二极管553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另外,第三二极管562和第四二极管563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同时,第一二极管552和第三二极管562可具有相同的方向性。

为了说明的方便,图5a和图5b示出了分别包括第一桥接电路551和第二桥接电路561的第一充电电路550和第二充电电路560,其中,第一桥接电路551和第二桥接电路561均包括两个二极管。然而,可将第一桥接电路551和第二桥接电路561实现为单个桥接电路。也就是说,第一桥接电路551可以是单个桥接电路的第一部分(例如与第一端子211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二桥电路561可以是单个桥接电路的第二部分(例如与第二端子212相对应的部分)。此外,图5a中的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和负电极端子557可被实现为分别与图5b中的正电极端子566和负电极端子567相同。同时,可将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和/或567实现为接地。

参考图5a,第一充电电路550可包括第一桥接电路551、第一电压感测电路554、第一开关555、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第一电容器558和第一电阻器559。

第一桥接电路551可将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或负电极端子557连接。例如,基于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第一桥接电路551可将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和负电极端子557当中的适当的端子电连接。例如,可将第一桥接电路551实现为全桥电路。

第一二极管552可被布置在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之间。

第二二极管553可被布置在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二极管553可具有与第一二极管552的方向性相反的方向性。例如,当第一二极管552是正向偏置二极管时,第二二极管553可由反向偏置二极管实现。

第一电压感测电路554可输出与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压感测电路554可包括比较器。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可以是指示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的信号。

第一开关555可根据处理器220的控制来将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或负电极端子557连接。例如,第一开关555可响应于从处理器220输出的信号eb和s1而选择性地将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或负电极端子557连接。

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对应于电池270的正电极。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对应于电池270的负电极。

第一电容器558可以是去耦电容器。

第一电阻器559可以是下拉电阻器。

参考图5b,第二充电电路560可包括第二桥接电路561、第二电压感测电路564、第二开关565、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67、第二电容器568和第二电阻器569。

第二充电电路560可与第一充电电路550类似。

第二桥接电路561可将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或负电极端子557连接。例如,基于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第二桥接电路561可将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和负电极端子567当中的适当的端子电连接。例如,可将第二桥接电路561实现为全桥电路。

第三二极管562可被布置在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之间。

第四二极管563可被布置在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67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二极管563和第三二极管562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例如,当第三二极管562是正向偏置二极管时,第四二极管563可由反向偏置二极管实现。

第二电压感测电路564可输出与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第二状态信号state2。例如,第二电压感测电路564可包括比较器。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可以是指示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的信号。

第二开关565可根据处理器220的控制来将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或负电极端子567连接。例如,第二开关565可响应于从处理器220输出的信号eb和s2而选择性地将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或负电极端子567连接。

第二电容器568可以是去耦电容器。

第二电阻器569可以是下拉电阻器。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6,电子装置(图2中的电子装置201)可连接到充电器290以便充电(操作601)。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装置201可将包括在连接端子部件210中的端子211和212中的每一个与包括在充电电路250中的桥接电路(例如图5a和图5b中的电路551和561)连接。

电子装置201可通过使用桥接电路551和561来对电子装置201充电(操作603)。例如,电子装置201可接收通过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供应的电力。电子装置201可通过第一桥接电路551来将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二桥接电路561来将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67连接。电子装置201可通过使用桥接电路551和561来将供应给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的电力供应给电池270。

电子装置201可识别(或者确定)施加到连接端子部分210的电压的极性(操作605)。例如,电子装置201可通过使用电压感测电路(例如图5a和图5b中的电压感测电路554和564)来识别(或者确定)极性。

电子装置201可基于所确定的极性对端子211和212与电池的端子556或557之间的连接进行切换(操作607)。例如,基于所确定的极性,电子装置201可将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连接,并且将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连接。

电子装置201然后可通过使用开关(例如图5a和图5b中的开关555和565)来对电子装置201充电(操作609)。例如,电子装置201可控制开关以将端子211和212分别连接到电池的端子556和557。电池的端子的极性将与端子211或212的极性匹配。然后可将供应给连接端子部件210的电力发送到电池270。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桥接电路的操作的电路图。

