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4861发布日期:2019-03-08 22:5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网中的配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将电力系统中从降压配电变电站(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现有的配电系统中各配电设备和配电设施安装位置分散,导致连接在配电设备或配电设施间的导线杂乱,给配电系统的维护与更换带来极大不便,用户停电等待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配电系统,其可使配电系统整体结构紧凑、规整,拆装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配电系统维修与更换效率,大大的缩短用户停电等待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模块化配电系统,包括架空平台,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架空平台上安装真空断路器模块、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和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与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分置于真空断路器模块两侧并分别与真空断路器模块通过接线端子插接,在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和低压侧电压互感器上方分别通过接线端子插接刀闸模块,在真空断路器模块上方安装双输出轴电机,双输出轴电机的二个输出轴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安装凸轮,且在对应侧凸轮和刀闸模块的闸把之间连接推拉杆,在架空平台下方通过接线端子插接与高压电路连接的电流互感器模块。

进一步优选,在双输出轴电机外罩有保护壳,防止雨雪淋湿双输出轴电机。

进一步优选,在保护壳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推拉杆上下运动的窗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配电系统整体结构紧凑、规整,且各模块之间通过接线端子插接,拆装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了配电系统维修与更换效率,大大的缩短了用户停电等待时间。

2、由于双输出轴电机的二个输出轴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安装凸轮,在对应侧凸轮和刀闸模块的闸把之间连接推拉杆,通过电磁离合器控制对应侧凸轮的动力通断,进而通过电机正反转带动相应侧刀闸分合,结构简单,刀闸分合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输出轴电机的俯视图;

图中:1-架空平台,2-真空断路器模块,3-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4-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5-刀闸模块,6-双输出轴电机,7-电磁离合器,8-凸轮,9-推拉杆,10-保护壳,11-窗口,12-电流互感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模块化配电系统,包括架空平台1,在架空平台1上安装真空断路器模块2、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3和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4,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3与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4分置于真空断路器模块2两侧并分别与真空断路器模块2通过接线端子插接,在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3和低压侧电压互感器上方分别通过接线端子插接刀闸模块5,在真空断路器模块2上方安装双输出轴电机6,双输出轴电机6的二个输出轴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7安装凸轮8,且在对应侧凸轮8和刀闸模块5的闸把之间连接推拉杆9,在双输出轴电机6外罩有保护壳10,在保护壳10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推拉杆9上下运动的窗口11,在架空平台1下方通过接线端子插接与高压电路连接的电流互感器模块12。

该配电系统整体结构紧凑、规整,且各模块之间通过接线端子插接,拆装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了配电系统维修与更换效率,大大的缩短了用户停电等待时间。且双输出轴电机6的二个输出轴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7安装凸轮8,在对应侧凸轮8和刀闸模块5的闸把之间连接推拉杆9,通过电磁离合器7控制对应侧凸轮8的动力通断,进而通过电机正反转带动相应侧刀闸分合,结构简单,刀闸分合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模块化配电系统,包括架空平台,在架空平台上安装真空断路器模块、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和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与低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分置于真空断路器模块两侧并分别与真空断路器模块通过接线端子插接,在高压侧电压互感器模块和低压侧电压互感器上方分别通过接线端子插接刀闸模块,在真空断路器模块上方安装双输出轴电机,双输出轴电机的二个输出轴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安装凸轮,且在对应侧凸轮和刀闸模块的闸把之间连接推拉杆,在架空平台下方通过接线端子插接与高压电路连接的电流互感器模块。其可使配电系统整体结构紧凑、规整,拆装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配电系统维修与更换效率,大大的缩短用户停电等待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田晋羽;孙宝武;胡国栋;李辉;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4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