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用快速拼装塔式电力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5331发布日期:2019-03-19 23: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用快速拼装塔式电力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野外用快速拼装塔式电力柜。



背景技术:

电力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各、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各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的控制柜,包括电力柜、配电箱、电器控制柜等。随着用电量的逐渐增加,以及野外工程项目的大量增加,电力柜在野外使用频率依次增加。

然而,由于野外工程项目的特点,野外电力柜具有安装要求快速、易拆装、防鸟害、稳定性要求高等具体的特性,传统的电力柜不仅在安装速度上无法满足要求,而且野外气候环境相对较为极端,对电力柜的稳定性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野外用快速拼装塔式电力柜,下阀体和上阀体之间采用内扣式接口结构,实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在野外危险环境下实用性较好,塔体支撑的结构形式,使电力柜壳体远离地面,避免清晨和夜晚凝露的影响,减少潮气对电路的侵蚀,更好的适应野外环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野外用快速拼装塔式电力柜,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

电力柜壳体,所述电力柜壳体的前侧底部设有双向滑轨,所述电力柜壳体的前侧安装有分别在双向滑轨两侧滑动的左柜门、右柜门,所述左柜门的一侧和右柜门的一侧分别安装有防盗锁,所述电力柜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的上方设有安装于电力柜壳体上的手动旋钮,所述手动旋钮的内侧连接有卷筒,所述百叶窗由若干组叶片组成,所述百叶窗的叶片一端连接有翼片,所述翼片之间串接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的顶端绕接在卷筒上。

塔体,所述塔体设于电力柜壳体的正下方,其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塔体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阀体,塔体的底端焊接有法兰盘,所述电力柜壳体的底端设有多根撑杆,所述撑杆的底端连接有上阀体;

所述下阀体和上阀体相匹配并组合为内扣式接口结构,下阀体的中部为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顶端套接有密封垫圈,所述下阀体的顶部开设有下环形切槽,所述下环形切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弹性下卡头,所述上阀体的底部开设有上环形切槽,所述上环形切槽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弹性上卡头。

优选的是,所述电力柜壳体的顶部内壁两侧均设有驱鸟器。

优选的是,所述塔体为空心管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下阀体和上阀体的中部均为圆柱形空心腔体,下阀体和上阀体的中部孔径相等,所述导向套筒与上阀体的下部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法兰盘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连接螺栓,法兰盘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浇筑的电力柜基座,所述法兰盘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电力柜基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电力柜基座的底端安装有空心定位桩,所述空心定位桩的底端为钻地用的锥体,所述空心定位桩的侧面设有开有多个斜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活动设有滑片,所述空心定位桩内旋转设置一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中部外环设一个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锥面与滑片的底面滑动设置,当转动块从空心定位桩的底端向上转动时,滑片的顶端从滑槽向外滑出。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块的顶端设有十字转动槽。

优选的是,所述电力柜基座的底端安装有空心定位桩,所述空心定位桩的底端为钻地用的锥体,所述空心定位桩的侧面设有开有多个斜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活动设有滑片,所述空心定位桩内旋转设置一个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设有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侧面设有环形贯通槽,所述内套筒的外侧设有与环形贯通槽相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由下向上的槽深逐渐增大;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安装后,环形凹槽和环形贯通槽的截面为凸形;当内套筒从空心定位桩的底端向上转动时,滑片的顶端从滑槽向外滑出。

优选的是,所述滑片的顶端为开口斜向上的弧形。

优选的是,所述下环形切槽与上卡头扣合,所述上环形切槽与下卡头扣合,所述上卡头和下卡头交错分布。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下阀体和上阀体之间采用内扣式接口结构,实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在野外危险环境下实用性较好;

2、塔体支撑的结构形式,使电力柜壳体远离地面,避免清晨和夜晚凝露的影响,减少潮气对电路的侵蚀,更好的适应野外环境;

3、百叶窗及翼片、尼龙绳的设计,能够使用手动旋钮调整百叶窗的开闭,在野外环境中,简单的结构可靠性更高,实现了百页窗的散热需要以及电力柜壳体的密封需要。

4、空心定位桩、滑片和转动块的设计,能够提高电力柜基座的抓地力,提高塔式电力柜的稳定性和使用的长久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不含电力柜基座的底端部件;

图2为上阀体和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其中一实施例中滑片在空心定位桩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其中一实施例中滑片在空心定位桩外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转动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其中另一实施例中滑片在空心定位桩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其中另一实施例中滑片在空心定位桩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外套筒的刨视图;

图11为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外套筒和内套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力柜壳体;2、双向滑轨;3、左柜门;4、右柜门;5、防盗锁;6、百叶窗;7、手动旋钮;8、卷筒;9、翼片;10、尼龙绳;11、塔体;12、下阀体;13、法兰盘;14、撑杆;15、上阀体;16、导向套筒;17、密封垫圈;18、下环形切槽;19、弹性下卡头;20、上环形切槽;21、弹性上卡头;22、驱鸟器;23、连接螺栓;24、电力柜基座;25、空心定位桩;26、滑片;27、转动块;28、外套筒;29、内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根据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用快速拼装塔式电力柜,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

电力柜壳体1,电力柜壳体1的前侧底部设有双向滑轨2,电力柜壳体1的前侧安装有分别在双向滑轨2两侧滑动的左柜门3、右柜门4,左柜门3的一侧和右柜门4的一侧分别安装有防盗锁5,电力柜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百叶窗6,百叶窗6的上方设有安装于电力柜壳体1上的手动旋钮7,手动旋钮7的内侧连接有卷筒8,百叶窗6由若干组叶片组成,百叶窗6的叶片一端连接有翼片9,翼片9之间串接有尼龙绳10,尼龙绳10的顶端绕接在卷筒8上。