参考图7a和图7b,可将第一充电电路750和第二充电电路760实现为与已经参考图5a和图5b所描述的第一充电电路550和第二充电电路560基本上相同。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a和图7b描述包括在第一充电电路750中的第一桥接电路751和包括在第二充电电路760中的第二桥接电路761的操作。

参考图7a,第一充电电路750可包括第一桥接电路751、第一开关755、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57。

可将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57实现为与图5a中的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基本上相同。

第一桥接电路751可包括第一二极管752和第二二极管753。

根据实施例,当施加到第一端子(例如图2中的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是正电压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可通过第一二极管752来将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施加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56。由于第一二极管752上的电压降,施加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56的电压可小于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例如,当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是5v时,通过第一二极管752施加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56的电压可以是4v。在这种情况下,当电池270是锂离子电池时,使用桥接电路,电子装置201可能无法被充电达到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满充电电压的4.2v。

根据实施例,当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是正电压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不能通过第二二极管753将该电压施加到电池270的端子。

因此,当正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并且不管处理器220的控制如何,第一端子211都可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56。

类似地,根据另一实施例,当负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并且不管处理器220的控制如何,第一端子211都可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57。

可响应于处理器220的控制而使第一开关755断开。例如,可基于从处理器220输出的信号eb使第一开关755断开。

参考图7b,第二充电电路760可包括第二桥接电路761、第二开关765、电池270的正电极端子76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67。

可将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6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67实现为与图5b中的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6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67基本上相同。

第二桥接电路761可包括第三二极管762和第四二极管763。

根据实施例,当施加到第二端子(例如图2中的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是负电压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可通过第四二极管763来将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施加到电池270的负电极端子767。

根据实施例,当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是负电压时,根据二极管的特性,不能通过第三二极管762将该电压施加到电池270的正电极端子766。

因此,当负电压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并且不管处理器220的控制如何,第二端子212都可连接到电池270的负电极端子767。

根据另一实施例,当正电压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时,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并且不管处理器220的控制如何,第二端子212都可连接到电池270的正电极端子766。

可响应于处理器220的控制而使第二开关765断开。例如,可基于从处理器220输出的信号eb使第二开关765断开。

根据实施例,当第一端子211通过第一桥接电路751连接到电池270的正电极端子756时,第二端子212可通过第二桥接电路761连接到电池270的负电极端子767。此外,当第一端子211通过第一桥接电路751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57时,第二端子212可通过第二桥接电路761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66。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使用桥接电路的充电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8,第一端子(例如图2中的第一端子211)可通过第一桥接电路751的第一二极管752连接到电池270的正电极端子756(操作801)。

第二端子(例如图2中的第二端子212)可通过第二桥接电路761的第四二极管763连接到电池270的负电极端子767(操作803)。

此外,当第一端子211通过包括在第一桥接电路751中的第二二极管753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757时,第二端子212可通过包括在第二桥接电路761中的第三二极管762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766。

电子装置201可对电池270充电,其中充电基于包括在桥接电路中的二极管的特性(操作805)。以这种方式,使用桥电路751和761,电子装置201可不管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极性都对电池270充电。

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电压感测电路的操作的电路图。

参考图9a和图9b,可将第一充电电路950和第二充电电路960实现为与已经参考图5a和图5b所描述的第一充电电路550和第二充电电路560基本上相同。在下文中,将参考图9a和图9b描述包括在第一充电电路550中的第一电压感测电路554和包括在第二充电电路560中的第二电压感测电路564的操作。

参考图9a,第一充电电路950可包括第一二极管952、第一电压感测电路954、电池的正电极端子9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957。

可将电池的正电极端子9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957实现为与图5a中的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基本上相同。

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220)可识别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例如,当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值时,处理器220可识别(或者确定)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因此,指定值可以是指示电子装置201可单独在电池电力上运行的电压值。

根据实施例,当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时,处理器220可输出电池可用信号(启用电池(eb))。例如,eb信号可指示即使当外部电力供应被停止时,电子装置201也可单独在电池电力上运行。在此示例中,当eb信号具有值“1”时,电池270的电压可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但是如果未输出eb信号或者eb信号的具有值“0”,则电池270的电压可小于指定电压值。

