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074发布日期:2018-10-13 00:3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目前,多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断路器直接接入电网,电网无法监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在并网点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当电网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发生故障,例如发生过负荷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以实现过负荷保护。

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包括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断路器、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压板投入装置、跳闸投入装置、非门电路和报警装置,其中:

所述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是否发生过负荷,当发生过负荷时,输出高电平;

所述跳闸投入装置接入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压板投入装置,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跳闸投入装置;

所述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

所述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断路器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具体包括A相检测电路、B相检测电路、C相检测电路和三输入或门电路;

所述A相检测电路用于在检测到A相电流超过预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

所述B相检测电路用于在检测到B相电流超过预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

所述C相检测电路用于在检测到C相电流超过预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

所述A相检测电路、B相检测电路和C相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三输入或门电路,所述三输入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本地报警器和/或远程报警器。

可选的,所述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跳闸指示装置。

可选的,所述跳闸指示装置包括本地指示装置和/或远程指示装置。

可选的,所述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还包括: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设置压板投入装置作为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的过负荷保护功能启动开关,在压板投入装置投入后,通过选择投入或退出跳闸投入装置,来选择是通过断路器跳闸还是过负荷报警来实现过负荷保护,从而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故障或失效时,保护电网不受冲击,同时当电网异常时,也保护了分布式发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包括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100、断路器200、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压板投入装置600、跳闸投入装置700、非门电路800和报警装置900,其中:

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100用于检测是否发生过负荷,当发生过负荷时,输出高电平;

跳闸投入装置700接入非门电路800的输入端;

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压板投入装置600,第二输入端连接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100的输出端;

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非门电路800的输出端;

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连接跳闸投入装置700;

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输出端连接报警装置900;

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的输出端连接断路器200的控制端。

图1所示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压板投入装置600有投、退两种状态,当压板投入装置600投入时,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的第一输入端为高电平,当压板投入装置600退出时,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的第一输入端为低电平。在压板投入装置600投入的情况下,当发生过负荷时,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输出高电平。

跳闸投入装置700也有投、退两种状态,当跳闸投入装置700投入时,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第二输入端为低电平,当压板投入装置600退出时,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第二输入端为高电平。

在压板投入装置600和跳闸投入装置700均投入的情况下:当发生过负荷时,由于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两个输入信号中有一个为低电平,所以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输出低电平,此时报警装置900不启动;同时,由于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的两个输入信号都为高电平,所以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输出高电平,此时断路器200跳闸,切断逆变器与电网的连接。

在压板投入装置600投入、跳闸投入装置700退出的情况下:当发生过负荷时,由于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两个输入信号都为高电平,所以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输出高电平,此时报警装置900启动,实现过负荷报警;同时,由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的两个输入信号中有一个为低电平,所以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输出低电平,此时断路器200不动作。

可见,压板投入装置600相当于是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的过负荷保护功能启动开关,在压板投入装置600投入后,通过选择投入或退出跳闸投入装置700,可选择是通过断路器200跳闸还是过负荷报警来实现过负荷保护。

可选的,仍参见图1,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100具体包括A相检测电路101、B相检测电路102、C相检测电路103和三输入或门电路104;

A相检测电路101用于在检测到A相电流超过预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

B相检测电路102用于在检测到B相电流超过预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

C相检测电路103用于在检测到C相电流超过预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

A相检测电路101、B相检测电路102和C相检测电路103的输出端接入三输入或门电路104,三输入或门电路104的输出端作为过负荷状态检测电路100的输出端。

可选的,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中,报警装置900可以是本地报警器,用于本地输出过负荷报警信号;也可以是远程报警器,用于远程输出过负荷报警信号。从报警形式上来区分,可以采用声音或显示输出等形式进行报警。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中,第三二输入与门电路500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跳闸指示装置901,用于输出断路器200跳闸的指示信号。跳闸指示装置901可以是本地指示装置,用于本地输出断路器200跳闸的指示信号;也可以是远程指示装置,用于远程输出断路器200跳闸的指示信号。

可选的,如图3所示,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还包括:延时电路902,延时电路902连接在第一二输入与门电路300的输出端与第二二输入与门电路400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由于采样信号难免出现不稳定,对延时后的信号重新采样,就可以消除采样误差,从而保证了过负荷保护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置压板投入装置作为分布式光伏并网保护装置的过负荷保护功能启动开关,在压板投入装置投入后,通过选择投入或退出跳闸投入装置,来选择是通过断路器跳闸还是过负荷报警来实现过负荷保护,从而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故障或失效时,保护电网不受冲击,同时当电网异常时,也保护了分布式发电。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