塔体11,塔体11设于电力柜壳体1的正下方,其为圆台形结构,塔体1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阀体12,塔体11的底端焊接有法兰盘13,电力柜壳体1的底端设有多根撑杆14,撑杆14的底端连接有上阀体15;

下阀体12和上阀体15相匹配并组合为内扣式接口结构,下阀体12的中部为导向套筒16,导向套筒16的顶端套接有密封垫圈17,下阀体12的顶部开设有下环形切槽18,下环形切槽18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弹性下卡头19,上阀体15的底部开设有上环形切槽20,上环形切槽20内均匀分布有多个弹性上卡头21。

在上述方案中,电力柜壳体1采用了可以两侧滑动的左柜门3、右柜门4方式,方便野外环境中快速开启,并且减少环境的影响以及极端环境的限制,百叶窗6及翼片9、尼龙绳10的设计,能够使用手动旋钮7调整百叶窗6的开闭,在野外环境中,简单的结构可靠性更高,实现了百页窗的散热需要以及电力柜壳体1的密封需要,塔体11支撑的结构形式,使电力柜壳体1远离地面,避免清晨和夜晚凝露的影响,减少潮气对电路的侵蚀,更好的适应野外环境,下阀体12和上阀体15之间采用内扣式接口结构,实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在野外危险环境下实用性较好。

一个优选方案中,电力柜壳体1的顶部内壁两侧均设有驱鸟器22。

在上述方案中,驱鸟器22的设置能方便驱逐野外鸟类对电力柜的影响,避免鸟类栖息造成的各种不便。

一个优选方案中,塔体11为空心管件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塔体11的结构成本低,重量轻,方便运输及安装。

一个优选方案中,下阀体12和上阀体15的中部均为圆柱形空心腔体,下阀体12和上阀体15的中部孔径相等,导向套筒16与上阀体15的下部相匹配。

在上述方案中,下阀体12和上阀体15之间结构参数的设计为快速拼装提供了结构基础。

一个优选方案中,法兰盘13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连接螺栓23,法兰盘13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浇筑的电力柜基座24,法兰盘13通过连接螺栓23固定在电力柜基座24上。

在上述方案中,混凝土浇筑的电力柜基座24防腐蚀效果较好,而且重量大,整体在使用中能提高稳定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1至图6所示,电力柜基座24的底端安装有空心定位桩25,空心定位桩25的底端为钻地用的锥体,空心定位桩25的侧面设有开有多个斜向上的滑槽,滑槽内活动设有滑片26,滑片26的顶端可以设计成开口斜向上的弧形,当滑片26的顶端移出空心定位桩25时,空心定位桩25外侧的固定土正好分布在滑片26的两侧,滑片26的弧形开口能够提高抓地力。空心定位桩25内旋转设置一个转动块27,即转动块27可以在空心定位桩25内产生旋转运动,进而产生上下移动。转动块27的中部外环设一个锥形槽,锥形槽的锥面与滑片26的底面滑动设置,即滑片26接近转动块27的斜底面与锥形槽的锥面配合,两者均可以设计成弧形面。当转动块27从空心定位桩25的底端向上转动时,滑片26的顶端从滑槽向外滑出。在此基础上,转动块27的顶端设有十字转动槽。

在使用时,先将转动块27安装至空心定位桩25的底部,然后将滑片26从侧面插入滑槽内,使滑片26的斜底面与转动块的锥面配合,接着利用述电力柜基座24将空心定位桩25间接的打入地下,或者直接将空心定位桩25打入地下;利用辅助扳手,旋转转动块27顶端的十字转动槽,使得转动块27向上移动,滑片26伸出空心定位桩25,此时,空心定位桩25的外侧中部形成一个倒置的伞状伞片间有间隔固定片,其大大的提高了空心定位桩25的抓地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下环形切槽18与上卡头扣合,上环形切槽20与下卡头扣合,上卡头和下卡头交错分布。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如图7至图12所示,电力柜基座24的底端安装有空心定位桩25,空心定位桩25的底端为钻地用的锥体,空心定位桩25的侧面设有开有多个斜向上的滑槽,滑槽内活动设有滑片26,空心定位桩25内旋转设置一个外套筒28,外套筒28内设有内套筒29,外套筒28的侧面设有环形贯通槽,内套筒29的外侧设有与环形贯通槽相对应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由下向上的槽深逐渐增大;外套筒28和内套筒29安装后,环形凹槽和环形贯通槽的截面为凸形;当内套筒29从空心定位桩25的底端向上转动时,滑片26的顶端从滑槽向外滑出。

该技术方案在安装过程中,将内套筒29旋转安装到外套筒28中,然后将滑片26放到空心定位桩25的滑槽内,接着旋转外套筒28,使其在旋转向下的过程中,将滑片26旋转进入到环形凹槽和环形贯通槽所形成的凸形槽内,当外套筒28旋转到最低点时,滑片26的顶端正好处于空心定位桩25的滑槽内。

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上述方法将空心定位桩25打入地下,或者直接将空心定位桩25打入地下,利用辅助扳手,旋转外套筒28顶端的十字转动槽,使得外套筒28向上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内套筒29和外套筒28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环形凹槽由下向上的槽深逐渐增大,故外套筒28在上升过程中,滑片26逐渐从空心定位桩25中向外滑出。该技术方案的明显特点是,便于将滑片26从凸形槽内移出来或者移进去,也就是能够在提高抓地力的同时,还能够便于及时的取出。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