根据实施例,当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时,处理器220可通过使用第一电压感测电路954来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

第一端子211可通过第一二极管952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956。然后,也可将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施加到第一电压感测电路954。

第一电压感测电路954可输出指示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的第一状态信号state1。例如,当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是正电压时,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可具有值“1”或“高”。相反,当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是负电压时,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可具有值“0”或“低”。例如,可将第一电压感测电路954实现为包括比较器。

参考图9b,第二充电电路960可包括第四二极管963、第二电压感测电路964、电池的正电极端子96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967。

可将电池的正电极端子96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967实现为与图5a中的电池的正电极端子5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557基本上相同。

根据实施例,当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值时,处理器220可通过使用第二电压感测电路964来识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

第二端子212可通过第四二极管963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967。然后,也可将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施加到第二电压感测电路964。

第二电压感测电路964可输出指示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的第二状态信号state2。例如,当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是负电压时,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可具有值“0”或“低”。相反,当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是正电压时,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可具有值“1”或“高”。例如,可将第二电压感测电路964实现为包括比较器。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压感测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0,可通过使用桥接电路来对电子装置201充电(操作1001)。

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220)可监测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操作1003)。例如,处理器220可在指定时间段内或者实时地监测存储在电池(例如图3中的电池270)中的电力电压。

处理器220可将电池的电压与指定电压值相比较(操作1005)。

当电池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在操作1005中“是”的情况)时,处理器220可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操作1007)。例如,处理器220可使用从第一电压感测电路954输出的第一状态信号state1来识别第一端子211的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具有值“1”或“高”时,处理器220可确定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是正的。此外,处理器220可使用从第二电压感测电路964输出的第二状态信号state2来识别第二端子212的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具有值“0”或“低”时,处理器220可确定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是负的。

相反,当电池270的电压小于指定值(在操作1005中“否”的情况)时,处理器220可不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操作1009)。例如,当电池270的电压小于指定值时,处理器220可忽略从第一电压感测电路输出的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因此,当电池270的电压小于指定值时,处理器220可不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

图11a和图11b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开关的操作的电路图。

参考图11a和图11b,可将第一充电电路1150和第二充电电路1160实现为与已经参考图5a和图5b所描述的第一充电电路550和第二充电电路560基本上相同。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1a和图11b描述包括在第一充电电路1150中的第一开关1155和包括在第二充电电路1160中的第二开关1165的操作。

参考图11a,第一充电电路1150可包括第一二极管1152、第一电压感测电路1154、第一开关1155、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5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57。

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220)可使用第一状态信号state1来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处理器220可控制第一开关1155以便允许第一端子211连接到电池270的其极性与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匹配的端子。例如,处理器220可向第一开关1155发送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以便允许第一端子211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56或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5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可以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1155的信号。

例如,处理器220可确定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是否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当电池270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时(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电池可用信号eb指示值“1”时),处理器220可使用从第一电压感测电路1154输出的第一状态信号state1来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的电压的极性。例如,当第一状态信号state1指示值“1”或“高”时,处理器220可识别正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处理器220可向第一开关1155发送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以控制第一开关1155以便将施加有正电压的第一端子211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56。然后可释放通过第一二极管1152的第一端子211与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56之间的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例,当第一状态信号state1指示值“0”或“低”时,处理器220可识别负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处理器220然后可向第一开关1155发送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以控制第一开关1155以便将施加有负电压的第一端子211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57。

参考图11b,第二充电电路1160可包括第四二极管1163、第二电压感测电路1164、第二开关1165、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66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67。

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220)可使用第二状态信号state2来识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处理器220可控制第二开关1165以便允许第二端子212连接到电池270的其极性与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匹配的端子。例如,处理器220可向第二开关1165发送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以便允许第二端子212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66或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6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可以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1165的信号。

例如,处理器220可确定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是否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当电池270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时(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电池可用信号eb指示值“1”时),处理器220可使用从第二电压感测电路1164输出的第二状态信号state2来识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的电压的极性。例如,当第二状态信号state2指示值“0”或“低”时,处理器220可识别负电压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处理器220可向第二开关1165发送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以控制第二开关1165以便将施加有负电压的第二端子212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67。然后可释放通过第四二极管1163的第二端子212与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167之间的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例,当第二状态信号state2指示值“1”或“高”时,处理器220可识别正电压被施加到第二端子212。处理器220然后可向第二开关1165发送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以控制第二开关1165以便将施加有正电压的第二端子212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166。

