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光防护型铠装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781发布日期:2018-11-07 21:2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光防护型铠装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弧光防护型铠装电气柜。



背景技术:

电气柜发生内部电弧故障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处于密闭的环境下,电弧的内能没有辐射、对流和热传导的热交换形式,因而,其巨大的能量释放过程是以气体爆炸方式表现的,可导致设计不当的开关柜柜门、柜体爆裂,破损的零件高速飞出柜体并伴随火焰喷出,由此破坏了相邻的设备,甚至造成严重人身事故。在估算电气柜内气压变化的基础上计算结构强度,通过电弧1s后,压力释放装置的可靠性和评价开关柜的防护效果,是电气柜结构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步骤。

电气柜顶部设置压力释放装置的目的是当该处受到的压力达到其临界机械强度时,装置立即开启排气,使柜内气压迅速下降到符合一定安全的要求。因为电气柜的各个隔室是相互密封的,在其压力释放装置动作前或在其结构破坏前,弧柱所在的隔室可视为密闭容器,结果表明,电弧燃烧产生的数十个大气压将在柜内发生爆炸冲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光防护型铠装电气柜,通过设置提升门结构,提升密封性能和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弧光防护型铠装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体和柜体,所述外壳体的前侧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前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通过铰链与立柱固定连接,导轨之间设有提升门,所述柜体位于外壳体内部,所述柜体的后部设有后封板,所述后封板沿水平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外壳体的后侧设有加强封板,所述加强封板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条,加强封板与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包括仪表室、断路器室、母线室和互感器室,所述母线室位于柜体的一侧上部,母线室的顶端设有释压装置,所述释压装置的一侧设有转轴,释压装置通过转轴与母线室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释压装置的另一侧设有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与母线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释压装置通过释压铰链与铰接机构连接,所述母线室的底部设有上静触头;

所述断路器室位于柜体的另一侧,所述断路器室与母线室之间设有垂直隔板,所述垂直隔板的两侧设有若干槽钢,所述槽钢沿垂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断路器室的底部设有断路器主体,所述断路器主体的上部与上静触头固定连接;

所述互感器室位于母线室的下方,所述互感器室的顶部设有下静触头,所述下静触头与断路器主体的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静触头的中心轴与下静触头的中心轴间距为140mm~160mm。

所述垂直隔板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断路器室的底部,所述下静触头的后侧贯穿垂直隔板与断路器主体的下部连接,下静触头的后侧套接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垂直隔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柜体外设有外壳体,外壳采用提升门开闭,密封性能,安全性能较高,具有隔热、隔音、保温等优点,柜体的面板采用敷铝锌钢板,具有高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释压装置通过一侧的释压铰链安装,减小了母线室顶部的泄压阻力,断路器的断口间距符合隔离开关的断口绝缘要求,可以起到隔离开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体

2提升机构

201立柱

202导轨

203铰链

204提升门

3柜体

4后封板

5加强封板

6仪表室

7断路器室

8母线室

9互感器室

10释压装置

11转轴

12铰接机构

13释压铰链

14上静触头

15下静触头

16垂直隔板

17密封环

18槽钢

19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弧光防护型铠装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体1和柜体3,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设有提升机构2,所述提升机构2包括对称布置的立柱201,所述立柱201的前侧设有导轨202,所述导轨202通过铰链203与立柱201固定连接,导轨202之间设有提升门204,提升门204密封性能,安全性能较高,具有隔热、隔音、保温等优点,所述柜体3位于外壳体1内部,所述柜体3采用敷铝锌钢板,具有高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所述柜体3的后部设有后封板4,所述后封板4沿水平方向设有凹槽,所述外壳体1的后侧设有加强封板5,所述加强封板5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条,加强封板5与后封板4固定连接,后封板4和加强封板5的双层密封结构增加了柜体3后部的强度,所述柜体3包括仪表室6、断路器室7、母线室8和互感器室9,所述母线室8位于柜体3的一侧上部,母线室8的顶端设有释压装置10,所述释压装置10的一侧设有转轴11,释压装置10通过转轴11与母线室8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释压装置10的另一侧设有铰接机构12,所述铰接机构12与母线室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释压装置10通过释压铰链13与铰接机构12连接,当母线室8顶部受到的压力达到其临界机械强度时,装置立即开启排气,使柜体3内气压迅速下降到符合一定安全的要求,释压装置10通过一侧的释压铰链13安装,减小了母线室8顶部的泄压阻力,所述母线室8的底部设有上静触头14。

所述断路器室7位于柜体3的另一侧,所述断路器室7与母线室8之间设有垂直隔板16,所述垂直隔板16的两侧设有若干槽钢18,所述槽钢18沿垂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槽钢18用于加固断路器室7和母线室8之间的隔板,所述断路器室7的底部设有断路器19主体,所述断路器19主体的上部与上静触头14固定连接。

所述互感器室9位于母线室8的下方,所述互感器室9的顶部设有下静触头15,所述下静触头15与断路器19主体的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静触头14的中心轴与下静触头15的中心轴间距为140mm~160mm,上静触头14的中心轴与下静触头15的中心轴间距优选为150mm,断口间距符合隔离开关的断口绝缘要求,起到隔离开关的作用。

所述垂直隔板16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断路器室7的底部,所述下静触头15的后侧贯穿垂直隔板16与断路器19主体的下部连接,下静触头15的后侧套接密封环17,所述密封环17与垂直隔板16的后侧固定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