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6966发布日期:2018-09-14 23:2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大多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开发可再生的资源。在人们探索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发现太阳能资源是可被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其具有无污染、清洁环保、可再生的优点,因此人们逐步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目前对太阳能资源利用最为典型的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取暖等,但是在海岛上,台风或大风导致光伏板承受很大的载荷,从而使光伏板固定边缘受较大的集中应力,容易导致光伏板的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柔性阻尼材料防止光伏板破裂的光伏板安装结构。

一种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固定梁和多个固定结构,光伏板通过所有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梁上。

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还包括阻尼结构,每一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光伏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阻尼结构。

所述阻尼结构为阻尼橡胶垫,且所述阻尼橡胶垫一侧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光伏板的侧面上。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柔性结构,一个所述柔性结构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的一个侧面,另一所述柔性结构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的另一侧面,且所述光伏板通过一个所述柔性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梁上。

两个所述柔性结构分别为上柔性结构和下柔性结构,所述上柔性结构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的一个侧面,所述下柔性结构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下柔性结构远离所述光伏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梁上。

所述上柔性结构包括上固定板、上安装板和上支撑板,所述上安装板通过所述阻尼结构抵接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安装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上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上,另一端设置与所述上固定板上,且所述上支撑板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进行形变。

所述上支撑板与竖直面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变化。

所述下柔性结构包括下固定板、下安装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安装板通过所述阻尼结构抵接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下安装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下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上,另一端设置与所述下固定板上,且所述下支撑板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进行形变。

所述下支撑板与竖直面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变化。

所述上柔性结构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下柔性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相匹配的凸起部,且所述光伏板设置与所述上柔性结构和上设置下柔性结构之间后,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容纳槽中。

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上通孔,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凸起部的下通孔,所述上柔性结构和所述下柔性结构通过螺母和贯穿所述上通孔和所述下通孔的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上柔性结构还包括两个上隔板,两个所述上隔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安装板上,另一端突出所述上固定板形成所述容纳槽。

所述下柔性结构还包括两个下隔板,两个所述下隔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安装板上,另一端突出所述下固定板形成所述凸起部,所述光伏板的侧沿抵接于所述下隔板的侧面。

所述上固定板、上安装板和所述上支撑板共同围成容纳腔,且部分所述阻尼结构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置。

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固定端面、安装端面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端面和所述安装端面之间的连接段,所述固定端面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安装端面朝向所述固定端面的侧面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上。

所述下固定板、下安装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共同围成容纳腔,且部分所述阻尼结构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置。

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固定端面、安装端面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端面和所述安装端面之间的连接段,所述固定端面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安装端面朝向所述固定端面的侧面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上。

所述固定梁的数量为两根,且并列设置与所述基座上,所述固定结构和阻尼结构均为四个,且每一所述固定梁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结构和两个阻尼结构。

四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光伏板的四个端点处。

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还包括阻尼防撞结构,所述阻尼防撞结构设置与所述固定梁和所述光伏板之间。

所述固定梁为中空结构,且固定梁朝向所述光伏板的侧面具有开口,所述阻尼防撞结构部分伸入所述固定梁中,剩余部分通过所述开口突出所述固定梁。

突出所述固定梁的阻尼防撞结构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半圆形相切。

所述半圆形阻尼防撞结构的中部形成有中空的形变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安装结构,通过设置阻尼结构,能够有效的释放光伏板固定边缘的集中应力,而且通过设置柔性安装结构,能够通过对应的形变适应光伏板变形,有效的解决光伏板的形变和应力问题,通过设置阻尼防撞结构,能够避免在光伏板发生形变后与固定梁产生碰撞而造成光伏板破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光伏板固定后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固定梁和阻尼防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板安装结构的光伏板承受风载时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固定梁;3、固定结构;4、光伏板;5、阻尼结构;6、柔性结构;61、上柔性结构;62、下柔性结构;611、上固定板;612、上安装板;613、上支撑板;621、下固定板;622、下安装板;623、下支撑板;614、容纳槽;624、凸起部;51、固定端面;52、安装端面;53、连接段;7、螺母;8、螺栓;9、阻尼防撞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光伏板安装结构,包括基座1、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固定梁2和多个固定结构3,光伏板4通过所有所述固定结构3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梁2上,所述光伏板4在大风或台风的情况下会产生形变,所述固定结构3能够随光伏板4的形变进行变形达到降低光伏板4侧沿的集中应力的问题。

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还包括阻尼结构5,每一所述固定结构3与所述光伏板4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阻尼结构5,利用阻尼结构5进一步释放光伏板4固定边缘的集中应力。

所述阻尼结构5为阻尼橡胶垫,且所述阻尼橡胶垫一侧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3上,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光伏板4的侧面上,增加应力释放范围,尽可能降低阻尼橡胶垫的厚度。