图1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开关的各种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的表。

参考图12,响应于第一状态信号state1、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和电池可用信号eb,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220)可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

当不存在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的电压时(例如当状态信号state1和state2各自对应于“0”或“低”时),处理器220可确定电池270未在被充电。然后,处理器220可使诸如图11a和图11b的开关1155和1165的开关断开。例如,处理器220可输出指示值“0”或“低”的开关控制信号s1和s2。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220可不单独控制开关1155和1165。

因此,处理器220可使第一开关1155和第二开关1165断开。例如,处理器220可向第一开关1155和第二开关1165分别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其中的每一个均指示值“0”或“低”,在此情况下第一开关1155和第二开关1165被断开。

处理器220可监测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的电压。例如,当电池270的电压小于指定电压值时(例如当电池可用信号eb指示值“0”或“低”时)),处理器220可不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在这样做时,处理器220可忽略状态信号state1或state2。例如,即使在接收到指示值“1”的第一状态信号state1的情况下,当电池270的电压小于指定电压值时,处理器220也可维持第一开关1155的断开状态(例如s1=0)。此外,即使在接收到指示值“1”的第二状态信号state2的情况下,当电池270的电压小于指定电压值时,处理器220也可维持第二开关1165的断开状态(例如s2=0)。

当电池270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时(例如当电池可用信号eb是值“1”或“高”时),处理器220可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例如,当电池可用信号eb具有值“1”、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具有值“1”并且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具有值“0”时,处理器220可控制第一开关1155以便将第一端子211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256,并且可控制第二开关1165以便将第二端子212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267。在此示例中,处理器220可向第一开关1155输出指示值“1”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并且可向第二开关1165输出指示值“0”的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响应于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第一开关1155可将第一端子211和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256连接。类似地,响应于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第二开关1165可将第二端子212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267连接。

此外,当电池可用信号eb具有值“1”,第一状态信号state1具有值“0”并且第二状态信号state2具有值“1”时,处理器220可控制第一开关1155以便将第一端子211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257,并且可控制第二开关1165以便将第二端子212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266。在此示例中,处理器220可向第一开关1155输出指示值“0”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并且可向第二开关1165输出指示值“1”的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响应于第一开关控制信号s1,第一开关1155可将第一端子211和电池的负电极端子1257连接。类似地,响应于第二开关控制信号s2,第二开关1165可将第二端子212和电池的正电极端子1266连接。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使用开关的充电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3,电子装置(例如图2中的电子装置201)可连接到充电器(例如图2中的充电器290)以便充电(操作1301)。例如,可通过将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分别与充电器290的正电极291和负电极292连接来将电子装置201连接到充电器290。

电子装置201可使用桥接电路来对电池270充电(操作1303)。例如,电子装置201可不管第一端子211还是第二端子212连接到充电器290的正电极291都使用桥接电路来对电池270充电。同样地,电子装置201可不管第一端子211还是第二端子212连接到充电器290的负电极292都使用桥接电路来对电池270充电。然而,如以上所说明的,由于横跨桥接电路的二极管的电压降,电子装置201可能无法使用桥接电路来充分地对电池270充电。因此,电子装置201可使用开关来充分地对电池270充电。

电子装置201可监测电池的电压(操作1305)。例如,电子装置201可在指定时间段内或者实时地监测存储在电池中的电力的电压。

电子装置201可将电池270的电压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相比较(操作1307)。例如,电子装置201可将电池270的电压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相比较以确定存储在电池270中的电力是否足以运行电子装置201。例如,当电池270的电压超过指定电压值时,电子装置201可使用开关来对电池充电。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在操作1307中“否”的情况)时,电子装置201可继续通过使用桥接电路来对电池270充电。

根据实施例,当电池的电压等于或大于指定电压值(例如3.6v)(在操作1307中“是”的情况)时,电子装置201可通过使用电压感测电路来识别施加到包括在连接端子部件210中的端子211或212的电压的极性(操作1309)。

