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482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大于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当人们对常规能源的持续使用造成常规能源紧缺以及环境恶化的问题时,在如今倡导节约型能源社会的时机中,大力发展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途径。而在可再生能源中,基于地域限制小、应用范围广、绿色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率高等优点,利用光能( 尤其是太阳能) 发电,则成为继水能和风能后,最佳的提供电能源的方式。

太阳光发电装置又称为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其发电原理是基于半导体PN 结的光生伏特效应。目前太阳能电池有很多种类和结构。传统的做法是将光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置于受光面和背光面,同类光电池可通过低电阻的金属实现正负互联。但是,传统的光电池由于受光面很多区面积被电极遮挡容易损失一部分电流。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电压与充电控制器、蓄电池、并网逆变器、计量与切换控制器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光伏板连接电压与充电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连接电压与充电控制器,所述电压与充电控制器分别连接并网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并网逆变器通过计量与切换控制器连接负载端,所述电压与充电控制器内设置有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和存储电路。

优选地,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端脚和第十端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端脚分别接入锂子电池的负极和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控制芯片的第六端脚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入电源,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间连接有第二电容。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七端脚分别接入锂子电池的正极和通过第二电阻与控制芯片的第九端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八端脚通过第一电容与控制芯片的第十五端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九端脚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三电阻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一端脚通过第四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与控制芯片的第七端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十六端脚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间连接有第五电阻。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采用PS1719型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并网逆变器、计量与切换控制器和太阳能控制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工作电流的交流电,计量与切换控制器可对发电电能进行存储计算,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电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一种农光互补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电压与充电控制器、蓄电池、并网逆变器、计量与切换控制器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光伏板连接电压与充电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连接电压与充电控制器,所述电压与充电控制器分别连接并网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并网逆变器通过计量与切换控制器连接负载端,所述电压与充电控制器内设置有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和存储电路。

其中,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K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三极管T1、二极管D0、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控制芯片K1的第一端脚和第十端脚接地,控制芯片K1的第二端脚分别接入锂子电池4的负极和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控制芯片K1的第六端脚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入电源,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负极间连接有第二电容出。

进一步的,控制芯片K1的第七端脚分别接入锂子电池4的正极和通过第二电阻R2与控制芯片K1的第九端脚相连,控制芯片K1的第八端脚通过第一电容C1与控制芯片K1的第十五端脚连接,控制芯片K1的第九端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三电阻R3相连。控制芯片K1的第十一端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三极管T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0与控制芯片K1的第七端脚相连,控制芯片K1的第十六端脚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基极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

另外,所述控制芯片K1采用PS1719型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并网逆变器、计量与切换控制器和太阳能控制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工作电流的交流电,计量与切换控制器可对发电电能进行存储计算,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