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两个柔性结构6,一个所述柔性结构6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5设置于所述光伏板4的一个侧面,另一所述柔性结构6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5设置于所述光伏板4的另一侧面,且所述光伏板4通过一个所述柔性结构6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梁2上,利用柔性结构6的变形,进一步的适应光伏板4的形变,有效释放光伏板4固定边缘的集中应力。

两个所述柔性结构6分别为上柔性结构61和下柔性结构62,所述上柔性结构61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5设置于所述光伏板4的一个侧面,所述下柔性结构62通过一个所述阻尼结构5设置于所述光伏板4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下柔性结构62远离所述光伏板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梁2上,其中下柔性结构62能够通过焊接、卡接等结构固定设置与固定梁2上。

所述上柔性结构61包括上固定板611、上安装板612和上支撑板613,所述上安装板612通过所述阻尼结构5抵接于所述光伏板4上,所述上固定板611与所述上安装板61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上支撑板61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612上,另一端设置与所述上固定板611上,且所述上支撑板613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进行形变,也即所述上支撑板613能够改变自身的形状,也可以调节与上固定板611和上安装板612的连接角度等达到适应间距的目的。

所述上支撑板613与竖直面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变化,优选的,上支撑板613的一端与上固定板6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安装板612的一端连接,且在安装上支撑板613的方向上,上固定板611的尺寸大于上安装板612的尺寸,使得所述上柔性结构61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下柔性结构62包括下固定板621、下安装板622和下支撑板623,所述下安装板622通过所述阻尼结构5抵接于所述光伏板4上,所述下固定板621与所述下安装板62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下支撑板62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622上,另一端设置与所述下固定板621上,且所述下支撑板623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进行形变,与上支撑板613相同,能够改变自身的形状,也可以调节与下固定板621和下安装板622的连接角度等达到适应间距的目的。

所述下支撑板623与竖直面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能够随所述间距的变化而变化,优选的,下支撑板623的一端与下固定板62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下安装板622的一端连接,且在安装下支撑板623的方向上,下固定板621的尺寸大于下安装板622的尺寸,使得所述下柔性结构62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上柔性结构61上设置有容纳槽614,所述下柔性结构62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614相匹配的凸起部624,且所述光伏板4设置与所述上柔性结构61和上设置下柔性结构62之间后,所述凸起部624伸入所述容纳槽614中,上柔性结构61和下柔性结构62能够利用容纳槽614和凸起部624达到固定和定位的作用。

所述上固定板611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614连通的上通孔,所述下固定板621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凸起部624的下通孔,所述上柔性结构61和所述下柔性结构62通过螺母7和贯穿所述上通孔和所述下通孔的螺栓8固定连接,所述螺母7的下端伸入所述固定梁2内。

所述上柔性结构61还包括两个上隔板,两个所述上隔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安装板612上,另一端突出所述上固定板611形成所述容纳槽614。

所述下柔性结构62还包括两个下隔板,两个所述下隔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安装板622上,另一端突出所述下固定板621形成所述凸起部624,所述光伏板4的侧沿抵接于所述下隔板的侧面。

所述上固定板611、上安装板612和所述上支撑板613共同围成容纳腔,且部分所述阻尼结构5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置。

所述阻尼结构5包括固定端面51、安装端面52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端面51和所述安装端面52之间的连接段53,所述固定端面51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安装端面52朝向所述固定端面51的侧面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612上。

所述下固定板621、下安装板622和所述下支撑板623共同围成容纳腔,且部分所述阻尼结构5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置。

所述阻尼结构5包括固定端面51、安装端面52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端面51和所述安装端面52之间的连接段53,所述固定端面51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安装端面52朝向所述固定端面51的侧面设置于所述下安装板622上。

所述固定梁2的数量为两根,且并列设置与所述基座1上,所述固定结构3和阻尼结构5均为四个,且每一所述固定梁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结构3和两个阻尼结构5。

四个所述固定结构3分别设置于光伏板4的四个端点处。

因为光伏板4与固定梁2之间的距离较小,极易出现在风载作用下光伏板4撞击固定梁2现象,所述光伏板安装结构还包括阻尼防撞结构9,所述阻尼防撞结构9设置与所述固定梁2和所述光伏板4之间。

所述固定梁2为中空结构,且固定梁2朝向所述光伏板4的侧面具有开口,所述阻尼防撞结构9部分伸入所述固定梁2中,剩余部分通过所述开口突出所述固定梁2。

突出所述固定梁2的阻尼防撞结构9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所述光伏板4与所述半圆形相切,保证光伏板4在变形后也能与阻尼防撞结构9处于平面相接。

所述半圆形阻尼防撞结构9的中部形成有中空的形变腔,提高阻尼防撞结构9的柔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