根据另一实施例,电子装置201可通过使用电压感测电路来识别施加到包括在连接端子部件210中的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而不管电池的电压如何。

电子装置201可识别电压感测电路的输出(例如,状态信号)(操作1311)。

当电压感测电路的输出(例如,状态信号)大于值“0”时(在操作1311中“是”的情况),电子装置201可控制开关以便将对应端子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操作1313)。

当电压感测电路的输出(例如状态信号)不大于值“0”(在操作1311中“否”的情况)时,电子装置201可控制开关以便将对应端子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操作1315)。

此后,电子装置201可通过使用开关来对电子装置201的电池270充电(操作1317)。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1可通过将连接端子部件210的端子连接到电池270的端子来对电池270充电,其中端子的极性匹配。例如,电子装置201可控制开关以便将施加有正电压的端子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并且将施加有负电压的另一端子连接到电池的负电极端子。

图14a至图14d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和充电器的框图。

参考图14a至图14d,可将电子装置1401实现为与参考图2所描述的电子装置201基本上相同或类似。另外,可将充电器1490实现为与参考图2所描述的充电器290基本上相同或类似。

参考图14a,可按照第一方向将电子装置1401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第一端子1411连接到充电器1490的第一电极1491并且第二端子1412连接到充电器的第二电极1492的方向。

当电子装置1401被按照第一方向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时,电子装置1401可通过使用从充电器1490供应的电力来对其电池充电。

参考图14b,可按照第二方向将电子装置1401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例如,第二方向可以是第二端子1412连接到充电器1490的第一电极1491并且第一端子1411连接到充电器的第二电极1492的方向。因此,第二方向可与第一方向相反。

当电子装置1401被按照第二方向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时,电子装置1401也可通过使用从充电器1490供应的电力来对其电池充电。

参考图14a和图14b,电子装置1401可不管其相对于充电器1490的定向都使用来自充电器1490的电力来对电池充电。

参考图14c,可按照第一方向将电子装置1401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

当电子装置1401被按照第一方向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时,电子装置1401可识别施加到其的电压的极性。另外,电子装置1401可在显示器1480上按照指定方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1481,其中指定方向是基于所识别的电压的极性来确定的。

例如,指定方向可由处理器220自动地确定,或者可由用户确定。如图14c至图14d中所示,指定方向可以是这样的方向,所述方向用于显示对象1481和1482使得对象1481和1482不管电子装置1401相对于充电器1490的定向都可被用户适当地读取。

电子装置1401可基于施加到第一端子1411和第二端子1412的电压的极性按照指定方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1481。例如,当施加到第一端子1411的电压是正电压并且施加到第二端子1412的电压是负电压时,电子装置1401可按照与第一端子1411位于左侧并且第二端子1412位于右侧的情况相对应的定向在显示器1480上显示至少一个对象1481。

参考图14d,可按照第二方向将电子装置1401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

当电子装置1401被按照第二方向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时,电子装置1401可识别施加到其的电压的极性。另外,电子装置1401可在显示器1480上按照指定方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1482,其中指定方向是基于所识别的电压的极性来确定的。

电子装置1401可基于施加到第一端子1411和第二端子1412的电压的极性按照指定方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1482。例如,当施加到第一端子1411的电压是负电压并且施加到第二端子1412的电压是正电压时,电子装置1401可在显示器1480上按照与第一端子1411位于右侧并且第二端子1412位于左侧的情况相对应的定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1482。

参考图14c和图14d,电子装置1401可在指定方向上显示至少一个对象,而不管电子装置1401被放置在充电器1490上的方向如何。例如,即使当电子装置1401被从第一方向旋转到第二方向时,电子装置1401可在相同的指定方向上显示对象。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5,电子装置(例如图2中的电子装置201)可被放置在充电器290上以便对电池270充电(操作1501)。例如,包括在电子装置201的连接端子部件210中的端子211和212中的每一个可连接到包括在充电器290中的电极291和292中的一个。

电子装置201可识别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操作1503)。

如关于图14a至图14d详细地说明的,电子装置201可根据施加到第一端子211和第二端子212中的每一个的电压的极性来在指定方向上显示至少一个对象(操作1505)。例如,指定方向可由处理器220自动地确定,或者可由用户确定。

根据实施例,当电子装置201被放置在充电器290上时,电子装置201可执行指定应用并且依照所执行的应用在显示器280上显示至少一个对象。可在显示器280上按照指定方向显示对象。

例如,当电子装置201被放置在充电器290上时,电子装置201可执行时钟应用并且在显示器280上显示与所执行的时钟应用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对象(例如指示时间的时钟对象)。可在显示器280上按照指定方向显示时钟对象。因此,当电子装置201被放置在充电器290上时电子装置201可被用作台钟。

根据实施例的可穿戴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可穿戴装置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电池,所述电池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连接端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来暴露并且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桥接电路,所述桥接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被配置为获得生物信息;以及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连接端子部件与所述桥接电路或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

所述可穿戴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或所述负电极端子;以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或所述负电极端子。

所述可穿戴装置还可包括:电压感测电路;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电压感测电路来识别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基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来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并且基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来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所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电池的电压;并且基于所识别的所述电池的电压将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桥接电路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正电极端子之间;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负电极端子之间;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正电极端子之间;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负电极端子之间。

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并且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

所述可穿戴装置还可包括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被配置为:当识别出用于获得所述生物信息的请求时,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来将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所述可穿戴装置还可包括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被配置为:当识别出用于对所述电池充电的请求时,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来将所述桥接电路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电子装置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电池,所述电池被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连接端子部件,其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来暴露并且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以及桥接电路,所述桥接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基于施加到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电压的极性,将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所述电子装置还可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或所述负电极端子;以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或所述负电极端子。

所述电子装置还可包括:电压感测电路;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电压感测电路来识别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基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来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并且基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来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所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电池的电压;并且基于所识别的所述电池的电压将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所述桥接电路可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正电极端子之间;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负电极端子之间;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正电极端子之间;以及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负电极端子之间。

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并且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四二极管可具有相反的方向性。

所述电子装置还可包括显示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可在所述显示器上按照指定方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其中,所述指定方向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来确定的。

可将所述电子装置实现为可穿戴装置。

根据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可包括:确定接收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还是用于通过使用所述电子装置来获得生物信息的请求;当接收到所述用于获得所述生物信息的请求时,控制开关电路以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部件连接到传感器模块;当接收到所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以将所述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子部件连接到充电电路;当接收到所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时,通过所述充电电路的桥接电路并且基于施加到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子的第一电压的极性,将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一端子电连接到电池的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其中,所述电池被包括在所述电子装置中;以及当接收到所述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充电的请求时,通过所述充电电路的桥接电路并且基于施加到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子的第二电压的极性,将所述连接端子部件的第二端子电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所述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还可包括:通过使用包括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电压感测电路来识别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基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通过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一开关来将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通过所述电子装置的第二开关来将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到所述正电极端子和所述负电极端子中的具有与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的一个端子。

所述识别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可包括:识别所述电池的电压;以及基于所识别的所述电池的电压,确定是否识别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

所述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还可包括: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显示器上按照指定方向显示至少一个对象,其中,所述指定方向是基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和所述第二电压的极性来确定的。

本文公开的电子装置的元件中的每一个均可由一个或更多个组件实现,并且对应元件的名称可取决于电子装置的类型而变化。在各种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包括上述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从电子装置中省略上述元件中的一些,或者电子装置还可包括附加元件。进一步地,可组合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元件中的一些以形成单个实体,并且因此,可等效地执行对应元件在组合之前的功能。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某些方面可用硬件、固件加以实现,或者经由对可被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rom、数字通用盘(dvd)、磁带、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原先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介质上的通过网络下载的并且要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的执行来实现,使得可使用通用计算机或特殊处理器经由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这种软件或者在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中呈现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如将在本领域中理解的,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存储器部件,例如,可存储或者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ram、rom、闪存等,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当由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并执行时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处理方法。

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被仅仅提供来容易地描述本公开中的技术细节并且帮助理解本公开,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应当解释的是,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各种其它实施例或所有修改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